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除了一般人群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家族史、年龄、性别)外,目前认为慢性肾脏疾病相关危险因素如贫血、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磷血症、低蛋白血症、微炎症状态、氧化应激等与终末期肾脏疾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均衡混杂因素,针对保健工作重点内容,分析老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2年12月解放军总医院收治的老年住院患者1650例,根据诊断分为脑卒中组1381例,对照组269例。以1︰1比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方法均衡混杂因素,匹配后脑卒中组268例,对照组268例。匹配前后对基线资料进行比较,将匹配后数据通过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脑卒中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匹配前脑卒中组年龄、男性、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既往高血压、既往脑卒中、既往冠心病、既往高脂血症、既往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体质量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匹配后2组年龄、男性、体质量指数、吸烟、饮酒、高血压家族史、脑卒中家族史、冠心病家族史、既往高血压、既往脑卒中、既往冠心病、既往高脂血症、既往糖尿病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匹配后脑卒中组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和收缩压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TC、LDL-C、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OR=1.212,95%CI:1.076~1.364,P=0.001)、同型半胱氨酸(OR=1.036,95%CI:1.009~1.064,P=0.010)、收缩压(OR=1.012,95%CI:1.002~1.023,P=0.024)是影响老年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独立危险因素包括高血糖、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血压。  相似文献   

3.
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危险因素。方法分析96例青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有明确病因者90例(93.75%),病因不清者6例(6.25%)。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家族史、TIA、高血脂、饮酒及高同型半胱氨酸。结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以早发性动脉硬化为主,其次有栓塞性血管病、血管狭窄等。主要危险因素是: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出院结局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8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出院时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患者分为结局良好组和结局不良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合并高血脂情况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差异,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局不良组患者的年龄、合并高血压情况、合并糖尿病情况、合并高血脂情况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结局不良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39μmol/L)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60岁)、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5. 39μmol/L)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干预,或能帮助其改善不良结局,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后临床危险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8月~2015年3月收治的行PCI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对本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予以单因素分析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危险因素中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均可提高PCI术后MACE发生率;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年龄、高血压、家族史、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与PCI预后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PCI术后与冠心病家族史、糖尿病、高血压、性别、年龄、吸烟及血脂等密切相关,临床应加强对该类因素预防,以降低PCI术后冠心病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并改善其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2015年汕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病例组,同期在本院门诊进行体检的正常人10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及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发生情况,长期酗酒及吸烟情况,偏头痛史及脑卒中家族史。结果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酗酒率、吸烟率、偏头痛史阳性率、脑卒中家族史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是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是青年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高尿酸血症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脑梗死患者1 026例为脑梗组,选同期887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及血尿酸(SUA),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尿酸均可能是脑梗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0);且影响强度依次为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年龄高尿酸血症性别。结论高尿酸血症可能是脑梗死新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青年早发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危险因素。方法 按照入选、排除标准,分为青年早发冠心病组(199例年龄≤40岁冠心病患者)、老年冠心病组(1737例年龄≥65岁冠心病患者)和健康对照组(204例年龄≤40岁冠脉造影正常的对照者),对3组患者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比较3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血压、心率、吸烟、家族史等基础情况,以及并发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肾功能不全等,分析两组的差异性。结果 青年冠心病以前降支病变为主,主要为单支病变,且发病较急是其冠脉病变特点。青年早发冠心病组中男性、吸烟史,冠心病家族史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于健康对照组,而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更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青年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饮酒有一定保护作用。结论 吸烟、冠心病阳性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是青年早发冠心病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为预防青年缺血性卒中提供参考.方法 青年(18~45岁)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215例,其中男176例(81.86%)、女39例(18.14%).回顾性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房颤等可致心源性卒中的心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高尿酸血症病史,血液指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比较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述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头颅血管CTA和(或)MRA或DSA、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病因分型(TOAST分型),比较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的TOAST分型比例.结果 男女性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高脂血症所占百分比比较,P均<0.05;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所占百分比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为男女青年患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TOAST病因分型中,男性、女性青年缺血性卒中均以SAA、LAA多见,两组比较,P>0.05.两组SOE比较,P<0.05,均以烟雾病多见.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青年缺血性卒中男性患者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高脂血症方面的暴露高于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均以SAA、LAA多见,女性SOE型患者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正>脑卒中是一种异质性的疾病,包括脑缺血性事件(85%的患者主要继发于动脉阻塞)和脑出血(15%)。在缺血性脑卒中,20%是心源性栓塞,20%是颈动脉疾病,25%是腔隙性脑梗死,30%原因不明,5%是由于不寻常的原因。发病机制是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吸烟、糖尿病、中度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超重)和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年龄、性别和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相关。但也有不常见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6,(1)
