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构建科学、可行的心脏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半结构质性访谈法初步构建心脏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各级指标,对15名专家进行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1.67%、100.00%,专家函询权威系数分别为0.860,0.910,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49个三级指标的心脏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可为心脏康复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临床培养新生儿专科护士提供参考。方法从2020年1月开始,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访谈法、Delphi专家咨询及优序图法, 确定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及权重。结果纳入全国28名函询专家, 经过3轮函询问卷, 第1轮专家问卷回收率为93.33%(28/30), 第2、3轮专家问卷回收率均为100.00%(28/28), 第3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5, 一、二、三级指标的专家意见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150、0.221、0.161;最终构建的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 17个二级指标, 58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新生儿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有利于我国新生儿专科护士的培养。  相似文献   

3.
目的:构建消化内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及专家访谈构建消化内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条目池,以德尔菲法对全国三级甲等医院的23名专家进行函询,并对条目进行调整。结果:形成的消化内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24项和三级指标82项。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83%和91.30%,专家意见提出率分别为69.57%和33.3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2和0.855。第2轮专家函询指标体系中的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85,0.183和0.207(均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消化内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以作为消化内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优化消化内科专科护士的培养、发展和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指标,为肺康复护士的培养和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小组讨论、专家函询等方法确定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的指标条目,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 结果 该研究共对26名护理专家进行2轮函询,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为0.938,熟悉程度系数为0.846,权威系数为0.901;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8~0.227和0.126~0.26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形成的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指标包含8个一级指标、30个二级指标、113个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肺康复专科护理核心能力指标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为肺康复护士的培养、考核、评价和资格认证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构建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于2021年7月-2022年8月基于文献研究和理论分析初步形成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条目池,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最终确立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各级评价指标权重。结果 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每轮纳入28名专家,2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2.86%和96.43%,2轮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8,2轮函询各级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1~0.337和0.245~0.342(P<0.05),最终确立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和51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社区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科学合理、内容全面,可为我国社区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和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理论-技能-人文素养(TSH)模型构建我国放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放射专科护士的培养与能力测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3年1月, 利用文献研究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拟订放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2023年2-3月, 采用Delphi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根据专家对各指标重要性赋值确定指标权重。结果 20名专家中女17名, 男3名, 年龄35 ~ 65(46.48 ± 8.19)岁。第1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100.0%(20/20), 第2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为95.0%(19/20)。第2轮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937, 一、二、三级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448、0.407、0.464,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53.60、148.81、58.18, 均P<0.001)。最终构建的放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 11个二级指标, 56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基于TSH模型构建的放射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可作为放射专科护士培养和评价的指标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助产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方法:选择20名专家进行德尔菲专家函询,通过2轮的函询,根据结果筛选体系指标,计算各指标的权重。结果:根据专家函询意见,形成助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该评价体系共包含5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7%和94.4%,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7;第2轮专家函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一级指标0.530,二级指标0.445,三级指标0.574(均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助产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体系指标科学,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可以作为助产专科护士培养、使用及评价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构建心血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专家进行函询以确定心血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各级评价指标。结果通过2轮专家函询,形成了4个一级指标(执业能力、沟通协调能力、教育指导能力和领导能力),9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6和0.89,专家协调系数为0.386-0.425(P0.01)。结论心血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各级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能够为心血管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及考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构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的选拔、培训、认证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初步拟订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并于2020年8—10月运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完成指标的筛选、修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2轮专家咨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第1轮与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5和0.876。第2轮专家咨询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601、0.523、0.392(均P<0.001)。最终形成了由5个一级指标(母乳喂养专业能力、职业人文素养、教育与沟通能力、自我发展能力、领导与管理能力)、11个二级指标、6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基于德尔菲法函询的母乳喂养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能为母乳喂养专科护士的选拔、任用、培训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通过参考国内外文献、专家访谈及研究小组讨论拟订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10个省市的25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最终形成的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理论知识、专业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心理特质、专业发展能力)、22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2轮专家咨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836;第2轮专家咨询中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和谐系数分别为0.404、0.449、0.308(P<0.001)。