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及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并探讨血压变异性参数特点.方法 收集首次治疗的伴有高血压及蛋白尿的CKD患者70例.测量肾功能、24 h尿蛋白定量等生化检测结果,采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 h血压并记录参数.根据GFR将患者分为CKD1~2期组和CKD3~5期组.根据24 h尿蛋白定量分为以下3组:Ⅰ组<1.0 g,Ⅱ组1.0~3.5 g,Ⅲ组>3.5 g.比较各组动态血压参数,并探讨监测结果与肾功能及蛋白尿的关系.结果 随着患者肾功能恶化,24 h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白昼收缩压、夜间收缩压等指标明显升高(P<0.05),且与GFR成负相关,白昼收缩压是G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Ⅲ组的白昼舒张压(92.94±15.32)mm Hg明显高于Ⅰ组的(85.25±8.64)mm Hg(P<0.05).白昼舒张压与蛋白尿水平呈正相关(r=0.257,P=0.032).所有患者舒张压变异性均明显高于收缩压变异性(P<0.05).结论 本研究样本中收缩压与肾功能恶化明显相关,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与GFR下降及蛋白尿有关,舒张压变异性应受到更多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伴有高血压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1月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193例非透析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以携带式动态血压计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同时检测血尿酸、肌酐、尿素氮、血离子、血脂、血红蛋白、甲状旁腺激素等生化指标。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改变,高频超声评价颈部血管中膜厚度及斑块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正常(即杓型血压)占11.4%(22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中非杓型血压占57.5%(111例)、反杓型血压占26.9%(52例)、超杓型血压占4.1%(8例);与杓型血压相比,血压节律异常患者钙拮抗剂服用比例、血肌酐、全段甲状旁腺素、尿酸、高密度脂蛋白、血红蛋白、夜间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较高、肾小球滤过率(e GFR)水平显著降低。Logist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甲状旁腺素水平(OR:7.22,95%CI:0.98~53.4,P=0.049)呈正相关。结论:伴有高血压的非透析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最为常见,发生率为88.6%,甲状旁腺素水平与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研究慢性肾脏病不同阶段的动态血压形态特征。方法: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129例,患者入院后1h记录安静状态卧位诊室血压,并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血压〉140/90mmHg(1mmHg=0.133kPa)为诊室血压升高。24h动态血压平均值〉130/80mmHg,日间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5/75mmHg为血压升高。结果:本组资料显示,在CKD各期动态血压监测提示24h平均收缩压均超过130mmHg,各组间P〈0.01,提示各组平均收缩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日间收缩压及夜间收缩压在CKD各期也有明显差异。但比较24h平均舒张压、日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在各阶段差异不大,P值均〉0.05。在CKD各期的病例中,正常的杓形血压只占少数,而在各期中比较(P〈0.05),提示CKD早期病例中动态血压就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结论:慢性肾脏病各期动态血压的形态均以非杓形,反杓形为主,随着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收缩压有逐渐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24h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分析慢性肾脏病(CKD)不同分期患者24h动态血压特点。方法将152例CKD患者分为5组:CKD1期组(A组)15例;CKD2期组(B组)29例;CKD3期组(C组)42例;CKD4期(D组)组34例;CKD5期组(E组)32例。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非肾脏替代治疗。采用携带式的动态血压检测仪测定各组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和昼夜节律。结果①随着肾功能下降,24h、日间和夜间平均收缩压越来越高;②CKD患者总体非杓型血压比例为81.6o,4,肾功能下降组(CKD2~5期)非杓型血压比例显著高于肾功能正常组(CKD1期);③夜间收缩压与24h尿蛋白定量呈正相关(r=0.427,P〈0.01),与。肾小球滤过率(GFR)呈负相关(r=-0.352,P〈0.05)。结论CKD患者的血压非杓型节律现象比较普遍,并随着肾功能下降,其发生率逐渐升高;夜间收缩压与尿蛋白排泄、肾功能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观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24 h血压动态变化,探讨昼夜节律异常与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本院肾脏科CKD患者236例,高血压科原发性高血压住院患者43例。病例分组:正常对照组(NC)14例;原发性高血压组(EHC)43例;CKD血压正常组(NCKD)130例;CKD伴血压升高组(HCKD)106例。动态血压监测(ABPM)采用携带式的动态血压检测仪,ABP Report Mangement System Version 1.03.03进行数据分析。夜间血压下降率:(白昼平均值-夜间平均值)/白昼平均值,下降率≥10%,称勺型血压;<10%,称非勺型血压。结果 在血压正常的患者中,NCKD组的平均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均高于NC组[(111.2±10.8)比 (91.6±7.5),(68.7±9.5) 比 (56.2±4.6)mm Hg,P < 0.05];而日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无明显差异。在高血压患者中,HCKD组患者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数值均高于EHC组[(141.9±16.5) 比(118.6±16.4), (84.5±10.6)比(73.0±11.1)mm Hg, P < 0.05]。CKD患者无论血压正常或升高,其心率均较其对照组明显加快,尤其是夜间心率无明显下降。NCKD组、HCKD组与NC组、EHC组相比,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数值较小,尤其是CKD伴血压升高组,呈典型的非勺型血压模式。