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负压封闭引流(VSD)联合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和传统组各40例,传统组行切开肛瘘挂线旷置术,联合组行LIFT与VSD联合术,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术后创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费用。结果 联合组与传统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传统组,治愈率高于传统组,住院费用低于传统组,P均〈0.05;联合术出现术后并发症传统组2例患者出现肛门漏气但无溢液。结论 LIFT联合VSD治疗复杂性肛瘘疗效较好,术后创口愈合时间短,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2.
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hp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特别是经括约肌肛瘘的新术式.2007年由泰国医生Rojanasakul首次提出,其优势在于早期治愈率高,且肛门失禁率为零,而且完全保留括约肌.近几年来,LIFT手术的临床研究表明其疗效差异较大.本文试对LIFT手术的临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与肛瘘切开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的近远期肛门功能变化。 方法选取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2015年9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120例经括约肌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肛瘘切开术,观察组采取LIFT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第1 d、第3 d及第7 d的创面VAS疼痛评分,术后1个月的总治愈率、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肛门功能(应用盆底肌电图和肛门直肠压力测定进行评价)。 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7.44±6.12)d,短于对照组(32.71±8.35)d(t=-3.943,P=0.000);两组术后第1 d与第3 d的VAS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第7 d的VAS疼痛评分为(2.11±0.66)分,低于对照组(3.56±0.91)分(t=-9.991,P=0.000)。观察组与对照组愈合率分别为90.00%和93.33%,复发率分别为13.33%和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13.33%(χ2=3.927,P=0.048)。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运动单位电位(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均下降(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与6个月的耻骨直肠肌、内括约肌、外括约肌MUP平均时限及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均高于对照组。 结论LIFT术治疗经括约肌肛瘘可减轻手术对括约肌的损伤,从而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近远期肛门功能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4.
5.
6.
7.
目的观察改良TROPIS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0年10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中医院肛肠中心住院治疗的100例复杂性肛瘘(或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采用改良TROPIS联合置管引流术,n=52)与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n=48)。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术后第1、3、7天)、创面面积(手术当天、术后7天、术后14天)、创面愈合时间、肛门Wexner评分(术后3个月)、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术后3个月)、术后并发症、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肛门Wexner评分、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更短(t=5.473,P<0.05),术中出血量更少(t=5.426,P<0.05),术后不同时点(第1、3、7天)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5.873,6.665,2.162;P<0.05),不同时点的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t=40.744,40.154,42.535;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t=14.356,P<0.05),术后出现排尿不畅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χ2=4.537,P<0.05),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8.310,P<0.05),术后3个月的肛管静息压和肛管最大收缩压高于对照组(t=2.348,2.180;P<0.05),术后3个月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Z=4.947,P<0.05)。 结论与切开挂线术相比,改良TROPIS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能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减轻术后肛门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在保证疗效的情况下能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8.
<正>肛瘘不能自愈,需要医疗干预,手术是治疗肛瘘最重要的手段。治疗肛瘘的手术有很多,各有其优缺点,但大致可由2大类组成:(1)传统及其改良术式(瘘管切开术、切开挂线术等);(2)肛门括约肌保留术式(sphincter saving techniques,SST),含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gation of intersphincteric fistula tract,LIFT)、经肛门直肠黏膜瓣推移术(endoanal advancement flap,ERAF)、保留外括约肌的瘘管切开术(external sphincter-sparing anal fistulotomy,  相似文献   

9.
