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金匮要略》百合病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牟慧琴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3,20(1):1-2
《金匮》百合病迄今为止,有关病名,病因,病机的解释仍不能统一。现行教材中对百合病病机的认识:“名合病是心肺阴虚内热的疾病……心肺阴虚内热,累及百脉为病,症状百出。”本人在教学与临床中得出不同认识,与同道商榷。百合病是百脉阴虚,经脉失和的病症。百脉无治法,而百脉之根本可治。故用百合地黄汤治心肺,达到调和百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贾士安 《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95,19(2):125-128
对水气病病证分类、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认为仲景以外感内伤为纲,水气泛溢之表里浅深为目的,将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石水、正水,构成水气病证治体系的框架;脏腑失调,营卫失谐,津血紊乱是形成水气病的基本病理;调脏腑,谐营卫,协津血为水气病的治疗大法,遣方用药反映出治病求本,表里同治,水血并理、顾护阴液的特色。 相似文献
4.
李建民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3,22(1):11-11
疒徵瘀血系指血液运行不畅,甚至停滞凝聚,或离经之血积于体内。《内经》中有关于“恶血”、“脉不通”、“血泣”等记载,也曾论及其病因病机、治疗原则。然首次提出“瘀血”之名者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金匮要略》许多篇章中详细论述了瘀血证的病因病机及其病证特点,并用活血化瘀诸方治疗与瘀血有关的病证,为后世医家对瘀血理论和临床研究奠定了基础。1何为瘀血《内经》中虽有关于瘀血的论述,但很不明确,如《素问·调经论》云:“血气未并,五脏安定,脉络水溢,则经有留血。”《素问·缪刺论》云:“人有所堕坠,恶血留内。”张… 相似文献
5.
戴恩来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5,(3):66-67
对《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狐惑病""阴阳毒"进行了叙述。3种疾病均属于西医学中的结缔组织病,张仲景早在2 000年前就把这些现在才能诊断的疑难疾病归为同类进行讨论。中、西医对这些疾病的认识虽论述方法不同,但其理相通,因此以经方治疗所对应的结缔组织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7.
郑荔飞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Z1)
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及治疗体系 ,在精神医学临床实践中 ,应用中医中药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方法 ,对提高精神疾病的治愈率 ,减少复发率 ,减轻副作用 ,有着积极的作用。精神病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其病变机理也相当复杂 ,从西医的角度而言 ,精神病的病因大致分为躯体因素、心理因素和遗传因素三大类。由躯体因素引起的精神病 ,一般伴有阳性体征 ,故在身体检查和化验方面可有异常发现 ;心理因素引起的疾病 ,必然有明显的精神创伤或冲突 ,属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影响相互作用引起的精神病 ,主要有精神分裂症及心境障碍。就中医而言 ,精神病的病因有… 相似文献
8.
张仲景治疗虚劳以调阴阳、重脾肾、兼虚实为特点,具体治法有甘温缓急,建中补虚;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潜镇摄纳,调补阴阳;养血疏肝,宁心安神;祛瘀生新,缓中补虚。蕴含深刻的辨证论治思想,为后世治疗虚劳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9.
唐雪春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2,25(3):38-39
就《金匮要略》对湿病的认识进行归纳:《金匮》中论述湿病病因以外感寒湿,风湿为多,内因以气虚和阳虚为主,病位多在体表肌肉关节之间;治疗以发汗,利小便祛除湿邪,补气湿阳以扶正;治湿禁忌有3:禁大汗、禁火攻,禁下。不足之处是:病因详于寒而略于温,证候多肌表关节少脏腑表现,治疗重于温通发汗,轻于清宣淡渗,湿病用于并非绝对禁忌。 相似文献
10.
贾士安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1995,(2)
对水气病病证分类、病因病机、治则方药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认为仲景以外感内伤为纲,水气泛溢之表呈浅深为巨,将水气病分为风水、皮水、石水、正水,构成水气病证治体系的框架;脏腑矢调,营卫矢谐,津血紊乱是形成水气病的基本病理;调脏腑,谐营卫,协津血为水气病的治疗大祛,遣方用药反映出治病求本、表里同治、水血并理、顾护阴液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王靖 《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6,25(1):10-11
对中医病证的名称和病位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对该病证治疗思路和治疗原则的建立。应从临床实际出发,充分吸取前贤的经验,以中医的思维方法解决临床问题,百合病是其中典型的一种。百合病病名的由来,历代医家认识颇不一致,可谓见仁见智,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主药命名说;证候特点命名说;病机命名说;病因命名说。百合病病位在何脏腑,也有不同观点:注重于肺;注重肺心;注重肺肾;定位于肝。 相似文献
12.
