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脂肪肝与血脂浓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正操 《广西医学》2003,25(1):22-24
目的 :分析脂肪肝与血脂浓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血脂增高的病人 32 8例行B超检查 ,并对脂肪肝与血脂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32 8例共检出脂肪肝 12 7例 ,检出率为 38 72 % ;其中单纯高胆固醇 (TC)检出率为 17 0 2 % ,单纯高甘油三酯 (TG)检出率为 4 1 6 1% ,TC、TG增高者检出率为 5 2 5 8% ,后两者与前者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 ,而后两者之间比较则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随着TG浓度升高脂肪肝检出率升高 ,二者经相关分析在统计上意义不大 (r=0 8777,P >0 0 5 ) ,TC升高与脂肪肝检出率也无明显相关关系 (r=0 4 174 ,P >0 0 5 )。结论 :高脂血症 ,尤其是高TG血症是导致脂肪肝的重要原因之一 ,降低血脂是防止脂肪肝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与血脂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咏明  温敏杰 《广东医学》2005,26(2):211-212
目的 观察老年 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与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 将 2 10例 2型老年糖尿病患者分为伴有脂肪肝 6 8例和不伴有脂肪肝 14 2例两组 ,测定血甘油三酯 (TRIG)和胆固醇 (CHOL)水平。结果 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伴脂肪肝和不伴脂肪肝相比 ,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水平无显著升高 (P >0 0 5 ) ;随TRIG浓度升高 ,脂肪肝检出率升高 ,二者经相关分析呈中度相关 (r=0 4 2 5 ,P =0 0 0 1) ,而血CHOL浓度升高与脂肪肝检出率无关(r=0 10 5 ,P =0 2 2 1)。结论 老年 2型糖尿病脂肪肝与血脂水平关联度不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脂肪肝的发生与血糖血脂的关系.方法 筛选本院健康体检人员,对经B超检出的278名脂肪肝和B超检查正常的234名体检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0)、血糖(GLU)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脂肪肝TG,GLU水平较对照组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CHO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脂肪肝患者可引起TG,Glu,CHO的升高.  相似文献   

4.
干部体检中脂肪肝的患病情况及相关因数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周英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22):3491-3494
目的 分析干部群体中脂肪肝的惠病情况,探讨其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参加健康体检的534名机关干部,做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等生化检查,同时做腹部B超、心电图和胸片等检查,并将检查资料录入微机,对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脂肪肝的检出率为23.6%,男性明显高于女性,约是女性的2.5倍(P〈0.01):脂肪肝检出率青年、中年和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BMI)、血甘油三酯(TG)、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2h)和血尿酸(UA)水平与非脂肪肝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脂肪肝组中并存肥胖症、血脂异常、高血压、糖耐量低减、糖尿病和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结论 脂肪肝的发病与性别密切相关.肥胖、糖尿病、以高TG血症和低HDL-C血症为主的血脂异常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控制体重、纠正血脂异常和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是防治脂肪肝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高血脂及胆囊结石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06年度在我院参加常规健康体检的356名机关干部进行的肝、胆超声检查及血脂的检测结果分为有脂肪肝组与无脂肪肝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脂肪肝组胆囊结石者占7.82%,无脂肪肝组胆囊结石者占2.44%。经χ^2检验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脂含量脂肪肝组均值均高于无脂肪肝组,经u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脂肪肝与高血脂关系密切,并与年龄相关。脂肪肝与胆囊结石关系也很大。高血脂是脂肪肝发病的重要因素,胆结石的形成与脂肪肝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性肝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浦东新区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检及就诊经B超检出的216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和220名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等生化指标检测及胆囊B超、心电图检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心电图异常、胆囊炎的患病率高于非脂肪肝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00,0.000,0.000,0.002);高血压病的患病率较非脂肪肝组高无统计学意义(P=0.070)。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甘油三脂、空腹血糖、血尿酸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0.000,0.028);总胆固醇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619)。结论糖尿病、高甘油三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更易于伴见异常心电图。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益水降浊方循经导入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加大黄虫丸;治疗组5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益水降浊方循经导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血清ALT、AST、TC、TG浓度均有显著性改善,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治疗组治疗后B超检查正常肝脏增加率及中重度脂肪肝减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益水降浊方循经导入治疗脂肪肝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肝功能,降低血脂,改善B超影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脂高低与脂肪肝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1283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中的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水平并做腹部B超检查。结果1283名体检者中检出脂肪肝211例,男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脂肪肝组TG、TC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血清中的TG、TC水平升高是脂肪肝患病的危险因素;HDL-C水平升高是降低脂肪肝患病的重要因素。结论脂肪肝的发病率与血脂的高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梁高林 《医学文选》2006,25(4):611-613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疗效。方法84例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GSH+脂必妥)和对照组(复方丹参注射液+护肝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血脂、肝功能及肝脏B超影像学改变。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均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明显显著性意义(P〈0.01);同时肝B超影像学总有效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GSH联合脂必妥治疗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效果良好,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脂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60例脂肪肝患者设为患病组;60例健康人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脂异常率。