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扶正贵扶阳 阳密本自固:试论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扶正贵扶阳 阳密本自固──试论扶阳法及其临床应用上海第二轻工业局职工医院陆纪云(200031)关键词:扶正祛邪,扶阳扶正祛邪是中医学的特色。《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在扶正中又以“扶阳”为最重要。《内经》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阳气...  相似文献   

2.
一提到辛甘化阳法,吾等首先想到的常是四逆汤等回阳救逆之剂或是参苓白术散等温补之品。《温病条辨·下焦篇》中四十四条,湿久脾肾阳虚之安肾汤;五十八条劳疟,气血两伤,胁有疟母之加味异功汤;六十一条少阴三疟,气血两虚之扶阳汤;七十一条痢久阴阳两伤,阳虚甚,肛坠腰胯脊髀酸痛之参茸汤;七十七条噤口痢之肉苁蓉汤;七十二条久痢厥阴气逆之乌梅圆;七十三条休息痢阴阳皆虚用之参芍汤,俱为辛甘温阳法之经典方剂,后二剂之运用尚有酸甘化阴之功以阴阳并治。可见“辛甘化阳”四字常指辛温、辛热之品与甘温甘平之剂合用以扶助阳气。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临床实践,论述了固护阳气在儿科临床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在儿科辨证过程中,要时时观察阳气消长,及早采取固护措施。提出危重患儿应重视固阳扶正,阳虚体质应当温阳达邪,寒湿为患注意温阳通阳,错杂证不忘护阳扶阳。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中处处贯穿扶阳思想,阳气未伤者防患于未然,阳气既伤者温助阳气。阳气贵在流通,阳气不能枢运亦可致其不足,此时运通阳气即是扶阳,故张仲景的扶阳法主要体现在温补阳气与运通阳气两方面。故分析辛味药在六经病中所起的通阳、护阳、运阳及回阳的作用,如通阳扶阳以辛甘温,清热通阳以辛寒,调枢运阳以辛苦,温扶阳气以辛热,指出了张仲景对阳气的重视,为临床治疗疾病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答:四太热药主要有温里祛寒、补火回阳的作用,适用于里寒证。其中:附子为辛甘大热燥烈、有毒之品,其性善走,通行十二经,无处不到。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温经散寒以止痛。又善能外散在表之风寒,祛逐在里之寒湿,峻补下焦之元阳。为温里、扶阳、祛寒之要药,尤以回阳救逆为其主要特征。陈修园曰:“附子味辛性温,火性迅速无处不到,故为回阳救逆的第一要药。”肉桂为  相似文献   

6.
石志超教授治疗心衰拾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志超教授将心衰分气阴两虚、阴阳俱虚、阳衰气脱、阴竭阳脱等四型。认为治疗大法扶阳更需益阴、心肾同治除心衰之心悸、怔忡,固元培本治心衰之喘促、知常达变消心衰之水肿。应注意益阴填精之品选用,阴阳并补,使气化得行,水肿得消。  相似文献   

7.
火神派扶阳法治疗胸痹,不仅贯穿了"胸痹心痛者,以其阳微阴弦故也"的学术观点,更强调在治疗上辨证地处理扶正与祛邪的关系,主张"阳主阴从"观,治疗用药以附子为主,辅以补益、行气、活血、化痰之品,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从而达到治标治本以止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高军  时乐 《江苏中医药》2015,47(7):51-52,54
<正>扶阳思想源于内经。《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中的"气"即指的是"正气",是"阳气"的具体体现。《经籍篡诂》解释,"扶"为护也、助也、治也,有保护、帮助、调理之义。历代医家对"扶阳"有不同的理解,多数医家常常因为阳气易伤而把扶阳理解为温阳,这是对扶阳法的片面看法。仲景认为气虚、阳虚、火衰都属可用扶阳方法治疗的范畴[1],亦可用于预防疾病。所以"扶阳"思  相似文献   

9.
乔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24):24-25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目前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危险因素之一.中医药在防治冠心痛方面有较好疗效.吾师杨善栋主任医师运用扶阳育阴法及扶阳抑阴法防治冠心病方面卓有成效.临床应用中患者或为阳气虚衰、阴盛寒凝者,多以附子、干姜、桂枝配伍麻黄、细辛等药温通阳气,逐阴散寒;患者或为阳虚气衰者,多以附子配伍黄芪、人参等药温扶元阳、大补元气;患者或为阳气虚衰,又兼见阴血亏虚,呈现阴阳气血俱虚者,多以附子配伍熟地黄、麦冬、当归等养阴补血之品以阴中求阳,阴阳双补;患者或为阳虚受邪,火热内炽或邪盛阳伤,复感热毒者,又当于清热泄火方药中稍佐附子扶阳以助驱邪.  相似文献   

10.
分析张景岳运用人参、熟地、当归、附子、肉桂等扶阳之药的特色。指出:张景岳运用桂、附,更善于藉补阴填精养血之品为助,增强扶阳之功。而扶阳方药以温中兼润、阴中求阳的特色用药,是其学术思想的组成部分,有待后学者更多的探索加以阐微。  相似文献   

11.
刘松林 《河南中医》2010,30(12):1145-1147
《伤寒杂病论》中方剂药物性味配伍的运用非常全面。在四气配伍方面有寒热(温)并用法和寒温(热)互投法;在五味配伍方面有辛甘化阳、辛开苦降、辛散酸收、酸甘化阴、酸苦涌泄、甘淡利湿、甘补苦泻等方法;另外还有四气配伍五味的辛温成寒反佐法。临床应充分掌握药物的性味,根据疾病证候特点,按性味特点配伍组方,才能充分发挥中药性味配伍的特点和优势。  相似文献   

