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米力农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治疗效果。方法 35例确诊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患儿应用米力农以0.5μg·kg-1·min-1速度持续静脉滴注在治疗中根据血压变化适当增加或减少米力农输入速度,连用3天,于治疗前、治疗后动态监测患儿血压、肺动脉收缩压(PASP)、经皮氧饱和度(SpO2)及动脉PaO2等变化。结果应用米力农治疗后患儿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动脉收缩压明显下降,血氧饱和度、动脉氧分压明显升高,差异有显着性(P〈0.01),35例接受米力农治疗的PPHN患儿治愈22例,好转8例,无效5例,有效率85.7%。结论米力农对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具有良好治疗效应,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中国妇幼保健》2013,28(8):1269-1272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在新生儿科确诊PPHN的46例患儿中,随机分为西地那非组0.6 mg/kg治疗14例,1.0 mg/kg治疗15例,2.0 mg/kg治疗17例3组。采用超声多普勒对肺动脉压力进行测量,并监测治疗前后脉搏氧饱和度及右上肢动脉血压变化,观察3组治疗前后各临床指标的变化。结果:3组治疗后平均肺动脉压力、动脉血氧分压、脉搏氧饱和度较治疗前都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动脉血压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随着西地那非剂量的增加,对降低新生儿肺动脉高压的有效率逐渐提高(P<0.05)。结论:西地那非是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的一种安全有效药物,随着剂量增加,降低肺动脉压力效果逐渐增加,显示存在一定剂量依从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PPHN患儿,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患儿。两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频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气分析指标、肺动脉收缩压(PASP)、血压、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0%(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SPAP、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分析指标、SPAP、收缩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机械通气治疗PPHN的疗效较好,可明显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显著改善患儿氧合指数和PASP,有利于疾病转归。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内皮素-1(ET-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8年3月在榆林市榆阳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观察组患儿接受高频震荡通气联合米力农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OI)]、收缩压(SBP)、肺动脉收缩压(SPAP)、血清TGF-β和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气指标、SBP、SPAP、血清TGF-β和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气指标、SBP、SPAP、血清TGF-β和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同一组内治疗前后患儿血气指标、SBP、SPAP、血清TGF-β和E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 05)。结论米力农联合高频振荡通气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血气指标,并且可更有效地控制TGF-β和ET-1水平,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硫酸镁配合酚妥拉明降低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60例,给予机械通气、保温、补液、抗炎、纠酸、改善微循环、纠正低钙、低钠等对症支持治疗,并使用硫酸镁和酚妥拉明维持静脉滴注,观察患儿生存情况以及治疗前和治疗后12 h肺动脉压力(PAMP)、经皮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吸入氧浓度(FiO2)。结果 47例患儿病情好转出院,5例放弃出院;8例死亡,47例存活患儿治疗12 h后肺动脉压力和吸入氧浓度较前明显降低,而血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氧分压则显著升高。结论硫酸镁配合酚妥拉明在基层医院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可有效改善患儿氧合,降低PPHN患儿死亡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出现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法)、肺动脉高压(PAH)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后心功能及肺动脉高压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67例CHD合并肺炎患儿,心功能Ⅲ-Ⅳ级、肺动脉高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38例)。两组病例均进行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应用地高辛、氢氯塞嗪和螺内酯、卡托普利及多巴胺,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持续泵点0.5μg/kg(min),5 d后停用米力农。两组患儿均于治疗5 d后,复查心功能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观察其临床表现,并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表现、心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临床表现、心功能指标改善相对较差,治疗总有效率为68.4%。研究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功能及PASP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米力农治疗,能明显改善CHD患儿并PAH时的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并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疗效、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自2012年9月~2014年8月收治的确诊为PPHN并需立即机械通气的新生儿38例,其中对照组18例,给予高频振荡通气、积极病因治疗、营养支持治疗等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20例,除给予上述临床常规治疗外,还给予鼻饲西地那非治疗PPHN。