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 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 neutrophil count, ANC)及相对值(relative neutrophil count, RNC)与青年卒中患者出院时神经功能缺损、不良预后及90 d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18~45岁发病72 h到院的首次缺血性卒中患者,以出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和90 d mRS评分为结局评价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别分析WBC四分位分组、ANC、RNC与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4分)和不良预后(mRS评分2~5分)的关系。结果 WBC>7.82×109/L与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和90 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ANC仅与90 d预后不良独立相关,而RNC与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预后不良及90 d预后不良均独立相关。结论 WBC>7.82×109/L是青年卒中患者出院时中重度神经功能缺损及90 d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RNC升高比ANC更具有提示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IS)入院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与3个月预后不良的关系。方法 基于西安卒中登记研究数据库,连续纳入西安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AIS患者临床特征和3个月随访相关资料。分别将eGFR按照连续性变量和四分组变量(Q1~Q4)处理。比较各组患者的eGFR临床特征差异;采用曲线拟合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IS患者入院eGFR水平与3个月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 最终纳入AIS患者2 280例,年龄(64.2±12.2)岁,男1 426例(62.5%)。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GFR水平每升高5 mL·min-1·(1.73 m2)-1,3个月预后不良风险降低5.0%(OR=0.95,95%CI:0.94~0.99,P=0.028),曲线拟合显示,随着e GFR水平的升高,3个月预后不良的风险呈先下降再升高的趋势。与Q1相比,Q3组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风险降低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56,95%CI:0.38~0.82,P=0.003),Q2组和Q4组患者3个月预后不良的风险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糖变异性对重症急性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重症急性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出院3 m的改良Rankin量表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及预后良好组。对患者入院血糖、平均血糖、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以及其他临床资料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重症急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纳入420例重症急性卒中患者,其中预后良好组207例(49. 3%),预后不良组213例(50. 7%)。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NIHSS、GCS、APACHEⅡ、血糖标准差、血糖变异系数及其分类是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糖变异性是重症急性卒中患者出院3 m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血糖波动范围大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平均动脉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共342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根据入院时平均动脉压分为97 mm Hg组、97~mm Hg组、107~mm Hg组和≥117 mm Hg组,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 RS3分)和预后不良组(m RS为3~6分),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入院时平均动脉压对发病90 d时预后的影响。结果入院时平均动脉压97 mm Hg组、97~mm Hg组、107~mm Hg组和≥117 mm Hg组预后不良者分别占34.78%(16/46)、14.29%(14/98)、15.32%(17/111)和41.38%(36/87),以97~mm Hg组和107~mm Hg组患者预后更好(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平均动脉压为97~和107~mm Hg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发病90 d时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P=0.003,0.011)。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时平均动脉压水平过高或过低均提示预后不良,该项指标可以作为预后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将153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非糖尿病组,观察两组患者一般特征和预后,多因素逐步法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糖尿病与静脉溶栓预后关联性。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患者溶栓治疗后90 d获得良好预后比例低于非糖尿病组(26.83%对41.96%;χ2=11.692,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与缺血性卒中预后不良存在关联性(OR=1.224,95%CI:1.034~1.449;P=0.019)。糖尿病与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患者预后不良呈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单核细胞与HDL-C比值(monocyte-to-HDL cholesterol ratio,MHR)与急性缺血性卒中 (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1日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急诊接受静脉 溶栓治疗的AIS患者。