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 2001年7月入院并治愈的11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未行胆囊切除术.根据是否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 EST),将所有患者分为EST组和非EST组,并根据是否行胆囊切除术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平均随访18.5个月(6 ~ 30个月).EST组38例,其中16例行胆囊切除术,均无胆石性胰腺炎复发(0/38);非EST组74例,14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14/74),复发率为18.9%,两组有显著差异(P < 0.01).在非EST组中,胆囊切除29例,2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2/29),复发率为6.9%;未作胆囊切除45例,12例胰腺炎复发(12/45),复发率为26.7%,胆囊切除后胰腺炎复发率显著降低(P < 0.05).复发距患者出院时间为2周至2年不等.对2例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胆石性胰腺炎行ERCP,均发现有胆总管结石,EST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 EST能有效预防胆石性胰腺炎复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高龄、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胆囊切除能降低胰腺炎复发率,胆总管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自l本世纪韧Opie首次揭示胆石与胰腺炎关系之后,这方面的临床资料不断积累.胆道结石作为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基本上得到确认。但对胆石性胰腺发病理机制的了解仍较局限,胆石性胰腺病的治疗仍存在分歧。因此.作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学习期间,回顾性的收集近几年收治的67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和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3.
自本世纪初Opie首次揭示胆石与胰腺炎关系之后,这方面的临床资料不断积累,胆道结石作为胰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基本上得到确认。但对胆石性胰腺发病理机制的了解仍较局限,胆石性胰腺病的治疗仍存在分歧。因此,作者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学习期间,回顾性的收集近几年收治的67例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和手术时机。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至1995年1月共收治急性胰腺炎住院病人84例,其中明确为胆石性者67例,占88.9%,男28例,女39例,男女之比为1:1.42;年龄最大78岁,最小21岁,平均为58.5岁。胆石性…  相似文献   

4.
胆石性胰腺炎的一种简易临床分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胆石性胰腺炎合理的临床分型方法,以更好地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方法 依据胰腺炎的病情严重程度和胆管有无梗阻,将273例胆石性胰腺炎分成4个临床类型:非梗阻性轻型(Ⅰ型)、梗阻性轻型(Ⅱ型)、梗阻性重型(Ⅲ)、非梗阻性重型(Ⅳ型);再依据胆总管内是否存在结石,将每一类型分成a、b两个亚型.然后对临床分型结果、治疗方法、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Ⅰa型34例,Ⅰb型112例;Ⅱa型59例,Ⅱb型11例;Ⅲa型6例,Ⅲb型4例;Ⅳa型3例,Ⅳb型44例.全组总病死率为3.3%(9/273),Ⅰ型、Ⅱ型、Ⅲ型、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0、0、10%(1/10)、17.0%(8/47),组间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手术、传统非手术以及早期区域动脉灌注治疗Ⅳ型的病死率分别为30.8%(4/13)、25%(3/12)、4.5%(1/22),区域动脉灌注组病死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4型2分法是一种较为合理的胆石性胰腺炎临床分型法.以临床分型为依据细化胆石性胰腺炎治疗原则,可提高临床疗效.但在治疗过程中还需重视临床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的预防方法。方法对1999年1月~2001年7月入院并治愈的112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随访。所有患者均为首次发病且未行胆囊切除术。根据是否行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将所有患者分为EST组和非EST组,并根据是否行胆囊切除术进一步分组,比较各组胆石性胰腺炎复发率。结果平均随访18.5个月(6~30个月)。EST组38例,其中16例行胆囊切除术,均无胆石性胰腺炎复发(0/38);非EST组74例,14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14/74),复发率为18.9%,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在非EST组中,胆囊切除29例,2例胆石性胰腺炎复发(2/29),复发率为6.9%;未作胆囊切除45例。12例胰腺炎复发(12/45),复发率为26.7%,胆囊切除后胰腺炎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复发距患者出院时间为2周至2年不等。对2例胆囊切除术后复发的胆石性胰腺炎行ERCP,均发现有胆总管结石,EST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EST能有效预防胆石性胰腺炎复发,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高龄、一般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胆囊切除能降低胰腺炎复发率,胆总管结石是胆囊切除术后胰腺炎复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80岁以上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内镜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10月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中心收治的80例大于80岁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资料,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鼻胆管引流(ENBD),或胆道塑料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80例患者中,4例因镜下无法找到十二指肠大乳头开口而转为开腹手术,余76例均完成内镜治疗,成功率95%(76/80),其中2例死亡,病死率2.6%(2/76)。