NC组血压节律消失者占7.14%,EHC组为37.2%,NCKD组为70.0%,HCKD组为81.6%。结论 CKD患者无论血压正常或升高,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减少或消失,呈典型的非勺型血压;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积极降低血压值的同时,还需降低血压负荷和调整血压昼夜节律,以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328例住院CKD患者,分析年龄、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尿酸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结果:77.13%(253/328)的CKD患者伴血压升高,肾小球滤过率与收缩压呈负相关(B=-0.407,F=202.11,P〈0.001),而年龄、血糖、血脂及血尿酸对CKD患者的收缩压没有显著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年龄及血尿酸对CKD患者舒张压均有影响,其中肾小球滤过率与舒张压呈负相关(B=-0.155,F=66.53,P〈0.001),年龄与舒张压也呈负相关(B=-0.192,F=43.11,P〈0.001),血尿酸与舒张压呈正相关(B=0.013,F=30.72,P〈0.001),血糖、血脂对舒张压没有显著影响。CKD各期患者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血尿酸及三酰甘油等指标多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即CKD各期发病年龄、血压、血尿酸及三酰甘油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CKD患者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肾功能状态、年龄、血尿酸均对血压有影响,其中以肾功能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患者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不同原因的肾脏疾病发展到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阶段都会合并有高血压,而不易控制的高血压又进一步加剧肾脏功能恶化,因此认识CKD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对延缓CKD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re monioring,ABPM)能够提供24h内多次血压测量数据,为了解患者全天的血压水平和波动趋势提供了极有价值的信息,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在高血压的诊断、治疗效果评价及预后分析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动态血压监测在CKD患者的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状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格控制血压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但是目前我国CKD患者由于知晓率低、防治率低、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血压控制不理想。良好的自我管理有助于提高CKD患者的血压达标率,从而延缓疾病的进展。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对CKD患者进行远程宣教与管理成为可能,本文就近年来此方面的研究做一综述,介绍信息技术在CKD合并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中应用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1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以降低血压、减少尿蛋白的排泄、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的观点已经被人们普遍接受。但是还不清楚在使用ACEI和不使用ACEI进行降压治疗时,血压和蛋白尿控制到何种程度才能最大限度延缓慢性肾脏病的进程。笔者对近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兹简述如下。方法:我们在MEDLINE资料库中检索到11个比较使用ACEI和不使用ACEI的方案治疗非糖尿病性的肾脏病的随机对照研究报告。这些是在1977年~1999年间发表的英文的文献。我们把186 0个患者汇总在一起进行meta分析。其中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定义为:血清肌酐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肾功能水平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24 h动态血压特点,探讨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肾脏科的CKD住院患者509例,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监测患者24 h动态血压参数,采用GEVivid7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查仪记录患者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参数。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CKD患者509例,其中CKD 1期102例(占20.0%),CKD2期107例(占21.0%),CKD3期114例(占22.4%),CKD4期97例(占19.1%),CKD 5期89例(占17.5%)。随着CKD患者肾功能水平的下降,患者的24 h平均收缩压逐渐升高(P0.05),而24 h平均舒张压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CKD 4期和5期患者的白昼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明显高于CKD 1~3期患者(P0.05),而白昼平均舒张压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CKD 4期和5期患者的24 h收缩压标准差(24 h sy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24hS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ay sy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ight sy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nSSD)明显高于CKD 1~3期患者(P0.05),而24 h舒张压标准差(24 h dia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24hDSD)、白天舒张压标准差(day dia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dD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ight diastolic standard deviation,nDSD)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CKD患者非杓型血压的比例随肾功能下降逐渐升高,CKD 1期患者的非杓型血压比例为54.1%,而CKD 5期患者的非杓型血压比例甚至高达85.6%。