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东汉医学家张仲景在<金匮.百合狐惑阴阳毒脉证异治>篇中首次提出:"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而身形如和,其脉微数."是病邪少虚多,属阴虚内热之症.治以补虚清热,养血安神的"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等为主要方剂.因其主药为百合,故名百合病.或谓百脉一宗、其病举身皆痛,无复经络传次,而名百合.  相似文献   

2.
百合地黄汤源于《金匮要略》卷上,原书云:“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时,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该方由百合、生地黄组成,具有滋阴清热之功效,  相似文献   

3.
袁景贤 《基层医学论坛》2008,12(13):466-467
第二节百合病百合病,笔者怀疑仲景对该病可能找不到原因而无正确病名。后世还有不少说法:百合病是因用百合为主药而得名;亦有人认为是该病错综复杂是多证相合而为百合等等。观《金匮》证状:“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然,欲卧不能卧,  相似文献   

4.
对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的认识,至今尚无定论。作者在临床中对百合等病进行了探讨,现提出自己一些看法,庶能抛砖引玉。 一、百合病 (一)百合病的一些主要脉证 根据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或虫)阴阳毒病脉证治》(以下简称《金匮·百合等病篇》)的记载,百合病有四大主要脉证: 1、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  相似文献   

5.
百合病治验     
百合病始见于《金匮要略》,张仲景以百合为主药治疗此病而命名该病。本病可见于发生热病之后,亦可因情志不遂或惊恐而成,临床表现以精神恍惚不定,饮食和行为功能失调,证象变幻不定。《金匮要略》原文:“论曰:百合病者,百脉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复不能食,常默默,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饮食或有美食,或有不用闻食臭时,如寒无寒,如热无热,口苦小便赤,诸药不能治,得药则剧吐利,如有神灵者,身形如和,其脉微数,……各随证治之”。教课书释义认为以百脉一宗,说明百合病是百脉受损,是以心肺阴虚为主的病变,出现意识恍惚不定,语言行动饮食失调,又有时常气短(有的患者自诉进入室内似乎有氧气不足之感,但绝不是心病之气短动则尤甚,胸痹心痛短气亦有气短但多伴有胸部不适),亦非肺病之气喘(似缺氧感是现代人的称呼,古人无此语),诊病时注意时代的不同,人们的语境语义描述的不同。  相似文献   

6.
百合病病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百合病出自《金匮要略》,是以全身各系统功能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历代医家对该病多有论述探讨。本文对古代相关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从症状、用药及治法讨论三个角度分析原文条文,认为百合病诸症皆可体现百脉为热所扰的病机。从而得出百合病病机主要为热邪留滞脉中,损伤阴分,并有耗损阳气、形成瘀血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二、孤蜮病 (一)关于狐蜮病的病因病机 狐蜮病即今之湿热伏毒。这种病是因为狐蜮之虫蚀入胃肠,而病象如狐之隐现难测,故名。 张仲景在《金匮.百合等病篇》中说:“狐蜮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蜮,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蚀于下部则咽干”。  相似文献   

8.
狐惑病新识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第十条说:“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部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相似文献   

9.
狐惑一病,见于《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症治第三”,论病症三条,即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原文谓:“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喝,甘草泻心汤主之。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是说狐惑病的症状类似伤寒,想睡眠但又不能闭目入寐,不论是躺下或起床,都表现精神不安。狐与惑的区别是:咽喉部蚀烂的为惑,前后阴蚀烂的为狐。病人不想进食而且怕闻到饮食的气味,面目一阵红、一  相似文献   

10.
脏躁病语出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原文为"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因原文过于简略,仅有症状及方药,而无病因病机等具体解释,后世医家对脏躁的病因病机也颇具争议,笔者在总结前人经验及吾师郑祖峰主任医师指导下,试从"脏静"来浅析脏躁的病因病机及其诊治,以期对脏躁的理解学习、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百合病是一组以精神恍惚,饮食和行动异常并伴有口苦、小便赤、脉微数等主症的综合病症。其始载于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自张仲景之后,诸多医家均认为本病的主要病机为心肺阴虚,治疗以百合为主药,百合地黄汤主方。笔者运用滋阴活血法在临床上观察治疗16例百合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木瓜解郁     
<正>抑郁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或紧张担心、恐惧状态为特征的情感障碍,常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中医"情志病"、"郁证"、"百合病"、"脏躁"、"梅核气"等范畴。目前对于该病的病因病机尚不明确,主要认为是由精神刺激致情志不舒,诱发气机郁滞引起的一类病证,其病理源于肝、脾二经。《丹溪心法·六郁》提出气、血、火、食、湿、痰六郁之说,并创六郁汤、越鞠丸等治疗方剂。单味药可选食木瓜以作食物调节。  相似文献   

