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是新近发现的与结直肠癌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之一,在其他肿瘤转移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一些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或生物分子可能参与了MACC1的表达调控以及MACC1促进肿瘤侵袭转移的相关机制。然而,目前对MACC1的表达调控机制和通路尚未完全阐明。本文就MACC1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表达调控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miR-301a对结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miR-301a的表达水平,探究结肠癌和miR-301a表达的关系。同时在人结肠癌细胞株HT29细胞过表达和干扰miR-301a,MTT法检测miR-301a对HT29细胞增殖的影响。蛋白免疫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在分子水平上检测miR-301a表达对HT29细胞中侵袭相关分子的表达水平,探究miR-301a调控下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4/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信号通路对结肠癌侵袭转移的影响。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40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中miR-301a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着肿瘤分期分级的升高,其水平明显升高。MTT法检测发现过表达miR-301a的HT29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而干扰miR-301a则细胞数目减少,表明miR-301a可促进结肠癌细胞的增殖。在分子水平上蛋白免疫技术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miR-301a通过下调TGF-β和Smad-4的表达,促进MMP-9的表达,最终促进癌细胞的侵袭转移。结论 miR-301a通过下调TGF-β/Smad4信号通路,促进MMP-9的表达,最终促进结肠癌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膀胱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膀胱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MACC1、c-Met mRNA及其蛋白。结果膀胱癌组织中MACC1、c-Met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45±0.11、1.070±0.45,MACC1、c-Me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68.0%;癌旁组织中分别为0.26±0.14、0.30±0.40、17.0%、19.1%。二者比较,P均<0.05。MACC1和c-Met蛋白表达与膀胱癌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有关(P均<0.05)。结论膀胱癌组织中MACC1、c-Met mRNA及其蛋白表达水平增高;c-Met通路的激活和MACC1过表达可能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因子-1(MACC1)、间质-上皮细胞转化因子(c-MET)联合癌胚抗原(CEA)在肺腺癌患者并发恶性胸腔积液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91例胸腔积液患者(良性38例,肺腺癌53例)纳入研究,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胸腔积液中MACC1、c-MET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CEA浓度。结果肺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中MACC1、c-MET和CEA浓度明显高于良性患者胸腔积液中的含量(P0.05);两组患者血清中MACC1和c-MET浓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胸腔积液中MACC1和c-MET含量呈正相关(r=0.728,P0.01)。根据ROC曲线,以MACC1浓度90.98 pg/ml为临界值,对肺腺癌患者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62.26%,特异度为84.21%;c-MET浓度757.67ng/ml为临界值,肺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灵敏度为52.83%,特异度为84.21%。MACC1联合cMET检测灵敏度为75.47%,特异度为92.11%;MACC1、c-MET联合CEA诊断的灵敏度为98.10%,特异度为100%。结论 MACC1和c-MET在肺腺癌患者并发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联合CEA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人原癌基因编码蛋白(c-Met)表达与宫颈癌以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选择该院2011年7月至2013年12月初发且术前未接受过放化疗治疗的所有宫颈癌手术患者116例,收集患者的病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ACC1、c-Met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结果与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 MACC1、c-Me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Ⅱ~Ⅲ组织、宫颈癌组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阳性率的两两比较,宫颈正常组织、CINⅡ~Ⅲ组织比较和正常宫颈组织、宫颈癌组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CC1、c-Met蛋白的表达在宫颈癌组织内呈正相关(r=0.648,P<0.05)。经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MACC1蛋白、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因素(OR=6.015,3.901,P<0.05)。结论宫颈癌组织中MACC1、c-Met蛋白的表达有异常,其中MACC1蛋白阳性表达可作为评估宫颈癌在盆腔淋巴结转移的独立高危因素,临床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1年复发的6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资料为复发组,采集同期腹腔镜手术治疗术后1年未复发的67例老年结肠癌患者资料为未复发组。设计基线资料填写表,详细填写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基线资料,纳入全部可能因素,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初步比较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基线资料后,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资料逐个纳入行单项回归分析,后将全部资料纳入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血管侵犯、低分化程度、术后未化疗、血清白蛋白(Alb)低表达、血清结肠转移相关基因(MACC)1过表达均是老年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OR>1,P<0.05)。