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肺大泡外科治疗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大泡的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方法:采取外科手术方法行肺大泡切除23例,其中12例双侧肺大泡者两侧同期手术;5例术后呼吸机支持。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术后并发肺部感染3例,应激性溃疡和复张性肺水肿各1例,均治愈。术后随访3—36月,复查X线示,肺膨胀良好,无气胸复发,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外科手术治疗肺大泡,在临床上有着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泡结扎手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19例肺大泡患者应用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泡结扎方法的治疗肺大。文中介绍了手术前后护理的主要方法,指出电视胸腔镜下行肺大泡结扎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病人恢复快,对肺功能影响小,节约费用等优点,但不等于护理就随之而简单和不重要。相反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常伴肺大泡,且好发自发性气胸。肺尖部或胸壁一侧的巨大肺大泡在胸片上常酷似局限性气胸,有时局限性气胸形似肺大泡,使临床诊断发生困难,本文通过我院肺科4年来收治的200例自发性气胸,对其中局限性气胸与肺大泡影像的观察,提出局限性气胸与肺大泡鉴别诊断的初步意见,与同道商讨。资料与方法一、性别与年龄 200例自发性气胸,男179例,女21例,男女之比8.5∶1,年龄17~83岁,平均54.5±12.18岁。60~83岁95例(47.5%)。  相似文献   

4.
肺大泡手术治疗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告了48例肺大泡的手术治疗。通过对其病因,诊断,手术适应症,手术方 式及术后处理的讨论,认为:对肺大泡的治疗要改变那种待并发症出现后再处理的被治疗。要早期诊断,通过外科手术以阻断肺大泡的病理恶性循环,以达到治愈肺大泡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肺大泡症系下呼吸道感染结核后,影响较细的支气管不全阻塞形成活瓣,致使肺泡过度膨胀,甚至发生破裂而互相融合,构成一个大空腔(即肺大泡),肺大泡的大小不一,大者可占据一侧肺野的1/2以上,因此可压迫周围肺组织、减低肺活量和通气量,严重影响肺功能,若肺大泡破裂形成张力性气胸可危及生命,因此,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很有必要。现将我们的31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肺大泡手术切除方式。方法分析22例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辅助下肺大泡切除临床资料。结果腋下小切口VATS辅助肺大泡切除同样具备胸腔镜优点,且费用更低。结论腋下小切口胸腔镜辅助肺大泡切除手术更适合国情。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54例肺大泡手术的麻醉体会:(1)为防胸内高压在诱导时要保持胸腔引流通畅;(2)首选双腔支气管插管,便于术中呼吸管理并及时发现复张性肺水肿的诊断和及时处理;(3)选用气管插管时,应在插管后及体位变动开胸后肺萎陷时应及时吸出分泌物,以免窒息意外。  相似文献   

8.
汪净  周晨 《护士进修杂志》2013,28(2):164-165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浙江省中医院完成的25例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的手术及护理配合过程.结果 所有手术在医护的共同努力及配合下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0~30 min.结论 单孔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疼痛轻、瘢痕小、恢复快等优点,掌握单孔胸腔镜手术的步骤、方法及配合,是保证护理质量、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特发性肺大泡综合症胸部X线平片、CT的诊断价值及其鉴别诊断.方法 搜集了经临床手术或随访证实的5例典型患者.4例患者均行X线胸片和胸部CT平扫,一例行X线胸片检查.结果 3例发生在右肺野,1例发生在左肺野,1例发生在双侧肺野,其共同的影像特点是肺部单个或多个囊泡样的透亮区,囊泡中无肺纹理、壁薄,囊泡周围可见受压致密的肺纹理影,肺组织压缩达75%以上,纵隔和心影明显向对侧移位,其中除1例外囊状无纹理区内均可见多少不等的纤细的条状分隔.结论 X线胸片检查与胸部CT平扫两者有机结合,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率,避免不必要的误诊,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我院心胸外科于2004年9月-2009年8月经电视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病人18例,效果良好,现将老年胸腔镜治疗肺大泡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同时进行肺大泡切除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25岁~75岁,平均53岁;病人均为自发性气胸入院,入院后经CT检查均显示为双侧肺大泡,其中左侧肺大泡致气胸7例,右侧肺大泡致气胸8例,双侧气胸3例.术前双侧胸腔闭式引流8例,左侧胸腔闭式引流6例,右侧胸腔闭式引流4例.术前引流10 d~25 d,术后平均引流4.5 d,住院14 d~20 d,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术后复发2例,经内科保守治疗痊愈.  相似文献   

