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井穴皆位于四肢之末端,为经脉之根,脉气所发之处,亦为五腧穴之首。井穴的补泻效应建立在针刺疗法补泻效应的基础之上。井穴上可以运用的补泻手法有迎随补泻法、呼吸补泻法、放血法、艾灸法、开阖法、开周法、指按法等。一般病证,补虚时多采用轻刺激,泻实时多采用重刺激,由于井穴的特殊性,手法上宜灵活掌握,不可拘泥。井穴位于手足指(趾)末端,皮肉浅薄,感觉异常敏锐,提插、捻转、烧山火、透天凉等复杂补泻针刺手法不适用于井穴。  相似文献   

2.
历代医家围绕针刺补泻问题,长期以来形成了众多学派。在针刺补泻效应的存在与否及如何实现,针刺补泻手法的操作及衡量标准等诸多方面,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整理热补类手法的实验性文章,肯定针刺补泻手法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 以补泻手法中热补类手法为例,归纳00-07年关于此类补泻手法的现代实验研究进展. 结论 热补类手法在镇痛以及各系统中均有其客观价值.热补手法的疗效在镇痛效应、治疗胃溃疡、保护胃粘膜中优于捻转补法,在治疗急性心肌损伤及高脂血症中优于平补平泻法.温通针法可有效改善大鼠的脑缺血状态,增强血管性痴呆大鼠的脑功能,有效清除急性脑出血后血肿,且疗效均优于捻转针刺.但是在镇痛效应中,无论是中枢还是外周效应,热补针法的疗效均不如电针.  相似文献   

4.
本文采用胃肠电作为指标,观察了以“三才”提插补泻手法针刺正常人(45例)及胃肠病患者(66例)的不同效应。结果发现,在正常人身上进行针刺补泻,其胃肠电的波幅,频率变化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而分别对辨证分型为脾虚和肝胃不和型的患者进行针刺的补虚泻实,并以平补平泻法作为对照,结果补法能增强脾虚患者原来较低的胃肠电波幅,与平补平泻法比较,差别有显著性(P<0.05);泻法能抑制实证患者胃肠电波幅的亢进,与平补平泻法比较,差别也有显著意义(P<0.05).提示正确的针刺补泻手法,对于调整患者的异常功能确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动物实验研究观察"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热证家兔模型的作用及不同补泻针刺手法对家兔血清GC、ACTH的影响。结果2种针刺补泻手法均可升高阳虚模型家兔血清GC含量和ACTH含量,亦可降低实热模型家兔血清GC含量,并升高ACTH含量,且"烧山火"有优于"透天凉"的趋势。结论: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阳虚证、实热证模型家兔确有治疗效果,其效应上存在一定差异,治疗阳虚证"烧山火"优于"透天凉";治疗实热证"透天凉"优于"烧山火",故临床应用时仍建议辨证论治的选用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6.
孙学全教授认为补泻是一定的针刺手法作用于机体后的反应,以机体的需要为标准。补泻并非是两种不同的针刺手法,而是针刺手法的目的。文章介绍了孙教授单式针刺手法(包括单刺术、捻转术、提插术、捣针术、刮针术、震颤术、单向捻转术、留针术、摇针术)与复式针刺手法(包括提插捻转术、捣捻术、分段针刺术、刮震术)的实践经验。孙老在研究古代针刺手法的基础上,为了增加刺激量,适应治疗需要,还创新了短促行针法、持续行针法与间歇行针法三种行针手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现代临床及经典理论方面对于针刺补泻的含义进行了具体解释。对于刺激量的轻重与针刺补泻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提出轻刺激不等于补法,重刺激不等于泻法。不能仅以针刺手法作为其量化标准,从针刺补泻效应的产生及影响因素方面为针刺补泻的量化标准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患者“守神”是针刺补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出“得气”是产生疗效的基础。患者的“针感”是针刺补泻产生作用的关键,患者的体质强弱、阴阳气血盛衰之不同,针感也不同,治疗时应“因人而宜”。认为针刺补泻不应抱泥于手法操作的“表演”,而应以患者是否产生了补泻效应、临床是否取得疗效为准则。  相似文献   

9.
针刺的补泻手法是针刺手法中的一个内容,最早见于秦汉以前的医学文献《灵枢》和《素问》中以后历代针灸书籍,又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方法,如提插补泻、捻转补泻、迎随补泻、呼吸补泻、子母补泻、纳支补泻、开阖补泻、九六补泻等单式补泻手法,以及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子午捣臼、龙虎交战、五藏交经等复式补泻手法。针刺补泻手法究竞有无实际价值是目前广大从事针灸工作者比较关心的问题,在这里浅析初步的看法对这些古代的针刺补泻手法加以整理。  相似文献   

10.
针刺补泻,即针刺治疗的补法与泻法,是影响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历代医籍对针刺补泻有比较详细的论述,笔者对其主要内容总结如下。1针刺补泻手法1.1迎随补泻《灵枢.九针十二原》[2]说: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粗守  相似文献   

