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枕大神经阻滞并针刀松解加C2横突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A、B两组,B组患者采用枕大神经阻滞并针刀松解加C2横突注射.A组患者另加星状神经节阻滞.记录疗程后各时点VAS评分,并于12个月时评定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点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A组患者优良率86.7%(26/30例)高于B组63.3%(19/30例)(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与枕大神经阻滞并针刀松解加C2横突注射治疗颈源性头痛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定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丁咯地尔静脉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丁咯地尔静脉注射,B组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加丁咯地尔静脉注射治疗前后,通过眩晕、头痛及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改变,评定疗效差异.结果 经过1~2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者眩晕、头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有减轻,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有改变,且B组优于A组.结论 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丁咯地尔静脉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且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刀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颈源性头痛患者85例.随机分为3组:①星状神经节阻滞组(Ⅰ组)27例,采用第6颈椎横突刺入法行星状神经节阻滞,隔日1次,10次一疗程.②针刀疗法组(Ⅱ组)28例,7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③星状神经节阻滞联合针刀疗法组(Ⅲ组)30例,先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半小时后再行针刀治疗,7天1次,3次1疗程.观察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治疗后2个月、2年的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2个月和治疗后2年Ⅲ组与Ⅰ、Ⅱ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星状神经节联合针刀治疗颈源性头痛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筋理论指导超声引导下运用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颈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引导组)及对照组(盲刺组).观察组50例采用经筋理论指导超声引导下行针刀松解疗法,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的盲刺下针刀松解疗法.两组各每周治疗一次,各治疗一个疗程(两周为一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双侧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期血流速度(Vp)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m)、颈部残障指数(NDI)及综合疗效评价量表得分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VA和BA的血流速度Vp及Vm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颈部残障指数评价量表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理论指导超声引导下运用针刀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对照组,其固有的可视性和独特的实时性为操作者提供了更加精准性和安全性的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影响。方法将131例VB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采用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下三角并同时刺激风池穴治疗,对照组63例采用静脉滴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9.71%,对照组总有效率85.71%。针刀治疗组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C形臂X线机下针刀松解枕后三角治疗VBI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对16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8例诊断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采用盐酸培他啶川芎嗪注射液为主的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9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眩晕宁方加减,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观察两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73.6%,两组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TCD观测治疗后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且有起效快、疗程短、安全性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多数学者认为,颈源性眩晕主要是由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及颈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所致。单纯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源性眩晕风险较高,对颈椎周围组织结构治疗作用较小。近两年来,我科使用红外偏振光星状神经节照射并中频电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该疗法对患者经颅多普勒及治疗前后各症状的影响。方法将80例符合颈性眩晕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行小针刀及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对照组行双侧风池穴及颈部夹脊穴针刺治疗。对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症状、体征、椎-基底动脉血流速等指标进行评估,同时观察其总体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症状与体征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小针刀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乳突法中频电刺激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双乳突法中频电刺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5天.采用美国制造的(MARIZ-TC)彩色经颅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收缩期血流速度VP,舒张期血流速度(VD)和血流搏动指数(P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电刺激治疗组患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双乳突法中频电刺激可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是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安全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SUT心脑超声治疗仪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均给予丹红注射液(丹参、红花)治疗,治疗组加用SUT心脑超声治疗仪治疗,疗程均为7d,评价2组Il盏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疗效优于对照组的81.7%。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SUT心脑超声治疗仪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可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后循环缺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根据骨度分寸法结合临床经验定点进行非直视下针刀松解疗法,观察组进行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疗法,2组均每周治疗1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压痛点计数、疼痛评估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现时疼痛强度(PPI)及颈椎活动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压痛点计数、PRI评分、VAS评分、PPI评分及颈椎活动度均能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最为显著(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针刀软组织松解治疗颈型颈椎病能提高临床疗效,较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为主治疗,对照组36例使用常规西医疗法。2周后观察疗效,并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椎动脉、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分级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 〈0.05)。两组患者脑血管血流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改善(P 〈0.05),但以治疗组改善程度为著(P 〈0.05)。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温胆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倍他司汀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2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温胆汤加减;均以14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改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用温胆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栾川县中医院收治的88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组口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椎基底动脉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45%)较对照组(81.82%)高,治疗后观察组基底动脉、右椎动脉及左椎动脉血流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与尼莫地平联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流,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在颈源性头痛中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取我院2016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收治的颈源性头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30例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设为对照组;30例患者同时实施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设为实验组。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VAS分值改善显著,与对照组数据差异明显,证实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超声引导星状神经节阻滞对颈源性头痛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头痛症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索冬卫  陈炅 《中原医刊》2005,32(16):24-24
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55例颈性眩晕患者分为两组,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组35例,非星状神经节阻滞术对照组20例,观察两组治疗结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临床症状改善及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方面统计学处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对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血清ET-1、CGR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64例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疗效,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眩晕症状积分、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与血清ET-1、CGRP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治疗后,观察组眩晕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LVA、RVA、B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清ET-1明显低于对照组,CGRP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能够显著减轻痰瘀交阻证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调节机体ET-1、CGRP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刀松解协同手法整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2014年5月—2016年6月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60,采用针刀松解+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n=60,采用针刺+手法整复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 体征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眩晕、头痛、颈僵痛等症状、体征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Vm高于对照组,PI、RI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刀松解协同手法整复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情况,为椎动脉型颈椎病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李凯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2):23-24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疗效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9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用一个疗程(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同时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优越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疗效确切、可靠,可作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防治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60例LDH患者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治疗,试验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治疗,每周1次,连续4周。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评价患者腰椎功能,采用直腿抬高试验角度观察患者下肢活动度,比较两组疗效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VAS评分、JOA评分、直腿抬高角度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针刀联合神经触激疗法能够更加精准有效地缓解LDH的临床症状,疗效优于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