患者预后通过90 d mRS来评估,良好预后定义为mRS评分≤2分。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MHR及其他基线资料与90 d预后的关系,应用ROC曲线评价MHR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281例患者,平均年龄59.54±12.49岁,男性183例(65.1%),良好预后223例(79.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OR 1.03,95%CI 1.01~1.06,P =0.013)、溶栓前NI HSS评分高(OR 1.31,95%CI 1.17~1.44,P<0.001)和高MHR(OR 2.39,95%CI 1.10~5.25,P =0.028)是AIS静脉溶栓患 者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亚组分析显示,高MHR(OR 5.15,95%CI 1.28~20.77,P =0.021)是 大动脉粥样硬化型AIS静脉溶栓90 d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MHR预测预后不良 的最佳界值为0.48,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41%和58.33%。 结论 MHR是AIS尤其大动脉粥样硬化型静脉溶栓短期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检测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血尿酸(SUA)水平变化,并分析不同时间点SUA水平对血管性痴呆(VD)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01—2022-08在唐山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AIS患者208例,完成随访195例,根据AIS 3个月后是否合并VD,将患者分为non-VD组(n=160)和VD组(n=35)。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分析影响AIS合并VD的因素,检测患者入院时、入院24 h、入院7 d和入院14 d时患者外周血中SUA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不同时段SUA水平的相关性,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AIS合并VD的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不同时段血尿酸水平预测AIS合并VD的临床价值。结果 脑卒中史、心房颤动、病死灶大小和入院时NIHSS评分在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入院24 h(415.0±21.3)μmol/L、入院7 d(436.2±24.0)μmol/L和入院14 d(407.3±18.2)μmol/L时SUA水平高于non-VD组[(398.4±26.8)μmol/L、(3...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后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神经功能改善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1-2018-10泰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4例AIS患者,根据rt-PA治疗5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溶栓前的差值(ΔNIHSS)分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ΔNIHSS≥4分)和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ΔNIHSS4分),比较2组基础信息、血液生化指标、血压和入院时NIHSS评分等。记录rt-PA治疗后预后不良率,对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来可能影响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的因素进一步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血清D-二聚体水平与预后不良的关系。结果 89例患者被归为神经功能改善良好组,25例患者被归为神经功能改善不良组,2组糖尿病患病率、年龄、入院时NIHSS得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大、入院NIHSS评分较高和D-二聚体水平高是神经功能改善的危险因素(P0.05)。治疗90 d后预后不良者为15例,预后良好者99例,后者的D-二聚体显著低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入院NIHSS评分较高和D-二聚体水平高是rt-PA静脉溶栓治疗后神经功能改善的危险因素,血清D-二聚体水平可能可以作为预测AIS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联合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收治的487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收集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既往脑卒中病史、吸烟史和饮酒史等临床资料,测定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和空腹血糖(FBG),入院时采用NIHSS量表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预后。单因素和多因素前进法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入院时NIHSS评分与血清hs-CRP单独或者联合应用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根据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2分)和预后不良组(> 2分),预后不良组男性(χ2=4.729,P=0.030)、既往脑卒中病史(χ2=13.665,P=0.000)和饮酒史(χ2=8.326,P=0.004)比例,入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发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测定338例AIS患者(AIS组)和103例排除脑血管疾病患者(对照组)的血清sdLDL水平。AIS组患者根据临床常用的TOAST分型标准进行分型,并根据有无sdLDL异常进行分组,90 d后采用m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IS组异常sdLDL发生率较对照明显增高,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卒中(LAA)亚组异常sdLDL所占比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IS组内,sdLDL异常亚组中男性、高血压和冠心病比率,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水平及90 d mRS评分、90 d NIHSS评分均显著高于sdLDL正常亚组(均P<0.05)。与预后良好组患者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中男性、异常sdLDL所占比率明显偏高(均P<0.05),但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心房纤颤及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所占的比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0.82,P<0.05)、冠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院内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血管内介入治疗延误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4年10月-2019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期间发生AIS并接受血
