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七味白术散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现察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运用黄连素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七味白术散加减,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各行1次主要症状评分.结果 两组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味白术散能明显改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温佩仪  赖勇 《西部医学》2014,45(1):30-31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8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口服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口服匹维溴胺片。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常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疗程,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对照组用匹维溴胺片治疗。2组均28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评价疗效。观察临床证候变化及腹痛或腹部不适和大便变化情况。结果:临床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0.0%、60.0%(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IBS症状评分比较,2组在治疗第14天、第28天各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第14d,腹痛天数积分,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第28 d,腹痛程度积分、排便满意度积分、生活干扰及BSS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腹胀缓解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缩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改善临床症状,腹胀腹痛时间、大便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缩短;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七味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的疗效。方法:67例D-IBS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3)。观察组给予七味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1剂/d;对照组给予匹维溴铵50 mg,3次/d;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2、4、8周后腹痛评分、腹泻评分、症状总评分及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腹痛、腹泻评分及症状总评分在治疗2、4、8周后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腹泻评分及症状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4、8周后,观察组的腹痛、腹泻评分及症状总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8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味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予黄连素片、补脾益肠丸。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和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68.4%,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孙桂芝  叶桦  阎逆修 《当代医学》2011,17(7):161-16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服用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对照组丽珠肠乐和谷维素口服治疗。结果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总有效率(91.5%)及治愈率(6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参苓白术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对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东垣针法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虚弱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2组均给予匹维溴铵片口服,每次50 mg,每日3次。对照组给予参苓白术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日3次,观察组给予东垣针法(中脘、天枢、章门、关元、昆仑、胃俞、足三里、内庭、陷谷)治疗,每日1次,每周5次,连续治疗6周。治疗6周后,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与肠易激综合征严重程度评测(IBS-SSS)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肠易激综合征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5-羟色胺(5-HT)、结肠黏膜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脱落1例;对照组脱落1例、剔除1例。最终观察组37例,对照组36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症候积分、胃肠道症状评分、IBS-SSS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禹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68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洛哌丁胺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清5-HT、VIP和SP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高于对照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5-HT、VIP和SP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参苓白术散联合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腹泻型的疗效.方法:选择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味治疗,对照组予西药得舒特治疗,两组均治疗6周,停药2周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优于西药得舒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联合康复新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U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参苓白术散,1 d 1剂,分2次口服,同时给予康复新液50 mL加入生理盐水150 mL中灌肠,每晚1次;对照组单独口服美沙拉嗪1.0 g,4次/d。2组均连续治疗30 d,治疗结束后复查结肠镜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症状改善及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白术散联合康复新液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6 2例患者随机分组 ,治疗组 32例 ,予中药痛泻要方加味治疗 ;对照组 30例 ,予西药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6 %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3.3%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口服痛泻要方加味并随症加减。对照组给予口服思密达,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常见症状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常见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腹痛、泄泻、郁怒或紧张、胸胁胀闷、嗳气、纳差、肠鸣矢气等常见症状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的疗效,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药效。方法将98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口服匹维溴铵、谷维素治疗;治疗组52例,采用加味四君子汤治疗,随证加减。结果 2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主要症状(腹痛、排便次数、腹泻)积分、主要症状起效时间三方面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加味四君子汤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具有对主要症状改善明显、起效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临床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诊断标准选择147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运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85例,并与思密达治疗62例作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51例.显效2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41%,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8%比较,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6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参苓白术散,对照组47例用马来酸曲美布汀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6.44%,对照组65.9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1相似文献   

17.
观察痛泻要方加味和参苓白术散治疗中医辨证为肝脾虚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临床疗效。方法:痛泻药方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疗程30天-6个月。结果:治愈15例.好转21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2.01%。结论:痛泻要方加味和参苓白术散对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型D—IBS有较好的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加味参苓白术散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with pre-dominant diarrhea,IBS-D)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脑肠肽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117例IBS-D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8例予匹维溴铵片、酪酸梭菌活菌胶囊...  相似文献   

19.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3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组和丽珠肠乐对照组各30例,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腹泻型)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健脾温肾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并将其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的西医治疗;观察接受健脾温肾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并对照两组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效果上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例数为39例,治疗有效率为78%;观察组治疗有效例数为45例,治疗有效率为90%,观察组患者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脾温肾疗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并且能够有效缓解或者是消除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