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48例可疑甲真菌病病甲分别进行扫描电镜,甲组织病理学检查,甲研末后的真菌培养和真菌镜检,发现扫描电镜的阳性率最高(87.05%),其他依次为甲组织病理学检查(60.42%),真菌培养(41.67%),真菌镜检(27.08%),在扫描电镜下病甲腹侧面可见菌丝及孢子,并有菌丝向甲内穿入,提示电镜可以大大提高甲真菌病的诊断率,还可观察真菌的侵袭情况,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各种病甲及外观正常甲与病菌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1例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甲病理及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例4岁男孩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甲组织PAS及Grocott改良六胺银染色可见甲板中有杂乱无章的假菌丝,扫描电镜见菌丝自甲板腹侧侵入,并在甲板内生长。  相似文献   

3.
1990年 3月~ 2 0 0 2年 3月 ,我科共遇见非真菌性甲病误诊为甲真菌病患者 3 8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男 15例 ,女 2 3例 ;年龄 6岁~ 68岁 ,平均 3 5 .4岁 ;病程 1个月~ 42年。1.2 误诊情况  3 8例非真菌性甲病均仅根据临床症状而被误诊为甲真菌病。曾接受伊曲康唑治疗者 17例 ,特比萘芬治疗者 6例 ,酮康唑治疗者 3例 ,拔甲治疗者 3例。另 9例接受过外用药物治疗 ,包括冰醋酸、碘酊、卡氏搽剂、霉克霜等。1.3 实际甲病  3 8例患者病甲 2 15只。经询问病史、体检、真菌直接镜检、培养、皮肤病理及X线摄片 ,确诊为…  相似文献   

4.
临床资料患者,女,45岁。因甲板改变及甲周红肿伴甲周皮肤瘙痒4个月来院就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手中指甲板粗糙,呈混浊黄褐色,甲板略增厚,甲下角质中度增生有明显的碎屑,甲板与甲床部分分离,周围甲沟红肿(图1)。  相似文献   

5.
甲真菌病是指由皮肤癣菌、酵母菌及非皮肤癣菌的霉菌等引起的甲板或甲下组织感染,主要表现为甲的外形损害和色泽改变。其治疗方案与非真菌性甲病治疗方案迥异。如对非真菌性甲病认识不足,则容易简单地将甲损害等同于甲真菌病从而导致误诊,因此鉴别两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对两者的诊断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检测1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BCIE)患者KRT1和KRT10基因突变。方法 提取患者及其家人外周血DNA,PCR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检测潜在的基因突变。结果 该患者KRT10基因第1号外显子中的第467位碱基发生G→A杂合突变(c.467G>A),导致其编码的第156号氨基酸发生错义突变(p.Arg156His),患者父亲、母亲、姐姐均未发现该突变。患者及其母亲第7号外显子中的1 654~1 683位点发生重复突变,即NM_000421.5:c.1654_1683dup,该突变导致其编码的556至565位的氨基酸发生甘氨酸重复(p.Gly556_Gly565dup),该突变呈杂合状态,患者父亲、姐姐均未发现该突变,提示其为新发突变。KRT1基因未检测到突变。结论 KRT10基因的c.467G>A错义突变是本例BCIE的致病原因,NM_000421.5:c.1654_1683dup重复突变可能不会导致BCIE。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由4种真菌引起的儿童全身广泛性感染。患儿男,13岁。全身出现脱屑性红斑、斑块、脱发、灰甲及甲变形10年。头部皮损真菌学鉴定为许兰毛癣菌,臀部皮损培养见紫色毛癣菌生长,指甲刮屑培养出絮状皮癣菌,踝周鳞屑和趾甲屑培养为污染菌,舌部系白念珠菌感染,经伊曲康唑0.1g/d口服,治疗6周完全治愈。  相似文献   

9.
1 病历摘要 患儿女,9岁.因面部、耳廓及双手背反复出现红斑和水疱6年,于2017年4月16日来我院皮肤科就诊.6年前患儿面部、耳廓及手背等部位于日晒后反复出现红斑、丘疹及水疱,偶见血疱,疱液干涸后结痂,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皮损春夏重,秋冬轻.近半年来,双眼畏光,右眼逐渐出现视物模糊.2个月前于我院眼科门诊就诊,诊断为...  相似文献   

