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回医烙灸疗法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细胞凋亡及相关凋亡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回医烙灸组,每组各10只。采用针刺间盘方法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回医烙灸组在造模4周后,在腰椎局部行回医烙灸疗法,每周2次,每次20 min,干预6周。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4组动物干预8周后处死取材,软骨细胞凋亡用TUNEL法检测,Bcl-2、Bax、Caspase-3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回医烙灸组凋亡指数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回医烙灸组和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回医烙灸组间盘软骨组织Bax和Caspase-3的阳性细胞平均数低于模型组(P0.05),软骨组织Bcl-2的阳性细胞平均数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回医烙灸疗法可以减少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细胞的凋亡,并可以调节软骨细胞凋亡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延缓腰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回医烙灸疗法对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和回医烙灸组,每组10只。采用针刺间盘方法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回医烙灸组在造模4 w后,在腰椎局部行回医烙灸疗法,每周2次,每次20 min,干预6 w。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4组动物干预8 w后处死取材,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椎间盘蛋白多糖,II型胶原纤维、MMP-3、TIMP-1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回医烙灸组蛋白多糖和II型胶原纤维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回医烙灸组间盘软骨组织MMP-3的阳性细胞数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软骨组织TIMP-1的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可以减少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软骨组织基质的降解,并可以调节软骨基质降解相关因子的表达,从而延缓腰椎间盘的退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回医烙灸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Bcl-2(B-cell lymphomas,B淋巴细胞-2蛋白)和Bax(Bcl-2 AssociatedXprotein,B淋巴细胞-2的相关X蛋白)的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新西兰兔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回医烙灸组,每组各10只.采用Hulth造模方法制备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回医烙灸组在造模4周后,在膝关节局部行回医烙灸疗法,1次20 min/次,治疗4周.正常对照组和骨关节炎模型组不予干预.3组动物8周后处死,进行标本的大体形态学和光镜检测,Bcl-2、Bax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进行检测.结果 回医烙灸组关节软骨的组织学评分、软骨细胞Bax的表达灰度低于模型组(P<0.05),软骨细胞Bcl-2的表达灰度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 回医烙灸疗法可以调节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Bcl-2和Bax的表达平衡,从而延缓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42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BP药物组,每组14只。采用手术方法制作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LBP药物组在造模后4周,每天上午8时灌胃给药,80 mg/kg,容量为1 ml/kg,连续4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在造模后8周3组所有大鼠再次麻醉,取出椎间盘组织,HE染色观察椎间盘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腰椎间盘中MMP-3表达的变化。结果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髓核细胞数目较多,形态多样性;模型组髓核细胞稀少,细胞基质见大量的空泡;LBP药物组髓核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但较模型组退变程度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阳性染色强度高于假手术组(P<0.05);LBP药物组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阳性表达较模型组低(P<0.05),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抑制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的表达,可能对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多糖有间接降解的作用,从而延缓或抑制实验性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42只,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LBP药物组,每组14只.采用手术方法制作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LBP药物组在造模后4周,每天上午8时灌胃给药,80 mg/kg,容量为1 ml/kg,连续4周.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分别灌胃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连续4周.在造模后8周3组所有大鼠再次麻醉,取出椎间盘组织,HE染色观察椎间盘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腰椎间盘中MMP-3表达的变化.结果 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假手术组髓核细胞数目较多,形态多样性;模型组髓核细胞稀少,细胞基质见大量的空泡;LBP药物组髓核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但较模型组退变程度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模型组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阳性染色强度高于假手术组(P<0.05);LBP药物组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阳性表达较模型组低(P<0.05),而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BP抑制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MMP-3的表达,可能对细胞外基质中蛋白多糖有间接降解的作用,从而延缓或抑制实验性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回医特色烙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分为回医烙灸组、扶他林组,每组30例,回医烙灸组采用自制铁质灸灸具,直接灸命门到腰俞的督脉及双侧肾俞穴处,每次30 min,每天1次;扶他林组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 mg,每天1次,两组患者同时行康复训练,治疗2周为1疗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一个疗程后分别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腰椎JOA(the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进行评分。结果回医烙炙疗法和扶他林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回医烙炙组VAS评分低于扶他林组(P<0.05);两组均可以很好地改善患者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JOA评分(主观症状、临床体征及日常活动能力)(P<0.05或P<0.01),回医烙灸组改善明显优于扶他林组(P<0.05或P<0.01)。结论回医烙灸疗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优于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治疗。  相似文献   

7.
