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回顾我院近期收治的一位妊娠合并急性间歇性卟啉病(AI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妊娠合并AIP的临床特点及妊娠期处理。临床资料患者30岁,G1P0,2008年诊断AIP,病情平稳4年后自然妊娠,在我院定期产检,严密监测。孕期无AIP急性发作。足月后入院待产,并组织多科会诊评估患者病情,选择适宜的分娩方式。结果多科会诊建议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围手术期注意避免AIP急性发作的诱因,予高糖处理,避免使用诱发AIP急性发作的药物。于孕38+5周在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娩一活男婴,Apgar评分好,体重2 700g。新生儿转NICU观察数日后情况平稳,产妇术后恢复好,母婴如期出院。结论妊娠合并AIP的患者妊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不高。孕期AIP急性发作率升高。加强妊娠保健,多数AIP患者可安全妊娠并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杨清华 《中国科学美容》2011,(7):124-124,137
该文通过1例血卟啉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介绍该例血卟啉病的特点及护理经验,为指导血卟啉病的护理提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应用环孢素A(CsA)联合钴原卟啉(CoPP)预防小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作用.方法 以C57BL/6小鼠为供鼠,Balb/c小鼠为受鼠,分为4组:清髓性全身照射(TBI)组,受鼠TBI后经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常规异基因移植组(BS组),受鼠TBI后经尾静脉注射供鼠骨髓细胞与脾细胞的混合悬液(含骨髓细胞5×106个和脾细胞5×105个);CsA组,受鼠HSCT后腹腔注射CsA;CsA联合CoPP干预组(联合组),受鼠HSCT后腹腔注射CsA和CoPP.观察受鼠存活情况,记录体重.获取受鼠肝脏、小肠和皮肤组织样本,观察GVHD的病理变化;行Masson染色,观察肾组织纤维化;检测受鼠肾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的表达.结果 与BS组和CsA组相比较,联合组GVHD程度较轻,体重下降较少且恢复较快.移植后30d时BS组累积存活率为36.8%,联合组为69.6%,CsA组为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小鼠肝脏、小肠和皮肤组织可见细胞水肿、变性均较轻,坏死少见,炎症细胞浸润较少,其病理改变较BS组和CsA组轻.联合组几乎无肾间质小管纤维化,而CsA组则较明显.联合组HO-1 mRNA表达高于BS组,CsA组HO-1 mRNA表达低于前两组(P<0.05).结论 CsA和CoPP联合应用可增强CsA抗GVHD效应,并可减轻CsA的不良反应,其机制可能与HO-1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中心于2005年11月采用肝移植治疗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所致肝功能衰竭1例,目前患者已经健康生活8个多月,报道如下。患者,男性,32岁,自3岁起皮肤暴露部位光照后出现红色斑块,1997年开始逐渐出现乏力,黄疸等症状,此后反复发作,1998年确诊为"红细胞生成性原卟啉病"。2002年经B型超声波诊断为"肝硬化,脾肿大",2005年4月再次出现黄疸症状,并逐步加重,有时有黑便,伴贫血,遂于9月行脾切  相似文献   

7.
对1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进行补糖、护肝、镇静镇痛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 患者尿卟啉转阴,症状好转出院.提示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是病情顺利好转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彭娟  范颖 《护理学杂志》2009,24(3):94-95
对1例急性间歇性卟啉病患者进行补糖、护肝、镇静镇痛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药物护理及出院指导。结果患者尿卟啉转阴,症状好转出院。提示合理正规的药物治疗与护理是病情顺利好转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移植肝脏低温保存期间灌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诱导剂钴原卟啉(cobalt protoporphyrin,CoPP)对大鼠移植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以Wistar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根据供肝体外灌注低温保存期间所灌注的液体不同,将其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oPP组、nodosin组和锌原卟啉(zinc protoporphyrin,ZnPP)组。每组各建立12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各组分别在移植手术后1 d、3 d、7 d、21 d处死3只大鼠切取肝脏组织标本,进行肝脏组织病理检查与Suzuki评分。结果原位肝移植术后1 d、3 d、7 d,CoPP组和nodosin组大鼠的肝脏病理损伤比空白对照组和ZnPP组轻,但Suzuk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肝移植术后21 d,nodosin组与CoPP组的病理损伤均较空白对照组轻,两组的Suzuki评分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ZnPP组的移植肝脏损伤较重,ZnPP组的Suzuki评分与nodosi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移植肝低温保存期间灌注HO-1诱导剂可以减轻大鼠肝移植术后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而且在术后晚期对移植肝保护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0.
