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小鼠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40只体质量24~29 g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给药组与空白组各20只,雌雄各半,选用最大耐受量(MTD)法试验。给药组按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可以灌胃的最大浓度(0.8 018 g/m L)及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4 m L/10 g)一次性口服灌胃,空白组蒸馏水(0.4 m L/10 g)灌胃。灌胃给药1次,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结果无法得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LD50;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小鼠,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2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为32.07 g/kg,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85.07倍,提示玳玳果降脂提取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玳玳黄酮滴丸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昆明小鼠4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给药组及空白组,给药组按0.4 mL/10 g最大给药体积和玳玳黄酮滴丸1.98 g/mL最大浓度,一次性口服灌胃给药,空白组灌服0.4 mL/10 g蒸馏水,连续给药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结果连续给药14 d后观察,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空白组与给药组未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为79.2 g/kg,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117.73倍,玳玳黄酮滴丸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 取昆明小鼠60只,雌雄各半,按体质量随机分为各给药组及空白组;给药组按0.3 m L/10 g最大给药体积,以0.75 g/mL闽产三叶青地上部分抗炎提取物(THAA)的最大浓度药液、0.67 g/mL闽产三叶青粗提物(粗提物)的最大浓度药液分组给药;空白组灌服0.3mL/10g蒸馏水.24h内灌胃给药3次,间隔8h,一次性口服灌胃给药,连续观察14 d,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小鼠累计死亡数及小鼠体质量变化.结果 T HAA、粗提物均无法得出半数致死量.观察期间各组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后解剖肉眼未见脏器异常;空白组与各给药组间的脏器指数评价及小鼠体质量变化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A及粗提物的小鼠灌胃给药最大耐受剂量分别为90.0,80.4 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60 kg人每公斤体质量日用量的360.0倍及321.6倍.T HAA及T HAA粗提物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密蒙花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为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依据.方法 将30只小鼠分别用不同浓度及最大浓度密蒙花颗粒混悬液灌胃进行预实验,观察7 d未见小鼠死亡,无法测出LD50,故进行最大耐受量(MTD)的测定.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给药组和空白对照组,根据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分别用最大混悬浓度的密蒙花颗粒和蒸馏水1 d内灌胃2次,连续观察14 d,每天记录小鼠的一般状况、体质量,14 d后处死动物,测定小鼠的血常规指标,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指数,观察解剖学及病理组织学改变情况.结果 给药组小鼠无死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的体质量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血常规指标与空白对照组亦无显著差异(P>0.05),小鼠密蒙花颗粒日最大耐受量为114 g/kg.结论 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密蒙花颗粒临床常用量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淫羊藿苷小鼠急性毒性,初步评价其用药安全性。方法:取健康ICR种小鼠28 只,体质量18~22 g,随机分为2 组(给药组,空白组),每组14 只,雌雄各半,选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实验。给药组按淫羊藿苷可以灌胃的最大给药浓度(0.36 g·mL-1)及小鼠可承受的最大体积(0.4 mL·10 g-1)灌胃,上下午各一次,空白组羧甲基纤维素钠(CMC)(0.4 mL·10 g-1)灌胃。灌药后4 h 内,每1 h观察小鼠死亡情况,行为活动,精神状态等。连续观察14 d,每日称重,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死亡情况,并计算各脏器的脏器指数。结果:无法得出淫羊藿苷LD50;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小鼠未见中毒反应,无动物死亡;给药14 d 后解剖小鼠,肉眼未见脏器异常;脏器指数评价,2 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鼠灌胃给药最大给药量为 28.8 g·kg-1,相当于临床成人日用量的253.19倍,提示淫羊藿苷口服毒性小,临床剂量下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助阳开郁颗粒的急性毒性,为其制剂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动物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4个给药组,对照组灌胃40 mL/kg生理盐水,给药组分别以10 mL/kg、20 mL/kg、30 mL/kg、40 mL/kg的助阳开郁颗粒混悬液灌胃,进行急性毒性实验,计算其半数致死量。