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诊断(附1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颈椎过伸性损伤的MRI表现及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有典型外伤史患者的MRI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颈椎过伸性损伤依暴力的大小不同依次伤及前纵韧带,椎间盘,脊髓及后部附件结构,MRI所表现的椎前血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突出,椎体挫伤及脊髓受压变形,附件结构损伤具有特征性,结论:MRI可以反映颈椎过伸性损伤的全部损伤机制及其形成的病理改变,是诊断过伸性颈椎损伤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2.
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是颈椎过伸性损伤的特征性损伤[1],由Taylor等[2]于1948年首次经1例尸体解剖证实,表现为颈椎间盘从上位椎体的下终板水平横断性撕裂,多伴有前纵韧带断裂,提示可能存在瞬间脱位,导致脊髓损伤.但普通X线片显示颈椎排列大多正常,容易引起漏诊、误诊[3].因早期缺乏有效固定和正确治疗,约5%~10%出现神经症状的加重[4].自2006年12月至2008年5月,笔者收治15例颈椎过伸性损伤导致的颈椎间盘水平性撕裂伤患者,采用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Cage置入融合内固定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与颈椎间盘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颈椎小关节脱位,多伴随椎体的半脱位,常累及椎管或椎间孔,损伤脊髓或神经根,引起神经功能障碍。对其治疗,一般采用早期闭合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但随着磁共振成像(MRI)的广泛应用,人们发现小关节脱位合并颈椎间盘损伤的发生率很高,且有突出的椎间盘在复位过程中或复位后引起神经功能恶化的报道[1-4],从而提出MRI检查应优先于早期复位[1,2]。笔者对小关节脱位时,颈椎间盘损伤的地位综述如下。一、下颈椎与颈椎间盘的结构特点颈椎间盘与腰椎间盘的结构不完全相同。Mercer等[5]通过对12具成人尸体的显微解剖发现,颈椎间盘…  相似文献   

4.
颈椎过伸性损伤X线片与MRI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对比X钱片与MRI对颈椎过伸性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入院的53例颈椎过伸性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X线片、MRI特点。结果:X线片提示损伤34例,占总数的64.15%;MRI表现有推前血肿和水肿、积液、脊髓受压变形、脊髓内水肿、前纵韧带断裂、椎间盘水平性撕裂、椎间盘突出、脊髓部分及完全性横断等以及椎管狭窄、OPLL、颈椎病等,所有患者的MRI均发现不同的损伤征象,还发现7例椎动脉损伤。结论:MRI优良的软组织成像能力使之对于颈椎过伸性损伤的检出、损伤机制和损伤程度描述均优于其他方法,是目前的最佳方法,对治疗方法的选择亦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过伸性颈椎损伤退变程度的相关因素。方法对45例急性过伸性颈椎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根据影像学和临床查体情况后行改良Frankel分级。根据神经损伤平面结合颈髓髓内高信号征象判定脊髓损伤节段,凡神经平面下整个节段或节段内大部分呈高信号改变者是主要受损脊髓节段,节段内呈现斑片状高信号改变者为一般受损脊髓节段。设计头面部受创、高速运动受创或头面部挫裂较重为重伤力,创伤较轻者为轻伤力。据MRI T2加权椎间盘信号强度判定颈椎间盘退变程度,并进行退变最严重椎间盘分级代表整体颈椎退变分级,轻重程度由0~4级分析外伤力、颈椎退变与受损脊髓节段的关系。结果轻伤者12例,重伤者33例,轻伤组较重伤组脊髓损伤轻、年龄大,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受损节段38例共45节,其中C4、5最多;一般受损脊髓节段21例39节。所有患者的颈椎均有明显退变,其中22例发生3级退变,退变严重节段为C5、6。椎间盘处发生退变的受损脊髓节段数为0级无,1级9节,2级20节,3级14节,4级2节。结论外力大小、颈椎节段性退变在颈脊髓过伸性损伤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过伸性颈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的诊断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7例过伸性颈髓损伤合并颈椎间盘撕裂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年龄分布、临床表现、X线和MRI表现、术中椎问盘损伤情况进行分析.均采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体间植骨和内固定术,依据术前、术后Frankel分级情况,ASIA运动功能评分(AMS)和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患者MRI、X线片均提示不同的病理改变,以椎前阴影增宽、椎前间隙增宽、椎间盘突出、脊髓压迫及水肿为突出特点.除1例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无明显恢复外,其余患者术后均有1~3个等级的恢复.随访9~32个月,平均17.5个月.与入院时相比,术后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AMS明显增高,运动功能恢复率分别为44.9%和6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未见内置物松动、脱落或断裂等并发症,固定节段均获得骨件融合. 结论 MRI和X线检查是过伸性颈椎损伤合并椎间盘撕裂伤的重要诊断手段,一旦诊断明确应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较理想的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高G载荷下飞行员颈部的损伤及防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G载荷下飞行员颈部的损伤及防护柳松杨人体颈部主要由颈肌、椎骨、椎间盘和韧带连接组成,脊髓、食管、气管和血管从颈部穿过。