LVMI异常的CKD患者的24hSSD及dSSD高于LVMI正常的CKD患者(P0.05),而nDSD,nSSD,dDSD,24hDS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CKD患者肾功能下降及平均血压水平升高,血压变异性增加,血压昼夜节律减退,非杓型血压比例增加。控制血压水平及调整血压昼夜节律对CKD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CKD)1~4期高血压患者在门诊复诊的工作模式下降压达标情况,尽可能分析血压控制不佳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方法从门诊复诊1次及以上的CKD1~4期高血压患者中抽取420例,计算其复诊次数及达标率。结果:420例中降压达标率为38.6%;59岁及以下组与60岁及以上组达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复诊3次及以上患者的达标率高于复诊1~2次者(P〈0.05);1~2期者高于3~4期者(P〈0.01);联合应用两种及以上的降压药者较单纯一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CKD降压达标情况不理想。随着CKD进展,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中青年患者应作为提高降压达标率的重点对象;鼓励患者定期复诊。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原发性慢性肾脏病( CKD)肾脏替代治疗前患者动态血压特征,分析相关参数尤其是血压变异性与左心室肥厚( LVH)的关系。方法:收集我科住院的非透析原发性CKD患者127例,按其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水平分为早期组[CKD1~3期(n=95,Ccr≥30 ml·min-1&·1.73 m^-2)]和晚期组[CKD4~5期(n=32,Ccr﹤30 ml·min^-1·1.73 m^-2)]。无创性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行动态血压监测( ABPM),超声心动图检测LVH有关指标,分析动态血压相关指标,尤其是血压变异性( BPV)与LVH的关系。结果:(1)与早期组相比,晚期组24 h、昼间、夜间舒张压变异性( mDBPV,dDBPV,nDBPV)和24 h收缩压变异性(mSBPV)均减小(P﹤0.05);高血压和反杓型血压发生率均升高(P均﹤0.05);舒张末期左室内径(LV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PWT)、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均升高(P均﹤0.05),LVH发生率升高(P﹤0.05)。(2)与非左心室肥厚组( non-LVH组)相比:左心室肥厚组( LVH 组)高血压和反杓型血压发生率升高( P 均﹤0.05);但BPV各指标变化不显著( P均﹥0.05)。(3)与非高血压组( non-H组)相比:高血压组( H-组)LVMI值和LVH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均﹤0.05)。(4)与非反杓型血压组相比,反杓型血压组 LVMI 值及 LVH发生率均显著升高(P均﹤0.05)。(5)单因素相关性分析显示,LVMI与年龄、mSBP、mDBP、dSBP、dDBP、nSBP和nDBP均呈正相关( P均﹤0.05),与Ccr、mDBPV、nDPS和nDPD 均呈负相关( P均﹤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cr和nSBP进入回归方程y=51.772-0.289x1+0.526x2(y=LVMI;51.772=常数,t=3.616,P=0.000;x1=Ccr,t=-5.984,P=0.000;x2=nSBP,t=5.181,P=0.000)。结论:随着肾功能减退,CKD患者高血压发生率升高;血压昼夜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合并高血压危象患者的发病诱因、诊治时间与肾功能改善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发生高血压危象的38例CKD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表现为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38例中,15例发生高血压危象时有明确诱因,主要为情绪激动、过度劳累和大量饮酒。高血压危象发病季节以秋冬季为主,就诊时间在起病24h之后居多。在18例表现为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CKD患者中,24h内就诊者出院时肾功能明显改善,平均随访1年,坚持降压治疗者进入替代治疗的比率显著低于未规律服药者(P=0.020)。结论高血压危象使CKD患者的肾功能急剧恶化,及时就诊和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延缓肾功能恶化。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互为因果。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较诊室血压可更准确和全面地评估CKD患者血压状态,预测CKD患者心肾的不良预后。我们从高血压类型、血压节律改变和血压变异性等三个方面阐述A...  相似文献   

17.
18.
19.
慢性肾脏病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主要表现为心力衰竭。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十分常见,且常伴不良预后。慢性肾脏病独特的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与单纯心血管疾病患者病死率差距较大的原因。目前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已经建立了强有力的证据,而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尚无基于高水平的临床证据的指南推荐。本文总结归纳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和治疗思路,为慢性肾脏病合并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前列腺炎(CP)的男性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比较伴CP与不伴CP的CKD患者的年龄、婚姻情况、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水平及病理类型等临床病理指标。结果:(1)合并CP组平均年龄较不伴CP组大[(232.6±12.7)岁vs(9.5±11.4)岁],CP组已婚率高(63.7%vs47.3%)(P均〈0.05);大量蛋白尿(〉3.5g/24h)52例(57.1%),CP组中最常见的3种肾脏病为IgA肾病31例(34.1%),非IgAN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24例(26.4%),膜性肾病12例(13.2%),其中膜性肾病的发生率较不伴CP组(4.4%)高(P〈0.05);伴CP的IgAN患者血管襻IgA沉积率较不伴CP患者高(P〈0.05)。(3)CP组与不伴CP组在蛋白尿、血尿、肾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伴CP的CKD者年龄较大,多为已婚,半数伴大量蛋白尿,具有一定的临床病理特点,CP可能造成某些CKD患者慢性化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