13.
血痹病证治浅谈卢继业(山西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大同037006)关键词:血痹病;金匮要略;黄芪桂枝五物汤;病因病机;症状特征《金医要略·血痹虚劳病脉证篇》:“问日: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送得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伤寒论》第282条,探讨其证之病因病机。[方法]基于《伤寒论》282条原文的论述,参考多家医家之注释,对照仲景其他条文的叙述,分析对该条文所述病因病机的认识,权衡急缓,附以适宜方药。[结果]原文冠首"少阴病",宜理解为"伤寒";"虚故引水自救"并非指向"阳虚",宜是阴虚;疾病本是错综复杂,原文虽存在阴虚证候,但总体仍是少阴寒化证;原条文虽未给出汤药,经过讨论,此处应及时处方以白通汤,以防病变加剧。[结论]《伤寒论》282条论述了一种少阴病寒化证的动态发展过程,结合其他与之并列条文,可见其完善了少阴寒化证的症状,原文虽未给出治法,然非无药可治,是仲圣已于其它处论述,这提示后人,有机地联系前后条文,是学习《伤寒论》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医学无焦虑障碍的病名,但在古代医籍中,对焦虑障碍相关的临床表现、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等均有详细的论述. 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就已经对本病的临床症状和病因病机作了初步的描述.<灵枢·经脉>[1]说:"肾足少阴之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灵枢·四时气>说:"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澹澹,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素问·金匮真言论篇>[2]说:"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  相似文献   

16.
读贵刊1990年第3期《狐惑病新识》获益非浅,然对其论点难以苟同,今不揣简陋,略陈管见如下: 1.《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第三》云:“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  相似文献   

17.
急性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旨在运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结合临床资料,对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进行初步探讨。认为“因虚致瘀”是其病理基础;痰瘀互结,脑脉闭阻是其主要病机;升降逆乱是急性期决定病情转化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金匮要略》在病因病机、辩证诊断、脉学、治疗学、方药学等各个方面都闪耀着唯物辩证法思想的光辉。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探讨《金匮要略》在病因病机学说中所体现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引用原文以《金匮要略选读》为准。  相似文献   

19.
消渴病多见口干多饮、尿频多尿、怕热多汗等津液耗损、阴虚内热表现,以及急躁易怒等情志异常症状。《金匮要略》针对杂病治疗进行阐述,其辨证思想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挖掘。《金匮要略》中论治百合病,百合病症状多变、恍惚不定是热邪散漫、游走无定导致的,可通过口苦、小便色红、脉微数等外象审查病机,其病机本质在于阴虚内热。糖尿病亦与阴虚内热密切相关。2者病机相近,且神志症状为百合病及糖尿病共同特征表现,故本团队取法《金匮要略》中百合病论治内容,借鉴百合类方治疗糖尿病,临床通过辨证、辨症状、辨指标等,选用百合、知母、玄参、生地黄、葛根等药物滋阴清热,取得较好疗效。希望可以丰富中医学对百合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脉证征象进行比较推测,分析《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方式。[方法] 通过对《伤寒论》原文进行客观全面的探析,包括根据治疗之后药效反应、相似之中有不相似之症、应出现之脉症未出现和不应出现之脉症出现、大小便症状表现、小便利否、厥热的程度和时间,以及阴性脉证推测病机等,对《伤寒论》中病机比较推测的思辨理论进行详细阐释。[结果] 《伤寒论》中非常重视病机阐释,其原文中便有丰富的病机比较推测的语言文字描述。另外,张仲景认识病机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其治疗之后的药效反应、脉症推理、二便合参、药物试探、厥热变化及阴性脉证等多方面比较推测病机的思辨理论颇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结论] 对《伤寒论》中病机比较的推测思辨理论进行详细阐释,对于《伤寒论》病机理论和中医学辨证理论的研究应用,以及临床疗效的提高,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