结论 有血管侵犯、低分化程度、术后未化疗、血清Alb低表达、血清MACC1过表达可能会增加老年结肠癌患者腹腔镜术后复发风险,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MACC1及c-met蛋白在乳腺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8%和70.7%,与组织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0.01)。MACC1及c-met的表达呈正相关(r=0.834,P<0.01)。结论 MACC1及c-met蛋白表达对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与结肠癌转移相关的基因-1(MACC1)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结肠癌发生、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22例结肠腺瘤组织和40例结肠癌组织中MACC1蛋白的表达,分析各组之间表达的差异及其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MACC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结肠黏膜及腺瘤性息肉组(90.0%比20.0%,27.3%),P〈0.001。MACC1表达强度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肿瘤直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相关性,与结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及腹腔播散和远处转移有关,并随着结肠癌浸润程度的加深、TNM分期的进展及发生腹腔播散和远处转移,MACC1的表达强度明显增高(P〈0.05)。结论MACC1的过表达在结肠癌的发生、浸润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肺鳞癌和肺腺癌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104例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MACC1与c-Met蛋白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肺癌组织中MACC1阳性表达率[67.30%(70/104)]高于正常肺组织[23.08%(22/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06,P<0.05)。肺癌组织中c-Met的阳性表达率[69.23%(72/104)]高于正常肺组织[23.08%(24/1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571,P<0.05)。肺鳞癌中c-Me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肺腺癌,吸烟组c-Met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非吸烟组(P<0.05)。MACC1与病理类型及吸烟史无关。MACC1及c-Met的表达水平与肺癌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术后生存时间均有明显关系;MACC1蛋白与c-Met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MACC1与c-Met高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蛋白(PD)-配体(L)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miR-200c靶向PD-L1基因对结肠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结肠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表达,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脂质体转染使结肠癌LoVo细胞内过表达miR-200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验证PD-L1是miR-200c的靶基因,Transwell实验检测对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 47例患者的结肠癌组织中PD-L1蛋白表达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P<0.01)。PD-L1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P<0.05)。miR-200c转染后,PD-L1的表达,荧光素酶活性,细胞迁移数目均明显下降。结论 miR-200c通过靶向下调PD-L1基因表达,促进结肠癌的侵袭,在结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miR-26水平与老年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长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收治的45例60岁及以上的结肠癌患者作为结肠癌组,另选择同期50名60岁及以上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临床资料,采用RT-PCR法测定两组的血清miR-21、miR-26及miR-141表达水平。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1、miR-26、miR-141单项检测及3项联合检测诊断结肠癌的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血清miR-21、miR-26及miR-141对患者5年总生存率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的血清miR-21、miR-2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miR-14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miR-26水平与年龄、性别、肿瘤最大直径均无相关性(P均0.05),而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局部浸润深度均有相关性(P均0.05)。血清miR-21、miR-26、miR-141单项检测及3项联合检测诊断结肠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7、0.812、0.932和0.980,敏感度分别为88.9%、82.6%、84.4%和97.8%,特异度分别为71.1%、95.6%、94.8%和95.6%。血清miR-21及miR-26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46.15%比78.95%,50.00%比71.43%,P均0.05),血清miR-141高表达组的5年总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68.18%比43.47%,P0.05)。