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腹泻为首发症状的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癌1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机体经典的内分泌腺体之外,还广泛散在地分布着许多具有内分泌作用的神经内分泌细胞。这些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即是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tumor)。神经内分泌癌,具有分泌多肽类激素和神经介质的  相似文献   

2.
长痘、便秘、失眠……很多女性朋友出现身体不适,都喜欢自嘲地将其归之于“内分泌失调”。但内分泌失调到底是怎么回事,了解的人就不多了。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内分泌组织和内分泌细胞所组成的体液调节系统,主要在神经系统支配和物质代谢反馈基础上调节激素分泌,进而调节人体的各种活动,保持人体健康。人体内分泌系统包括垂体、甲状腺等多个腺体,以及分布在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  相似文献   

3.
杨清峰  张旭 《淮海医药》2010,28(1):F0003-F0004
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T)是一种由神经内分泌细胞、炎症细胞、免疫细胞产生的含有14个氨基酸残基的环状多肽,具有广泛的内分泌抑制作用。1973年Brazeau等从下丘脑分离出这种多肽,命名为生长抑素。生长抑素广泛分布于甲状腺、肾上腺、颌下腺、肾脏、前列腺、胎盘等多种组织,在调节多种内外分泌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人工合成生长抑素的衍生物近百种。  相似文献   

4.
<正>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很高,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功能,也就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神经内分泌癌,就是苹果公司前总裁乔布斯得的那种癌,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恶性程度比较低,病程比较长,治疗方式与常见的胰腺癌也有所不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就是我们常说的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  相似文献   

5.
胰腺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它可发生于胰岛,也可以起源于腺泡和胰管之间的内分泌细胞。在临床上表现多有与某一激素过量分泌相关的症候群,多被误诊或漏诊,多数医院与医师对此缺乏足够认识,极有必要提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认识和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免疫系统(IS)的相似点免疫细胞和CNS细胞之间的一些明显相似点列于上表.淋巴器官如胸腺、脾脏有自主神经系统的神经纤维分布,使其易受神经系统的直接控制,而不同于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的中介控制.无论其根本的调节机制是什么,这两个系统有一个共同特性:表达特定抗原;免疫细胞和CNS的神经胶质细胞之间也存  相似文献   

7.
<正>胰腺有内分泌和外分泌两种细胞。这两种细胞都会发生癌变,来源自内分泌细胞的癌,叫神经内分泌癌,比较少见,多数情况下恶性程度比较低,病程比较长,治疗方式与常见的胰腺癌也有所不同。来自外分泌细胞的癌,是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1]。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发达国家发病率高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来胰腺癌的发病率呈现上升的趋势,并且有  相似文献   

8.
樊松  梁朝朝 《安徽医药》2012,16(10):1389-1392
前列腺神经内分泌细胞对前列腺生理和病理多方面有重要的影响,其功能的改变与前列腺疾病发病密切相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神经内分泌细胞是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Amine Precur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APUD)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将前列腺内神经内分泌细胞的结构功能特点及其病理生理意义进行综述,尤其将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前列腺癌及慢性前列腺炎发病中的作用作为讨论重点,为理解前列腺疾病的发病机制及疾病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答:肺的非呼吸功能的研究已引起了广泛的注意,除肺泡分泌细胞分泌表面活性物质参与脂质、蛋白质代谢外,还参与激素、介质的生成与代谢。在气管、各级支气管、肺泡囊、腺体及导管等处均具有为数很少的K细胞(Kultschitzky cell),又称内分泌细胞、神经分泌细胞。这种K细胞有内分泌功能,而且认为K细胞可分为不同类型,并有不同的功能。肺的内分泌功能表现如下:  相似文献   

