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对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来本院治疗的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68例为研究组,并使用涂蓉肝硬化的CT分级法分为轻度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中度血吸虫性肝硬化患者以及重度血吸虫性肝硬化,选取同时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扫描。结果研究组的BF和BV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MTT明显延长,其HAP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进行比较,随着血吸虫性肝硬化程度的增加,BF和BV呈现下降的趋势,与血吸性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呈现负相关的关系。MTT、HAP、HAF呈现出上升的趋势;CT平扫与CT增强扫描对肝硬化再生节的检出率无明显的变化(P0.05),在肝硬化所并发的小肝癌的检测中,64排螺旋CT增强扫描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平扫(P0.05)。结论 64排螺旋CT肝脏灌注的成像参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血吸虫性肝硬化的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情况进行反应,能够为血吸虫性肝硬化的分级评估提供参考,有利于血吸虫性肝硬化的早期诊断,及早进行治疗措施的干预,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技术测量和评价正常肝脏及肝癌伴肝硬化肝脏的血流灌注情况,探讨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硬化程度定量分级判断的可行性.方法 运用CT动态灌注扫描技术,对21例正常肝脏及32例肝癌伴不同程度肝硬化者的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和对比剂到达时间(IRF To)等进行研究,并根据CT形态学分级方法对肝硬化进行轻、中、重度三级划分和分组(轻度组17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7例),研究其CT灌注值差异以及CT形态学分级和Child-Pugh功能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肝脏比较,肝硬化组BF[(152.37±54.44)比(112.87±36.06)ml·min-1·100 g-1]、BV[(17.81±6.59)比(13.66±3.47)ml/100g]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轻、中、重度肝硬化之间BF[分别为(138.12±25.39)、(98.47±17.18)、(68.02±14.95)ml·min-1·100 g-1]、BV[分别为(15.98±2.54)、(15.98±2.54)、(9.34±0.74)ml/100 g]、MTT[分别为(9.30±2.07)、(10.95±1.53)、(12.52±1.10)s]、HAF(分别为0.21±0.05、0.29±0.04、0.40±0.08)及IRF To[分别为(5.32±1.98)、(3.52±1.63)、(1.99±0.90)s]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肝硬化程度的加重,BF、BV及IRF To值递减,而HAF及MTT递增,CT肝硬化轻、中,重度分级与Child-Pugh分级之间呈正相关(r=0.877,P<0.01).结论 肝脏CT灌注成像可反映硬化肝脏的血流灌注改变,动态CT灌注成像能对肝癌患者肝硬化程度的定量分级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肝硬化储备功能的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脏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CT, MSCT)灌注成像技术评估肝硬化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CT动态灌注扫描技术, 对32例肝癌伴有不同程度肝硬化之肝脏的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对比剂到达时间(IRF To)、门静脉灌注量(PVP)和肝动脉门静脉灌注比率(A/V)等进行研究, 并根据CT形态学分级将肝硬化分为轻、中、重三组(轻度组17例、中度组8例、重度组7例), 研究其CT灌注参数与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三者间的相关性. 典则判别函数分析CT灌注参数对Child-Pugh分级的判别效果, 绘制灌注参数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 界定肝脏灌注参数判断Child-Pugh分级的临界值.结果:肝硬化CT形态学分级与BF、BV、IRFTo、PVP、MTT、HAF、A/V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及相关性( r = -0.848、-0.801、-0.652、-0.864, 0.612, 0.822, 0.824, 均P<0.05); CT肝硬化形态学三分级与Child-Pugh分级呈显著正相关( r = 0.877, P = 0.001); 典则判别函数和ROC分析显示, 肝脏灌注参数对Child-Pugh分级的判别符合率为90.6%, BF、BV、PVP、判断Child-Pugh分级符合率分别为90.6、87.5、93.8%.结论:肝脏CT灌注成像可作为评估肝癌患者肝硬化严重程度和肝储备功能的重要影像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肝脏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3例受检者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11例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志愿者(对照组),22例经肝脏穿刺活检证实为肝纤维化患者,根据Ishak评分系统再分为轻度肝纤维化组(10例)和显著肝纤维化组(12例).