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伤寒杂病论》为诊治传染性疾病并杂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根据张仲景学术思想,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按常见病症分类辨证用药。发热:寒湿郁肺证推荐处方葛根加半夏汤;湿热侵肺证推荐处方小柴胡汤合麻杏薏甘汤;疫毒闭肺证推荐处方麻杏石甘汤和大柴胡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咳痰:痰热壅肺证推荐处方越婢汤合小陷胸汤合苇茎汤;痰湿阻肺证推荐处方小青龙汤合五苓散。喘息,实喘:寒水射肺证推荐处方射干麻黄汤合苓桂术甘汤;虚喘:肺肾气虚证推荐处方附子汤合防己黄芪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大便秘结:实秘推荐处方大承气汤;虚秘推荐处方麻子仁丸合百合地黄汤合枳术丸。神昏:阳闭推荐处方白虎汤合大承气汤;阴闭推荐处方乌头汤合当归四逆汤;脱证推荐处方四逆汤合人参汤。  相似文献   

2.
[目的]解读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四版)》,协助指导临床用药。[方法]从中医学理论角度,分析阐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因病机、分期分型及辨证论治。[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为湿邪与疫毒疠气合而为病,易耗气伤阴动血。浙江方案针对高风险人群推荐玉屏风散加减。针对肺炎患者分期分型论治,将其分为轻型-疫毒袭肺、普通型-疫毒郁肺、重型-疫毒壅肺、危重型-疫毒闭肺、恢复期-肺脾两虚,分别投以荆防败毒散、麻杏石甘汤合千金苇茎汤、葶苈泻肺汤、参附汤、香砂六君丸加减治疗。[结论]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防治推荐方案(试行第四版)》体现浙派中医特色,融入中医治未病思想,以期在疫情防治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疾病属性为瘟疫毒邪,病因为疠气、邪盛、正虚,病机为寒湿袭肺,郁热化毒,致病因素为寒、湿、热、毒、瘀、虚。治疗当根据具体阶段合理辨证,扶正祛邪,使邪有出路。早期:病机主要为湿邪遏肺、卫气同病,治疗上当以化湿解表退热为主,方选藿香正气散合柴葛解肌汤加减;中期:病机主要为表邪入里化热、邪伏膜原,治疗当以清除里热、邪透膜原,方选三消饮合小柴胡汤加减。极期:病机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治疗当以解热解毒,宣肺开闭。内闭外脱者应清心开窍、回阳救脱。邪毒闭肺选五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内闭外脱选生脉饮、参附汤配合安宫牛黄丸,结合西医急救治疗效果更佳。恢复期:病机主要为邪去正虚、湿退未尽,治疗当益气扶正、健脾祛湿,方选沙参麦冬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  相似文献   

4.
肺癌因虚而得,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虚以肺气虚、阴虚为主,实则为癌毒、痰毒、瘀毒互结,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但需正确处理益气养阴与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之间的关系,做到标本兼顾,不可偏废。同时治疗应辨病辨证相结合,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肺癌早期,邪实而正未虚,可首选手术切除,配合中医药治疗,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则邪衰正气渐复,则应祛邪与扶正兼顾,且攻且补;晚期患者正虚邪实或正虚邪衰,脏腑功能低下,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益气养阴兼顾五脏,时时注意顾护胃气,以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5.
肺癌因虚而得,因虚致实,是一种全身属虚,局部属实,本虚标实之病。虚以肺气虚、阴虚为主,实则为癌毒、痰毒、瘀毒互结,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为基本大法,但需正确处理益气养阴与解毒散结、化痰消瘀之间的关系,做到标本兼顾,不可偏废。同时治疗应辨病辨证相结合,配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肺癌早期,邪实而正未虚,可首选手术切除,配合中医药治疗,以祛邪为主,扶正为辅;中期则邪衰正气渐复,则应祛邪与扶正兼顾,且攻且补;晚期患者正虚邪实或正虚邪衰,脏腑功能低下,应以中医药治疗为主,益气养阴兼顾五脏,时时注意顾护胃气,以期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金甲软坚散结汤"治疗肝硬化腹水,是笔者多年临床经验总结的验方。临床运用根据病情而分"虚"、"实"的治法,采取"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并结合"见肝之病,则知肝传之与脾,故先实其脾气"的治疗原则,取得临床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 PCI)术后心绞痛的发病关键在于“瘀毒虚”,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相关,病机转化为因虚致实、因实致虚及虚实夹杂。PCI治疗过程中存在造成斑块脱落及微血栓形成的风险,能诱发、加重炎症反应,进一步损伤内皮,引起血管痉挛或形成新的狭窄,从而反复出现心绞痛症状。针对PCI术后患者“瘀毒虚”的病机,徐凤芹教授在继承陈可冀院士“愈梗通瘀汤”基础上化裁,结合临床经验与科研实验,运用“清解不妄泻,瘀毒不忘虚”法治疗,主方由栀子、川芎、赤芍、丹参、黄芪、人参、虎杖、广藿香组成。  相似文献   