沈顺芳 《护理学杂志》2002,17(4):277-278
铅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对人体是多亲和性有毒的微量元素。儿童血铅水平≥ 1 .75 μmol/L即为血铅增高 ;无症状者称为无症状的亚临床中毒状态 [1]。为了解幼儿血铅含量 ,针对性地进行预防与保健 ,2 0 0 1年 4月 ,我们对 2 2 1例幼儿进行了血铅检测 ,报告如下。1 对象及方法1 .1 对象2 2 1例幼儿中 ,男 1 1 4例、女 1 0 7例 ,年龄 2~ 3岁 46例 ,~ 4岁 5 9例 ,~ 5岁 75例 ,~ 6岁 41例。血红蛋白均正常 (普查血铅的同时检测血红蛋白 ) ,身体状况良好。1 .2 方法用 75 %乙醇棉球消毒手指后 ,采手指血 2 0 μl(勿须空腹 ) ,立即使用 2 0 0 …  相似文献   

11.
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是革兰阴性(G)、产黑色素的专性厌氧球杆菌,为成人牙周疾病(periodontal disease,PD)的主要致病菌.根据PG的结构和免疫原性可将其分为6种血清型,其中血清型b中具有高蛋白细胞毒性的JP2克隆是从早发性PD患者体内分离的主要血清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液锌原卟啉(ZPP)及铁代谢指标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国产ZPP-3800型血液锌原卟啉测定仪,结合铁代谢指标,对我院1643例MDS和各种不同疾病及300例正常人的血液锌原卟啉含量和铁代谢各项检测指标,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找出相关性,最后用统计学t检验处理,求出p值.结果:表明MDS锌原卟啉含量较缺铁贫(IDA)明显减低,而较良、恶性肿瘤,再障(AA)、白血病、其他疾病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p<0.01;MDS与慢性病贫血(ACD)结果相近,相互间有明显差异,P>0.05,但血清铁、总轶结合力、饱和度、铁蛋白等指标有明显差异;MDS较溶贫、巨幼贫锌原卟啉含量不同程度减低或增高,经统计学处理,p<0.05;而且锌原卟啉可在MDS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的早期阶段含量明显增高,与疾病预后较为密切相关.结论:锌原卟啉对MDS早期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必须结合铁代谢各指标才能更有效发挥锌原卟啉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脂质体华卟啉钠(DVDMS-L)的制备及其对胆管癌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应。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DVDMS-L,并检测其粒径、电位及包封率。分别用相同浓度梯度(0、0.06、0.12、0.25、0.5、1μmol/L)的DVDMS-L与游离华卟啉钠(DVDMS),光照强度10J/cm~2条件下,作用于胆管癌HICC-9810细胞4h后,用CCK8法检测两者对人胆管癌HICC-9810细胞的光动力杀伤效果。结果:所制得的DVDMS-L平均粒径为(113.7±14.2)nm,Zeta电位为-(24.5±3.2)mV,包封率为(61.74±1.49)%;在光照条件下,HICC-9810细胞在DVDMS-L与DVDMS处理后存活率均明显降低,并浓度依赖性,但相同浓度(0.12~1μmol/L)下的DVDMS-L的作用明显强于DVDMS,两者的IC_50分别为0.11、0.29μmol/L(均P0.05)。结论:成功制备DVDMS-L,其对人胆管癌细胞的体外光动力杀伤效应优于游离DVDMS。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 Cacid,ALA)在不同给药途径下其代谢产物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PpIX)在葡萄酒色斑动物模型鸡冠中的聚集、分布的动态变化,探讨其治疗葡萄酒色斑的可行性。方法:以鸡冠为模型,静脉或局部真皮内注射ALA后,应用多通道光量子分析仪监测代谢产物PpIX的动态变化,组织取材切片后用共聚焦显微镜检测PpIX的分布。结果:在鸡冠组织内,ALA给药后3h PpIX出现明显聚集,分别在给药5h(静脉给药组)和4h(局部给药组)后到达高峰,静脉给药组峰值(94±15)units略高于局部给药组(73±12)units。在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中,PpIX聚集规律相似,但局部给药组的峰值(38±14)tinits明显低于静脉组(109±14)units。组织切片荧光检测显示PpIX弥漫性分布于真皮层中。结论:ALA的局部真皮内注射比全身给药用药量小,但能达到同样程度PpIX的积聚,有望成为葡萄酒色斑光动力学治疗的新光敏剂。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锌原卟啉(ZnPP)Ⅸ对Bel/FU肝癌耐药细胞株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影响,探讨ZnPPⅨ作为化疗耐药逆转剂可能性及相关作用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ZnPPⅨ作用于Bel/FU肝癌化疗耐药细胞株,MTT法检测细胞株对化疗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Western blot检测p-GP表达量、罗丹明潴留试验检测p-GP药物外排功能。结果:ZnPPⅨ作用于Bel/FU细胞诱导24 h后,化疗药物IC50值均显著降低,p-GP表达量明显降低(P均〈0.01),p-GP药物外排功能减弱。结论:ZnPPⅨ可通过影响p-GP蛋白质水平的表达,减弱p-GP药物外排功能,使肝癌耐药细胞株的化疗敏感性降低;ZnPPⅨ可作为一种潜在的化疗耐药逆转剂。  相似文献   

16.