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临床分期Ⅲ~Ⅳ期、局部浸润深度T3~T4期、有淋巴结转移,以及血清miR-21、miR-26高表达和miR-141低表达是结肠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患者血清miR-26水平升高,血清miR-26水平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局部浸润深度密切相关,对于结肠癌的诊断和预后预测具有重要价值,且其与血清miR-21、miR-141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优于单项检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膀胱尿路上皮癌组织中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膀胱尿路上皮癌(膀胱癌)和13例膀胱正常黏膜组织中MACC1及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MACC1在膀胱癌组织中蛋白阳性率(65.0%)显著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15.38%;MACC1蛋白表达在浸润性癌(T2-4)阳性率为78.57%,远高于浅表性癌(T1,33.33%);MACC1蛋白在高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为81.58%,高于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36.36%);复发者MACC1阳性率为77.78%,远高于初发者阳性率(45.83%)。MMP-9在膀胱癌组织中蛋白阳性率(78.33%)显著高于膀胱正常黏膜组织(30.77%,P<0.05)。MMP-9蛋白表达在浸润性癌阳性率为88.10%,远高于浅表性癌(55.56%);在高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为92.11%,高于低分级乳头状尿路上皮癌(54.55%);复发者MMP9阳性率为88.89%,远高于初发者阳性率(62.50%)。MACC1与MMP-9呈正相关。结论 MACC1和MMP-9蛋白与膀胱尿路上皮癌的生长具有相关性,并能反映出恶性程度及其侵袭能力。联合检测有利于判断膀胱癌恶性程度及其侵袭力及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MACC)1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卵巢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收集卵巢癌组织及对应的癌旁组织,Western印迹检测组织中MACC1表达水平。以卵巢癌细胞A2780为研究对象,细胞转染MACC1小干扰RNA(MACC1 siRNA)、siRNA对照(siRNA control),细胞分为未转染组(只加入转染试剂)、siRNA control组(转染siRNA control)、MACC1 siRNA组(转染MACC1 siRNA)。培养24 h后,Western印迹检测细胞中MACC1、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卵巢癌组织中MACC1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siRNA control组细胞中MACC1、MMP-2、MMP-9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与未转染组相比均没有差异,MACC1 siRNA组细胞中MACC1、MMP-2、MMP-9表达水平及细胞存活率、迁移率、侵袭细胞数目均明显低于未转染组。结论 MACC1在卵巢癌组织中过度表达。干扰MACC1能够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MP-2、MMP-9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B7-H1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癌组织中B7-H1的表达及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4例新鲜结肠癌组织以及18例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B7-H1的表达,分析B7-H1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结肠癌组织中有B7-H1蛋白的原位表达,阳性表达率为48.44%,而癌旁正常结肠黏膜组织中B7-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22.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B7-H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结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而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临床分期等无关.结论:B7-H1可作为一个预测结肠癌转移潜能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清微小RNA-370-3p(miR-370-3p)、茴香胺1(ANO1)表达与结肠癌病理特征及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 选取94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为结肠癌组、50例结肠息肉患者为良性病变组、5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血清miR-370-3p、ANO1表达。术后随访3年,复发31例(复发组)、未复发63例(未复发组)。在线网站TargetScan预测miR-370-3p与ANO1的靶向关系,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结肠癌患者血清miR-370-3p与ANO1 mRNA表达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370-3p、ANO1 mRNA对结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结肠癌组血清miR-370-3p表达低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均<0.05),ANO1 mRNA表达高于良性病变组、对照组(P均<0.05),良性病变组与对照组血清miR-370-3p、ANO1 mRNA表达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线网站Target...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无淋巴结转移结肠癌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表达谱,筛选与结肠癌早期发生、发展相关的特异性microRNA.方法:选取手术、病理证实未发生淋巴结转移的结肠癌及大于癌旁5 cm结肠组织标本各3例,抽提分离miRNA,与Agilent microRNA基因芯片杂交,并进行图像和数据分析.运用microRNA特异引物对差异表达的microRNA进行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RCR)验证.结果:筛选出在结肠癌中差异表达的microRNA有14个,其中12个microRNA表达水平增高,分别为miR-106b、miR-135b、miR-18a、miR-18b、miR-196b、miR-19a,miR-224、miR-335、miR-424、miR-20a*、miR-301b和miR-374a;2个microRNA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为miR-378和miR-378*.miR-106b和miR-19a下游存住符合要求的靶基凶数目众多.检测了芯片中显示表达上凋的miR-18a和miR-135b在3例结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显示miR-18a和miR-135b在3例痛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均上调;荧光定量RT-PCR结果与microRNA芯片的结果符合.