结果:小鼠均未出现死亡,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的行为活动、体重以及解剖后的脏器都未见异常。实验未测出助阳开郁颗粒的半数致死量(LD50)。结论:测得小鼠的最大耐受量为临床成人用量的153.15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助阳开郁颗粒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甚微,在规定剂量下服用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酶育牛黄( CBCG)淀粉混悬液经灌胃给药后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以评价酶育牛黄的安全性。方法选昆明小鼠20只(♀♂各半),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采用小鼠能耐受的最大浓度、最大体积,24 h内灌胃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行为表现、精神状态、进食量、体重和重要脏器的外观及其组织学变化和死亡情况。结果实验两组小鼠在行为表现、精神状态、进食量、体重和重要脏器方面均无异常,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结论小鼠灌胃酶育牛黄淀粉混悬液的最大耐受量为≥5 g/kg。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蒲黄消炎颗粒的急性毒性,为畜用临床剂量的设计提供依据。方法:蒲黄消炎颗粒按原生药4 g/mL的浓度及40 mL/kg的给药容量,24 h内给昆明种小鼠灌胃1次,连续观察14 d内小鼠的体重,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给药组和对照组小鼠在第1、7、14天的体重并无差异;小鼠无死亡,也无明显中毒反应,测得蒲黄消炎颗粒最大耐受量(MTD)为原生药160 g/kg(成人临床拟用量的333倍)。结论:蒲黄消炎颗粒在临床常用剂量下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经口给予小鼠清肝化瘀颗粒进行急性毒性实验,为清肝化瘀颗粒进一步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实验用ICR小鼠80只,体重18~21g,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清肝化瘀颗粒26.8、35.8、48.3、64.4、85.9、116.3、153.8g生药/kg 7个剂量组,每组各10只。禁食15h后灌胃给药1次,给药体积40ml/kg体重,对照组给予同体积水。给药后观察毒性反应,记录不良反应。14d观察期结束时对存活动物剖检,观察各脏器改变。结果:清肝化瘀颗粒一次性经口给予小鼠后,64.4g生药/kg剂量组有2只、85.9、116.3、153.8g生药/kg剂量组10只均急性死亡。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为69.94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104倍),最大无致死剂量为48.3g生药/kg,最大无毒反应剂量为26.8g生药/kg。除急性死亡外,不良反应主要为腹泻、静卧、步态不稳、翻正反射消失伴肢体僵直。用药14d后存活小鼠各脏器肉眼观察均未见病变。结论:清肝化瘀颗粒给予小鼠26.8g生药/kg(相当于临床剂量的40倍)时无毒性反应;药量达到临床剂量的104倍,即69.94g生药/kg时,达到小鼠半数致死量。提示清肝化瘀颗粒临床拟用剂量(0.67g生药/kg)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肠胃宁胶囊单次和重复给药的临床前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40只小鼠分为肠胃宁胶囊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小鼠,肠胃宁胶囊给药剂量为32 g/kg,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纯水,详细观察动物体征至药后14 d,剖检肉眼大体观察各脏器形态。120只大鼠分为肠胃宁胶囊9、3、1 g/kg剂量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30只大鼠,连续灌胃给药13周,分别于给药13周和停药后4周时取部分大鼠进行血液学指标、血液生化学指标、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肠胃宁胶囊以32 g/kg剂量单日灌胃给药,药后观察至第14天小鼠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肠胃宁胶囊9、3、1 g/kg剂量连续灌胃给药13周,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及组织病理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结论肠胃宁胶囊小鼠单次给药最大给药量为32 g/kg;大鼠重复给药13周最大无毒反应剂量大于9 g/kg。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姜锁阳益气片的小鼠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取40只小鼠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给药组(20只)和溶媒对照组(20只),进行急性毒性观察,给药组灌胃给予参姜锁阳益气溶液,溶媒对照组灌胃给予去离子水,当日上、下午各给药1次,最大给药容积均为50.0 ml/kg。给药后观察14 d。结果:两组动物给药观察14 d后,均未见明显异常。动物第1、7及14 d体重均有所增加,且两组增长幅度相近。14 d后小鼠处死,经剖检肉眼观察未见异常。结论:参姜锁阳益气片(40.0 g/kg,相当于正常人用药量的1 200倍剂量)灌胃给药对小鼠的毒性较小,即该药对小鼠的MTD〉40.0 g/kg,可作为一种安全的药物制剂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总碱的急性毒性,为吴茱萸碱类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清洁级,雌雄兼用,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总碱组。