其中一次性完成ERCP+EST+ENBD治疗者69例,7例因较大铸型结石嵌顿无法碎石而行胆道塑料支架植入;1例因感染性休克死亡,1例因反复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内镜治疗高龄胆源性胰腺炎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病死率低的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前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一般被列为禁忌。本文作者报告用ERCP 检查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结果.材料与方法:3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值至少高于正常3倍,并经超声或CT 检查证实.除1例因曾行毕(?)式胃切除术而失败外,其余患者均在入院后12小时内做ERCP,31例中胆石性胰腺炎9例,非胆石性胰腺炎22例.结果:19例非胆石性胰腺炎中,17例(89%)主胰管和/或其分支有病理改变,13例(68%)胰管分支减少,10例(53%)主胰管造影剂显影淡或中断,3例(16%)显  相似文献   

8.
在急性胰腺炎病人中确定是否合并胆石症,对于指导进一步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作者认为对于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粪便过筛胆石,是一种迅速、简便和可靠的诊断方法。本文对胆石性胰腺炎51例进行了粪便过筛,结果在47例粪便中发现胆石,阳性率为92.1%。另以不伴有急性胰腺炎的胆石症患者51例作对照组,粪便过筛发现胆石者仅有6例,阳性率为11.8%。胆石的发现多在病后10天以内,最早在第3天。在发病后10~35天(平均12.7天)进行了口服胆囊造影检查,28例胆石性胰腺炎中发现有胆石者27例(96.4%);19例胆石性胰腺炎因黄疸、复发性胰腺炎、胆囊已切除和妊娠而没有进行胆囊造影,但经过筛粪便,发现其中18  相似文献   

9.
背景人口老龄化日益成为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而高龄患者的胆胰疾病的诊疗方式的合理选择是临床医师经常面临的挑战;而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对高龄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尚不多.目的探讨首次治疗性ERCP对80岁以上高龄患者的疗效、安全性、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7/2020-12期间446例80岁及以上原始乳头ERCP手术患者资料,对其临床特征、ERCP操作情况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平均年龄(83.2±3.3)岁; 308例(69.06%)伴有心肺等重要脏器合并症; 124例为胆胰及壶腹部恶性疾病(27.80%).手术成功率98.43%(439/44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95%(44/442),手术死亡率0.67%(3/446).恶性疾病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于ERCP常见并发症[术后胰腺炎(post-ERCPpancreatitis,PEP)、出血及胆道感染]统计分析,发现恶性疾病组ERCP术后胆道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良性疾病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急诊ERCP术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择期手术(8.33%vs1.52%, 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患者首次行治疗性ERCP是安全有效的;但应加强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注意防范高危患者的相关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及其相关并发症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6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胰腺炎及相关并发症的诊断指标、治疗措施、并发症发生及预后情况。结果 6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37例,内科保守治疗22例,一般基础治疗1例。治疗后发生并发症41例,并发症发生率68.33%。并发症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36例,痊愈率87.80%,死亡5例,死亡率12.20%。结论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应及早诊断,并采用内科保守疗法和手术方式相结合治疗,对并发症应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加以干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介入治疗疼痛性慢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以2002年亚太共识报告中提出的共识意见为慢性胰腺炎诊断标准,回顾分析1997年至2006年间经内镜介入治疗疼痛性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治疗的疗效.结果 成功随访214例(84.6%),其中男女性别比约2.1:1,年龄6.5~78.0岁,平均40.5岁,随访12~131个月,平均41.9个月.28例(13.1%)经内镜治疗后又行手术.患者经单一内镜治疗或再接受手术治疗后,腹痛缓解率分别为83.9%和71.4%(P>0.05),总的内镜治疗后腹痛缓解率为73%.内镜治疗术后并发症71例次(14.9%),包括术后胰腺炎(12.6%)、轻度胆管炎(2.1%)和出血(0.2%),均经药物治疗2~20 d后症状体征消失,无穿孔、死亡病例.结论 内镜介入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疼痛性慢性胰腺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AOGP)外科治疗的有关问题.