计算各组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和显著肝纤维化组的肝动脉分数(HAF)晕升高趋势,均值分别为(18.49±9.69)%、(19.92±6.01)%、(21.31±7.47)%;平均通过时间(MTT)则呈降低趋势.三组的均值分别为(13.80±2.60)s、(12.35±1.31)s和(12.19±3.33)s.对照组、轻度肝纤维化组和显著肝纤维化组的平均血流量(BF)值分为(107.77±37.80)ml·100 g-1·min-1、(114.54±25.81)ml·100 g-1·min-1和(111.98±19.81)ml·100 g-1·min-1;平均血容量(BV)值分别为(16.61±5.78)ml·100 g-1、(17.07±2.94)ml·100 g-1和(16.42±5.53)ml·100 g-1.统计结果显示各组平均HAF、MTT、BF及BV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肝脏灌注可定量测量各项肝脏血流灌注参数,一些灌注值的变化对肝纤维化分期具有一定程度的参考价值,但尚不能有效地进行肝纤维化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在胰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收集2005年6月至2006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医学院接受胰腺16层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和胰腺灌注检查的44例受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患有胰腺癌分为2组,肿瘤组26例,均经外科手术证实为胰腺癌患者;正常组18例,为非胰腺癌患者。测量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进行分析。结果肿瘤组中1例患者灌注扫描失败。肿瘤组BF、BV、MTT和PS平均值分别为(68.89±73.42)mL/(100mg.min)、(10.02±3.59)mL/100mg、(8.23±3.26)s、(28.63±9.35)mL/(100mg.min)。正常组BF、BV、MTT和PS平均值分别为(173.53±71.33)mL/(100mg.min)、(14.43±3.15)mL/100mg、(7.15±5.45)s、(13.98±8.53)mL/(100mg·min)。2组的BF、BV和PS平均值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BF:P<0.01,PS:P<0.01,BV:P<0.05);MTT平均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技术对胰腺癌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SAP时肝脏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以及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对其的治疗作用.方法 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ANP组、APC 10μg/kg体重、50 μg/kg体重治疗组.于制模后1 h、6 h、16 h、24 h行肝脏动态CT灌注成像检查,测定局部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系数(PS)和肝动脉指数(HAF),24 h处死动物行肝脏和胰腺病理学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P组BF、BV值降低,MTT值延长,PS增加,HAF值下降,以24 h点最为显著(P<0.01).APC治疗组与ANP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以APC 50 μg/kg体重治疗组更明显(P<0.01或0.05),同时肝脏组织损伤分级及胰腺组织病理分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 ANP大鼠肝脏存在明显的血液低灌注状态,而APC的应用可改善异常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CT灌注成像技术探讨SAP时肝脏的血流动力学表现,以及活化蛋白C(activated protein C,APC)对其的治疗作用。方法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ANP组、APC10μg/kg体重、50μg/kg体重治疗组。于制模后1h、6h、16h、24h行肝脏动态CT灌注成像检查,测定局部肝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系数(PS)和肝动脉指数(HAF),24h处死动物行肝脏和胰腺病理学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NP组BF、BV值降低,MTT值延长,PS增加,HAF值下降,以24h点最为显著(P<0.01)。APC治疗组与ANP组比较,上述指标改善,以APC50μg/kg体重治疗组更明显(P<0.01或0.05),同时肝脏组织损伤分级及胰腺组织病理分值明显降低(P<0.01)。结论ANP大鼠肝脏存在明显的血液低灌注状态,而APC的应用可改善异常的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乳腺良恶性病变CT灌注成像(CTPI)的灌注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 40 例临床检查或钼靶检查怀疑有乳腺疾病的患者进行 64 层螺旋 CT 灌注扫描.根据病理结果分成 4 组:正常乳腺组(n=10)、乳腺癌组(n=8)、纤维腺瘤组(n=5)和乳腺增生病组(n=17).