陈德胜  李燕  杨文君  金群华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4):299-301,F0002
目的观察四环素延缓和抑制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病理变化的作用及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实验设正常组、模型组、四环素治疗组(造模后4周,每日皮下注射四环素25mg,持续2周)。大鼠在退变模型建立8周后处死,HE染色光镜观察各组腰椎间盘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蛋白印记实验检测腰椎间盘组织MMP-3的表达。结果动物模型建立8周后除正常组外,其它各组椎间盘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退行性病理改变,四环素治疗组病理改变较模型组减轻。四环素治疗组椎间盘组织中MMP-蛋白表达呈弱阳性,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无统计学意义。蛋白印记检测同免疫组化结果相同。结论MMP-3的增高可导致椎间盘细胞外基质降解,而四环素能降低MMP-3的表达,从而减轻椎间盘基质的降解,延缓和抑制实验性大鼠腰椎间盘退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回医烙灸疗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SANFH)家兔血流变、血脂及骨形态学的影响,从而探讨回医烙灸治疗SANFH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回医烙灸组,每组8只。使用糖皮质激素复制SANFH模型,回医烙灸组烙灸家兔肾俞穴和髋关节局部,空白组和模型组均不予任何干预。干预4周后进行血流变(包括全血高切、中切、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血脂[包括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及骨形态学的观测和比较。结果模型组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TG、TC、空骨陷窝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或P0.01),回医烙灸组以上指标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可以通过改善血液黏度、血脂,降低股骨头内空骨陷窝率,从而对早期SANFH产生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回医烙灸疗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回医烙灸组,每组10只。采用石膏固定的方法制作兔左膝骨性关节炎模型。造模6周后,回医烙灸组在膝关节局部行回医烙灸疗法,每2d1次,每次20min,治疗4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不予干预。治疗4周后处死3组动物,取胫骨平台和股骨内侧髁软骨,进行标本的形态学观测,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模型组TUNEL阳性软骨细胞散在于软骨全层,且数量多,凋亡指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回医烙灸组表层也有TUNEL阳性软骨细胞,但凋亡指数显著低于模型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回医烙灸疗法可以减少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的凋亡,从而延缓膝骨性关节炎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0.
谢炜  杜念念  于林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2):134-136,108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大鼠退变颈椎间盘中MMP-3和TGF-β1的影响。结论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A组)、模型组(B组)、葛根素高(C组)、中(D组)、低组(E组)、颈复康颗粒组(F组),每组各28只(4周组14只,8周组14只)。建立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在给药4周、8周后每组取6只标本HE组织学染色观察椎间盘的退变特征,其余8只取标本检测各组退变椎间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3,MMP-3)、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含量。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颈椎间盘出现明显退行性改变,大鼠颈椎间盘中TGF-β1含量减少(P<0.05)、MMP-3含量增多(P<0.05)。与B比较,C、D、E、F组大鼠颈椎间盘退变不明显,大鼠颈椎间盘中TGF-β1含量增多(P<0.05)、MMP-3含量减少(P<0.05)。结论葛根素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因子TGF-β1和MMP-3的含量,从而影响椎间盘细胞外基质合成和降解,延缓椎间盘退变。  相似文献   

11.
