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寒温之争,由来已久,各执己见,争论之焦点无非是伤寒与温病是否为同一类病。伤寒派认为:温病乃伤寒之一部分,不必另立;温病派则认为二者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然而有一点,似乎能为两派所接受,即就病邪传染途径而言,伤寒自皮毛而入,温病自口鼻而入。这一观点在古今许多温病学家的著作乃至今之大专院校的教科书、名家的著作中都有明确记载。然而,事实向这一论点提出了挑战。例如:乙脑属于暑温(高校四版温病学)。大家从现代科学知识中知道,乙脑是被蚊虫叮咬传染所致,怎么能解释自口鼻而入呢?又如,蛔厥(乌梅丸证)是伤寒厥阴病,这个病很清楚是由食用不洁之  相似文献   

2.
从医学地理学角度试论岭南温病学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结合医学地理学知识,讨论了岭南温病学的概念内涵,研究对象和任务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认为其研究对象主要为岭南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温病特点;人体体质特点,温病的防治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方向为:(1)研究岭南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特点;(2)研究岭南地区地理环境因素对温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3)研究岭南地理环境与人体体质的关系;(4)研究岭南地理环境对病原体及其宿主和传媒的影响;(5)研究岭南  相似文献   

3.
暑温与风温、春温、温热、冬温、温毒、温疫等诸证同属于祖国医学温病范畴。但由于暑温发病季节和特有的病征,又可与上述诸温病相区别。  相似文献   

4.
《唐祖宣温病解读》从温病概念、温病的病因学说、温疫学说、温毒学说、温病辨证理论、温病诊法、温病治法和温病预防8个角度对温病学的理论基础进行详细分类说明。在临床上运用温病治法时应注意:灵活运用;重视体质和正气状况;以祛邪为治疗的关键;要注意分别新感与伏邪论治;要把注重整体与着眼局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吴门医家尤在泾为伤寒名家,对温病亦颇有建树。尤氏清伤寒与温病之源,辨伤寒与温病之异,提出正名识病的重要性,对温病学中温病、风温、瘟疫、湿温、温毒、温疟的疾病名称作出解释,把温病分为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温病夹湿及瘟疫。治风温主以辛凉解散、理肺之法,治温毒主以清散透邪法,治伏温主以清热养阴透邪法,治湿温主以分消湿热法。论治瘟疫以病位为核心,根据疫邪所处病位不同,选择不同的治法与方药,列出治瘟疫五大法,建立了治疗瘟疫的理论框架,体现了因势利导治疗瘟疫的思想。尤在泾较早提出六经统寒温,试图用六经辨证体系来统摄伤寒、温病等一切外感病,为寒温合论的先驱者,其对温病的发挥对后世医家产生深远影响,今归纳其要,探析其理,为温病的诊治提供启发。  相似文献   

6.
春温,被普遍认为是伏邪温病的一种,因"伏寒化温"待春病发。笔者从《黄帝内经》理论出发,结合前贤经验与临床实际,重新解读"冬伤于寒"和"冬不藏精"之意,认为"冬伤于寒"乃是"冬不藏精"之变文,非伤于寒邪;"伏寒化温"的说法似欠妥,实则是伤寒水蜇藏之令气而形成"热邪内伏"的体质。并从"两感于寒"与"不两感于寒"的角度,探讨春温之病机,以期对温病理论研究与临床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对五版《温病学》中几个概念如温病、新感温病、伏邪温病、温毒、血分证、春温、伏暑、秋燥等的定义提出了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温病学主要学派和不同的温病类型为主要依据,将温病学主要学说划分为温疫学说、伏气温病学说、伤寒法治温学说、四时温病学说、温毒学说五大学术体系。重点探讨了五个学术体系辨治温病的思路和临床用药规律。以期使温病学界在重视叶、薛、吴、王临床经验的同时,更加注重其它学术体系的研究,从而拓宽温病临床的诊治思路,提高温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吴鞠通传世温病鸿篇巨制《温病条辨》上焦篇第四条云:“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后世非议者甚众。大抵认为此证若是温病,则不当用温治温;倘若不是,则不当列于各温病条下。吴氏自注称谓此证是:“温自内发,风寒从外搏”,寒温并见,称之伤寒或温病均无不可。近代温病大家金寿山先生虽赞同桂枝汤之施,但批评其小注与条文自相矛盾,认为据此应为伏气温病,桂枝汤断不可用。可见,金氏以为本条应是新感温病,方可用桂枝汤。详究前后认为,据吴鞠通原意,本条应为新感引动伏气。对伏气温病,历来有两种见解:一种是承袭《素…  相似文献   

10.
湿温历来有“禁汗、禁下、禁润”之说,从湿温的病机及整个病变过程入手,重申了“三禁”思想的实质是“禁大汗、禁大下、禁滋腻(温补)”,同时亦强调了合理的饮食起居对于湿温病的治疗和愈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就《医学衷中参西录》探讨张锡纯温病观,总结张氏对温病的观点为:伤寒统托温病春温、风温和湿温是温病的3种不同病症,温病初起治重宣解。认为张氏在明辨伤寒与温病概念的基础上将二者结合,理法方药灵活变通,其治温病见解独情。  相似文献   

