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青岛市中心血站成立于1993年,是青岛市所辖6区市设有独立建制的基层血站,负责各自区/市包括血液检测在内的采供血工作。2002年在中心血站和基层血站独立建制状况下,实现了全市血液标本集中化检测。2007年撤销了原独立建制的基层血站,作为青岛市中心血站的采血点,承担所在区市的血液采集、成分制备和血液存储供应工作[1,2]。  相似文献   

2.
尿液干化学测定早已普及到各级医院,无论是尿八联还是尿十联都仅仅是尿液理学、化学和镜检中的一部分,只反映化学测定的结果,不能代表其他两部分。即使尿干化学各项都正常也不能排除机体有疾病的可能,所以必须镜检。这是由干化学的局限性决定的,下面就干化学法的一些特征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1900年,Landsteiner[1-2]发现了ABO血型系统,并提出了血型(blood group)的概念。ABO血型系统的发现,也标志着一门新学科——免疫血液学的创立。最初,免疫血液学主要涉及血型、血细胞抗原和抗体及特异性血液蛋白的免疫学和遗传学研究。随着科技的进步,免疫血液学的研究内容也有了很大扩展,免疫相关性血液病发病机制、血液病免疫学诊断、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学问题、红细胞免疫功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大多数采供血机构根据部颁标准普遍采用RPR(快速血清反应素)、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对梅毒进行检测。近来,也有一些血站采用ELISA法(酶联免疫测定)对梅毒进行血清学检测,那么,三种方法在实际检测中功效究竟如何、有无差异,用非特异性的RPR和TRUST法做初、复检对安全输血有无实质性的效果。为此,笔者对4400份血标本分别用RPR、TRUST、ELISA三种方法进行检测,比较分析其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11):2008-2008
标本验收合格后,用筛查试剂进行检测,如呈阴性反应,报告HIV抗体阴性;对呈阳性反应的标本,需进行重复检测。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检测系统对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核酸的检测能力差异,为选择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提供指导。方法?用本实验室在用的提取试剂、扩增试剂及扩增仪组合成8个检测系统,分别对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2019-nCoV室间质评发放的12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纳入统计指标的10个样本中,有5个2019-nCoV阴性样本,8个检测系统对5份阴性样本均为未检出,与预期结果相符,另5份2019-nCoV阳性样本中,8个检测系统均未检出202010(128 copies/mL),均检测出202004、202008、202011。对202002(640 copies/mL)弱阳性样本,只有B及D 2个检测系统检出,其余均未检出。B及D检测系统扩增试剂均为e扩增试剂,检测的符合率总体优于f扩增试剂。N区的阳性率高于ORF区,样本2019-nCoV拷贝数越低,这一现象越显著。A-D检测系统检测到的ORF1ab基因的阳性率高于E-H检测系统,A-D检测系统均使用的是b快速提取试剂,而E-H检测系统使用的是a提取试剂,提取试剂的提取效率对检测结果影响较大。结论?在关注扩增试剂检测性能的前提下,也要关注核酸提取试剂的提取效率,尽量选择配套试剂。如选择非配套试剂,要做好试剂比对,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一致性。此外,还要重视人员培训,提高检测人员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2015年底全市血站顺利地实现了血液筛查核酸集中化检测全覆盖,提高了血液检测质量。依托现行核酸集中化检测模式,实现血液筛查集中化检测将会变得简单易行,且能提高血液筛查效能,提高血站管理效益,规范血液检测,进一步提高血液检测质量;同时,应正确处理血液筛查集中化检测所带来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评估床旁快速诊断仪在急诊进行血气分析测定对检验周转时间的影响及其可靠性。方法:收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科2017年12月24日至2018年7月26日需行血气分析患者30例,分别在取血后、检验室上机前以床旁检测设备检测急诊患者动脉血气及电解质并记录检测时间,与常规送检验室动脉血气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三组血样的检验结果一致性高,没有统计学差异。床旁检测组检测周转时间为4.87±1.41分钟,显著快于常规检验组的47.17±27.37分钟(P0.01)。结论:急诊床旁检测血气分析能够显著缩短检测周转时间,与常规大检验结果相比,检验结果一致、可靠。  相似文献   

