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观察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方法 收集100例发病<4.5 h的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患者,随机分为溶栓组50例,未溶栓组50例; 溶栓组于入院后给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24 h后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1d后改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给予抗凝治疗; 未溶栓组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21d后改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治疗,心源性脑栓塞患者给予抗凝治疗; 对所有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第14 d、90 d分别进行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第90 d mRS评分,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 入院时溶栓组及未溶栓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NIHSS评分及mRS评分等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治疗后第14、90 d与未溶栓组患者比较,溶栓组患者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显著降低,溶栓组患者的预后明显好于未溶栓组(P<0.05); 2组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缺血性脑卒中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且2组患者均无死亡。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轻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发病在4.5h内,平均2.86±0.8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73例,分为两组,溶栓组50例患者给予rt-PA 0.9mg·kg-1·d-1静脉溶栓,常规治疗组23例患者采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等治疗,比较溶栓和常规治疗后24h、7d及14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溶栓组治疗后24h、7d及14d时,NIHSS评分较溶栓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头颅MRI/CT及临床表现提示未出现症状性脑出血。结论 rt-PA静脉溶栓治疗发病4.5h内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乐婷  娄萍  路青山 《中国卒中杂志》2019,14(12):1232-1236
目的 观察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7年1-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 者,按rt-PA静脉溶栓后是否桥接血管内治疗分为单纯静脉溶栓组和桥接治疗组。主要疗效结局为治 疗后3个月mRS评分,次要疗效结局为24 h、3 d和30 d的NI HSS评分。安全性结局为2 d症状性颅内出血及 其他部位出血、10 d全因死亡。 结果 共入组56例患者,平均年龄60.77±12.72岁,男性35例(62.5%)。单纯静脉溶栓组39例,桥接 治疗组17例。桥接治疗组3个月mRS评分≤2分比例高于单纯静脉溶栓组(88.2% vs 56.4%,P =0.021)。 两组治疗后24 h、3 d和30 d 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2 d症状性颅内出血率及其他部位出血 率、10 d全因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rt-PA静脉溶栓桥接血管内治疗可改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3个月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前循环急性脑梗死患者171例,联合溶栓组46例,单用rt-PA组39例,单用尿激酶组34例,对照组52例。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4d NIHSS评分,同时观察再梗死率、脑出血率及死亡率。结果 4组治疗后14d分别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溶栓组与对照组14d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再发脑梗死率、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溶栓组脑出血率与单用rt-PA组及单用尿激酶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lteplase,rt-PA)是目前急性缺血性卒中时间窗内静脉溶栓最有效的治疗药物,然而,静脉溶栓也伴随着出血转化、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的增加,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甚至死亡。因此,研究静脉溶栓治疗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提高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预后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超急性期脑梗死的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96例,分别按照不同的时间窗和TOAST分型进行分组,均予rt-PA 0.9mg/kg静脉溶栓治疗,比较2组溶栓后出血、脑疝、死亡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1)按照时间窗进行分组,3~4.5h溶栓组较3h溶栓出血事件发生率稍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按照TOAST分型进行分组,心源性脑梗死溶栓组溶栓后症状性脑出血、非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病死率稍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溶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黏膜出血发生率、脑疝发生率高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4.5h时间窗溶栓较3h内静脉溶栓出血不良反应有增加趋势,但本研究样本中无统计学差异。对于心源性脑梗死,溶栓后皮肤黏膜出血和脑疝的发生率较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风险相对较高的患者,尽早给予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应参考不同的脑梗死分型和病情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发病在6h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疗效.其中超选择性动脉溶栓 静脉溶栓组(联合组)59例,同时超选择性动脉溶栓组(动脉组)45例.动脉组用微导管超选择至病变动脉,输注rt-PA50mg;联合组先静脉输注rt-PA,再经病变动脉输注rt-PA,总量<50mg,在溶栓前和溶栓后6h、24h、7d、30d时,采用欧洲卒中量表(ESS)评价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 治疗前ESS评分,联合组为41±3,动脉组为42±10,治疗后24h、30d时,ESS评分联合组为81±23、88±25;动脉组为75±27、80±23.治疗后总再通率联合组为53%(31/59),动脉组为33%(1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联合组为7%(4/59),动脉组为9%(4/4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梗死患者起病6h内,动静脉联合溶栓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t-PA(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09—2015-09收治的62例后循环脑梗死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以rt-PA溶栓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NIHSS(神经功能缺失评分量表)评分,观察2组临床效果、继发性脑出血率及病死率、血管再闭塞发生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5%)高于常规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继发性脑出血、血管再闭塞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PA溶栓治疗后循环脑梗死,可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临床效果较为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轻型缺血性脑卒中(MIS)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50例发病时间≤4.5 h的MIS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患者根据剂量分为低剂量(rt-PA 0.6 mg·kg-1)组(47例)和标准剂量(rt-PA ...  相似文献   

12.