结论构建的器官移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合理,可为器官移植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为护士相关核心应急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访谈构建指标体系初稿,纳入19名专家进行3轮专家函询,征询专家意见并修订,确定最终指标体系并设置指标权重。结果 3轮专家函询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3、0.896、0.903;协调系数分别为0.209~0.295、0.217~0.299、0.232~0.304(P<0.01),最终构建的三级综合医院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指标体系包含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66个三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指标体系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结果合理实用,可用于评价护士生物安全事件核心应急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构建胸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于2022年4—9月, 以岗位胜任力冰山模型为理论依据, 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拟定胸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初级指标体系, 通过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开展3轮函询, 确定胸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果 3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20/20)、95.0%(19/20)、100.0%(19/19),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5、0.958、0.968, 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70、0.235、0.184(P<0.01)。最终形成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68个三级指标的胸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本研究基于岗位胜任力构建的胸外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可为胸外专科护士岗位培训和考核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为评价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课题组讨论以及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应答率均为1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和0.94,两轮咨询结果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为0.252~0.418。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93个三级指标。 结论 咨询专家的积极性、权威性、意见集中程度、意见协调程度均较高,构建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认证、使用和管理等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培训及评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确定指标体系初稿,并编制专家函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对7省市15家医院的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结果 各指标重要性评分为4.16~5.00,变异系数为0.00~0.17;专家积极系数95%、100%,专家熟悉系数为0.940、0.963,专家判断系数为0.960、0.958,专家权威系数为0.950、0.960,第二轮一级、二级、三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63、0.300、0.219(P<0.01)。最终构建的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58个三级指标。结论 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专家函询意见科学、合理,可为肿瘤化学治疗资质护士的培训、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构建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18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结果:专家的权威系数、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均较高;最终确立的指标体系包括7项一级指标,34项二级指标。结论:精神科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结果可靠性高,可为精神科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构建适合我国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完善康复专科护士的培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和专家访谈形成指标初稿,运用Delphi专家函询法对山东、四川、吉林、山西、上海等23名康复领域专家进行三轮专家咨询,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结果:三轮专家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100%、100%; 23名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 88;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 456、0. 336、0. 246,显著性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的指标权重设置合理,一致性检验(CR)0. 1。最终确定的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和66个三级指标。结论:通过Delphi专家法确定的康复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专家意见具有高度一致性,可信度高,为康复专科护士的培养、资格认证和能力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为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的培养及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及参考相关指南,根据体外膜肺氧合护士角色、核心能力的相关要求,形成初步体系。运用德尔菲函询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结果 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6项一级指标,16项二级指标和61项三级指标。两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19和0.86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02和0.216(均P<0.01)。结论 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作为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核心能力的测评工具,为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的培训、考核及任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四川省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WOCN)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行两轮评价指标咨询。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函询,形成了3个一级指标,14个二个指标,50个三级指标。两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7,两轮函询结果各级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为0.139~0.495。结论四川省WOCN核心能力各级评价指标专家咨询意见趋于一致,专家积极性和权威性高,为四川省WOCN核心能力的评价及考核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方弘  康燕  蓝雪花  陈媛 《护士进修杂志》2023,(22):2078-2081
目的 构建符合临床实践需求的高血压个案管理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2022年4-7月,通过查阅文献、专家组讨论、德尔菲专家函询及层次分析法确立评价指标及权重。结果 2轮函询中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08;2轮专家函询各级指标Kendall′s W分别为0.229~0.370和0.369~0.450。最终确立包括6个一级、17个二级、44个三级指标的高血压个案管理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构建的高血压个案管理师核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内容较系统、全面、科学、可靠,具有一定的专科性和实用性,可为培训、评价和考核高血压个案管理师提供量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构建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的临床实践模式。方法采用德尔菲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30名重症医学专科医疗及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函询,确定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模式并进行权重分析。结果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皆为1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28,其中判断依据为0.937,熟悉程度为0.920;一、二、三级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283、0.204、0.283,P0.001;最终构建的专科护士临床实践模式包括6项一级指标、28项二级指标和50项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临床实践模式函询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科学可信,能为重庆市重症医学专科护士的培训临床实践提供可借鉴的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