李燕  陈德胜  杨卫东  金群华 《宁夏医学杂志》2007,29(3):200-202,I0004
目的检测实验性椎间盘退变中MMP-3的表达,进一步研究椎间盘退变的发病机制。方法建立SD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为实验组,正常SD大鼠为对照组,每组各16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DS—PAGE进行检测两组椎间盘组织中MMP-3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椎间盘组织均有MMP-3表达,实验组的MMP-3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结论MMP-3在腰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MMP-13在大鼠退行性变腰椎间盘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大鼠腰椎间盘退变中的作用。方法雄性大鼠24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建立大鼠手术制备腰椎间盘退变模型,正常组不做处理,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椎间盘组织中MMP-13的表达。结果组织病理学显示实验组髓核细胞数目较正常组减少。实验组和正常组椎间盘组织中均有MMP-13的表达,实验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P-13在腰椎间盘退变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明烙灸疗法对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内磷脂酰肌醇激酶(PI3K)和哺乳动物西罗莫司靶蛋白(mTOR)的基因和蛋白质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以及烙灸组,每组各10只。采用Hulth造模方法制备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烙灸组在造模4周后开始干预,在膝关节局部进行烙灸疗法,每天20 min,每天1次,治疗4周;对照组不予干预。各组动物在实验的8周后处死,通过HE染色观察病例变化;采用Western-blot检测PI3K和mTOR蛋白的表达;采用RT-qPCR方法检测PI3K和mTOR mRNA的表达。结果 烙灸组膝关节软骨的Mankin的评分、软骨细胞中PI3K和mTOR的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烙灸疗法可以提高兔膝骨性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细胞PI3K和mTOR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的过度凋亡,从而减少膝骨关节软骨的退变。  相似文献   

1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17):1308-1313
目的:探究针刺对颈椎间盘退变大鼠椎间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Lp-PLA2)、前列腺素E_2(PGE_2)和细胞外基质胶原、代谢酶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配到以下3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切开颈部皮,然后缝合)、模型组(采用建模方法处理)和针刺治疗组(每天持续30 min,完整疗程包括14 d,两个疗程间隔2 d);通过qRT-PCR分析VEGF、PLA2和PGE_2的mRNA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测定VEGF、PLA2和PGE_2蛋白的蛋白质水平;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Ⅰ型和Ⅱ型胶原;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含量;使用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评估针刺治疗对颈椎间盘退变大鼠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模型组较假手术组VEGF、PLA2、PGE_2 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升高,而针刺治疗组能够降低模型组VEGF、PLA2、PGE_2 mRNA、蛋白质表达水平(P<0.05);Ⅰ型胶原与椎间盘退变正相关,Ⅱ型胶原与椎间盘退变呈负相关。模型组较假手术组Ⅰ型胶原表达水平升高,Ⅱ型胶原表达水平降低,而针刺治疗组能够恢复模型组Ⅰ型和Ⅱ型胶原水平(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TNF-α、IL-1β、MMP-1、MMP-3表达水平升高,而针刺治疗组能够降低模型组TNF-α、IL-1β、MMP-1和MMP-3表达水平(P<0.05);模型组核膜被破坏,细胞核变得更致密,针刺治疗组中的细胞显示相对完整的核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中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增加。与模型组相比,针刺治疗组中TUNEL阳性细胞的数量减少(P<0.05)。结论:针刺能够降低颈椎间盘退变大鼠椎间盘VEGF、PLA2和PGE_2和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和代谢酶表达,增加Ⅱ型胶原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病理组织学改变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椎间盘退变组和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每组12只,手术方法制作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在造模后4周,将RES超细粉末制成20mg.mL-1的溶液,按50 mg.kg-1,每天1次腹腔注射,持续2周。正常对照组和椎间盘退变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三组大鼠在造模后8周取腰椎间盘组织,HE染色观察各组椎间盘病理组织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MMP-9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可见不同程度的髓核的脊索细胞及软骨样细胞减少,周围基质和水分亦较少,但比椎间盘退变组退变程度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MMP-9阳性染色的灰度值分析显示白藜芦醇药物干预组阳性染色弱于椎间盘退变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藜芦醇具有减轻实验性腰椎间盘组织退变的作用,抑制MMP-9的表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温和灸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运用原位杂交技术观察温和灸天柱穴、大杼穴对大鼠颈椎间盘组织Ⅰ型胶原、Ⅱ型胶原表达的影响,并设假手术组、芬必得组、模型对照组。