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不同时段测量肺动脉收缩压,监测动脉血气;对患儿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肺动脉收缩压、Pa CO2、OI下降较对照组幅度大;动脉血气Pa O2升高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并西地那非治疗PPHN能更好地改善肺动脉压力及氧合指数,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并确诊的31例PPHN患儿在呼吸支持的基础上采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硫酸镁首剂为200mg/kg,30min内微量泵静脉注入,继之维持量20~50mg/(kg.h)持续微量泵静脉注入,维持4个小时后改用硝苯地平1mg/(kg.次)口服,6~8小时应用一次。治疗期间监测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血钙、血镁和肺动脉压。结果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后,血氧饱和度、血氧分压、pH值与用药前比较明显改善,肺动脉压下降,差异显著。结论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疗效确切,适合基层医院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雾化吸入米力农对先天性心脏病(CHD)伴肺动脉高压(PH)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探讨治疗PH的新途径.方法 用空气压缩泵雾化米力农(3 mg/次).监测患儿体动脉压、心率,于首次吸入米力农前(T1)、首次吸入后10 min(T2)、首次吸入后30 min(T3)及首次吸入24 h(T4)应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右室射血前期(RPEP)、加速时间(AT)、右室射血时间(RVET)、三尖瓣跨瓣压差(TVPG)的变化,并计算RPEP/AT、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肺动脉平均压(PAMP),比较雾化吸入米力农前后患儿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 研究中患儿均无不良反应,雾化吸入米力农对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LVEF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与T1比较,RPEP/AT、PASP和PAMP均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4与T1、T2和T3比较,RPEP/AT、PASP和PAMP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 雾化吸入作为米力农一种新的给药途径是可行的;雾化吸入米力农能有效降低肺动脉压,而对体动脉压无明显影响,具有选择性扩张肺血管作用;雾化吸入米力农可能成为继吸入NO之后治疗PH的又一选择,特别对小儿CHD合并PH的治疗是一种重要的、可选择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PHN)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4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花都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364例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PPHN的43例患儿为PPHN组,同期无PPHN的新生儿窒息患儿43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儿出生时的基本情况及入院时的体温、血压、血糖、血乳酸及动脉血气分析,用床边彩色多普勒技术对肺动脉收缩压进行估测。结果 PPHN组患儿入院中位数时间为生后2 h,长于对照组的0. 7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 PPHN组患儿入院时的平均pH值、血糖、体温、血压(收缩压)分别为7. 2±0. 13、(2. 93±1. 49) mmol/L、(36. 0±0. 64)℃、(53±9. 50) 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7. 3±0. 10、(3. 73±1. 50) mmol/L、(36. 21±0. 50)℃、(57±5. 29) mmHg的水平,血乳酸水平(2. 43±0. 78)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 99±0. 46)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高乳酸血症、低血压、低体温、低血糖和酸中毒与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PPHN有明显相关性(P0. 05),肺动脉高压(PAH)程度与窒息程度无明显关系(P0. 05)。结论高乳酸血症、低血压、低体温、低血糖和酸中毒是新生儿窒息复苏后发生PPHN的主要危险因素,早期及时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防治措施有助于减少窒息复苏后PPHN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浆心房利钠肽(ANP)、内皮素(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PPHN患儿66例(PPHN组)应用西地那非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7d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ASP),并同时检测动脉血气和右手指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再同时采集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NP、ET-1和vWF水平。各指标与除外心肺相关疾病的非PPHN患儿40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PPHN组治疗前PASP、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及血浆ANP、ET-1、vWF水平[(66.5±13.4)mmHg(1mm Hg=0.133kPa)、0.726±0.531、(46.3±7.2)mmHg、(59.2±7.4)mmHg、(272.6±20.3)ng/L、(221.3±24.3)ng/L、(142.5±20.3)%]与对照组[(25.0±6.2)mmHg、0.896±0.767、(88.3±7.6)mmHg、(41.1±6.1)mmHg、(68.4±7.9)ng/L、(39.8±6.5)ng/L、(95.3±1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N组治疗3d后各指标[(48.3±3.2)himHg、0.841±0.416、(73.6±9.3)mmHg、(50.5±7.2)InmHg、(102.6±20.3)ng/L、(79.6±15.2)ng/L、(103.6±14.1)%]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各指标[(25.2±3.6)mmHg、0.882±0.724、(85.4±7.4)mmHg、(40.2±6.4)mmHg、(64.4±3.6)ng/L、(37.3±5.4)ng/L、(92.9±11.7)%]均较治疗3d后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及治疗3、7d后ANP、ET-1、vWF与PASP、PaCO2分别呈显著正相关(P〈0.01),ANP、ET-1、vWF与SpO2、PaO2分别呈显著负相关(P〈0.01)。