8.
麦秀静 《中医学报》2019,34(7):1414-1417
小儿叹气症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肺、脾、肾,痰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疾病初期,以疏散邪毒为主,重视清热解表或清热利湿,将邪毒止于萌芽中,防邪不解而传于心;疾病中期,以豁痰化瘀为主,兼以理气健脾,主张"治痰勿忘祛瘀,治瘀常须豁痰",即痰瘀同治;疾病后期,兼以益气养阴,选方用药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归脾汤加活血化瘀之品,豁痰化瘀而不忘养阴益气,进一步巩固治疗,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整理分析期刊文献及著作中关于当代名中医对肺痨辨证治疗的经验内容,发掘本病的证治规律,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将纳入的41篇文献及4本著作(共计45篇)中涉及各当代名中医辨证治疗肺痨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期刊文献及著作共涉及4种治则,其中补虚培元合抗痨杀虫出现频次最多;共涉及22种证型,其中阴虚火旺、气阴两虚、肺脾两虚、肺阴亏损、上焦瘀血、阴阳两虚、痰热蕴肺、肺肾两虚8个证型出现频次最多。针对这8个证型,使用频次最高的方剂分别为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保真汤、四君子汤合参苓白术散、月华丸、香附旋覆花汤、补天大造丸、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左归饮合六味地黄丸。结论:由各当代名中医对肺痨的辨证论治的认同度统计,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涉及气血阴阳虚,以阴虚为主;标实涉及火、痰、瘀,以火为主。治则以补虚培元合抗痨杀虫为主。名中医的经验为临床辨证论治肺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总结王文凤主任医师辨治慢性肾脏病的经验.王文凤主任医师认为慢性肾脏病的病性为本虚标实,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气虚血瘀,以脾肾亏虚为其本,湿浊毒瘀内阻为其标,"气虚血瘀"贯穿慢性肾脏病始终;提出"攻补兼施,分期辨治,内外同治"的辨治思路.发病初期脾肾气虚为甚,治疗应以扶正为主,辅以祛邪,可选肾康宁I方加减治疗.病变中期正气亏损渐甚,邪浊内壅渐重,治疗应以扶正祛邪兼施为治疗原则,采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发病末期脾肾愈亏,而湿浊、毒邪、瘀血阻塞更为突出,治疗应以祛湿降浊、活血化瘀排毒为主,可选用肾衰降浊方加减治疗.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过程中,需注重固护脾肾,脾肾同治,重视"活血泻浊".  相似文献   

11.
蛋白尿作为肾脏疾病常见的状态之一,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以脾肾虚损为本虚,以风、湿、热、瘀、毒为标实,其中湿热瘀贯穿疾病始终。治疗上当遵循扶正固本,同时辨证论治,方能"邪去正安"。  相似文献   