结果:对大鼠颈椎间盘组织内的Ⅰ型胶原蛋白表达,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温和灸组、假手术组与模型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对Ⅱ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假手术组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温和灸组与芬必得组、模型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温和灸可以促进Ⅱ型胶原的合成,降低Ⅰ型/Ⅱ型胶原比值,从而增加颈椎间盘的抗牵拉能力,维持椎间盘正常的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l(IL-1)在去势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30只3月龄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均分为基础对照组(BL组)、去卵巢手术组(OVX组)、假手术组(sham组),每组各10只;BL组在手术开始前处死大鼠,其余两组术后3个月处死大鼠,并与处死前10d和4d分别给予显色双荧光标记;L2-4椎体进行骨密度及硬组织切片分析,k4-5,进行HE常规染色、VG特殊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MMP-13、IL-1的表达,观察椎间盘的病理学改变并据评分标准对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LVD)进行评分。结果大鼠腰椎骨量的下降及椎间盘的退化,OVX组较Sham组严重(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OVX组与sham组比较,大鼠椎间盘中MMP-13、IL-1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MMP-13、IL-1表达量的增加是腰椎间盘退变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肝健腰方对腰椎间盘退变大鼠椎间盘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75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腰痹通组、强力霉素组、补肝健腰组,每组各15只,成功制备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分别给予腰痹通胶囊、强力霉素、补肝健腰方药物灌胃,检测各组干预前和干预后20、40 d时椎间盘MMP-3、TIMP-1表达。结果干预后20、40 d,腰痹通组、强力霉素组、补肝健腰组椎间盘MMP-3、TIMP-1表达较模型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痹通组、强力霉素组、补肝健腰组在干预后20、40 d时椎间盘MMP-3、TIMP-1表达水平,分别与本组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补肝健腰组在以上各时间点与腰痹通组、强力霉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肝健腰方能降低腰椎间盘退变模型大鼠椎间盘MMP-3、TIMP-1表达,这可能是其防治椎间盘退变疾病的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8(FGF-18)在兔椎间盘退变(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IDD)发生过程中抗分解代谢作用及对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 取新西兰大白兔45只,体重为2.5~3.0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行纤维环穿刺造模(分别在L3~L4、L4~L5及L5~L6椎间盘进行穿刺),造模后予椎间盘内注射阳性过表达FGF18慢病毒(干预组)、阴性慢病毒(模型组),假手术组仅暴露椎间盘不做针刺处理.术后4周、8周将各组大白兔处死取材,分离椎间盘.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记检测细胞外基质降解酶MMP-3、ADAMTS-5表达变化.HE染色及组织学评分评估椎间盘退变情况.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并经统计学分析.TUNEL法检测各时间点髓核细胞凋亡率.结果 术后8周时,各手术组的MMP-3、ADAMTS-5表达均高于假手术组,干预组表达低于模型组.组织学提示FGF18处理延缓椎间盘退变.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各手术组caspase-3阳性表达髓核细胞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干预组较模型组下调.定量分析TUNEL染色显示干预组凋亡髓核细胞较模型组亦减少.结论 髓核细胞过表达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18可抑制细胞凋亡,进而延缓椎间盘退变进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LBP)对大鼠退变腰椎间盘的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4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椎间盘退变组、LBP干预组,每组14只。采用手术方法制作大鼠腰椎间盘退变模型,LBP干预组在造模后4周,每天上午8:00灌胃给药,80mg.mL-1,容量为1mL.kg-1,连续4周。假手术组及椎间盘退变组分别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连续4周。在造模后8周三组所有大鼠再次麻醉,取出椎间盘组织,分别在光镜及电镜下观察椎间盘形态学的变化。结果 HE染色光镜观察假手术组髓核细胞丰富,形态不规则,集中成簇;椎间盘退变组髓核细胞稀少,细胞基质见大量的空泡;LBP干预组髓核细胞有变性、坏死,但较椎间盘退变组退变程度减轻。电镜下假手术组的髓核细胞多见,核膜完整,细胞器丰富;椎间盘退变组髓核细胞减少,细胞器缺失,见大量的空泡;LBP干预组髓核细胞减少,有变性、坏死,退变较椎间盘退变组减轻。结论 LBP可能对大鼠腰椎间盘髓核组织退变有延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