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失眠是困扰人们生活的一种常见病症。患者常感睡眠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眠浅易醒、醒后难以继续入睡,重者整夜不能入睡,辗转难眠。失眠不但影响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病久常常容易导致焦虑和抑郁,甚至会加重或诱发原有的基础疾病,如冠心病、偏头痛、中风等,严重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失眠患者常自行服用安眠药,容易产生依赖性,有一定的副作用,停药后易复发甚至加重,故寻求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具  相似文献   

2.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50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唑仑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归脾汤随证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2.0%,两组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60例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患者,共抽选120例进行研究,上述患者均为本院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收治,进行抽签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其基础上开展归脾汤加减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中医证候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和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相似文献   

4.
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4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用归脾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8例给予艾司唑仑片、谷维素,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58%,对照组为70.83%,2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副作用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5.
失眠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心主神明,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脾不能化生血液,血不养心、心不藏神则失眠。归脾汤针对于心脾气血两虚证失眠,诸药配伍心脾共调,重在补脾,气血同补,重在益气,使脾气旺而血有所生、血有所统,血脉充则神有所舍、血有所归,则夜寐可安,心神可养。  相似文献   

6.
目的:根据筛选出的实验数据进行荟萃分析,评价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重庆维普全文期刊数据库,输入关键词归脾汤、失眠,检索时间限定为建库伊始至今,查找归脾汤加减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并进行Jadad量表评分,筛选符合标准的实验组,利用分析软件Review Manager 5.3对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置信区间设定为95%,从而评价归脾汤加减对失眠的疗效。结果:共纳入15组随机对照试验,1365例患者。对有效率数据进行二分类变量分析:P=0.90,I2=0,OR=3.921。合并效应量检验:95%CI=2.83~5.43,Z=8.19,P0.00001。证明归脾汤加减治疗组与苯二氮卓类药物治疗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归脾汤加减治疗对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效果明显,其作用优于苯二氮卓类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0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90例作为实验的研究对象。研究中的分组通过抽签法展开。对观察组(45例)失眠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的方法;对对照组(45例)失眠患者采用艾司唑仑片进行治疗;观察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总睡眠时间等。结果:观察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对照组为82.22%,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的睡眠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对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采用归脾汤加味治疗的方法,可以成功改善患者的睡眠时间,获得确切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督脉灸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归脾汤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督脉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随访4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的80.00%(3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SQ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督脉灸联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失眠症状,提升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给予归脾汤加减水煎服,对照组予劳拉西泮片和谷维素作对照,15 d为一个疗程,两组均治疗两个疗程以观察疗效。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8.57%,治疗组94.29%,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归脾汤加味治疗心脾两型虚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脾两虚型原发性失眠采用归脾汤加减疗法与西医疗法施治的效果。方法将63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纳入临床研究中,研究时间段为2015年7月至2017年10月。按照就诊序列号将63例患者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施以研究组归脾汤加减疗法,给予对照组西医疗法,观察并评价不同用药方案实施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睡眠质量。结果研究组治愈和好转者合计32例(96.97%),多于对照组的22例(73.33%),研究组睡眠时长、入睡难度、睡眠效率、日间认知四项睡眠质量指标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各指标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脾两虚型失眠采用归脾汤加减疗法施治的效果优于西医疗法,能够强化疗效,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1.
心悸·心脾两虚证是中医临床中常见的症候,多伴有失眠、头昏、健忘、疲劳、精力不集中等,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归脾汤出自宋代《济生方》,对劳伤心脾之健忘、怔忡、心悸、盗汗、食少等效果良好。现代常用于治疗心血管类疾病。我院应用归脾汤加减方治疗心脾两虚型心悸患者68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完成治疗及观察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中脘、三阴交、通里、关元和气海,施以提插补法,针刺5 d,停针2 d。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PSQI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且能显著降低PSQI总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3例和治疗组35例,其中治疗组和对照组实际完成治疗及观察的患者各30例。对照组给予地西泮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中脘、三阴交、通里、关元和气海,施以提插补法,针刺5 d,停针2 d。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总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PSQI总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86.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地西泮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疗效确切,且能显著降低PSQI总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使用归脾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于2021年1月—2023年2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归脾汤单一治疗,观察组采用归脾汤、穴位艾灸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中医证候积分和睡眠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入睡时间、夜间觉醒次数、睡眠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疲乏力、头晕目眩、多梦易醒、心悸健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归脾汤联合穴位艾灸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延长睡眠时间、缩短入睡时间、减少夜间觉醒次数,该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刺疗法配伍六君子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型痫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心脾两虚型痫病患者,根据前瞻性、随机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卡马西平治疗,观察组采取针刺疗法配合六君子合归脾汤加减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痫性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变化情况,并检测2组患者的血清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的痫性发作频率明显降低、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且观察组的痫性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MDA均明显低于治疗前;GSH-Px、GSH、SOD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GSH-Px、GSH、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针刺疗法配伍六君子合归脾汤加减治疗心脾两虚患者,能有效降低痫病发作频率,减少痫病发作持续时间,并能有效增强患者的抗氧化应激能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掌振神阙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掌振神阙穴代替常规推拿手法中的腹部操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推拿手法治疗。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4~:(PSQI)量表评估两组治疗前后睡眠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痊愈率16.67%;对照组分别为80.00%和13-33%。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障碍的PSQI评分和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l〈0.05)。结论:掌振神阙法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与常规推拿法临床疗效相当。但掌振神阙法在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方面优于常规推拿法,而且操作简便,缩短治疗时间,更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平衡针刺配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产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10例心脾两虚型产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6例和对照组154例,对照组予归脾汤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配合平衡针刺治疗。2组均以7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治疗后2组HAMD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02%,对照组为74.0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衡针刺配合归脾汤治疗心脾两虚型产后抑郁症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归脾汤结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9月就诊的74例心脾两虚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劳拉西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归脾汤结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指数、中医症候积分及神经递质含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神经递质指标(5-HT、5-HIAA)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脾汤结合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头蒙欲睡、睡而不实等相关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