目的分析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为有效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将其余50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在吸烟、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BMI、性别、年龄、TC、TG、HDL-C及LDL-C方面的差异,同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BMI方面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性别构成比、年龄、TC、TG、HDL-C及LDL-C水平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吸烟(OR=3.342)、高血压(OR=2.578)、糖尿病(OR=2.341)、高脂血症(OR=3.176)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为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干预,可能有助于降低冠心病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心血管病与基因突变(3)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血管性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脑血管疾病传统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吸烟以及冠心病家族史等,通过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可以明显延缓和逆转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但50%以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没有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因此寻找心脑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素势在必行。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新的危险因素之一。1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的新的危险因素  自1969年哈佛大学病理学教授McCully首先发现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先天性胱硫醚β-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高血压是脑卒中危险因素中重要的可干预因素,寻找出性别差异对于卒中风险的影响,从而为制订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 2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烟酒嗜好、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空腹血糖(GLU)、同型半胱氨酸(Hcy)以及疾病既往史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卒中危险因素以及Lg Hcy和各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2 25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女性患者SBP、GLU、TC、HDL-C、非HDL-C、TG的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比例均较男性患者显著升高(P0.05),但是女性患者Hcy血浆含量和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比例较男性患者明显降低(P0.05)。男女患者罹患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糖尿病、吸烟、SBP/DBP、Lg Hcy的升高以及HDL-C的降低,但是在女性患者除了上述危险因素外,还包括TG的升高(P0.05)。女性患者Lg Hcy和SBP、DBP、TG之间的交互作用增加脑卒中的患病风险(P0.05),但是男性患者仅Lg Hcy和DBP的交互作用增加脑卒中的患病风险(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无论男女,降低SBP/DBP水平,均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发生。血浆Hcy含量的升高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Hcy又通过与不同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而增加卒中患病风险,这些差异应该在高血压的治疗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豫北地区青年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为本地青年缺血性脑卒中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期居住于豫北地区的130例首发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患者13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青年缺血性卒中组男性(76.15%)多于女性(23.85%),农村患者(73.08%)多于城镇患者(26.92%),与中老年组相比,男女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340,P=0.002)。青年缺血性卒中组前5位危险因素依次为高脂血症(56.15%)、高血压(55.38%)、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2.31%)、吸烟(49.23%)和饮酒(36.92%);而中老年组分别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61.48%)、高血压(57.78%)、高脂血症(40.00%)、吸烟(33.33%)和糖尿病(25.93%)。两组间危险因素相比,青年组高脂血症患病率、吸烟率、饮酒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豫北地区青年缺血性卒中在性别差异、城乡分布、危险因素方面具有一定的特点。控制与生活方式相关的危险因素,尤其是纠正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本地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预防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一种世界范围内的高发病、高致死率疾病。近年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的缺乏除了能影响骨骼系统的健康,还与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疾病之间存在关联。维生素D水平缺乏甚至能够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风险,影响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但是维生素D发挥其心血管系统保护作用的机制仍未完全明确。而升高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已经明确为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受遗传、膳食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都存在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现就近年关于维生素D、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做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心病、脑卒中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了解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的差异。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的冠心病、脑卒中患者,年龄35~59岁,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排除体重指数(BMI)≥25kg/m2患者。入选患者81例,其中冠心病组43例,脑卒中组38例;正常对照组20例,三组入选年龄、性别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所有入选者抽清晨空腹血,EDTA抗凝,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结果:冠心病组、脑卒中组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均值分别为(16.6±8.0)μmol/L、(19.9±10.2)μmol/L,均高于正常对照组(8.59±1.43)μmol/L(P〈0.05),但冠心病组、脑卒中两组之间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是导致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高血压、高血压合并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高血压合并脑卒患者31例作为A组,其他均为单纯的高血压患者63例作为B组,选取同时在我院接受体验的健康人员94例为C组,对比三组人员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B组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高于A组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型半胱氨酸不但是高血压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且高同型半胱氨酸还是高血压患者出现脑卒中,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性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青年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的131例青年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危险因素。结果青年脑卒中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1.73:1)男性占63.35%,女性占36.64%;缺血性脑卒中占70.99%,出血性脑卒中占29.00%;高血压病59例(45.00%),高血脂症53例(40.45%),吸烟36例(27.48%),高同型半胱氨酸(Hcy)25例(19.08%),酗酒23例(17.56%),糖尿病23例(17.57%)。结论青年脑卒中男性发病率较高,其主要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酗酒。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ICS)的危险因素对其发病的影响。方法:在哈尔滨市动力区40岁的12 241人中,选择既往已确诊ICS的患者350例为卒中组,另随机抽取该地区经查体的40岁以上非ICS人群350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ICS危险因素,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除饮食口味(P0.01)外,两组的年龄、民族、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高血压病(OR=5.853,95%CI:3.188~10.673)、高脂血症(OR=5.601,95%CI:2.378~9.635)、颈动脉斑块(OR=4.963,95%CI:2.350~9.843)、心脏病(OR=4.568,95%CI:2.535~7.745)、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OR=4.076,95%CI:3.001~8.270)、明显超重(OR=3.421,95%CI:1.598~6.476)和脑血管病家族史(OR=3.065,95%CI:2.543~4.236)为ICS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根据OR值的大小,ICS的危险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高血压病、高脂血症、颈动脉斑块、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明显超重和脑血管病家族史。结论:除了传统的高血压病史、血脂异常和脑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险因素以外,颈动脉斑块、心脏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明显超重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老年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方法 选取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466例,将所有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积分进行分组,≤4分者为A组、5~20分者为B组、21~32分者为C组、>32分者为D组.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生活习惯以及合并疾病等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及高血压、高血糖及高脂血症均是老年人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应指导患者戒烟,并通过药物或者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控制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