结果脂肪肝患者血脂异常率为95.0%,对照组血脂异常率为45.0%,两组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血脂与脂肪肝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脂肪肝相关因素,为早期干预对策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诊治的脂肪肝患者100例,再在同一人群中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脂肪肝者100例作为对照,对两组的体重、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组和非脂肪肝组年龄、性别构成无统计学差异;脂肪肝组超重及肥胖的比例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0);脂肪肝组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也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P<0.01),两组的血糖水平没有统计学差异(P=0.245)。脂肪肝组高血糖患病率没有统计学差异( P=0.258)。结论:体重、甘油三酯和胆固醇是影响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应采取针对性的营养干预措施以避免脂肪肝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BMI)与脂肪肝的关系。方法:从2003年~2004年两年期间新疆昌吉市机关事业单位健康体检人群中整群抽取完整资料1412例,经B超证实的脂肪肝患者370例,对不同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组别进行脂肪肝检出率比较,进行分析。结果:脂肪肝的发生率中,中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其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1),高血脂组别高于无高血脂组别(P〈0.01);其中甘油三脂水平越高的组别脂肪肝的检出率越高(P〈0.01);高血糖组别高于无高血糖组别(P〈0.01),且随着BMI的增加,脂肪肝的检出率增加(P〈0.01)。结论:脂肪肝与年龄、性别、血脂、血糖、体重指数正相关,脂肪肝的形成与甘油三脂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
体重指数及血脂甘油三酯与脂肪肝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脂的关系,为进一步预防和诊治脂肪性肝病奠定基础.方法:对我科1005例体检人员测量身高和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并对肝脏进行B超检查及血脂检查.结果:1005例受检者中共检出脂肪肝301例,检出率为29.95%;随BMI的增加,脂肪肝检出率有明显增高趋势,其中肥胖组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肥胖组(P<0.0001);脂肪肝组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非脂肪肝组(P<0.0001).结论:肥胖和以甘油三酯升高为主的高脂蛋白血症与脂肪肝的发生呈正相关.控制体重和降低血脂水平对防治脂肪肝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体重指数(BMI)、腰围、血脂等的关系,为脂肪肝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年1月至12月我院体检中心13532例北京地区企事业单位体检者的腹部B超检查、血脂、身高、体重、腰围、BMI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非酒精性脂肪肝4807例,中位年龄53岁。各年龄组脂肪肝的检出率均随着体型的变化(正常、超重、肥胖)依次增加(X^2=1640.394,P〈0.01)。正常体重组和超重组比较各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2.618、31.928,P〈0.01),51~60岁组检出率最高;肥胖组各年龄段脂肪肝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194,P=0.402)。脂肪肝组的腰围平均值、BMI、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非脂肪肝组,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则低于与非脂肪肝组(均P〈0.05)。脂肪肝组各型血脂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非脂肪肝组(X^2=112.974~895.500,P〈0.01),其中高甘油三酯血症最多见(54.36%)。在正常体重和超重患者中,腰围超过界值者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腰围在界值内者(X^2=120.982、45.327,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BMI、TG、LDL—C是脂肪肝的危险因素,女性、HDL—C是保护因素。结论超重、肥胖、血脂异常与脂肪肝的发病关系密切。控制体重、血脂是降低人群脂肪肝患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脂代谢异常与脂肪肝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高血脂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 :对 15 2 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腹部 B超检查 ,测定空腹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 ,分析结果。结果 :高甘油三酯患病率 17.2 4 % ,高胆固醇患病率 3.2 2 % ,二者均升高患病率 3.6 8% ,脂肪肝 15 4人 ,高血脂合并脂肪肝 87例 (2 3.71% ) ,血脂正常者合并脂肪肝 6 7例 (5 .82 % ) ,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高血脂与脂肪肝关系密切 ,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脂肪肝与血脂、血糖关系(附60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毅  宋民喜  郭广炎 《重庆医学》2003,32(7):896-897
目的 脂肪肝临床上很常见 ,且发病率日渐增加。通过了解血脂、血糖的变化与脂肪肝的关系 ,达到临床监控与治疗的目的。方法 不限年龄、性别 ,经B超检查确诊脂肪肝病人 6 0例 ,抽取空腹静脉血液检测分析血糖、血脂。结果  6 0例脂肪肝病人甘油三酯增高 37例 ,胆固醇增高 13例 ,两者均增高 10例。血糖增高 19例。结论 脂肪肝与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血糖增高有密切的关系。脂肪肝病人中甘油三酯升高尤为显著 (P <0 .0 1) ,是较好的观察指标之一。控制体重、低脂低糖饮食是预防和治疗脂肪肝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血脂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对1 520名健康体检者进行腹部B超检查,测定空腹血浆胆固醇及甘油三酯,分析结果.结果:高甘油三酯患病率17.24 %,高胆固醇患病率3.22 %,二者均升高患病率3.68 %,脂肪肝154人,高血脂合并脂肪肝87例(23.71 %),血脂正常者合并脂肪肝67例(5.82 %),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血脂与脂肪肝关系密切,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体重指数、血糖、血脂、血压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对463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肝脏B超检查,根据脂肪肝情况分为脂肪肝组249例,非脂肪肝组214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组的体重指数、甘油三酯较脂肪肝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以胰岛素抵抗为基础的代谢综合征各相关成分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B超检出脂肪肝与血脂水平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脂肪肝与血脂之间关系,为其诊断及预后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体检B超检出115例脂肪肝者为观察组。对其匹配正常者为对照组,测定空腹静脉血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将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脂肪肝组TC、LDL-C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而HDL-C低于对照组:不同程度脂肪肝的血脂浓度差异无显著性;TG浓度与脂肪肝检出率呈显著正相关(r=0.821 1,P〈0.01),脂肪肝组脂代谢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χ:=5.129,P〈0.05)。结论 B超检查对脂肪肝诊疗有明确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①目的 探讨脂肪肝与血脂、血尿酸的关系.②方法 对体检B超检出的135例脂肪肝患者及12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进行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测定.③结果 脂肪肝患者的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血尿酸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④结论 脂肪肝患者不仅伴有血脂代谢紊乱和血尿酸代谢异常,并且其血脂与血尿酸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