目前复杂性肛瘘的治疗普遍存在复发率高、肛门功能保护不足的现状.传统的肛瘘切开术和切割挂线术损伤肛门括约肌,易致肛门失禁,已逐渐被保留括约肌术式,如推移瓣、肛瘘栓、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等所取代.本文将对复杂性肛瘘保留括约肌手术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瘘管内口切开术治疗低位肛瘘(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民  彭德功  张静锋 《山东医药》2009,49(46):91-92
目的观察瘘管内口切开术治疗低位肛瘘的疗效。方法将70例低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A组(40例)和B组(30例)。A组行瘘管内口切开术,B组行传统瘘管切开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肛门功能。结果A、B组治愈率均为100%(P〉0.05),术后肛门功能正常者分别为100%和83.3%(P〈0.05)。结论瘘管内口切开术治疗低位肛瘘疗效好,组织损伤轻,能更好地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机器人和腹腔镜在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近期疗效,探讨机器人经括约肌间切除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甘肃省人民医院肛肠科确诊为低位直肠癌并行机器人或者腹腔镜经括约肌间切除患者的人口及临床资料。收集并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肿瘤距远切缘的距离、环周切缘的阳性数、清扫淋巴结数量等。 结果机器人组流质饮食时间、首次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腹腔镜组短(均P<0.05);机器人组术中失血量多于腹腔镜组(P<0.05);机器人与腹腔镜组在手术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组的总费用高于腹腔镜组(P<0.001)。 结论机器人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与腹腔镜组手术相比,机器人组术后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近期肿瘤学的结果安全可靠,可作为低位直肠癌治疗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2.
2003-2004年,我们采用改良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213例,全部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基础上,为扩大乳头胆汁流出道及取石的内镜治疗术。我们2001~2004年行EST192例,疗效较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外翻拖出式经括约肌间切除(ISR)联合改良Bacon术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保肛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3年3月至12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大肠外科采用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进行腹腔镜根治性切除、超低位保肛的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近期临床效果,总结手术技巧。结果 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00~320 min,平均256.7 min;术中失血量20~100 mL,平均48.3 mL。术后1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脱垂,行再次手术切除;2例患者出现外置肠段系膜局部缺血,行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顺利恢复,术后6~11 d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8.2 d。所有患者均于术后21 d施行二期外置肠段切除和肛门成形术,术后3~6 d好转出院,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3 d。随访至2024年3月,所有患者无肿瘤复发或转移,二期术后3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1~5分,平均3.2分,肛门控便功能满意。结论 腹腔镜外翻拖出式ISR联合改良Bacon术有助于实现肿瘤远端的精准切除,能极大降低经肛切除的操作难度,而且避免了预防性肠造口,术后肛门功能满意,有望成为低位直肠癌行超低位保肛手术的新选择。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 研究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低位直肠癌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肠外科接受机器人或腹腔镜ISR治疗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分为机器人ISR组(50例)和腹腔镜ISR组(51例)。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后病理资料、术后肛门功能以及2年无病生存率(DFS)。结果 与腹腔镜ISR组相比,机器人ISR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流质饮食时间更短,排便频率、直肠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短期并发症、术后病理结果以及2年DFS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器人ISR治疗低位直肠癌较腹腔镜ISR创伤更小,自主神经和肛门功能保护得更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优越性。方法稍分离精索被膜和动静脉0.5cm,用精索血管结扎针带线,从动静脉间隙进入,绕过静脉双重结扎,不剪断静脉。结果 99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每侧14~20(17±3)min,术后住院时间3~4(3.6±1)d。结论改良小切口腹膜后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疗效确切,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以较小的手术空间,就能达到传统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远期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开展已有30年,适应证较广,我国也已普遍应用于临床。EST其短期并发症已为大家所熟知,如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经适当治疗,大多能痊愈。现在远期胆道并发症如结石的复发、乳头狭窄等已引起了很多学者的高度重视。现将EST远期并发症的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术)对贲门失驰缓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42例贲门失驰缓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1例。试验组患者使用POEM术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开胸Heller手术,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手术中出血量少、患者住院时间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EM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9.
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困难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对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切开困难患者的治疗水平,总结了221例困难EST患者的资料。困难的原因187例为乳头良性狭窄,壶腹部结石嵌顿或解剖异常,致切开刀未能插入足够的深度;34例为乳头开口过厚或焦痂形成无法继续切开。改用自制小切开刀和针型切开刀进行治疗,效果满意。认为凡乳头不能满意插入切开刀者,应先改用短小的切开刀作逐段切开,焦痂形成者宜先用针型切开刀切开焦痂,而后再用弓型切开刀向上切开。确难以从乳头开口切开者,则改用针型切开刀作乳头开窗并扩大切开。  相似文献   

20.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然而其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仍然很高,目前较公认的机制是EST术中破坏了Oddi括约肌结构,引发功能障碍,导致肠胆反流,进而出现术后远期并发症。本文就Oddi括约肌功能与EST术后远期并发症的关系及研究现状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