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邱红星  艾敏 《中外医疗》2013,(35):119-120
目的 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丹参饮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效果.方法 选择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38例.随机分组,实验组利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配以丹参饮,再加以西医的常规治疗;对照组仅用西医方法予以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丹参饮的治疗痰瘀互阻型的胸痹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应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临床辨证分析和典型病例分析。浅析血府逐瘀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临床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体床临床效果。说明血府逐瘀汤与瓜蒌薤白半夏汤合用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韩新民教授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小儿叹气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韩新民教授临诊,记录相关医案、分析典型病例,总结归纳韩新民教授诊治小儿叹气的临证思路和效验方药,并举验案一则以佐证。[结果]韩新民教授认为叹气患儿多为虚实夹杂之证,脾肺气虚、胸阳不振,兼挟有痰浊实邪,对证施治之时,运用通阳益气、豁痰散结、活血化瘀法,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常常能收到较好疗效。[结论]韩新民教授治疗小儿叹气有独到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在临床实践中行之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1例痰瘀互阻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加减法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丹参饮治疗痰瘀互阻型胸痹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麦秀静 《中医学报》2019,34(7):1414-1417
小儿叹气症病位主要在心,涉及肺、脾、肾,痰瘀为主要的病理因素,病机总属本虚标实。疾病初期,以疏散邪毒为主,重视清热解表或清热利湿,将邪毒止于萌芽中,防邪不解而传于心;疾病中期,以豁痰化瘀为主,兼以理气健脾,主张"治痰勿忘祛瘀,治瘀常须豁痰",即痰瘀同治;疾病后期,兼以益气养阴,选方用药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归脾汤加活血化瘀之品,豁痰化瘀而不忘养阴益气,进一步巩固治疗,避免复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合加减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76例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患者,按照临床用药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38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38例患者给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有26例患者治疗显效,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有22例患者治疗显效,总有效率为78.9%,两组差异性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患者给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能有效减少患者心痹心痛的发作次数,对改善患者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3年6月-2016年9月收治的94例冠心病心绞痛痰於互结症患者选为本次实验对象。随机将94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进行研究讨论,每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增加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经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各项临床病症均得到有效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栝蒌薤白半夏汤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具豁痰开结、通阳宣痹之功效。近年来,根据“异病同治”原理,运用该方加减治疗肺系疾病不仅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基础研究也证实其有抗菌,镇咳、祛痰,降低肺动脉高压等作用。笔者就该方治疗肺系疾病的概况做一文献综述。1临床应用1.1治疗慢支并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有胸阳肺气由盛转衰、痰浊水饮等实邪则由弱变强的病理特点,可形成肺气亏虚,胸阳不足,痰饮留弊,心脉瘀阻的病机,与胸痹“阳微阴弦”的特点相符[1]。魏氏[2]以此方配伍治疗48例慢性支气管炎、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阳微阴弦"的病机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整理《金匮要略》中有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及方剂,查阅有关方剂的文献报道,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概念,从"本虚""标实"两个方面阐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查阅文献中关于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汤、人参汤、粳米附子汤、乌头赤石脂丸、大黄虫丸和大柴胡汤等《金匮要略》中经典方剂的现代药理学报道。[结果]中医虽无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名,但却有诸多对其症状及病因病机的描述,"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金匮要略》提出"阳微阴弦"的理论,并创制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枳实薤白桂枝汤、桂枝汤、人参汤、粳米附子汤、乌头赤石脂丸、大黄虫丸和大柴胡汤等方剂。根据文献报道《金匮要略》中的这些方剂都可以用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结论]《金匮要略》中提出的胸痹"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相同。根据这一病机仲景创制的大量方剂,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其均可以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因此可以将"阳微阴弦"的病机理论扩大应用到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中。这一治疗思路值得进一步探索,古为今用,以获良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72例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2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6)与观察组(n=36),对照组选择西药治疗,观察组选择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经过4周治疗后,对比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痰浊闭阻型胸痹心痛患者应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治疗效果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胸痛、胸闷、心悸等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缓慢性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相当于中医学的"心悸""、眩晕""、怔忡"、"迟脉证"、"厥证"、"脱证"等范畴。其病机以心肾阳虚、血脉瘀阻为基础。郭维琴教授采用益气温阳活血法来治疗,在半夏麻黄丸基础上自拟复窦合剂,主要组成为:党参、炙麻黄、仙灵脾、半夏、川芎等,随症加减;气阴两虚者在复窦合剂基本方基础上加以麦冬、玄参、五味子以养阴助阳;痰瘀痹阻者,在原方基础上加用瓜蒌、薤白、丹参、三七,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陈可冀院士辨治冠心病医案的数据挖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挖掘与总结名老专家陈可冀院士临床辨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诊疗规律。方法:91例诊断为冠心病经陈可冀院士治疗的患者,将其初诊数据录入数据库,各种名词标准化,利用SQLServer工具对患者的症状、中医诊断、治则、用方、用药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91例冠心病患者出现证候多为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等。所处方剂多以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散、冠心Ⅱ号方、血府逐瘀汤等化裁。用药次数最多的依次是瓜蒌、半夏、薤白、川芎、赤芍、延胡索、红花、丹参等。结论:冠心病实证最常见,多为痰瘀互结证、水与血结证、瘀阻心脉证;其次常见虚实夹杂证,如气虚血瘀证、阴虚阳亢证。临床病例体现了陈可冀院士治疗冠心病“两补”(“补肾”和“补气血”)、“三通”(“芳香温通”、“宣痹通阳”和“活血化瘀”)和“心胃同治”的学术思想。数据挖掘结果客观反映了陈可冀院士注重活血化瘀治法诊疗冠心病的临床特色与经验。  相似文献   

13.
