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灸治疗疑难病症是传统医学特色之一,采用"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对4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总有效率达97.5%,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经筋刺法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瞬目反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经筋刺法、常规针刺和药物治疗对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方法:将15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1∶1∶1比例随机均匀的分为3组,即经筋透刺组(治疗组)、常规针刺组(对照Ⅰ组)及西药组(对照Ⅱ组)。观察3组各自的疗效及对R1波的影响。结果: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有效率达96%,对照Ⅰ组为86%,对照Ⅱ组为76%,治疗组与对照Ⅱ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间治疗前后R1差值的比较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经筋刺法对于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R1波的潜伏期。 相似文献
3.
经筋刺法治疗难治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以石学敏教授"经筋、皮部"理论为指导的经筋刺法对难治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面部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20例难治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例.对照组予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予经筋刺法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House-Brackmann分级量表进行评价分级,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均优于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House-Brackmann分级量评分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 以石学敏教授"经筋、皮部"理论为指导的经筋刺法对难治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面部功能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透穴配合经筋排刺为主治疗面神经麻痹疗效。方法:将104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应用药物,透穴针刺,经筋排刺。对照组48例,药物加透穴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8.2%和90.4%。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透穴配合经筋排... 相似文献
5.
6.
透刺法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5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艳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1):61-61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中医称“面瘫”,即单纯的一侧面颊筋肉弛缓、口眼歪斜。现代医学称为颜面神经麻痹,是由病毒感染,面神经缺血或水肿或附近组织有炎症病变等引起的面部肌肉运动功能障碍,眼睑不能闭合,额纹消失,鼻唇沟平坦,口角向健侧歪斜等症状,一般发病突然。每在睡眠醒来时,出现一侧面部板滞、麻木、瘫痪,不能作蹙额、皱眉、露齿、 相似文献
7.
黄惠君 《中国医学研究与临床》2008,6(5)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发病急骤,通常与面神经非特异性炎症损害和神经营养血管发生痉挛等,导致组织缺血水肿面神经受压有关。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1名床常见病之一,治疗方法颇多。本文报告采用理疗联合药物的方法对100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进行治疗,发现对此种病症有相当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浅析排刺法为主治疗各种经筋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筋病,泛指运动、神经系统类疾病,其范围较广,主要特征是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肌腱、关节、肌肉的损伤和疼痛,为针灸科常见病。排刺法即沿十二经筋走向,选用不同规格的毫针,根据不同病症选取面部、肢体以及躯干的经筋循行所在,每针间隔0.9~3.3cm进行排刺,以达治疗目的的一种方法。采用排刺法可疏通局部经气,促使血液循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针灸综合方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接收的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同的治疗组A与对照组B。A组采用针灸综合疗法,包括体针疗法、耳穴疗法、皮肤针疗法以及闪罐疗法;B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内服强的松与牵正散。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病情好转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A组患者的资料效果明显好于B组,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灸综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愈率高,疗效独特,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萍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5):307-307
我院从 1 991年以来 ,采用物理疗法等方法治疗面神经麻痹 1 46例 ,疗效显著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治疗组 :面神经麻痹患者 1 46例 ,男 82例 ,女 6 4例 ,年龄 5~ 70岁 ,病程 2~ 1 0 0天。病变位于左侧 72例 ,右侧 74例。病情 :轻型6 2例 ,患侧鼻唇沟稍变浅 ,眼裂稍扩大。皱额、闭目、鼓腮等动作完成不全。重型 1 2例 ,患侧完全不能皱额 ,不能闭目 ,鼻唇沟平坦 ,口角下垂明显 ,进食时食物残留于颊间隙内。中型 72例症状及体征界于轻、重型之间。对照组 :2 9例 ,男 1 1例 ,女 1 8例 ,年龄 1 7~ 6 0岁。病程 2天~ 2个月。左侧 1 5例 ,右…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熊会海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3,22(2):56-58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通常发病较急,单侧受累,于数小时或1~3 d内达高峰.究其原因,西医认为骨质的面神经管刚能容纳面神经,如果受冷、病毒感染和自主神经不稳,可致神经营养血管收缩、缺血而毛细血管扩张,组织水肿,使面神经受压、水肿、脱髓鞘乃至轴突变性,从而出现相应面神经失支配的各种症状表现. 相似文献
15.
6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6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分组治疗临床观察结果表明针灸疗法加小剂量穴位注射,较能加速麻痹面神经完全恢复,治愈率较高(84.82%),总体疗效较佳(98.57%);药物组次之;红外线加电针组疗效最差(P<0.01).认为采用双侧取穴,施以不同手法,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针灸与外敷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00例临床观察@李彤中$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2002级硕士研究生,050081
@李煜中$河北省邯郸光华堂膏药内病外治门诊
@张彬$河北省人民医院中医眼科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针灸;;外敷 相似文献
17.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茎乳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祖国医学称之为"口眼歪斜""吊线风""面瘫"等,是针灸临床中疗效最明确的疾病之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多种疗法综合治疗更能提高治愈率.我科自2006年-2009年,在门诊采用氦氖激光、电针、红外线、直流电导入综合治疗面神经麻痹40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我院门诊1999年6月~2001年3月治疗周围性神经麻痹,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性别:男15例,女1 2例;年龄:20~30岁5例,30~50岁22例;病程:1天~1个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索更好、更快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方法。方法 :观察组采用以低频脉冲电流为主 ,配合针刺、红外线、超短波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 2例 ,与对照组采用针刺、红外线、超短波治疗 5 8例相比较。结果 :前者治愈率 92 .3 1% ,后者治愈率 68.97% ,治愈率相比t=3 .2 8,P <0 .0 1,差异非常显著 ;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 16.5± 5 .4d ,对照组平均 2 3 .1±7.7d ,t检验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具有疗效好 ,疗程显著缩短的优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