以心脏超声监测PASP为标准做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ANP、ET-1、vWF评价西地那非疗效的灵敏度分别为82.2%、86.4%、85.1%,特异度分别为83.4%、87.6%、84.7%。结论ANP、ET-1、vWF可能在西地那非有效治疗PPHN的机制中起重要作用,适时检测PPHN新生儿血浆ANP、ET-1、vwF水平可客观评价西地那非对PPHN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1K)、呼吸频率(RIK)、收缩压(SB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参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气治疗1h后患者HR、RR、SBP、SpO2、pH、PaO2和PaCO2均有显著改善(P〈0.01),总有效率为92.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BiPAP无创通气在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双水平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疗效。方法对4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采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参数,观察治疗效果。结果通气治疗1h后患者HR、RR、SBP、SpO2、pH、PaO2和PaCO2均有显著改善(P<0.01),总有效率为92.5%。结论BiPAP无创通气是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有效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PH) 新生儿血清心肌酶谱的变化及其意义。 【方法】 对30例HPH患儿及30例胎龄、体重与HPH组相近的非HPH患儿(对照组)于生后第1、7天检测血清心肌酶谱,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 PASP),作血气分析记录血氧分压(PaO2)。 【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生后第1天:HPH组患儿PaO2降低,PASP升高(均P<0.05);血清心肌酶谱增高(P<0.05),血清CK-MB与PaO2、PASP呈负、正相关(P<0.05);2)与对照组相比生后第7 d:HPH组新生儿PaO2、PASP及血清心肌酶谱恢复正常;血清CK-MB与PaO2、PASP均无相关关系(P>0.05)。 【结论】 HPH可导致新生儿心肌损害,心肌损伤时血清心肌酶谱升高,且与血氧分压及PASP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血清心肌酶谱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治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新生儿心肌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对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观察2006年1月至2011年9月符合溶栓治疗的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50例(研究组)和尿激酶组50例(对照组),观察溶栓前后患者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血压及出血并发症情况。结果溶栓后研究组肺动脉压、动脉氧分压、血压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研究组溶栓后显效2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21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实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并发症实验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肺动脉栓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和nCPAP在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中的作用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3月在本院收治的30例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nIPPV组和nCPAP组各15例。两组均在雾化吸入解痉平喘、拍背吸痰、抗感染、纠正酸碱和水电解质紊乱等综合治疗基础上,于出现呼吸衰竭时分别予nIPPV治疗和nCPA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 h、12 h及24 h心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失败后需要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例数。结果:nIPPV组于治疗4 h、12 h、24 h后心率、动脉血pH值、血气分析PaCO2、PaO2、SpO2与nCPAP组相比均有明显改善;nIPPV组患儿使用无创通气方式失败例数明显少于nCPA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nIPPV治疗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呼吸衰竭能较快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有创机械通气的使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慢性阻塞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9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86例慢性阻塞性肺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针对性的治疗,评价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相应的对症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3.5%,PaO2(动脉血氧分压)、(脉搏血氧饱和度)、PaC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等治疗后的血气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结论系统、全面的积极治疗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强化其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肺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SpO2显著高于对照组,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在急性呼吸窘迫症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呼吸状况,且安全性好,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