管内介入治疗的患者,根据发病至股动脉穿刺时间(onset-to-puncture time,OTP)是否超过120 min,将
患者分为延误组和非延误组。收集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观察两组预后情况,良好预后定义为
90 d mRS评分≤2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院内延误的影响因素。
结果 共纳入53例院内卒中患者,平均年龄64.43±12.46岁,男性29例(54.72%)。中位OTP为150
(115~200)min,其中延误组31例,非延误组22例。非延误组良好预后比例高于延误组(63.64%
vs 35.48%,P =0.04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后立即启动绿色通道(OR 0.061,95%CI
0.007~0.532,P =0.011)及高危科室发病(OR 0.108,95%CI 0.014~0.821;P =0.031)与院内卒中血管
内介入治疗延误呈独立负相关;而家属决策时间延长(OR 1.527,95%CI 1.114~2.094,P =0.008)与院
内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延误呈独立正相关。
结论 家属决策时间长是院内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延误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后立即启动绿色通
道及高危科室发病是院内卒中血管内介入治疗延误的独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影响自发性脑出血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7月抚顺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246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将其分成2组:非早期神经功能恶化(ND)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组; 患者病情程度依据NIHSS评分量表和GCS评分量表来评定; 脑出血90 d后预后评估由医师通过电话来完成,且依MRS评分分为2组:预后良好组(0~3分)和预后不良(4~6分); 分析END与90 d预后的关系。结果 246例患者中发生END有38例(15.4%),其中30例(78.9%)功能结局不良; 经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出血破入脑室、入院血肿体积、即刻末梢血糖、入院首次NIHSS及GCS评分、END、血肿扩大是与不良功能预后(P均<0.05)发生相关的危险因素;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END(OR=30.80,95%CI=5.51~172.28,P<0.001)、较高的入院后首次NIHSS评分(OR=1.56,95%CI=1.27~1.91,P<0.001)是脑出血90 d后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较高的入院首次NIHSS评分、脑出血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发生提示脑出血90 d后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SWI的后循环Alberta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posterior circulation 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pc-ASPECTS)对后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临床3个月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来自河南省濮阳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未接受静脉或动脉溶栓及血管内再通治疗的后循环AIS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数据。采用mRS评分评估发病后3个月预后,mRS评分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良好临床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来评估基于SWI的pc-ASPECTS评分对后循环AIS患者3个月预后的预测诊断价值。结果研究共收录63例后循环AIS患者,预后良好组42例(66.7%),预后不良组21例(33.3%)。单因素分析显示,入院时基线NIHSS评分(P0.001)、pc-ASPECTS评分(P0.001)在预后良好和预后不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pc-ASPECTS≥6分是后循环AIS患者3个月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素(OR 2.03,95%CI 1.04~3.95,P=0.039);ROC曲线分析显示,基于SWI的pcASPECTS曲线下面积为0.80(95%CI 0.69~0.91)。结论在后循环AIS患者中,基于SWI影像的pc-ASPECTS评分可独立预测患者的3个月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轻型卒中患者90d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46例轻型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以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mRS≤1分)和预后不良组(mRS≥2分),纳入超早期即可快速获得,并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13个因素,对所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预后不良者38例(26%),预后良好者108例(74%).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就诊时间、入院收缩压等8个因素与轻型卒中90 d预后有关;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影响轻型卒中预后的危险因素为:卒中史、NIHSS评分及大血管病变.结论 脑卒中史、入院NIHSS评分>3分以及经TCD或颈部血管彩超证实存在相关大动脉病变是影响轻型卒中90 d不良转归的重要因素,应予此类患者更加积极的治疗,溶栓时间窗内者,必须考虑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15.