采用灌注序列 body perfusion 扫描及 Perfusion 3 body灌注软件处理,分别测量感兴趣区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表面通透性(PS),并对其相关测量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乳腺组灌注参数平均值与乳腺癌组比较,其BF、BV及P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灌注参数平均值与纤维腺瘤组比较,其P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BV及 M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组灌注参数平均值与乳腺增生病组比较,其BF、BV及P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组 BF、BV高于增生性疾病组,MTT低于增生性疾病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乳腺癌与增生性疾病的 PS 无显著性差异.正常乳腺组呈低灌注状态,乳腺癌组呈高灌注状态,纤维腺瘤组及乳腺增生病组均呈较高灌注状态,CT 灌注成像参数 BF、BV、PS与肿瘤 MVD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多层螺旋CT全肝灌注模式,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基于Couinaud分段的肝脏血流灌注特点,分析肝硬化患者各段灌注参数与Child-Pugh分级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乙型肝炎肝硬化组51例(Child-Pugh A级24例,B级19例,C级8例),选择正常肝脏组2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多层螺旋CT进行全肝灌注成像检查,并分别测定Couinaud各段灌注参数值,比较肝硬化组肝脏Couinaud各段血流灌注差异,并分析不同组之间肝脏各叶的血流特点.同时比较正常组与肝硬化各组主动脉、门静脉、脾脏峰值时间及强化峰值.肝硬化Couinaud各段的灌注参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肝脏各叶不同灌注参数值在组间比较采用SNK法校正. 结果 肝硬化组主动脉、门静脉及脾脏峰值时间高于正常组,强化峰值低于正常组.肝硬化患者S3、S7段肝动脉灌注量值为(11.40±5.72)×10-2/min、(9.46±5.18)×10-2/min,S3、S7段H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各叶门静脉灌注、总灌注在正常组、肝硬化Child-Pugh A、B、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P< 0.05),肝动脉灌注量和灌注指数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hild-Pugh C组肝脏各叶肝动脉灌注量均高于Child-Pugh A、B组,Child-Pugh C组肝脏各叶动脉灌注指数均高于正常组、Child-Pugh A、B组.结论 肝脏Couinaud各段血流状态不尽相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能反映不同Chlid-Pugh分级肝硬化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助于评价肝硬化各级的血流状态及肝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肝脏》2016,(11)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肝硬化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规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纳入标准的肝硬化患者25例,使用1972年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指标,分为A、B、C级,称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按照1∶1的匹配,收集正常肝脏人群25例作为对照组。均应用我院CT对肝脏进行体积(LV)测量和灌注成像(PWI),并应用PHILIPS 16层螺旋CT机和CT Perfusion 4对肝硬化患者和对照组的测量和肝脏灌注参数计算,并进行评价,灌注参数包括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灌注分数(HA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肝硬化患者肝脏灌注的血流量、血容量均降低(F=16.12,P0.01;F=59.64,P0.01);平均通过时间延长(F=3.32,P=0.028);肝动脉灌注分数增大(F=48.13,P0.01);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的肝体积均减少(P0.05)。结论 CT能够较准确检测各级肝脏血流状态和体积变化,更好评价肝脏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多层螺旋CT探讨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患者胰腺CT灌注的变化以及CT灌注参数与急性胰腺炎临床常用病情指标的关系,以探讨CT灌注成像在急性胰腺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08/2008-01 急性胰腺炎患者82例,入院后2-3 d采用德国Siemens somatom Sensation 64层螺旋CT进行动态增强扫描,其中5例因患者移动等致胰腺CT灌注成像失败.30例对照组,其中3例健康志愿者,27例因其他疾病行腹部CT检查患者.利用螺旋CT自带软件PCT进行处理得到灌注参数:BF(血流量)、BV(血容量)、TTP(峰值时间)、PS(表面通透性)等.结果:急性胰腺炎组BF、BV较正常对照组相比下降明显(110.57±60.04 VS 133.55±25.70,156.68±65.11 VS 193.78±27.01,均P<0.05),TTP、PS变化无统计学意义.重型急性胰腺炎与轻型急性胰腺炎相比,住院时间延长(11.51±8.46 d VS 20.91±8.40 d,P<0.05),而腹痛缓解时间离散度大,虽有延长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急性胰腺炎CT灌注参数BF、BV与腹痛缓解时间、住院总时间、局部并发症间存在相关关系(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患者胰腺血流灌注降低,灌注参数Bv、BF与AP临床常用病情指标存在相关关系,CT灌注成像在AP病情评估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CT灌注成像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CT灌注成像在肝癌与肝血管瘤鉴别中的应用价值。