方法 对65例梗阻型AG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轻症急性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MAOGP)42例,保守治疗38例,急诊后期手术4例;重症急性梗阻性胆源性胰腺炎(SAOGP)23例,均行早期或急诊手术.结果 本组病例痊愈64例, 1例因伴心脏病、糖尿病、多器官功能衰竭及腹腔感染术后2周内死亡.结论 对伴有化脓性胆管炎的AOGP者早期宜行急诊手术,轻型梗阻性AGP早期积极非手术治疗,胰腺炎治愈后2~4周内择期手术治疗胆石病,可以降低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Oddi括约肌切开术(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进行微创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患者56例,其中24例行LCBDE+LC治疗,32例行ERCP/EST+LC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进行比较。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LCBDE+LC组手术成功22例(91.67%),中转开腹2例(8.33%),术后并发胆漏2例;ERCP/EST+LC组手术成功30例(93.75%),中转开腹2例(6.25%),术后并发胰腺炎6例、出血1例。2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40,P=0.035)。LCBDE+LC组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低于ERCP/EST+L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818、-5.393、-3.566,P值均0.05)。结论 LCBDE+LC和ERCP/EST+LC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有效微创疗法,但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4.
川芎嗪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附31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5年 1月始 ,我院对 31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在传统治疗基础上 ,加用川芎嗪以改善胰腺及主要内脏微循环 ,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观察组 ) 31例 ,男 2 6例 ,女 5例。年龄 1 9~ 6 5岁 ,平均 46 .6岁。其中酒精性胰腺炎 9例 ,胆石性胰腺炎 2 0例 ,奥狄氏括约肌切开成形术后诱发胰腺炎 1例。ERCP术后诱发胰腺炎 1例。另取同期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 30例为对照组 ,男 2 5例 ,女 5例。年龄 2 0~ 6 6岁 ,平均 46 .2岁。其中酒精性胰腺炎 1 0例 ,胆石性胰腺炎 1 9例 ,胆道探查术后诱发胰腺炎 1例。两组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内镜技术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162例的临床资料,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按治疗方式分为内镜组(82例)和内科保守治疗组(80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内镜组的治疗效果及减少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内科保守治疗组(P<0.05).结论 内镜治疗在胆源性胰腺炎的治疗中是安全可行的,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的技术应用及个体化治疗显著提高了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16.
闫智勋 《山东医药》2009,49(36):96-97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的急诊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急诊科2005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经保守治疗均治愈;28例重型急性胰腺炎患者,手术治疗10例,26例治愈,死亡2例,均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急诊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断须全面考虑,重视胰腺CT、血尿淀粉酶检查。以非手术性治疗为主;同时把握手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时机,提高胰腺炎治疗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探索急性胆石性胰腺炎早期治疗方法及其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18.
自从Opie于1901年首先发现胆道疾患和胰腺炎之间的关系以来,许多学者已对胆石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待急性期缓解后再行手术似较为安全。本文作者通过65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的病理改变与手术时机的分析,提出早期手术处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人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至2007年住院的老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1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8例保守治疗痊愈;2例行手术治疗,1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72.7%.结论 老年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病情复杂,应及早诊断、正确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性脑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1例SAP并发PE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11例,占同期SAP的13.8%(11/80);男性5例,女性6例;手术8例,非手术保守治疗3例;急性期PE 7例,迟发性PE 4例;死亡4例,存活7例,其中治愈3例,好转4例.结论本病主要依据临床症状及排除性诊断.治疗除手术、抑制胰酶分泌、抗感染、支持疗法外,辅以强有力的脱水剂、中枢神经营养药、激素冲击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