12.
从“正气内虚,痰瘀并存”论治肺间质纤维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肺间质纤维化的病因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肺、脾、肾三脏虚损,标实为痰、瘀、热、毒,痰、热、毒均在虚和瘀基础上形成.正虚和邪实可以相互影响,并互为因果,形成因虚致实、因实致虚、虚者更虚、实者更实的病理特点.中医药治疗该病有其独特优势,可外感与内伤并重,扶正与祛邪并调.从“正气内虚,痰瘀并存”的病机观点论治肺间质纤维化,可为该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膜性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系统考证,认为古代中医文献中没有"膜性肾病"病名记载,按其泡沫尿、四肢浮肿、腰酸、乏力等临床症状,可归属于"尿浊""水肿""腰痛""虚劳"等病范畴。病因方面研究认为,内因多由禀赋不足、年老体弱、饮食不节或情志内伤等致正气亏虚;外因多由湿热之邪侵袭人体,内外合邪致病。该病的病因病机核心是脾肾两虚,本虚标实,以虚为主。盖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前者运化水湿,后者蒸腾气化,标实则以湿热(毒)为主。机体脾肾虚弱,则蒸腾运化不利,从而湿热(毒)之症状愈发加重,法当清热解毒、化湿治疗。治疗方面总结现代医家的治疗方法,采用单味药、中成药和专方治疗等方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在马来西亚的流行病学特征[1]、临床症状表现[2]及病情发展特征[3] ,本病属于中医学"疫病"的范畴.本病病因为外感疫毒,加之马来西亚气候炎热多雨[4] ,形成湿热疫疠之气,从口鼻而入,疫疠之气相传,致使疫病流行.本病以肺为病变重心,涉及脾胃心肝肾,病位应在太阴经(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及阳明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病机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以实为主,特点为热、湿、痰、虚、瘀(郁)、毒.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阳微阴弦"的病机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整理《金匮要略》中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及方剂,查阅有关方剂的文献报道,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从"本虚""标实"两个方面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查阅文献中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汤、人参汤、粳米附子汤、乌头赤石脂丸、大黄虫丸和大柴胡汤等《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的现代药理学报道。[结果]中医虽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名,但却有诸多对其症状及病因病机的描述,"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提出"阳微阴弦"的理论,并创制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汤、人参汤、粳米附子汤、乌头赤石脂丸、大黄虫丸和大柴胡汤等方剂。根据文献报道《金匮要略》中的这些方剂都可以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结论]《金匮要略》中提出的胸痹"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相同。根据这一病机仲景创制的大量方剂,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均可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可以将"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扩大应用到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这一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古为今用,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16.
顽固性失眠主要病位在脑,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关系密切,属本虚标实之证,脏腑气血亏虚为其本,痰毒、火毒、瘀毒、郁毒等邪为其标,毒聚络损、神机不宁为其病理过程。治疗应标本兼治,根据主次缓急不同或以攻毒为主,或以扶正为主,铲剔浊毒,使邪祛神自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消渴病痹证的重要病因病机虚、瘀、浊、毒。[方法]结合《黄帝内经》中关于消瘅和痹证的条文与《金匮要略》中的相关理论,探讨虚、瘀、浊、毒在消渴痹证发病中的相互作用。同时,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临床医案进一步说明祛浊化毒、扶正补虚、活血化瘀之法在消渴病合并痹证治疗中的应用。[结果]虚、瘀、浊、毒能很好地体现消渴痹证的病机,虚、瘀、浊、毒在消渴病痹证衍化过程中是联动的整体,桂枝芍药知母汤论治消渴痹证符合虚、瘀、浊、毒的的病机。[结论]消渴痹证的病机为虚瘀浊毒,全面认识四者在消渴痹证发病中的关系,有利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3):144-147
总结王勇教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经验。王勇教授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形成的中医病机为虚瘀结合、本虚标实。故治疗上重在补虚祛瘀,以补肝肾强筋骨,活血化瘀通络,除痹止痛为主要治则,根据长期的临床经验总结,应用除痹健膝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慢性肾衰的病机关键是气机不畅,毒邪内蕴、脾肾亏虚是导致气机不畅的根本,毒邪又是加重气机失调的重要因素。二者互为因果,证属本虚标实。因此,治疗中应标本虚实兼顾,而调气法的使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0.
总结国医大师张琪教授辨治肝肾综合征(HRS)的经验, 认为HRS为本虚标实之证,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正虚为本,气滞、血瘀、湿热、邪毒为病机关键。临证当辨本虚标实, 审轻重缓急,谨守病机, 分期论治。早期疏肝理气,健脾和胃;中期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晚期肝、脾、肾三脏同治, 消补兼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