刘佳  吴建维 《中国卒中杂志》2007,15(10):1083-1087
目的 分析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acute ischemic stroke,AIS)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GIB)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危险因素。
方法 本研究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急性卒中院内并发症队列(inhospital medical
complication after acute stroke,iMCAS)研究中AIS患者。收集患者临床信息,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
GIB分为GIB组和无GIB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S患者发生GIB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共纳入1129例AIS患者,平均年龄58.7±12.5岁,女性230例(20.4%)。47例住院期间发生GIB,
发生率为4.2%,卒中发作至GIB确诊时间为5(3~13)d。合并肝硬化(OR 10.06,95%CI 2.44~41.38)、
高入院NIHSS评分(OR 1.13,95%CI 1.08~1.19)、高白细胞计数(OR 1.25,95%CI 1.13~1.38)、住院时
间长(OR 1.05,95%CI 1.01~1.10)是AIS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本单中心研究数据提示合并肝硬化、高入院NI HSS评分、高白细胞计数、住院时间长是AI S患
者住院期间发生GIB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入院时意识清醒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发病90 d时预后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发病6h内入院且适宜内科保守治疗的22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记录性别、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等临床特征,以发病90 d时生存或死亡、预后良好[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或预后不良(mRS评分≥3分,包括死亡或重残)为结局判断终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意识清醒脑出血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血糖水平、NIHSS评分、再出血及呕血为发病90 d时影响患者生存或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年龄、NIHSS评分、再出血、呕血则为影响发病90 d时预后良好或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糖、高龄、高NIHSS评分、再出血、呕血为意识清醒脑出血患者发病90 d时死亡及预后不良的重要预测因素;控制患者入院时血糖水平、防止再出血、预防应激性溃疡,是减少发病90 d时死亡及预后不良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01—2017-03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69例,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标准,分为预后良好组(104例)和预后不良组(65例)。比较2组入院时的年龄、性别、既往病史、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RDW等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入院RDW水平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与预后良好组相比,预后不良组入院时NIHSS评分、糖尿病占比率、高脂血症占比率、入院RDW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6(4,9)分vs 3(2,6)分;44.6%(29/65)vs 28.8%(30/104);43.1%(28/65)vs 26.0%(27/104);14.2%(13.5%,15.6%)vs 13.5%(12.7%,14.7%),P0.05],其余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OR值1.790,95%CI 1.388~2.309,P0.001)及入院时RDW水平(OR值1.629,95%CI 1.052~2.521,P0.05)是脑梗死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3)ROC曲线显示,入院RDW水平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不良的界值13.65%,敏感度70.8%,特异度60.6%。结论入院时RDW水平升高对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近期预后不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缺血性脑卒中(sIS)短期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缺血性脑卒中(IS)住院患者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包括既往史、血常规、血生化、凝血象等指标,头颅CT或MRI影像资料,发病后的并发症。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类及预后判断。结果 143例IS患者中sIS者82例(57.3%),轻症缺血性脑卒中(mIS)61例(42.7%)。82例sIS患者中,预后不良的发生率为73.2%(60/82)。sIS预后改善与预后不良组间入院收缩压、低密度脂蛋白(LDL-C)、随机血糖(Glu)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DL-C水平升高是sIS早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8,95%CI:1.05~2.69),入院时收缩压相对升高对sIS的预后具有保护作用(OR=0.97,95%CI:0.05~1.00)。mIS 30d预后不良组与sIS 30d预后不良组间房颤、卒中相关肺炎(SAP)、血白细胞数升高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房颤(OR=5.04,95%CI:1.31~9.63)、SAP(OR=3.23,95%CI:1.12~9.36)是IS早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房颤、LDL-C水平升高、SAP是IS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管内支架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S患者140例,根据治疗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检测AIS患者CYP2C19基因型,分析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AIS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140例AIS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后预后不良36例(25.71%),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20例(14.29%)。CYP2C19基因型包括快代谢型(EM) 66例,中代谢型(IM) 59例,慢代谢型(PM) 15例,CYP2C19功能基因突变74例(52.86%)。预后不良组患者脑梗死体积大于预后良好组,入院NIHSS评分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CYP2C19基因突变率也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梗死体积、入院NIHSS评分、CYP2C19基因突变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IS患者CYP2C19基因多态性与临床预后密切相关,CYP2C19基因突变是导致预后不良的重要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对急性脑出血(ICH)预后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9年9月至2022年2月发病24 h内入住玉溪市人民医院脑血管病科连续接受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原发性ICH患者239例,记录人口学特征和临床资料。根据MRI图像评估CSVD各亚型及总体负担。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评估发病后90 d时的功能转归,0~2分定义为预后良好,3~6分定义为预后不良。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MRI脑室旁白质高信号、腔隙、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是急性ICH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判断急性ICH患者的预后时应考虑基线CSVD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