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79-4880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鼻咽部恶性肿瘤患者。40例患者均经病理活检证实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B细胞淋巴瘤7例,T细胞与NK/T细胞淋巴瘤31例,2例NHL未分型。对所有患者进行螺旋CT及MRI检查,根据影像结果进行诊断,并比较诊断结果。结果螺旋CT确诊NHL36例,MRI确诊37例,两种检查方案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CT确诊B细胞淋巴瘤6例,T细胞与NK/T细胞淋巴瘤28例,2例NHL未分型,MRI确诊B细胞淋巴瘤6例,T细胞与NK/T细胞淋巴瘤29例,2例NHL未分型,CT平扫呈等或稍高密度影,边界清晰;MRI表现T1WI呈稍低或低信号T2WI呈等或高信号,肿瘤占位效应轻,增强多呈团块状、握拳状强化。两种检查方案诊断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并且与病理证实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螺旋CT与MRI均可作为鼻咽部恶性肿瘤的首选检查手段,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及鉴别诊断价值,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2.
结肠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其检查手段目前仍以结肠造影及纤维结肠镜(FC)为主。但一些病人因种种原因不能作上述检查。CT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既能对结肠Ca进行诊断,还能观察肠外侵犯和转移的情况。我院近年来运用西门子六排螺旋CT,对多例结肠癌患者进行了螺旋CT扫描,并与结肠双重造影、FC及手术病理所见对比,旨在探讨螺旋CT对结肠癌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结肠双对比造影及CT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影像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2006年至2010年经我院放射科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CT扫描检查患者。结果:双重造影293例。查出结肠癌21例,其中,CT扫描8例。均已病理证实。结论:结肠双对比造影结合CT检查是诊断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在肾上腺肿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肾上腺肿瘤病例。结果 皮质腺瘤30例,瘤体直径多为1.0—5.0cm,密度均匀但较低,强化较轻;髓样脂肪瘤8例,瘤体内有特征性脂肪密度;嗜铬细胞瘤12例,瘤体多较大,平扫密度不均,增强后实体强化明显;皮质腺癌3例,瘤体较大,呈分叶状,边界不清,密度不均,增强后环状强化;肾上腺转移瘤5例,多为双侧,瘤体大,呈分叶状,增强实体部分强化。结论 结合临床特征,CT可较好的诊断肾上腺肿瘤.  相似文献   

5.
结肠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结肠癌的诊断包括肠镜、钡剂双对比灌肠检查、超声检查、CT、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随着CT检查广泛应用,CT在肠病变检查中显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本文收集33例结肠癌CT和X线检查。谈谈诊断体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排螺旋CT在结肠病变中各种后处理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例结肠病变进行多排螺旋CT扫描及仿真结肠窥镜(CTVC)、结肠造影(SSD)及表面透明技术(Raysum)的重建,并分析平扫及各种后处理的图像。结果:大肠癌8例,多排螺旋CT均正确诊断,其中2例有邻近及远隔脏器的转移;炎性病变6例,多排螺旋CT诊断6例;大肠息肉6例共10枚,多排螺旋CT诊断5例8枚;结肠憩室1例,多排螺旋CT正确诊断。结论:通过本组病例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多排螺旋CT平扫是最基本的扫描方法,可发现大部分的病变,并是其他各种后处理技术的基础,其他各种后处理技术是对平扫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结肠癌低张充水CT表现及诊断价值黄海平①汪长胜刘永玲张群1材料和方法笔者应用结肠低张充水CT扫描方法诊断结肠癌并经手术病理证实35例,男21例,女14例,20~76岁。临床主要症状有便秘、便血、腹胀、腹痛和腹部肿块等。扫描前均经结肠镜或钡灌肠检查。术...  相似文献   

8.
胡铭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8):4219-4220
选取我院经病理检查或手术证实为甲状腺结节性病变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术前均接受超声及CT检查,对比两种方法病灶显示率、诊断符合率及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准确率。结果 CT诊断符合率为93.81%,明显高于超声诊断符合率76.29%(P0.01)。CT对钙化、边界、晕环及侵袭包膜情况的显示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P0.05或P0.01)。此外,CT联合超声对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应用超声或CT的准确率(P0.05)。CT对甲状腺结节病灶显示率及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检查;CT联合超声可有效提高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临床特征及超声检查在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胰腺淋巴瘤和15例胰腺癌的临床及超声特征。结果统计显示胰腺淋巴瘤和胰腺癌以下指标有显著性差异:病程时间长短、黄疸、癌胚抗原(CEA)升高、浅表淋巴结肿大、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病灶大小、胆管及胰管扩张等。而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灶内部回声和血流特征无显著差异。结论胰腺淋巴瘤患者常有病程长、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盗汗、病灶相对较大、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等特点。胰腺癌患者常有病程相对较短、黄疸、CEA升高、病灶相对较小、胆管及胰管明显扩张等。  相似文献   