10.
报告2例汗孔角化病。例1.患者女,57岁,面部、颈部及四肢斑块渐增多30年。皮肤科检查:面部、颈部及四肢等暴光部位可见圆形、花环状或不规则的角化过度斑,边缘隆起,中央轻度凹陷、萎缩。诊断:播散性浅表性光线性汗孔角化病。例2.患者男,45岁,全身散在斑块20年余。皮肤科检查:全身散在棕褐色角化性斑块,部分边缘隆起,纤细如线,离心性扩大,中央色素沉着。诊断:播散性浅表性汗孔角化病。2例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均可见角化不全柱斜插入凹陷的表皮内。全外显子测序发现相关突变,例1为MVK c.1126G>A,例2为ATP2C1 c.899+4A>T。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甲真菌病的病指甲与正常指甲生长速率的差异。方法 运用游标卡尺测量指甲生长长度 ,计算每日生长速率。结果 正常甲组 14 94个指甲 ,甲速为 0 .10 3± 0 .0 2 7mm/d ;病甲组 463个指甲 ,甲速为 0 .13 4± 0 .0 3 7mm /d。结论 病甲生长速度明显加快。病甲的生长速率也与甲位相关 ,受年龄 ,性别和温度的影响 ,但影响的程度远不如正常甲。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的皮疹特点,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有皮疹表现的川崎病患儿的皮疹进行分析.结果:86例伴有皮疹的川崎病患儿中,在发病第3天时出现皮疹者最多,出疹后2~3天皮疹消退多见;以荨麻疹样皮疹为主,麻疹样皮疹次之;多分布于头面及躯干部;出疹时多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皮疹消退后均无色素沉着,恢复期手足大多有皮肤膜样脱屑.结论:提高对川崎病皮疹特点的认识,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误诊和并发症的发生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患者女,25岁.20甲变薄、纵嵴无光泽,逐渐损毁2年.患者自述2年前20甲同时出现变薄、纵嵴、无光泽,继而甲根部出现灰白色斑点,逐渐融合后呈虫蚀样剥脱,致甲损毁.多次在当地就医,均拟诊为甲真菌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合并甲真菌病、口腔念珠菌病的情况及特点。方法观察176例SLE患者的甲真菌病及口腔念珠菌病的危险因素及其致病真菌构成情况。结果 176例SLE患者中,104例合并真菌感染。甲真菌病61例(34.66%),口腔念珠菌病69例(39.20%),其中二者同时发生26例(14.77%)。甲真菌病的主要病原体为红色毛癣菌,临床类型主要为远端侧位甲下型(52.46%)。口腔念珠菌病主要病原体为白念珠菌。甲真菌病的患病率随着SLE病程延长而增加。口腔念珠菌病的患病率受泼尼松每日用量、接受甲强龙冲击治疗、使用广谱抗生素的影响。使用免疫抑制剂及病情严重程度对二者的发生均有影响。结论 SLE易发生甲真菌病和口腔念珠菌病,要早期检查并关注存在危险因素患者的甲及口腔黏膜变化。  相似文献   

15.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慢性深部感染性真菌病。当人皮肤有外伤时接触此菌易被感染,一般见于暴露部位,尤其是手足多见。现将笔者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5岁。右手背反复出现肿胀、溃疡7年余,多次给予碘化钾、伊曲康唑等治疗,均初始有效。经过真菌涂片、真菌培养、组织病理鉴定为茄病镰刀菌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检测1例先天性大疱性鱼鳞病样红皮病患者KRT1和KRT10基因突变.方法: 提取患者及其家人外周血DNA,PCR扩增KRT1和KRT10基因编码区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并测序,以100名正常人作对照.结果: 该患者KRT10基因第1号外显子中的第466位碱基发生C→T杂合突变(c.C466T),导致其编码第156位氨基酸发生错义突变(p.R156C),患者父母、妹妹及正常对照均未发现该突变,提示其为新发突变.结论: KRT10基因的c.C466T错义突变可能为引起该患者临床表型的病因.  相似文献   

18.
临床资料 患者女,51岁,工人,已婚。主因右乳房下(胸腹壁皮下)出现条索状物伴轻度触痛20天,于2006年5月27日来我院就诊。加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胸腹部皮肤下条索状物伴轻度触痛,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既往糖尿病史3年余,每日服用二甲双胍片,1片,tid,已3年余,否认其它系统疾病,否认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曾到过疫区。  相似文献   

19.
Addison病1例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74岁。因全身皮肤色素沉着1年、食欲减退20 d于2017年5月3日至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皮肤发黑,并进行性加重。20 d前患者出现明显纳差,双下肢无力,短距离步行后双腿酸痛、心悸。既往曾至外院就诊,诊断为"皮肤黑变病",给予维生素C片口服,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9岁。右侧面部红斑、水疱后疼痛14个月,反复发热、关节痛1年,全身散在分布皮疹5月。体检:面部片状暗红斑,上覆暗红色和黄色痂皮,痂皮下可见点状溃疡和脓性分泌物;背部及双侧上肢散在分布10余个约1.0cm×1.5cm大萎缩性斑块,表面有少许痂屑,部分挤压后有少许脓液;右侧肘部可见淡红色斑块,内侧有一直径约0.5cm的厚壁水疱,疱液稠。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均升高,血清铁蛋白增高,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及血管壁部分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淋巴结活检呈反应性增生改变。诊断:成人斯蒂尔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