结论:miR-106b、miR-135b、miR-18a、miR-18b、miR-196b等microRNA在结肠癌与癌旁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预测其下游靶基因中大部分与肿瘤相关,提示它们可能在结肠癌早期发生、发展讨程审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结肠癌转移相关基因-1(MACC1)在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以及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系中的表达情况,探讨MACC1表达与大肠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7例大肠癌患者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黏膜组织中的MACC1的表达情况,分析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的MACC1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临床分期等的关系;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不同转移潜能大肠癌细胞株中的MACC1的表达情况。结果大肠癌患者癌组织的MACC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黏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阳性表达率(97. 3%)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55. 0%),有神经侵犯的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的阳性表达率(100. 0%)显著高于无神经侵犯的患者(60. 4%),Ⅲ期患者其癌组织的MACC1的阳性表达率(90. 0%)显著高于Ⅰ、Ⅱ期患者(60. 0%,50. 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患者癌组织MACC1的表达与其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无关(P 0. 05)。MACC1在高侵袭转移潜能SW620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强于在低侵袭转移潜能SW480细胞中的表达(P 0. 05)。结论大肠癌患者癌组织MACC1高表达,发生淋巴结转移、神经侵犯和高级别临床分期患者癌组织MACC1高表达,MACC1在高侵袭转移潜能SW620细胞中的表达较强,MACC1的表达情况与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蛋白抗原(CA)50、CA199和CA724在结肠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0例结肠癌患者为病例组,3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为对照组,分析血清CEA、CA50、CA199和CA724的水平。结果结肠癌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和CA724的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晚期结肠癌患者血清中此4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显著高于早期结肠癌患者(P<0.05)。术后患者血清CEA、CA50、CA199和CA724的水平明显较术前降低(P<0.05),而术后发生复发转移时,其水平又明显升高,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将CEA、CA50、CA199和CA724联合检测用于诊断和复发转移检测,其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结论 CEA、CA50、CA199和CA724在结肠癌的阳性检出、分期和复发转移中具有检测指示意义,且联合检测进行诊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结肠癌血行转移患者凝血功能的变化。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2011年11月-2013年10月确诊的139例结肠癌患者(包括结肠癌远处转移患者28例,其中19例为血行转移)与同期住院的30例结肠良性疾病患者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治疗前凝血常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结肠癌组血小板(PLT)水平、纤维蛋白原(Fbg)水平升高,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血浆凝血酶时间(TT)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行转移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imer)水平升高,与对照组及无转移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指标的异常可能是血行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积极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状态不仅可以减少血栓形成,还可以影响结肠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microRNA-10a(miR-10a)对肝脏微环境中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TAFs)的增殖、迁移以及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同一结肠癌患者癌旁正常肝组织和转移至肝脏的病灶组织,采用组织块法建立原代人肝正常成纤维细胞(NFs)和原代TAFs。通过形态学观察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对NFs和TAFs进行鉴定,并通过流式细胞术鉴定二者的纯度。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NFs和TAFs中miR-10a的表达水平,并在低表达miR-10a的细胞中过表达miR-10a。随后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和RT-qPCR分别检测miR-10a对该细胞增殖、迁移能力以及IL-6、IL-8、IL-1β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显示人细胞角蛋白18(CK-18)在NFs和TAFs中均不表达;成纤维细胞特异性蛋白-1(FSP-1)在两细胞中均表达;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在NFs中弱表达,在TAFs中强表达。流式细胞术显示NFs与TAFs中α-SMA阳性率为95.0%和95.3%。miR-10a在TAFs的表达水平为NFs的0.65倍(P<0.01)。过表达miR-10a后TAFs在第3、4和5天增殖能力显著低于同时期的阴性对照组细胞(P<0.05,P<0.05,P<0.01);TAFs的迁移能力在24 h和48 h分别较阴性对照组降低25%和15%(P<0.01,P<0.05),TAFs中IL-6、IL-8、IL-1β的表达水平分别较阴性对照组降低54%、27%和42%(P<0.01,P<0.01,P<0.05)。结论miR-10a在TAFs中呈低表达,miR-10a过表达抑制了TAFs的增殖和迁移,并降低炎性因子IL-6、IL-8、IL-1βmRNA的表达,这可能是TAFs抑制肝脏形成转移灶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