10.
11.
12.
大连市血液中心血清学检测与核酸检测并行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并行的检测模式,全面合理评估血清学检测和核酸检测在降低输血相关感染风险中的相关性。方法对2010年12月2日~2011年7月7日共计30 561份献血者标本进行血清学检测(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梅毒特异性抗体、谷丙转氨酶及血型),同时进行HBV、HCV、HIV的3联检核酸定性检测以及HBV DNA阳性标本测定血清学乙肝5项,即HBsAg,抗-HBs,抗-HBc(总),HBeAg和抗-HBe。统计各项检测的检出率;将血清学检测HBsAg、抗-HCV、HIV抗原/抗体酶免3项检测与核酸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HBV DNA阳性标本的血清学特点。结果 HBsAg、抗-HCV和HIV抗原/抗体3项检测处于灰区和灰区以下的不合格标本中无核酸检测阳性标本。单纯核酸阳性的检出率为0.07%,经鉴别,HBV DNA阳性17份,无HCVRNA和HIV RNA的检出。HBV DNA阳性标本的乙肝血清学以全阴模式居多。45份核酸酶免均不合格的标本中有29份获得鉴别,鉴别结果与酶免结果符合率为100%。核酸检测阴性而酶免检测双试剂阳性的标本有14份,HBsAg阳性6份,抗-HCV阳性8份,无HIV抗体/抗原阳性标本。结论核酸检测对于HBsAg(-)的HBV感染献血者的检出效果明显。核酸检测与血清学检测结果存在不一致,合理的解释和分析需要必要的献血者追踪和更进一步的实验室确证手段及完善的检测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个体化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基因检测被视为能显著提高个体化医学能力的关键,基因组学相关技术的发展可改进疾病预测的诊断方法,包括疾病的早期诊断,疾病发展的分子(基因)表征和对治疗反应的预测。虽然基因组学指导下的个体化医学仍处在早期开发阶段,但是个体化检测已开始用于患者护理的指导,本文对当前个体化检测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实验室检测是疫情防控的关键环节.基于目前实验室检测所积累的经验和难点,结合当前最新研究进展,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专业委员会组织临床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检验相关专家共同制定了《新型冠状病毒实验室检测专家共识》.本共识对新型冠状病毒临床常用检测方法,尤其是核酸、抗体及抗原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重新评估 ALT 检测在临床血液安全中的意义,探讨 ALT 检测上限的界定,为优化血液检测模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法对 2017 年 7 月至 2018 年 7 月 74 038 名献血者中 251 例 ALT 单项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再次献血 ALT、HBsAg、抗-HCV 和 HBV-DNA、HCV-RNA 检测结果进行追踪调查与分析。 结果 ALT 与 HBsAg、HBV-DNA、抗-HCV、HCV-RNA 结果比较 ,χ2 值分别为 2.69、0.32、9.36、0.03;251 例 ALT 单项检测不合格的献血者 6 个月后再次献血 2669%(67/251)不合格,12 个月后再次献血 25.71%(27/105)不合格,肝炎病毒相关性指标检测全部阴性;不同 ALT 不合格次数检测值分别为(57.77±6.85)、(96.86±45.32)、(90.00±37.44),不同组别之间比较 t 值分别为 0.25、6.17、6.83。结论 ALT 在 HCV检测中仍具有一定意义,ALT 单项不合格献血者中 1/4 人群为非肝炎特异性升高,...  相似文献   

17.
冯玉奎 《中国疗养医学》2012,21(12):1110-1111
肝纤维化是指肝脏内弥漫性的、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病理学检查是肝纤维化诊断的金标准.同时,肝纤维化血清学检测因创伤小、简便快速成为肝纤维化诊断的发展方向.血清学检测指标主要有细胞外基质成分、胶原酶类和细胞因子三大类,本文就肝纤维化临床检验的血清学指标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从人类生殖道中检出衣原体方法数种,其中分泌物直接涂片荧光染色方法繁琐,而且干扰闪素多,金标抗体检测由于抗体的消火时间不稳定造成治疗上的结果判断不确切,我们适用衣原体快速检测试剂盒,分泌物门诊242例患者进行检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抗原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HCV感染早期,HCV Ab为阴性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CV核心抗原的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方法用重组HCV核心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单克隆抗体,对HCV核心抗原进行酶联免疫法检测。结果HCV核心抗原检测灵敏度高可达5ng/ml,用酶联法对11份HCV Ab阴性,HCV RNA阳性标本检测9份阳性。结论酶联免疫法检测HCV核心抗原可作为HCV感染早期的抗原检测方法,较HCV RNA检测法简便、快速,可以作为核酸检测法的一种简易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20.
吴正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538-2539
高频电刀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术工具应用于临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工作原理是将220V/50 Hz的低压低频电流由一个变频变压器转换为400 000~1 000 000 Hz,几千甚至上万伏的高频电流,对局部生物组织产生热效应,达到切割、烧灼和止血目的.与传统手术刀相比,具有切割速度块、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失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概率等优点[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