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报告1例趾间鲍恩样丘疹病(BP)。患者男,26岁,双足趾间斑疹4个月余。皮肤科检查:双足第三、四趾间均可见青灰色斑疹,外生殖器部位未见新生物、糜烂及溃疡。皮肤镜检查:皮肤镜下可见褐色斑及鳞屑,表面可见少许小球状血管。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不规则增生,表皮全层细胞排列紊乱,大小不一,可见异常核分裂象及细胞空泡化;真皮浅层有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人乳头瘤病毒(HPV)原位杂交检测:HPV16及HPV18均(+),HPV6及HPV11均(-)。结合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及HPV检测,诊断为鲍恩样丘疹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鲍恩样丘疹病(Bowenoid populosis,BP)皮损中p21和CDK2的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石蜡包埋标本免疫组化Envision法和IM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分析p21和CDK2蛋白表达。冰冻标本采用煮沸法提取DNA,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作HPV分型检测。结果:在28例BP中p21和CDK2阳性细胞数百分比分别为(31.6±10.5)%和(49.9±13.8)%,显著高于包皮对照组的(22.5±5.4)%和(17.3±8.5)%,P0.05。HPV阳性组p21和CDK2阳性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0.56±11.78)%和(54.42±13.69)%;HPV阴性组p21和CDK2阳性细胞百分比为(33.3±8.36)%和(43.15±11.55)%。p21两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DK2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21、CDK2直线相关分析无相关性(P0.05)。结论:BP中存在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高表达,HPV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周期相关蛋白使细胞周期紊乱,继而导致非典型增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尖锐湿疣(CA)与鲍恩样丘疹病(BP)皮损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端粒酶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方法检测HPV类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A和BP皮损中人类端粒酶反转录酶(hTERT)的表达。结果:CA和BP皮损中hTERT表达均比正常对照组高(P均<0.01),BP又较CA表达高(P<0.01)。CAHPV16阳性组hTERT表达较HPV16阴性组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不同HPV型之间hTERT表达的结果与CA相同;以上各组均比正常对照组表达强度高(P<0.05)。结论:非恶性增殖性疾病中亦有端粒酶不同程度的表达;以HPV16为代表的高危型HPV感染与端粒酶表达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鲍恩样丘疹病是一种较少见的肛周外生殖器疾病,该病与尖锐湿疣和鲍恩病有诸多相似之处。研究提示,鲍恩样丘疹病主要是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机体免疫系统改变对其有促进作用。感染细胞致癌蛋白p53和p16的异常表达、端粒酶活性的增高与鲍恩样丘疹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细胞凋亡在鲍恩样丘疹病的良性生物学行为中可能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女性鲍恩样丘疹病患者外阴皮损及宫颈HPV感染情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研究发现,鲍恩样丘疹病的发生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关,尤其是高危型HPV。高危型HPV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为探讨女性鲍恩样丘疹病外阴皮损及宫颈HPV的感染情况,我们对18例女性鲍恩样丘疹病患者的外阴皮损及宫颈进行了低危型HPV6/11及高危型HPV16、18DNA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阳性患者子宫颈脱落细胞中人乳头瘤病毒L1基因(L1)及人端粒酶RNA基因(h TERC)的表达情况。方法:自就诊于我院和温州医科大学二附院HPHPV阳性者中,选取90例宫颈组织正常者作为A组,选取9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者作为B组,选取90例宫颈癌者作为C组,对比分析三组间L1及h TERC表达情况。结果:三组间L1位点中Cp G-1、Cp G-2及Cp G-3位点的甲基化水平间存在显著差异,均以C组水平最低,以A组水平最高(P<0.05)。三组间h TERC阳性表达率存在显著差异,C组阳性表达率为83.33%最高,A组阳性表达率为26.67%最低(P<0.05)。结论:在HP-HPV阳性者中,以宫颈癌者L1位点中Cp G-1、Cp G-2及Cp G-3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及h TERC阳性表达率最高。  相似文献   

7.