各给药组分别单次灌胃给药2 g/kg,无小鼠死亡。然后进行单次灌胃最大给药量(5g/kg)实验,连续观察14 d。观察小鼠一般指标及体重变化;分别在给药后2 h、8 h、1 d、7 d和14 d测定血清谷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酐(Crea)和尿素(Urea)的浓度;同时进行心、肝、脾、肺、肾和脑组织病理学观察,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在观察的14 d内无小鼠死亡。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吴茱萸3种生物碱给药小鼠的皮毛、行为活动、呼吸、精神状态、饮食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改变。测定药后2 h、8 h、24 h、7 d和14 d ALT、AST、Crea、Urea及主要脏器指数,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差异。肉眼及组织病理学观察没有异常发现。吴茱萸碱组于给药后7 d和14 d时,体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鼠分别单次灌胃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或吴茱萸总碱最大给药量5g/kg,连续观察14 d,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大鼠和小鼠口服灵芝扶正颗粒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作用,为临床试验设计人用安全剂量和主要观察指标提供参考。方法:以SPF级NIH小鼠进行最大给药量法的急性毒性试验;用SPF级SD大鼠进行长期毒性试验,192只大鼠按性别与体重随机分为低、中、高三个剂量组(灵芝扶正颗粒1.63、3.25、6.51 g/kg)和一个空白对照组,每日按1.5 ml/100 g灌胃给药一次,每周给药6 d,连续26周。结果:小鼠体重增长、摄食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试验过程中未见动物死亡,大体解剖也未发现组织器官出现体积、颜色、质地等病理改变。各组SD大鼠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性状及摄食量等未见明显异常,体重正常增长,血液学和血液生化学检查未见与毒性作用相关的异常变化,病理剖检和组织检查均未见特征性的病理学改变。结论:小鼠口服灌胃灵芝扶正颗粒允许的最大耐受量为20 g/kg,未观察到灵芝扶正颗粒(1.63-6.51 g/kg)对SD大鼠有特征性毒性作用,也未观察到其延迟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炎康颗粒(SYK)对小鼠有无急性毒性反应。方法 SPF级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SKY给药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SKY组以20g/kg灌胃,观察其一般状况,并记录小鼠体重和摄食量变化,14d后处死尸检,观察其心、肝、脾、肺、肾等脏器有无异常并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SYK组无1例小鼠死亡,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SYK组的体重变化和摄食量无显著差异,行为活动、脏器大体观和病理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 SKY未见明显急性毒性反应,其耐受量是人用量的900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肾康丸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方法:取40只小鼠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糖肾康丸组(20只)和蒸馏水组(20只),实验前禁食不禁水12 h,糖肾康丸按小鼠可灌服的最大体积(0.04 mL/g)灌服最大可灌服浓度的糖肾康丸浓稠液(5.28 g/mL),蒸馏水组小鼠灌服最大体积(0.04 mL/g)。一次性口服灌胃给药后,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结果:观察期间动物饮食和活动正常,毛色光泽,生长良好,未见任何中毒表现,无死亡。14 d后处死小鼠,肉眼观察各器官及脏器指数均无异常。结论:小鼠最大耐受量为211.2 g/kg,该量已为临床用量22.50 g的468倍以上,可以认为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羧甲基壳聚糖银的急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羧甲基壳聚糖银(CMCT-Ag+)的急性毒性、蓄积毒性及遗传毒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保障。方法:按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的要求,选用 SPF 级 ICR 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H2O)、CMCT-Ag+组及羧甲基纤维素钠(SCMC)组或环磷酰胺(CTX)组。采用 5 g/kg 剂量给小鼠灌胃1 次,观察 14 d,检测 CMCT-Ag+ 的半数致死量(LD50),同时观察小鼠形态并计算肝、脾、胸腺脏器系数以评价其对脏器的损害;以 10 g/kg 的总给药量每天 2 次(间隔 4 h) 给小鼠灌胃,观察 14 d,测定小鼠最大耐受性;以 5 g/kg的 LD50 固定剂量连续 20 d 灌胃给药,观察和记录动物中毒表现和死亡数,测定蓄积系数,同时观察小鼠形态并计算肝、脾、胸腺脏器系数以评价其对脏器的损害;以 1.25、2.50 和5.00 g/kg浓度的 CMCT-Ag+ 连续灌胃 2 次(间隔 24 h),6 h 后取骨髓,检测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数量。结果:CMCT-Ag+ 的 LD50 > 5.00 g?kg-1;最大耐受量为 10 g/kg;蓄积系数大于 5;CMCT-Ag+对各实验组小鼠主要脏器均无明显损害。1.25、2.50 和 5.00 g/kg  3 个剂量组的微核率分别为 3.3‰、1.8‰ 和1.3‰,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CMCT-Ag+ 无毒,不能引起致突变作用,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SPIO标记的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探针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为进一步将该探针用于活体MR基因成像与靶向基因治疗奠定基础.