12.
张杰  李莉  唐林  孟静岩 《河南中医》2016,(5):909-912
目的:通过对近现代临床应用于脾阳虚证的方剂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脾阳虚证用药规律。方法:运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脾阳虚证方剂中的中药进行频次分析,并对所用中药的性味、功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方剂83首,涉及药物86味。药物使用频次显示甘草、干姜、人参、白术、陈皮、附子、木香、肉桂、茯苓、丁香等为常用药物,以补气药、温里药、理气药为主。性味分布情况显示治疗脾阳虚证以温、热、平性及辛、甘、苦味药为主,以辛热、辛温、甘平、辛苦温药居多。结论:脾阳虚证的遣方用药规律为药性上以温药、热药为主,药味上以辛、甘味为主,药物选择以补气药(甘草、人参、白术)和温里药(干姜、附子)为主,为临床脾阳虚证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武养星  王笈 《山西中医》2011,27(8):1-3,5
清代著名医家吴鞠通对络病证治有独到见解。其治疗络病选用药物在叶天士“络以辛为泄”的基础上多有发挥,颇具特色。诸如取象比类、虫类搜剔、芳香透络和辛散通络等用药方法,已突破了叶天士“酸苦甘腻不能入络”的局限性,丰富并拓宽了临床用药思路,对进一步提高络病的临床疗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伤寒杂病论》喘证的治疗。方法:解读张仲景有关喘证的原文。结果:通过对《伤寒杂病论》有关条文的理解,归纳、总结治喘13法:辛温发汗、宣肺平喘;解肌祛风、降气定喘;辛温解表、化饮平喘;辛凉清热、宣肺平喘;表里双解、清热平喘;荡涤燥热,泻实平喘;宣泄寒湿,搐鼻定喘;泻下逐痰开肺平喘;宣肺泄热,降逆平喘;通阳散结,豁痰下气平喘;补虚散饮,通阳利水平喘;温运脾阳,除湿散寒平喘;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以定喘。结论:《伤寒杂病论》辨治喘证,在辨证上,既言证候,又指病机。施治上,则根据病机、病性、病位不同,因势利导,立方严谨,用药精当。  相似文献   

15.
探讨《温病条辨》所载方剂的性味配伍规律。认为其"辛苦咸寒以清热、苦辛寒温以祛湿、酸甘咸寒以滋阴、苦酸甘咸调水火",并分别以银翘散、白虎汤、清营汤、茵陈汤、清燥救肺汤等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丁鑫  王乐平 《中医药学刊》2014,(9):2240-2242
运用频数分析方法,探析清透法在清代温病医案中温热类证候的用药特点及规律。结果显示:清透法贯穿于温病温热证卫气营血全过程。"透邪"药物首选的是味辛、性凉(寒)、质轻的药物;辛温/辛微温的药物在温病卫分证中根据邪气郁闭的程度和邪气性质及患者的体质等可与辛凉类药物相配伍,增强辛凉透表之功;"清法"的用药多注重脏腑和病位浅深,药物多归肺、胃、肝胆、心经。  相似文献   

17.
强兴  陈萌 《河南中医》2016,(5):745-747
半夏泻心汤中半夏、干姜等辛味药物出现2次,黄芩、黄连、人参等苦味药物出现3次,人参、甘草、大枣等甘类药物出现3次,黄连、黄芩等寒性药物出现2次,干姜等热性药物出现1次,半夏、人参、大枣等温性药物出现3次,甘草等平性药物出现1次。可见,半夏泻心汤方的味以甘味为主,而性以温性为主。半夏泻心汤为中焦虚寒证基础上伴有的实热内滞,因此,对于中焦虚寒证应用甘味和温热性的药物来治疗,对于伴随症的不同,应"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不能片面地认为哪个性味重要。  相似文献   

18.
痹证是风寒湿等邪气痹阻经脉气血的一种病证,治疗以祛邪养正,宣通脉络为基本法则,但应注意,其治疗应以通阳为关键,不可过用风药,疾病后期注意培补气血,病久顽固不愈者,适当参用活血化瘀、涤痰通络,甚至虫蚁搜剔,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9.
温病初起治疗用药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温病初起的治疗用药从传统用药、应用苦寒药及清热解毒药配伍辛凉解表药、辛温解表药等几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温病初起除可应用辛凉解表药以外 ,还可应用辛温解表等温性药物 ,尤其是辛温解表药与清热解毒药配伍治疗温病高热不退经临床验证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认为寒凝型胸痹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而生内寒,寒阻运化而致气血失和,进一步萌生痰湿或瘀血。针对寒凝型胸痹,李老提出"寒凝散之"的治疗原则,通过"外散""内温"二法使"寒凝"得以温化外散,使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恢复正常。文章总结了李老治疗寒凝型胸痹的常用中药药对:如温化散行之辛温药对:桂枝与麻黄、附子与细辛;清久寒郁遏体内而化之热,少佐辛寒药对:豆豉与栀子、石膏与知母;补益扶阳散寒之辛甘药对:人参与干姜、桂枝与甘草;调畅气机,化瘀祛寒之辛苦药对:生姜与枳实、干姜与黄连;走窜力强,驱寒止痛之辛香药对:沉香与丁香、乳香与没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