12.
伏寒化热历来是伏气温病的病因说明。文章对此提出了质疑,并重新分析了春温的基本病因病机,对"冬伤于寒,春必温病"的内涵进行了发掘和阐述,认为"冬伤于寒"即伤于藏精,阴亏阳旺,内热蕴滞,遂成春温。在此基础上主张不要一味从外感六淫角度去认识温病,要重视人体内部阴阳失衡的状况以及引起这些变化(如阴虚阳旺)的一切因素,如房劳、熬夜、烦劳等。这种主张不仅对研究温病治疗有利,而且对疾病预防、养生保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医学报》2013,(9):1316-1317
目的:从天人合一观探讨温病伏邪理论的内涵。方法:从探讨天人合一观与中医学、天人合一观与温病之间的关系入手,剖析伏邪的含意。结果:从天人合一观出发,伏邪并非"伏寒化温"所致之病邪。结论:伏邪乃人不能顺应自然而致机体阴阳失调,加之时邪触发,内外相合而形成的一种特殊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4.
温病学问答     
1、什么是温病和温病学? 答:温病是感受四时不同温热病邪所引起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它包括风温、春温、暑温、湿温、伏暑、秋燥、冬温、温毒、温疫等。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它属于多种急性传染病和急性感染性疾病,同时也包括一些非感染性的疾患。因其病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具有温热的特点,所以总称为温病。温病学是研究四时温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诊治方法的一门临床科学,是阐明  相似文献   

15.
测定62例温病患者受累经络的五喻穴温与30例正常人相应穴温对比,发现温病卫气营血阶段五腧穴温有规律性改变:卫分穴温>气分>营血分,井穴温<荣<输<经<合,卫分温差<气分,井穴温差>荣>输>经>合,五腧穴温差<大椎<膻中,五腧穴温差>大椎>膻中。提示温病虽尚未进入热厥证,五腧穴即已存在穴温下降,温差增高的客观改变,且随卫气营血层次不同而表现出“厥深者热亦深的倾向。初步认为测定五腧穴温有助于预测温病的发展趋势和轻重。  相似文献   

16.
仲景继承发展《素问.热论》以六经分证,创立《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叶天士创温病之卫气营血辨证;吴又可著《温疫论》创温疫学说;喻嘉言倡温疫分三焦施治等不断丰富扩充了外感热病辨证论治内容。薛伯寿教授融合伤寒、温病学说,又博采温疫诸家之长,对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尤为推崇,认为伤寒、温病皆外邪致病,邪自外入,自应因势利导达邪外出,相对而言伤寒宜辛温解表;温病宜辛凉透达。临床不可拘泥伤寒、温病方,需根据病情,寒温并用、表里分消,或融会贯通,如此珠联璧合,择优而施,能扩大其功用主治,方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外感病包括伤寒和温病,伤寒以六经为辨证纲领,温病以卫气营血为辨证纲领,实质上两者是可以统一的,可以把它综合以指导临床实践。笔者前三讲已述,太阳病与上焦卫分证,气分症与少阳、阳明、太阳病,肝肾与下焦营分血分症,试图把外感病辨证纲领统一起来,使之更加完整,不必有伤寒温病之争。  相似文献   

18.
春温源流考     
春温作为温病的一种,好发于春冬季节,初起即见里热证候,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变化多样的特点,历代医家大多将其归属为伏气温病范畴。随着温病学的逐步发展,人们对春温的认识亦愈加深入广泛,特别在全球气候变暖这个大背景下,对温病学派理论的挖掘整理与研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通过查阅历代相关书籍文献,按历史脉络梳理春温病名,并讨论历代医家关于春温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的认识,以期对现代春温的临床实践与理论研究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9.
祖国医学1642年出版的<温疫论>共二卷分八十五论,内容包括瘟疫论细述.1746年出版的<温疫论>中精辟论述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叶天士、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对瘟疫论述为:"太阴之病,脉缓不紧而动数,或两寸独大,尺肤热,头痛,微恶风寒,身热自汗,口渴或不渴而干咳,午后热甚,这是温邪犯肺所致."<温病条辨>把温病分为湿热性温病和温热性温病.  相似文献   

20.
伤寒温病辨证论治规律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与温病系中医名著,均论述外感病,是临床非读不可医书,历代医家伤寒和温病学派之争至今尚未统一,实质上温病是在伤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温病补充了伤寒之不足,研究其内在关系,有同有异,为此,个人通过教学临床多年认为伤寒与温病必须统一,总结出规律性内容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伤寒温病法对于内伤杂病的治疗亦非少见,中医内科学一书,本人统计,全书约有三分之一的证候所选方药均选自伤寒温病法,究其原因,杂病之虚实,与伤寒入里之太阴少阴厥阴病和温病化热入里的湿热,气分、血分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