椎骨、椎间盘和韧带是一种骨链性连接构造,这种骨链性构造保证了头颈部能作较大的前曲、后伸、侧曲和旋转运动[1]。人体颈椎比较细小,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骨折颈段脊髓损伤(颅颈联合伤)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颅脑损伤并颈椎颈髓损伤病人,首诊常规颈椎制动和普查影像学资料,筛选此类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作者医院创伤外科2007~2008年共收治颅脑损伤患者1107例,通过筛选颅颈联合伤患者共58例。颈椎损伤治疗中,11例予以颈前路椎板减压+椎间盘摘除+自体骨移植复位内固定术,余47例予以颅骨牵引或外固定器械治疗。颅脑损伤治疗中,21例急诊行颅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37例。本组患者存活55例,死亡3例,生存率94.8%。按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定为Ⅰ级3例,Ⅱ级2例,Ⅲ级3例,Ⅳ级7例,Ⅴ级43例。结论颅颈联合伤发病率较高,本组约占5.2%。颅颈联合伤的主动普查(影像学)和颈部保护制动,防止脊髓二次损伤,对降低漏诊、提高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解放军医学杂志》2007,32(7):744-744
颈源性疼痛是临床常见病和难治性疾病,发生在头、颈、肩、上背部及上肢部的疼痛多与颈神经关系密切。本书以各种原因引起的颈源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为重点,详细介绍了颈椎间盘源性疼痛、颈神经根源性疼痛、颈源性头痛、颈椎关节源性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指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颅脑损伤合并颈椎颈髓损伤临床资料,根据入院后确诊合并颈椎颈髓损伤时间分为两组,早期组(≤24小时)22例,对照组(>24小时)14例,观察比较两组之间死亡率、远期生活质量评估(KPS)评分差别并进行总结归纳.结果 早期诊断组积极采取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融合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长期疗效. 方法 对54例症状性退行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和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一体化钢板融合器置入术.术后行日本脊柱学会(JOA)评分,X线片观察融合情况.随访12~79个月,甲均53.2个月.结果 所有患者术中无并发症发生.随访显示椎间隙高度和脊柱前凸已恢复,无器械断裂、远期不稳定或假关节形成.1例急性椎间盘突出脊髓部分损伤患者和3例症状严重脊髓型椎间盘突出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其余患者治疗效果良好.术后JOA评分为13~17分,平均16.1分,术后改善率为86.7%,融合率100%. 结论 颈椎前路一体化钢板融合器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有其生物力学优势,是颈椎前路融合固定一项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颈髓挥鞭样损伤的前路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颈髓挥鞭样损伤的受伤特征和前路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对36例影像学证实伴有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的颈髓挥鞭样损伤患者行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加钢板内固定术,并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6-54个月,平均46.4个月。结果该组患者以交通伤为主,颈椎间盘突出发生在C5-6节段和C4,5节段者最多,突出的椎间盘类型以中央型突出者居多,手术有效率为95%(34/36)。结论 对影像学证实颈髓挥鞭样损伤伴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颈前路减压植骨加带锁钢板内固定手术是一种良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不同治疗方法选择.方法 32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行头颅牵引复位成功8例,其中3例维持牵引1个月后改行头颈胸石膏固定,余5例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23例牵引失败,其中14例行前路切开复位、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前路复位失败行椎间盘切除加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例前路复位失败改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再前方植骨内固定术;3例行后路切开复位侧块内固定植骨融合术,2例行后路切开复位减压、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内固定术.1例由于漏诊,伤后8个月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结果 平均随访18个月.发现颈椎不稳2例,均为仅行牵引复位,未做融合术者.颈前路手术者植骨块术后12周均获骨性融合.颈椎生理曲度及椎间隙高度恢复较好.无内固定并发症,亦无治疗中神经并发症.结论 下颈椎单侧关节突交锁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包括是否伴有椎间盘损伤、是否合并后柱骨折、脊髓压迫及损伤情况.对伴有创伤性颈椎间盘突出的单侧关节突交锁者,前路减压复位稳定术是首选方法,对于不伴椎间盘突出者,可试行牵引复位或直接后路切开复位固定.  相似文献   

14.