对原发性肝癌16例、肝血管瘤7例的CT灌注参数特征进行分析。肝癌组病灶中心BF、BV、HAP均明显高于病灶边缘,MTT较病灶边缘短,PS较病灶边缘略低;肝血管瘤病灶中心BF、BV、PS低于病灶边缘,M1Tr较病灶边缘长。病灶中心HAP与正常肝组织一致,边缘HAP较正常肝组织明显增高。CT灌注成像灌注参数值变化对于肝癌与肝血管瘤的鉴别诊断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技术在肝脏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8例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成像检查,其中20例为无明显肝脏疾病的志愿者,17例肝硬化患者,11例肝癌患者。计算各组受检者的各项灌注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 (1)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相比,门静脉灌流量(HPP,ml·min~(-1)·ml~(-1))与门静脉灌流指数(PPI)明显减低(HPP:0.49±0.19与0.60±0.16,P=0.038;PPI:0.58±0.14与0.67±0.06,P=0.015),门静脉与肝动脉灌流比率(HPP/HAP)亦明显减低(1.63±0.87与2.12±0.65,P=0.04),肝动脉灌流指数升高(0.42±0.14与0.33±0.06,P=0.015),提示肝硬化时门静脉的灌流量减少,门静脉血流在肝脏血供中的比例减少,而动脉的灌流比重增加。(2)肝癌组的肝动脉灌流量明显高于正常组与肝硬化组(F=11.71,P<0.0001),而HPP明显下降(F=22.84,P<0.0001),HPP/HAP也明显减小(F=20.67,P<0.0001),说明肝癌主要由动脉供血,动脉、门静脉两部分对其供血的比例与正常肝和肝硬化相反。结论 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可分别评价肝脏动脉、门静脉的灌注情况,以灌注特点及测得的灌注指标反映肝脏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且此方法具有无创性和可重复性,在肝脏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肝脏CT灌注成像参数的变化。方法 2016年5月~2018年10月我院诊治的血吸虫病性肝硬化患者40例(Child A级12例,B级16例和C级12例)和同期健康人40例,接受螺旋CT检查,应用 CT Perfusion 4D肝脏灌注软件包处理肝脏灌注的相关数据,包括平均通过时间(MTT)、肝动脉分数(HAF)、肝动脉灌注量(HAP)、血容量(BV)和肝血流量(BF)等参数。结果 健康人肝脏CT检测的BV、BF、MTT、HAF和HAP分别为(45.7±8.4)mL/100g、(212.6±43.3)mL/min·100g、(13.5±2.3) s、(0.2±0.0)和(16.3±8.3)mL/min·100g,而Child A级患者分别为(41.0±15.3)mL/100g、(185.6±38.4)mL/min·100g、(15.2±1.2) s、(0.2±0.0)和(20.5±8.0)mL/min·100g,Child B级分别为(38.5±20.6)mL/100g、(126.6±90.5)mL/min·100g、(19.4±11.4) s、(0.3±0.0)和(26.7±2.0)mL/min·100g,Child C级分别为(23.3±8.7)mL/100g、(129.4±46.6)mL/min·100g、(27.5±2.7) s、(0.4±0.1)和(35.2±12.6)mL/min·100g,肝硬化与健康人及不同Child分级的肝硬化患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肝脏CT检查能提供形态学改变信息,CT灌注成像参数可以较好地评估肝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传染病网络动态》2006,(1):130-139
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在肝硬化中的初步应用——史丽静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放射科200433);《临床放射学杂志》,2005,24(6):515-518[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在肝硬化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37例接受多层螺旋CT肝脏灌注测量。20例无明显肝脏疾患的志愿(正常组)。17例肝硬化患(肝硬化组),再按其肝硬化程度分为两组:9例为轻中度肝硬化(轻中度肝硬化组),8例为重度失代偿肝硬化(重度失代偿组)。计算各例的各项灌流指标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1)肝硬化组与正常组相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64层容积CT肺灌注成像在引导经皮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68例直径3~8cm肺肿块的64层容积CT灌注表现。将主动脉第一时相肺肿块的64层容积CT灌注成像各指标与肺肿块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CT灌注成像3软件分析测量肿块的血流量(BF值)、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表面通透性(PS)。在BV图灌注最丰富的肿块部位取活检2~3块定为高灌注组,在BV图灌注欠丰富的肿物部位同时避开没有血供的钙化和坏死区取活检2~3块定为低灌注组。结果高灌注组经皮肺活检的阳性率和最终诊断符合率均明显高于低灌注组(P〈0.05)。