尖锐湿疣(CA)在临床上以快速生长的肿瘤状增生为特征,鲍恩样丘疹病(BP)也是一种增生性疾病,两者均有转化为恶性肿瘤的可能,且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在发病机制上有一定关系.虽然两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细胞凋亡和增殖异常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survivin是近年研究发现的最强的凋亡抑制因子,并与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呈正相关.而疣组织增殖过程中普遍存在缺血缺氧现象,严重缺氧可导致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过度表达,并涉及细胞的代谢适应、凋亡抵抗、血管生成和侵袭与转移等相关的基因表达.本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HPV 6/11、16/18在CA和BP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HIF-1α和surviv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人乳头瘤病毒 (HPV)引起的尖锐湿疣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容易复发 ;HPV与宫颈癌密切相关。因此研究开发HPV疫苗 ,意义重大。近年来随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 ,HPV治疗性疫苗的研究取得了喜人的进展 ,部分疫苗已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研究表明治疗性疫苗能够诱导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控制病变发展 ,清除已有的损害 ,甚至是恶性肿瘤。1 载体疫苗可分为两类 :(1 )病毒载体 :如腺病毒 (AdV)和痘苗病毒 (Vv)。 (2 )细菌载体 :如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和沙门氏菌。  AdV宿主范围广 ,能插入较大的基因 ,获得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鲍恩样丘疹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恩样丘疹病为外生殖器部位的多发扁平丘疹,组织病理为低度恶性原位癌表现。研究发现,人乳头瘤病毒与鲍恩样丘疹病关系密切。一些新的治疗方法,如局部免疫调节剂和光动力疗法有显著的优越性。少数皮损有癌变的可能,应终身随访。  相似文献   

10.
性激素与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尖锐湿疣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性激素的关系,采用斑点杂交、免疫组化和放免测定等技术,检测了重庆地区47例女性尖锐湿疣(CA)患者病变组织中HPVDNA、雌激素受体(ER)以及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P)和睾酮(T)。结果提示:妊娠期HPVDNA含量、ER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其余各组(P<0.001),健康组中无ER表达;HPVDNA含量与ER表达量之间呈正相关(P<0.001),与血清E2、P也呈正相关(P<0.001),与T无明显相关(P>0.05)。我们认为性激素特别是雌激素、孕激素在HPV感染中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分析石家庄市育龄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病毒分型情况,为石家庄市临床实施宫颈病变预防与治疗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2019年石家庄市893例HPV感染育龄女性的临床资料,对HPV分型、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研究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结果 893例研究对象中21种HPV亚型均有检出...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及其致癌性分子生物学研究(综述)李文维,麦跃(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皮肤科,重庆,630042)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种具有多形性的病毒群,可感染人体许多部位如皮肤、生殖道、尿道、呼吸道、消化道粘膜引起增生、乳头瘤样改变、疣状鳞状上皮病...  相似文献   

13.
我们对生殖器疣与癌中人乳头瘤病毒型别别分布及癌基因表达进行了研究。结果:(1)98例生殖哭疣中HPV6,11的检出率为95%,43例生殖器癌中HPV16检出率为88.3%;(2)C-Ha-ras及Cmys癌基因在阴茎癌及宫颈癌中表达较生殖器疣中均显著增强(P<0.001);(3)HPV6感染病例ras,myc基因表达率分别为16.7%、6.7%,HPV11分别为10%、20%、HPV16分别为70  相似文献   

14.