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5例发病时间<3 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剂量(0.6~0.9)mg/kg.溶栓前及溶栓后2 h、24 h及7 d接受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3个月接受改良Rankin评分,并观察安全性.结果 溶栓后7 d的NIHSS评分较基线值显著改善(P=0.04),20例完成3个月MRS评估者中,0~1分6例(30%),死亡2例(10%).症状性脑出血患者2例.基线NIHSS评分高(P=0.002)及完全前循环梗死型(P=0.01)者易发生症状性脑出血.结论 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改善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急性缺血性卒中溶栓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卒中在发达国家居民死因中排名第三,仅次于心肌梗塞和肿瘤,卒中还是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85%的卒中为缺血性卒中,其余为出血性卒中。在完全性前循环脑梗死的患者中,患病1年后有60%死亡,还有35%遗留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不能自理。而较轻的卒中也有40%的患者死亡或生活不能自理。卒中的发生率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总之,卒中是不断进展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2例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转化出现的sICH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22例患者中(男17例、女5例),既往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服用史7例,脑卒中病史7例,高血压病史17例,心脏病10例,长期吸烟史9例。12例sICH在溶栓后6h内发生,4例伴有消化道大出血。12/22例患者1周内死亡;余10例中,8例1个月后生活不能自理,2例生活可自理。结论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出现sICH临床症状重、预后差、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卒中溶栓规范化管理:特殊临床状态的rt-PA溶栓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由于缺乏循证医学证据,卒中急性期患者的溶栓治疗方案基本上是参考国外相关指南确定的,其是否适合国人尚无科学依据。另一方面,临床工作中存在的一些模糊或尚无定论的问题需要深入探讨、得出结论以造福患者。本文就这些问题作一简要综述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前、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alteplase rt-PA)静脉溶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335例急性缺血性小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ACMS)245例,后循环(PCMS)90例,通过分析患者入院时、24 h及14 d NIHSS评分,90 d mRS评分,早期症状改善率,临床症状恶化率,90 d功能独立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及90 d死亡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ACMS组24 h NIHSS评分(2.5±0.98 vs 3.4±1.01)、90 d mRS评分(0.8±0.56 vs 1.5±0.68)、临床症状恶化率(6.12%vs 13.3%)显著低于PCMS组(P0.05),早期症状改善率(68.1%vs 48.9%)、功能性独立率(91.4%vs 80%)及出血转化率(2.44%vs 0)显著高于PCMS组(P0.05);2组90 d病死率均为0。结论前循环缺血性小卒中rt-PA静脉溶栓有效性优于后循环,但后循环缺血性小卒中rt-PA静脉溶栓安全性优于前循环;小卒中rt-PA静脉溶栓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专家简介董强,男,1964年出生于上海市。1985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95年完成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研究。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病学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医学院神经病学系数授,担任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神经康复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神经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上海市药学会药物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担任国外医学脑血管病分册、中国脑血管病、中国临床神经科学和现代神经病学等杂志编委,中国卒中杂志副主编。  相似文献   

18.
静脉溶栓治疗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治疗的首选方法,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静脉溶栓药物。既往静脉溶栓将80岁以上高龄患者排除在外,现年龄因素不再是应用排除标准。现对高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有效性、时间窗、剂量、颅内出血并发症等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对高龄患者应用rt-PA静脉溶栓治疗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给药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在4.5h内,具有溶栓指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5例,其中对照组56例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等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49例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24h后若无明显出血,开始给予脑梗死常规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90d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改善情况,以评价rt-PA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2h、24h、7d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90d时mRS评分显示预后良好的患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90d时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升高(P0.05)。虽然观察组总体出血事件较对照组增高(P0.05);但2组症状性脑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病4.5h以内,静脉给予rt-PA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急性心源性脑栓塞(CCE)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溶栓组19例,对照组21例,发病3h内给予rt-PA(0.9 mg/kg)静脉溶栓治疗,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定溶栓前及溶栓后2、6 h、1、3、7、30、90 d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溶栓后各时间点NIHS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P<0.05),溶栓组临床总有效率89.5%,对照组38.1%.溶栓组脑出血发生率为10.5%,其中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5.26%.对照组脑出血发生率19%,其中症状性脑出血发生率4.76%.溶栓组病死率0,对照组病死率9.5%.结论 CCE患者3 h内给予rt-PA静脉溶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