良、恶性肿块的BV值、PS值和MT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容积CT灌注对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大的帮助,能提高经皮肺活检的最终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剂量CT灌注成像对术前胃癌分化程度评估及与Her2、EGFR表达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就诊的43例胃癌患者,术前1周行低剂量320排多层螺旋CT灌注扫描,得到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容量(BV)、毛细血管通透性(PS)和平均通过时间(MTT),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和黏液腺癌分A组,将中高分化腺癌分为B组。再根据免疫组化结果,EGFR表达(-)为阴性组,EGFR表达(1+、2+)为阳性组;Her2表达(0、1+)为阴性组,Her2表达(3+)为阳性组,应用SPSS 19.0软件计算。 结果A组与B组间BF、BV、PS值有统计学差异,Her2、EGFR表达水平与各灌注参数均无明显相关性,同时,BF、PS值在EGFR表达阴性与阳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 结论CT灌注成像可从体外非侵入性获得肿瘤内部血流灌注情况,灌注参数BF、BV、PS值对术前评估胃癌分化程度意义较大,而Her2、EGFR表达水平与灌注参数相关性较差,可作为辅助性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价值。方法自2018年1-12月选择该院收治的50例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及50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进行对比研究,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血管分支分级情况(即膝关节水平以上动脉率、膝关节水平以下动脉率)、血管狭窄评分及血容量(BV)、血流量(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等CT灌注参数。结果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水平以上动脉率、BF、MT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膝关节水平以下动脉率、血管狭窄评分、BV、TT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与非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行多层螺旋CT诊断,可显示出两种疾病患者CT灌注参数、血管分支分级、血管狭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这些指标可作为鉴别诊断两者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肾透明细胞癌血流灌注的定量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透明细胞癌58例MSCT灌注扫描数据,使用256彩色直观显示癌组织及对侧正常肾组织血流灌注图,分别计算出肿瘤生长活跃部分及对侧正常肾皮质血流量(BF)、血容量(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及毛细血管表面通透系数(PS),并进行对比分析、定量研究.结果 肿瘤生长活跃部分的BF、BV、MTT、PS与对侧肾皮质各灌注参数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MSCT灌注成像能定量评价肾透明细胞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同时反映肿瘤的形态和功能,并能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的114例患者,其中肝纤维化S1~S2期40例,S3~S4期38例,肝硬化36例。选择非肝脏疾病的4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检查,比较HAP、PVP、TLP、HBF、HPI、TTP及BV。[结果]除纤维化组HAP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纤维化组、肝硬化组PVP、TLP、HBF、BV灌注参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HAP、HPI、TTP灌注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纤维化组与肝硬化组各项灌注指标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在肝硬化组中显著高于纤维化S1~S2期、S3~S4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S1~S2期、S3~S4期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TLP、HBF、BV灌注参数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各值也随之降低,S1~S2期、S3~S4期患者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AP、HPI、TTP灌注参数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各值随之升高,S1~S2期、S3~S4期患者与肝硬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S1~S2期患者PVP、TLP、HBF、HPI、TTP、BV与S3~S4期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排螺旋CT灌注成像能够获得肝脏形态、功能的信息,准确地反映肝脏双重供血情况,在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鉴别诊断中PVP、TLP、HBF、HPI、TTP、BV灌注参数在肝纤维化、肝硬化不同阶段的明显变化,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鉴别诊断提供了依据,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