10.
杨绍基 《新医学》1999,30(2):112-113
1引言黄疸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病征,主要表现为巩膜及皮肤黄染,尿色黄如浓茶样,视不同病因情况下,可伴有不同的症状和体征,如畏寒、发热、全身不适、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粪便颜色变浅、皮肤瘙痒、心动过缓等症状与体征。辅助检查对黄疸的鉴别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根...  相似文献   

11.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5):1116-1117
对2009~2013年来本院诊断、治疗的12例小肠低分化腺Ca及5例小肠淋巴瘤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行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入院后行CT检查,分析两种疾病诊断效果并对其多因素分析。结果 12例小肠低分化腺Ca有1例病变表现为密度稍高,CT值达40~60Hu,部分可见斑点状钙化,1例病变肿块内有出血灶,其余病例均为软组织密度;两组病例均表现为肠道管壁增厚。小肠低分化腺Ca组强化更为明显,CT值增加40~60Hu;淋巴瘤组表现为轻中度强化,CT值增加10~40Hu。12例小肠低分化腺Ca有10例均无明显淋巴结肿大;5例小肠淋巴瘤有2例表现为临近淋巴结肿大。小肠低分化腺Ca组有5例表现为肠梗阻征象。小肠淋巴瘤组均无肠梗阻征象。小肠低分化腺Ca在CT上可以表现有钙化,强化程度比淋巴瘤更为明显,生长方式向腔内生长更为明显,表现为管壁不均匀性增厚,临近肠管常出现肠梗阻,肠梗阻的发生率高于淋巴瘤,临近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也较淋巴瘤低,有助于两种疾病之间的鉴别。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4):892-893
选择螺旋CT检查诊断为结肠癌患者34例,分析患者的CT影像学表现,与结肠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结果比较。结果 34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诊断为结肠癌,且均经结肠镜或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CT对结肠癌的诊断准确率为100%;34例结肠癌患者包括15例升结肠,10例降结肠,5例横结肠,4例乙状结肠;结肠癌CT影像学表现主要包括肠壁增厚、癌性溃疡、肠腔肿块及狭窄、肠梗阻以及肠套叠等。不同类型结肠癌的CT表现不同。螺旋CT检查可以对结肠癌做出准确诊断,且无创安全,可以作为结肠癌术前常规检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及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镜、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螺旋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分别将33例结肠镜直视下活检、19例结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43例螺旋CT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进行对照。结果:诊断符合率内窥镜为90.9%,结肠气钡双重造影为84.2%,螺旋CT扫描癌肿检出率为44.2%,淋巴转移符合率28.2%,肝脏转移诊断符合率87.5%,原发灶侵犯周围器官组织诊断符合率66.7%。结论:结肠镜检查是诊断及预防结肠癌最有效的方法,对不能完成结肠镜检查的病人,可行结肠气钡双重造影进行诊断;螺旋CT检查能发现和显示病变,确定病变的侵犯范围及转移情况,是临床确定治疗方式及判定预后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胸腺瘤与前纵隔(血管前间隙)淋巴瘤的MSCT表现,提高对二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胸腺瘤与18例血管前间隙淋巴瘤MSCT表现,着重观察肿瘤的密度、形态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果:30例胸腺瘤中,24例良性胸腺瘤与邻近大血管分界清晰,肿块表现"D"字或反"D"字状,平扫CT值16~59 Hu,增强CT值20~110Hu;6例侵袭性胸腺瘤边界不清,呈分叶状、不规则形,密度不均,平扫CT值23~42 Hu,增强CT值23~60 Hu。18例淋巴瘤中,单发于前上纵隔者6例,其余12例呈多结节、肿块状,侵入血管间隙生长,致大血管受压,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常伴有其它部位淋巴结增大。结论:MSCT能清晰显示胸腺瘤与前纵隔淋巴瘤的影像学表现特征,并能有效提高对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的广泛应用,为临床提供了一种评估结肠癌的重要检查手段。作者用多层螺旋CT对42例结肠癌患者进行术前评估,并与术后病理对照,评估多层螺旋CT在结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结肠癌诊断目前常用气钡双对比、结肠镜、内镜超声检查。随着CT的广泛应用,MSCT在结肠病变检查中具有独到之处。本院2005年2月至2008年2月,经病理检查证实结肠癌50例,结肠注水后行MSCT检查,对癌肿的诊断与临床分期作出相应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2000-06以来经细胞学穿刺及手术病理确诊的26例的CT片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CT在甲状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前肝脏病变的影像诊断中,除超声(ultrasound,US)检查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和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是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CT和MRI机已发展成为多螺旋CT(64层/周扫描)与高场强MRI机(3T),其扫描速度、组织对比度和空间分辨率均显著改善,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明显提高,在肝癌(主要是小肝癌[≤3.0cm]和微小肝癌[≤1.0cm])的诊治和随访工作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结肠癌的超声诊断价值和鉴别诊断要点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结肠癌的超声诊断价值,指出其鉴别诊断的标准。材料与方法:自1990年到1996年的首先经腹部B型超声诊断为结肠癌的病例43例。结果:根据局限性“假肾征”,结肠癌的诊断正确率为95.3%(41/43),2例被证实为慢性结肠炎。结论: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结肠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