11.
作者报告18例胸腔镜行肺大泡手术的术前术后的护理体会。胸腔镜手术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充分地准备和仔细的术后管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手术疗效。胸腔镜手术能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胸腔镜辅助胸部小切口肺大泡切除术3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胸部小切口行肺大泡切除术治疗肺大泡破裂合并自发性气胸32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肺大泡症系下呼吸道感染杂结核后,影响较细的支气管不全阻塞形成活瓣,致使肺泡过度膨胀,甚至发生破裂而互相融合,构成一个大空腔(即肺大泡),肺大泡大小不一,大者可占据一侧肺野的1/2以上,因此可压迫周围肺组织,减低肺活量和通气量,严重影响肺功能,若肺大泡破裂形成张力性气胸可危及生命,因此,应及时行手术治疗。故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很有必要。现将我们的31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邱化娟  陈静  申艳玲 《全科护理》2016,(26):2797-2798
肺大泡(pulmonary bulla)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肺泡内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互相融合,最后形成巨大的囊泡状改变.肺大泡可单发或多发,其差距较大,大者可占据整个肺叶.多个小的肺大泡有融合成一个或更大的肺大泡趋势.肺大泡可占据一个肺叶甚至整个胸腔,压迫周围肺组织,造成余肺膨胀不全,影响肺功能.往往因剧烈咳嗽或运动,肺内压骤然升高,肺大泡突然破裂形成自发性气胸[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有肺大泡病人常因正压通气致多发性肺大泡破裂,导致气胸,从而列为机械通气的相对禁忌证,因此护理此类疾病有一定难度,我科2016年3月28日收入1例肝癌术后突发肺大泡破裂的病人,在重症监护室(ICU)治疗及护理后于4月12日脱机拔管好转转出ICU.现将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病例】女,50岁。缘于1年前感冒后出现咳嗽、胸闷,对症治疗缓解,仍有胸闷不适。近半个月胸闷明显加重,不能劳动及长时间行走,到我院就诊。查体:胸部语颤不对称,右侧语颤消失,双侧叩诊呈过清音,左肺呼吸音粗,右肺呼吸音消失。胸部X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外科(Video 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尽管应用不到十年时间,但随着此项手术技术的推广,已从早期的诊断,逐渐应用到胸外科许多疾病的治疗上。我科自96年 11月份始到目前已进行肺部微创手术 70例,其中肺大泡自发性气胸手术50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36例,女14例。年龄24~71。左侧31例,右侧19例。30例为第二次气胸复发或经放置胸管3天以上,气胸不能消失,20例为首次气胸发作。50例均为单侧气胸。31例使用切…  相似文献   

17.
198 0~ 2 0 0 0年我们共收治肺大泡破裂引起自发性气胸6 2例 ,经剖胸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5 2例 ,女 10例。年龄 16~ 6 8岁 ,平均 32岁 ,肺大泡破裂位于左侧者 2 3例 ,右侧者 2 6例 ,双侧者7例 ,40例患者发病无明显诱因。 2 2例与剧咳或用力有关。多数患者过去曾有 1~ 5次气胸发作史 ,少数为首次发病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术前无明显肺部病史 48例 ,阻塞性肺疾患并肺气肿 8例 ,结核 6例。多数患者有突发性胸痛、胸闷、气促、咳嗽等症状 ,且稍活动上述症状加重。体检 :气管向健侧移位 …  相似文献   

18.
肺大泡是指肺泡压力升高,肺泡壁破裂相互融合形成的直径超过1cm囊泡状改变。该症常出现自发性气胸、血胸等并发症,体积较大的肺大泡压迫肺组织,可以造成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者尤其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病时,可能危及生命。2002年1月-2008年5月,本科共手术治疗肺大泡患者38例,疗效肯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病例] 男,39岁.因体检发现"左侧气胸"2天来我院外科就诊.病程中患者稍感胸闷、气短,无胸痛、呼吸困难及咳嗽、发绀,无外伤史.查体:胸廓对称无畸形,无胸廓挤压痛,未触及骨擦感,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胸壁、颈部、面部未触及皮下气肿.  相似文献   

20.
<正> 本院近年来开展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治疗肺大泡和自发性气胸33例,无死亡病例,术后几乎无并发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