口腔中有大量的微生物定植.在人体各个菌丛中,口腔菌丛较复杂.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新陈代谢和细胞应答等生理功能.目前已发现口腔中有700多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支原体和衣原体等,与宿主口腔及全身健康关系密切.近年来对口腔菌群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口腔菌群与口腔颌面部肿瘤[1]、消化道肿瘤[2]以及全身性疾病如系统性...  相似文献   

17.
血红素氧合酶-1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 探讨钴卟啉 (CoPP)诱导的血红素氧合酶 (HO) 1高表达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IRI)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大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 ,随机将动物分为假手术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动态检测血尿素氮 (BUN)、肌酐 (Cr)、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丙二醛 (MDA)的含量以及进行肾组织光镜形态学观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和Westernblot分析HO 1。结果 对照组BUN、Cr升高 ,SOD下降 ,MDA升高 ,HO 1中度提高 (14 4.5± 13 .6) ,肾组织结构紊乱。实验组除HO 1含量大幅提高外 (62 9.4± 78.9) ,尚能显著逆转上述改变 ,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CoPP预处理诱导HO 1在肾缺血之前高表达可通过清除氧自由基 (OFRs)而减轻大鼠肾IRI。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组织原卟啉IX含量与大鼠大肠癌在体自体荧光差异的相关性.方法 60只SD大鼠以1,2-二甲肼(Dh)25mg/kg体重注射腹腔,1周1次,持续18周,成功诱导大鼠大肠癌.20周后以370nm激光诱导自体荧光检测分析系统采集实验组大鼠癌组织和正常组织 400~ 700nm范围内的在体自体荧光;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癌组织原卟啉IX、正常组织原卟啉IX.结果各组组织在体自体荧光光谱460nm左右处大多有荧光峰;73%的进展期癌组织、69%的早期癌组织在635nm附近有荧光峰.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I 635 /I 460 值较正常组大,差异有显著性 (P< 0.05), 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I 635 /I 460 值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正常组织原卟啉IX、早期癌组的组织原卟啉IX、进展期癌组织原卟啉IX含量分别为 (317.099± 16.859) ng/g组织、 (416.814± 6.786)ng/g组织和 (606.874± 21.798) ng/g组织,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织原卟啉IX较正常组织原卟啉IX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01),进展期癌组织原卟啉IX较早期癌组织原卟啉IX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001).结论大鼠正常大肠组织在体自体荧光和大鼠大肠癌在体自体荧光635nm存在差异.635nm处的差异可能是组织原卟啉IX内源性积聚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谢耳德病与巴娄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原卟啉 (PP)IX在罹患大肠癌大鼠全血中和组织中含量的变化。方法70只SD大鼠分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 60只 ,对照组 10只。实验组 60只SD大鼠以 1,2 二甲肼(DMH)腹腔注射 ,诱导大鼠大肠癌。对照组未做药物注射。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两组血PPIX含量和实验组组织PPIX的含量。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全血PPIX含量分别为 (2 .2 2 4±0 .3 2 3 )、(1.663± 0 .0 92 )mg/L ,实验组较对照组含量大(P <0 .0 1) ,实验组和对照组全血PPIX/Hb分别为 (2 5 .90 8± 12 .5 40 )、(10 .60 9± 0 .92 9) μg/ g组织 ,实验组较对照组含量大(P <0 .0 5 )。早期癌组和进展期癌组织PPIX较正常组织PPIX大 (P <0 .0 1) ,进展期癌较早期癌组织PPIX大 (P <0 .0 1)。结论 大鼠大肠癌发生时候 ,组织PPIX和血PPIX升高 ;全血PPIX可作为大肠癌筛查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