107例颅颈联合伤流行病学特征及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颅颈联合伤流行病学特点,探讨其损伤机制。方法对1999年11月-2003年11月收治的颅脑损伤病人首诊即行颈椎主动性普查(主要用影像学),筛选合并颈椎损伤病例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5年共收治颅脑损伤病例1087例,检查出合并颈椎损伤107例(9.84%)。合并有颈椎影像学改变者65例(60.75%),其中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与脱位42例(39.25%);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23例(21.50%),X线示无异常颈髓损伤42例(39.25%)。治愈好转79例(73.83%),死亡8例(7.48%),致残加例(18.69%)。结论交通伤为首要致伤原因,颅颈联合伤发病率较高,应高度重视颅脑损伤的颈部检查。  相似文献   

15.
高性能战斗机的飞行员(下称飞行员),常发生飞行中急性颈损伤,其疼痛原因不清楚。但高+G_z加上头转位可致颈椎体和棘突的断裂、韧带撕裂和椎间盘膨出,后者可产生椎间盘源性疼痛。 由于常规放射学方法(包括平片和CT)在研究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合并椎间盘损伤Hangman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机制。方法39例Hangman骨折伴C2.3椎间盘损伤,行颈椎前路C2.3椎间隙融合、Zephir颈前路钛板固定术,其中8例植入SynCage。结果随访2~6年,平均3年7个月,35例颈痛症状消失,4例残留轻度颈痛症状,未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植骨块移位、吸收和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6个月C:,获得骨性融合。结论合并椎间盘损伤的Hangman骨折是一种特殊的骨折类型,颈椎前路融合术符合其病理生理特点。  相似文献   

17.
颈椎损伤常并发脊髓损伤引起肢体瘫痪,预后较差,但颈髓中央管损伤如能得到及时适当的治疗,往往可使肢体功能有较好的恢复,因此,如何正确诊断颈髓中央管损伤与其他类型的脊髓疾病相区分是很有意义的。笔者自1996年10月至2002年12月共收治颈椎损伤合并颈髓中央管损伤5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椎过屈性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不同程度颈椎过屈性损伤的影像表现,评价MRI表现的意义。方法31例颈椎过屈性损伤,平均年龄32岁,外伤史明确。全部病例在伤后不同时间行MRI扫描,MRI扫描前常规摄颈椎平片,部分行CT扫描。结果31例中17例伤及C4~6椎体,占55%,同时累及2个椎体4例,占13%。影像表现为棘突骨折、椎体前脱位、椎体宽界面压缩骨折、双侧关节突关节脱位、屈曲泪滴样骨折5种类型。MRI同时显示24例后部复合韧带撕裂,3例后纵韧带和5例前纵韧带撕裂,16例椎间盘受压或碎裂变形,23例颈髓受压、形态信号异常,其中3例横断。结论MRI能反映不同程度不同方向的屈曲外力引起的颈椎和脊髓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MRI对脊髓、间盘、韧带等软组织损伤的评价,是判断不同程度颈椎过屈性损伤椎体稳定性及预后的依据。MRI可反映颈椎过屈性损伤全部损伤机制及其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颈椎间盘移植术后中远期影像学变化及临床疗效,探讨颈椎曲度及脊髓面积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13例相关资料,平均随访6.1年,比较手术前后神经功能及影像学变化。结果①颈椎手术前后神经功能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退变病例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7.5±27.2)%,创伤病例有1~2个Frankel级别改善;另外,患者术后颈部轴性症状视觉模拟评分没有明显变化(P>0.05)。②术后颈椎整体曲度及手术节段曲度维持满意,颈椎活动度无明显变化。③术后病变节段脊髓横截面积明显增加,由(112.7±20.5)mm2增至(172.2±29.6)mm2;而移植椎间盘髓核灰度值则有明显降低,由0.36±0.17减至0.21±0.15;上下相邻节段椎间盘内髓核灰度值由术后即刻0.33±0.15降至随访时0.30±0.12,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9)。结论①异体颈椎间盘移植术后疗效满意,重建了颈椎稳定性及生理功能,安全可靠。②虽然中长期随访移植椎间盘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变,但影像学显示术后椎间盘可以存活,有效维持并改善了颈椎的生物学性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儿童颈椎外伤性无骨折脱位与脊髓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2 2例儿童颈椎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 ,均经X线前屈、后伸摄片 ,6例行断层摄片、16例行CT检查、8例行MRI检查。结果 :2 2例脊髓损伤患者 ,均未见骨折脱位影像学变化、均经急救处置。结论 :儿童颈椎弹力性大 ,椎体之间不稳 ,易产生一过性脱位 ,并可造成椎管相对变窄 ,导致脊髓损伤。建议临床体征、CT和MRI检查对儿童颈脊髓损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