消渴病多见口干多饮、尿频多尿、怕热多汗等津液耗损、阴虚内热表现,以及急躁易怒等情志异常症状。《金匮要略》针对杂病治疗进行阐述,其辨证思想具有较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需要进一步挖掘。《金匮要略》中论治百合病,百合病症状多变、恍惚不定是热邪散漫、游走无定导致的,可通过口苦、小便色红、脉微数等外象审查病机,其病机本质在于阴虚内热。糖尿病亦与阴虚内热密切相关。2者病机相近,且神志症状为百合病及糖尿病共同特征表现,故本团队取法《金匮要略》中百合病论治内容,借鉴百合类方治疗糖尿病,临床通过辨证、辨症状、辨指标等,选用百合、知母、玄参、生地黄、葛根等药物滋阴清热,取得较好疗效。希望可以丰富中医学对百合病的认识,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出自《金匮要略》第三篇,本文以精津理论为主线,从百合病、狐惑病和阴阳毒病机特点等方面,辨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和精津互化在疾病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发现三者均由伏邪致病,具有由实致虚,由热致寒的转变过程,基于如上探讨,可以扩大《金匮要略》本篇疾病谱和治疗范围,从免疫系统疾病、传染病到肿瘤乃至慢性退行性疾病,对进一步研究挖掘该篇疾病、方剂以及临床应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匮要略》痹症病因病机及治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金匮要略》中痹症的相关论述,阐明"湿邪"和"肝脾肾亏虚"是痹证发生的主要因素,总结其"发汗""利小便"等基本的治法特点。 相似文献
15.
16.
陶蔚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2)
“汗”,五液之一,为体内津液代谢之产生。《素问·宣明五气》曰:“心为汗。”汗作为一种正常的生理代谢产物,在机体阴阳失调的情况下,会发生相应的病理变化,成为疾病的症状之一。“汗”又是一种治疗方法。《素问·热论》曰:“其未满三日者河汗而已。”汗法是八法之一。故“汗”者,既是疾病中常见的症状,亦是治疗上常用的方法。《金匮要略》这部研究杂病的经典,对“汗”的论述可谓详、尽、精、活,即以“汗”为症状来辨别病证、预后凶吉,又以“汗”为治疗大法,灵活运用、不漏禁忌,更有以“汗”为第二致病因素,探致病由、严格汗…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虚劳病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仲景的方剂 ,历来被尊为经方 ,一因它是从东汉及以前大量经验方中精选的 ,具有卓效 ;二是仲景依据《内经》、《难经》等理论进行了合理改造 ,使理与法、方与证达到了高度契合 ,因而便于推广。所以 ,仲景的书叫做“方论” ,而不是一般的方书。陈延之的《小品方》 ,曾经与仲景方并驾齐驱 ,后来却湮没了 ,盖其有方无论 ,难以传承。基于此 ,本文从论与方两个方面 ,联系《金匮要略》虚劳病篇的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方剂 ,探讨仲景立法用方的精妙之处。所谓虚劳病 ,是多种慢性衰弱性疾病的总称。劳伤既久 ,必然损及五脏 ,故《难经》有五损之说 ,并分立… 相似文献
18.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对后世妇人疾病的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从近10年的研究中发现,能在整体上对妇人疾病进行探析的文献很少,且缺乏对妇人疾病的系统认识。妇人病之间不但存在着内在联系而且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证治规律。对《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的系统研究能够更好地掌握仲景的核心思想,有助于今后理论研究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9.
小便不利是指小便滴沥不爽,点滴短少而言。在古籍中亦称之为“癃”。《素问·宣明五气篇》云:“膀胱不利为癃”。《类证治裁·闭癃遗溺篇》亦云:“癃者,小便不利”。《金匮》中凡小便不利的原文达36条,方剂20首,共涉及《水气病》等九篇。详细论述了小便不利的证治体系。本文试就该书中有关小便不利的病理机制及其辨治,归纳探析如下:1 气化失司 水停下焦 如“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宜利小便发汗,五苓散主之”。上述小便不利,皆为外邪随经入 相似文献
20.
《金匮要略》在杂病辨证中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昌松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1,17(1):1-3
《金匮要略》是诊治杂病的专著,辩证论治的典范。《金匮要略》对杂病的辩证,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指导下,以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认为疾病证候的产生,都是整体功能失调,脏腑经络病理变化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将四诊手段全面用于临床,采用了脏腑辩证、经络辩证、八纲辩证、气血律液辩证、三焦辩证等丰富的辩证方法。对杂病进行病与证相结合、脉与证互参的辩证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同时阐述了脏腑经络辩证的特点及与六经辩证的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