方法 60只清洁级昆明种小鼠分为口服灌胃、静脉注射、腹腔注射3组,采用最大给药苗法,口服灌胃:总剂量为2 104.8 mg/kg,给药容积40 ml/kg;静脉注射:总剂量为438.5 mg/kg,给药容积25 ml/kg;腹腔注射:总剂量为1 578.6 mg/kg,给药容积30 ml/kg;各组还另设20只小鼠按相应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所有实验小鼠均在25℃室温下连续饲养14 d,观察并记录饲养期问小鼠的一般情况、主要脏器的病理学、血常规、凝血指标和血清主要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在观察期间,各组小鼠均末出现死亡,仅个别出现食欲下降、饮水量增多、腹泻、嗜睡、活动增加等,但均在3 d内恢复正常.脏器系数无统计学差异,肝、脾、肾、心、肺、骨髓、生殖器等主要脏器颜色、形态未见明显异常改变,HE染色切片肝、脾、肾、心、肺、生殖器等细胞和Wright染色的骨髓细胞均无水肿、变性、坏死等改变,普鲁士蓝染色仅见肝、脾内分布少许监色铁颗粒.各组血常规、凝血指标及生化指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SPIO标记的c-erbB2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探针对小鼠无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8.
感冒咳嗽冲剂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感冒咳嗽冲剂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方法:以感冒咳嗽冲剂的最高浓度和能耐受的最大容量给小鼠灌胃,计算其最大给药量;长期毒性实验,分别以相当于成人每千克体重日用量的20倍、6.3倍和2倍,对大鼠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28d,给药期间观察动物的中毒反应,并且每周测体重1次,停药次日采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给药第28日处死动物取各脏器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测得感冒咳嗽冲剂对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43g/kg,相当于成人日用量的100倍,连续观察7d,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对大鼠的长期毒性实验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各给药组的体重增长、血常规、尿常规、血液生化、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器质性损害。结论:感冒咳嗽冲剂无明显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自制纳米级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观察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其长期毒性及将其作为载体应用于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基因成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级SPIO,应用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及1.5 T超导型MR仪等测定其相关理化指标.90只小鼠按纳米级SPIO给药方式和剂量随机分为口服灌胃、静脉注射、腹腔注射组(n=30),分别按总剂量2 104.8 mg/kg、给药容积40 ml/kg口服灌胃;总剂量438.5 mg/kg、给药容积25 ml/kg静脉注射;以及总剂量1 578.6 mg/kg,给药容积30 ml/kg腹腔注射;各组另设10只小鼠按相应方式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n=10).给药后饲养14 d,观察饲养期间小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小鼠血清主要生化指标;观察主要脏器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成功制备纳米级SPIO,其核心颗粒为Fe3O4 晶体,颗粒大小20~35 nm,T2弛豫率0.155×106 mol-1·s-1,比饱和磁化强度68.395 68 emu/g,剩磁21.463 74 Gs.观察期间各组小鼠均未见死亡;各组小鼠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差异;H-E染色及Wright骨髓染色见各组小鼠肝、脾、肾、心、肺和骨髓细胞均无水肿、变性、坏死等改变;普鲁士蓝染色见给药组小鼠肝、脾内分布少许铁蓝色颗粒,而对照组未见.结论:自制的纳米级SPIO符合作为MR成像对比剂的要求,对小鼠无明显急性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以用于磁共振基因成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青藤碱腹腔给药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预处理组、青藤碱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复灌制备小鼠不完全性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预处理组提前给予夹闭双侧颈总动脉10 s、松开10 s,共重复5次;青藤碱低剂量(40 mg/kg)组、高剂量(80 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7 d,观察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脑组织含水量、HE染色后的病理变化和对SOD活性、MDA含量的影响。结果青藤碱高剂量、低剂量组小鼠脑组织含水量均低于模型组;青藤碱减轻小鼠脑细胞的损害程度;青藤碱能降低脑组织MDA含量和提高SOD活性(均P〈0.05)。结论青藤碱腹腔注射给药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清除氧自由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