林敬梅  顾敏杰  林跃东 《当代医学》2011,17(24):153-154
用古方、立新意、创新路,治疗冠心病。例1:肾虚痰瘀互结型,补肾佐以祛痰化瘀,方选验方舒心汤化裁,加黄芩、金银花清热解毒,疗效显著。例2:肝心痛:心肝同治,选柴胡疏肝散、金铃子散、瓜蒌薤白半夏汤化裁加减,待标识去其大半,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疗效显著。例3:胃心痛:心胃同治,理气化湿,益气活血,清热消痰开痹。方选小陷胸汤:丹参饮、霍朴夏苓汤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14.
通过收集中医古籍文献数据,结合中医临床用药经验和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成果,对瓜蒌薤白半夏汤的药物炮制品种及处方剂量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分析,为经典名方的研发与临床应用提供文献依据。经考证,瓜蒌薤白半夏汤中的“白酒”为低度米酒(酒精浓度10%~20%),其余药物炮制品种应选用生瓜蒌、生薤白、姜半夏。研究发现,半夏剂量应选择吴迁本“半夏半升”为宜。瓜蒌薤白半夏汤标准剂量为瓜蒌55.422 g, 薤白46.875 g,姜半夏61.990 g, 白酒2 000 mL, 现代中医临床参考用量为瓜蒌15 g,薤白12 g,姜半夏16 g,白酒500 mL。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心绞痛属痰瘀互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中医症状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本组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的症状评分降低(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胸闷、胸痛、心悸的症状评分降低更加明显(P 0. 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痰瘀互结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潘洋 《大家健康》2016,(10):153-153
目的:观察分析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78例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成分为30g瓜蒌,25g葛根,20g白芍,15g丹参、茯苓、薤白,12g姜竹茹,10g柴胡、桂枝、延胡索、郁金、党参、法半夏,9g陈皮。1剂/d,水煎至200 ml,早晚各一次。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西药治疗痰浊闭阻型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瓜蒌薤白半夏汤出自<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为治疗胸痹心痛不得卧的经典方.原文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1]"方中瓜蒌宽中豁痰,薤白通阳宣痹,半夏驱逐痰饮,加白酒轻扬以行药势,诸药相合,共凑通阳泄浊,豁痰开结之功效,是通阳泄浊的代表方.凡痰浊壅盛,症见胸痛胸闷或痛引肩背,舌苔白腻者,以本方化裁,均可获效.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其他病因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的疾病,以心绞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类似于中医"胸痹"。雷忠义国医大师结合临床实践,提出冠心病从肾论治,以羊红膳为主配伍组方;结合患者胸痛、胸闷并见之症,提出该病病机关键为痰瘀互结,创新性地把汉代张仲景名方瓜蒌薤白类方和活血化瘀之法结合,结合长期临床、实验研究,创制新药丹蒌片治疗冠心病;耄耋之年,回归文献,结合临床,再次研究冠心病,提出冠心病痰瘀毒胶结之病机,创制新方丹曲片。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年升高的趋势[1]。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中医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目前基本形成以活血化瘀、益气温阳[2]为主的诊疗体系。血府逐瘀汤、瓜蒌薤白半夏汤、生脉散、人参养荣汤等成为治疗心脏疾病常见的中药处方,选药多用温通、补益、辛散之品。临床常用的心内科中成药多以瘀、虚为基点立法、组方,如丹参制剂、血脂康、通心络、参松养心胶囊等。但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仍有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清代张聿青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的配伍规律研究,分析其灵活化裁仲景方的理论依据与具体用药经验,以期对现代临床运用瓜蒌薤白半夏汤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