11.
针刺补泻手法是历代针灸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创造和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针刺治疗技法。文章对各种单式针刺补泻手法操作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讨论,认为各单式补泻手法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补充,相互衔接,融会贯通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2.
内经针刺补泻法举隅西宁市中医院李治民,马衍颖《内经》十分重视依靠针刺手法和根据病人呼吸施术,以行补泻之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笔者拟举其要者探讨之,以就正于同道。1呼吸补泻法。是根据病人的呼吸而进针、提针、捻转,以进行补泻的方法,施行泻法的具体操作是:“...  相似文献   

13.
不同补泻针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影响针刺疗效的因素很多,针刺手法是主要因素之一。补泻针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针刺手法,是指采用适当的针剌手法激发经气以补益正气、疏泄病邪而调节人体脏腑经络功能、平衡阴阳的方法,它是在捻转、提插等基本针刺手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补泻针法包括补法、泻法和平补平泻法,分别用于虚证、实证、无明显虚实之证或虚实夹杂之证。目前对补泻针法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尚不成熟,且近年来很少有人将相对量化的补泻针法应用于不同病证的疗效情况进行观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内经》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目的、原则、判断、操作到疗效的思路,勾勒《内经》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翔实反映《内经》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现,《内经》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以调神为核心内涵;在以补虚泻实为针刺补泻总则的基础上重视先补虚后泻实和据二十五种人不同体质补泻;以脉象虚实,皮肤寒热坚软为判断补泻的依据;记载了迎随补泻等7种补泻手法,为后世补泻手法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重视神心意的变化和调节;以患者感觉、脉象及皮肤温度的变化为针刺补泻施术后的疗效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5.
虞逸舒  董雪莲  艾炳蔚 《中医学报》2019,34(11):2450-2453
捻转补泻在二维平面上为迎随的一种演变,在三维层面与提插手法不可分割。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并非矛盾,只是手法作用时机以及所处层面不同。提插补泻与徐疾补泻这两种手法作用的时机以及所处穴位的层面不同,所表达的含义也不同。徐疾补泻往往作用于进针出针的过程中,不需要有得气的先决条件,涉及层面贯穿穴位内外。"徐而疾则实"。徐入是为了慢慢引阳气入内,疾出是防正气随针外泻。提插补泻则是在针刺入穴位之后以得气为基础进行的,"紧感"即是针刺得气的一种感应。提插补泻所处层面为穴位内的进退,重插从卫取气,追阳内交,欲激发人体正气,轻提可防止正气耗散;重提从荣置气,引阴外出,引正气外出抗邪,轻插为防止邪气入内。  相似文献   

16.
患者“守神”是针刺补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指出“得气”是产生疗效的基础。患者的“针感”是针刺补泻产生作用的关键,患者的体质强弱、阴阳气血盛衰之不同,针感也不同,治疗时应“因人而宜”。认为针刺补泻不应拘泥于手法操作的“表演”,而应以患者是否产生了补泻效应、临床是否取得疗效为准则。  相似文献   

17.
体表胃电图是从上腹部皮肤表面引导出来的一种胃电记录。关于针刺对胃电图的影响已有诸多报道,本文就近10年来有关针刺补泻手法对胃电图影响的研究,简述如下。 翁泰来针刺足三里穴观察14名受试者,效应增强者有5次,胃电振幅可升高200μV,效应减弱者有9次,胃电振幅可降低160μV,针刺前后振幅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频率无明显变化。杨朝民通过对96例患者针刺足三里实验观察,其结果,针刺对浅表性胃炎、胃溃  相似文献   

18.
目的阐明针刺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是否存在效应上的差异,并探讨其效应差异是否为补泻效应的差异.方法应用红外线热像技术,采用不同的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健康人合谷穴后,观察其在即刻,10、20、30min,对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结果不同捻转补法与泻法的操作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效应差异,其中补法可以使皮温升高,泻法可以使皮温降低,以石氏捻转补泻针法较为明显.结论1)补泻手法,补法和泻法的操作可产生不同的效应.2)不同捻转补泻手法对皮肤温度产生的升降效应为补泻效应,其中以石氏捻转补泻手法最为明显.3)证明补泻手法实施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各种针刺补泻手法的分析,结合实验验证,在得气的基础上,针刺补泻操作的关键可能是其作用于躯体的趋势,即向(体)内趋势为主的操作手法为补,向(体)外趋势为主的操作手法为泻。  相似文献   

20.
《内经》补泻手法中相关要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经》是针灸理论的源头,针刺手法的真正形成始见于《内经》,在《灵枢》《素问》约30万字的医理中有将近一半的篇幅记载着与针灸相关的内容,从针灸工具、针刺原理到针刺深浅、补泻、禁忌等等,这些详尽而完备的论述形成了后代各家针刺手法的理论基础。所以,对《内经》补泻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