包皮炎与宫颈炎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人乳头瘤病毒(HPV)在男性包皮炎和女性宫颈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与感染型别。方法:从56例包皮炎和492例宫颈炎患者患处取标本后采用PCR方法检测HPV6、11、16和18型。结果:包皮炎和宫颈炎患者的HPVDNA阳性率分别为42.9%(24/56)和31.9%(157/492),HPV易感人群以20-40岁感染率最高。结论:包皮炎与宫颈炎患者的HPV感染可能与阴茎癌、宫颈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常居广州地区的性病高发人群最近一年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及其型别分布,为防治HPV感染提供最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至12月3 014例性病高发人群HPV的检测结果,并初步探讨HPV与性别、年龄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相关性。结果:3 014例样本中男730例(24.22%),女2 284例(75.78%),型别以HPV6、11、16、52、58为主,检出率依次为8.36%(252/3014)、7.83%(236/3014)、6.74%(203/3014)、5.97%(180/3014)、4.64%(140/3014)。男性任一型HPV、低危型HPV、高危型HPV、单纯低危型HPV感染检出率依次为67.81%(495/730)、53.29%(389/730)、45.75%(334/730)、22.05%(161/730),均明显高于女性(P值均0.001),但男性单纯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和女性比较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HPV感染在15~24岁和65~74岁这两个年龄段检出率最高,大致成"U"形分布。3 014例中有345例为HIV感染者,HIV感染者任一型HPV、低危型HPV、高危型HPV、单纯低危型HPV感染检出率依次为84.06%(290/345)、64.35%(222/345)、66.96%(231/345)、17.10%(59/345),均明显高于总人群(P值均0.001),但HIV感染者单纯高危型HPV感染检出率和总人群比较则无明显差异(χ~2=2.00,P0.05)。结论:常居广州地区性病高发人群最近一年流行的HPV型别为HPV6、11、16、52、58,表现出与性别、年龄、HIV感染相关的特点,加强HIV感染者的防治工作对降低本地区HPV感染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皮肤鳞状细胞癌(SCC)病因复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可能对其恶性演变起一定作用。对二者之间关系进行的研究较多,但结论多不一致,本文就相关研究和病毒致癌的可能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临床资料 患者 ,女 ,2 6岁 ,已婚未孕。1年前右前臂始长扁平丘疹 ,半年前左上眼睑见刺状丘疹 ,2个月前外阴部见疣状丘疹 ,逐渐增大 ,伴轻度瘙痒就诊。患者否认冶游史 ,其配偶有尖锐湿疣病史。体检 一般情况良好。皮肤科检查 :左上眼睑见 2个棘刺状丘疹 ,长约 3mm ,基底部互相融合 ,约 2个高梁粒大小 ;右前臂见 3个孤立的绿豆大小扁平丘疹 ,表面平滑 ;外阴部、大阴唇内侧、小阴唇及尿道口可见簇集性疣状丘疹 ,绿豆至黄豆大小。上述皮损分别诊断为寻常疣 (左上眼睑 )、扁平疣 (右前臂 )及尖锐湿疣。治疗 上述部位皮损均采用局麻后微波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02例尖锐湿疣(CA)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的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302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组织进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在302例病例标本中,本芯片所能检测的是21种HPV亚型,实际检测出20种,未发现HPV43型.302份CA组织标本中HPV阳性292例,检出率是96.68%,单一型别阳性率是61.59%(186/302),多重型别阳性率是35.10%(106/302);各型别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HPV11(36.42%)、HPV6(28.81%)、HPV16(11.92%)、HPV52(11.92%)、HPV58(9.27%)、HPV68(8.28%)、HPV66(7.62%)、HPV-CP8304(4.30%),HPV18(3.64%)、HPV33(3.64%)、HPV44(3.64%)、HPV39(2.32%).结论:本研究中尖锐湿疣以低危型HPV11、HPV6为主,感染高峰年龄为20~29岁.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人乳头瘤病毒6,11型感染皮损的移植模型,为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相关疾病的进一步体内研究提供实验方法。方法:将感染人乳头瘤病毒6,11型的人新鲜疣组织移植于裸小鼠皮下,采用组织病理学及反转录聚合酶链方法验证移植疣组织的组织学及分子生物学特性,鉴定所建模型的可靠性。结果:以我们所设计的实验方案,大部分裸小鼠的移植皮损组织块在8周内存活,在5周内组织病理学呈显著的尖锐湿疣组织增生及挖空细胞改变,并且从移植疣组织RNA模板中能得到预期大小的人乳头瘤病毒PCR产物,表明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态的持续存在。结论:我们所建人乳头瘤病毒6,11型感染皮损裸小鼠移植模型具备该病毒感染的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特征,有望用于相关疾病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尖锐湿疣患者阴毛人乳头瘤病毒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尖锐湿疣患者阴毛HPV DNA。采用HPV通用型、HPV6型、HPV11型引物,对阴毛标本进行PCR扩增,产物在紫外线透射分析仪下观察、分析。结果:16例尖锐湿疣患者有4例HPV DNA阳性,占25%,其中HPV6型3例,占18.75%,13例无尖锐湿疣病史者均阴性。尖锐湿疣患者阴毛中有HPV存在,可能是尖锐湿疣复发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