10.
胰腺有内分泌功能的胰岛,是一组细胞和丰富血窦组成的小体。近年来,由于检查技术的进展,发现胰岛至少有七种不同的内分泌细胞,B(β)细胞占胰岛细胞中40~60%,分泌胰岛素;A(α)细胞占20~30%,分泌胰高血糖素;D细胞占5~15%,分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D_1细胞占0~5%,分泌舒血管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 VIP);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方法 回顾分析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予以讨论.结果 患者术前未得到明确的病理诊断,术后2周恢复良好,痊愈出院.出院3周后右腋窝淋巴结转移,7周后全身转移死亡.病理检查: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记物神经原特异性烯醇酶、嗜铬粒蛋白A和突触素.结论 睾丸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是一种比较少见的高度恶性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凶险,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2.
神经内分泌肿瘤,最初被称为类癌,是起源于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中的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在全部恶性肿瘤中的比例不足1%,多见于消化道。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有文献报道小肠与直肠是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中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由于胃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在临床发展过程中几乎无症状,所以有三分之二的患者在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但5年存活率可超过60%。随着对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研究不断深入,检测方法多样,近年来其发病率有很大幅度增加。本文报道1例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伴肝转移的诊治过程,并对诊断和治疗直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文献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3.
神经内分泌肿瘤起源于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能分泌激素的细胞。神经内分泌细胞在全身各处都能找到,其能够执行特殊的功能,例如调节肺内气体和血液的流动,调节食物通过胃肠道的速度等。美国每年预计有79,000人被诊断为神经内分泌肿瘤,且该数字仍呈现上升趋势。因为神经内分泌肿瘤在长到非常大时才会出现临床症状,故其被发现时常已到晚期。  相似文献   

14.
神经肽Y概述     
神经肽 Y(NPY)是 YY 肽(PYY)和胰多肽的同系物,由36个氨基酸构成,N-端为酪氨酸,C-端为酪氨酰胺,各物种间氨基酸组成极少变化。NPY 最显著分布于交感神经系统、肠和脑,它在脾和骨髓中的分布证明一些非神经和非内分泌细胞能合成 NPY。NPY和 NE 共存于交感神经元和肾上腺髓质。在副交感神经系统内有 NPY 阳性神经元,经常与肠血管活性肽(VIP)并存。在视皮质区,60%~80%含 NPY 的神经元分布在白质,对与脉管系统联络可能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部分的胃内分泌肿瘤为高分化非功能性肠嗜铬样细胞类癌,它发生于胃体或胃底的噬酸性黏膜。有3种不同类型:①Ⅰ型,与自身免疫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有关;②Ⅱ型,与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和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有关;③Ⅲ型,散在分布,与高胃泌素血症或自身免疫性慢性萎缩性胃炎(A-CAG)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联合CE方案治疗晚期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1例晚期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患者在CT引导下瘤体内植入125I粒子,术后给予CE方案化疗.结果 术后1个月症状缓解,术后1、6、20个月复查胸部CT,肿瘤明显缩小,无复发和发生转移.结论 对于无法手术治疗的纵隔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给予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同步联合CE方案化疗安全可行,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 UWI)的研究者已发现肉毒毒素如何阻止神经元中的神经递质释放 ,但尚不知毒素如何首先进入神经元。不管是吸入还是注入 ,毒素直接朝向神经元。毒素通过与神经元表面的受体结合 ,能被带入细胞 ,进而阻止神经递质的释放。  UWI的研究者发现神经节苷脂和蛋白一起作为受体起作用。应用细胞模型 ,研究者确认了与神经节苷脂一起作为 B型肉毒毒素受体的两种蛋白 ,它们是发现于某型神经元中的突触结合蛋白 ( syt) 和 。  当其中一种蛋白伸出细胞外时 ,毒素能锁定其上并被内化。为了进一步证实这一蛋白 -脂质对是毒素的目…  相似文献   

18.
随着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病因学的研究进展,人们发现子宫内膜癌的发病与高雌激素状态有重要关系,子宫内膜增生及癌变的发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子宫内膜癌中,除小细胞癌属神经内分泌肿瘤外,其他类型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出现内分泌型细胞(endocrine cell)也是较常见的现象,称子宫内膜癌的内分泌分化。  相似文献   

19.
神经内分泌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癌的分类近期强调了肺神经内分泌癌的类型。关于肺神经内分泌癌的发生,由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已在气管、支气管、肺和支气管腺体中得以确认,从而认定肿瘤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名称很多,诸如APUD瘤、类癌、雀麦细胞癌、髓样癌、神经内分泌癌等。现就神经内分泌癌的有关概念、类型、发生、诊断等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20.
生长抑素是在下丘脑正中隆起、大脑皮层、脑干、脊髓以及感觉神经节、胰腺D细胞、甲状腺C细胞、胃肠的许多内分泌细胞中合成的14肽单链激素,对多种内分泌及腺体有抑制作用。近年来已有其人工合成的8肽衍生物,使生长抑素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对上消化道出血、倾倒综合征、胰腺炎、糖尿病、肢端肥大症、肠梗阻等疾病有一定疗效,副作用轻而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