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管性皮肤病是一类原发于皮肤血管管壁的炎症性疾病,治疗颇为棘手,为皮肤病疑难病证之一。王道坤教授使用纯中药治疗血管性皮肤病疑难病证,疗效满意,费用低廉。通过两则验案的分析给同道治疗此类疾病以借鉴。  相似文献   

2.
3.
4.
潮热辨治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热”是发热病证中的一种热型,可见于各种疾病。历代医家论述甚多,早在汉代先师张仲景在《伤寒论》中就应用了潮热这一病证概念,作为阳明腑实证的重要标志。在《金匮要略》中将此扩大到风湿、黄疸、产后等病中论治。后世医家通过不断临床实践,又发现了阴血津液不足、湿邪留伏阴分、痰热壅肺、湿热遏气所致病变,使其涵义更趋扩大。潮热多发在日晡,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跟随导师尹锡泰上中医门诊经常接诊一些皮肤病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他对皮肤病的看法与治疗验案略数几例,意在说明突出中医特色治疗皮肤病是大有作为而不可忽视的。皮肤病包括范围很广,病虽见于身体之外,实根生于内,脏腑气血偏盛,蕴蒸气血生湿生热所致。兹就临床跟  相似文献   

6.
张良英教授辨治肺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罕见难治疾病,云南省妇科名中医张良英教授根据月经周期性变化的生理特点并结合西医的病因病理分期辨证施治,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湿热病邪引起的湿热温病,在外感疾病和内伤杂病中均可见之,其发病慢,病程长,缠绵难愈。对本病的治疗,清代医家石芾南在所著《医原·湿气论》中指出:“治法总以轻开肺气为主,肺主一身之气,气化则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湿热治肺,千古定论也。”[1]743石氏在总结前人治疗  相似文献   

8.
施奠邦分层辨治脾胃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中医研究院施奠邦教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工作 5 0余载 ,治学严谨 ,博采众长 ,学验俱丰 ,分层辨治脾胃病尤具匠心 ,笔者有幸侍诊 ,现将施老分层辨治脾胃病经验介绍如下。临床上许多脾胃病病程迁延、病情复杂 ,症状极不典型 ,若单凭临床症状进行常规辨证施治 ,疗效往往不满意 ,常使医者感到棘手。在这种情况下 ,施老常审证求因 ,从病机演变过程中推理分析 ,将病机演变过程分为若干层次 ,如第一病机层次辨证疗效不显著 ,接着可从第二病机层次着手辨证施治 ,以此类推 ,即所谓分层辨治。分层辨治的方法另辟蹊径 ,使医者立法用药 ,做到胸有成竹…  相似文献   

9.
肺与皮肤病变有着密切联系,无论外感或内伤因素导致肺脏受邪、肺之功能失调,最易发生各种皮肤疾患,如白癜风、湿疹、硬皮病等,应用一般方法效果欠佳。王莒生教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在皮肤病的治疗中重视肺与皮毛的关系,重视疾病病因,以及诱发加重的外部因素。在临床诊疗中,他注重从肺论治多种皮肤病,主张祛风宣肺散邪、恢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治疗中分别或联合应用补益肺气、清肺化痰、宣降肺气、养阴润肺等方法辨证施治,对多种疑难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介绍李斌教授运用四重汤治疗皮肤病经验,从四重汤的组成及功效、使用原则两个方面论述四重汤在皮肤病中的具体应用,并举医案验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刘世琼教授运用"子午流注"针法治疗疑难病症的经验。方法将刘教授运用子午流注"纳甲法"、"纳子法"的病案进行归纳、整理。结果临床上运用"子午流注"理论治疗疾病,疗效显著。结论"子午流注"这一传统针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介绍王灿晖教授辨治肺结节的经验,认为肺结节发病以气虚为本,痰瘀为标,强调情志因素的重要作用,将病因总结为虚、郁、痰、瘀、毒,基本病机为肺气亏虚,痰瘀蕴结。治疗当益气清肺,活血散结,同时注重气机宣畅,善用经验药对,以达到扶正逐邪,消散结节之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图示教学法、表格教学法、如何科学确定药物剂量以及“十二定”诊治原则四个方面归纳总结了黄吉赓教授在中医肺系疾病教学中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将中医学“治未病”理论与皮肤病的防治结合起来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传统“未病先防”的理念中,将健康宣教也作为“未病先防”的内容之一,对于皮肤病的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灵活运用脾胃学说、卫气营血学说可以使疾病防患于未然,更能防止病情传变、发展;“瘥后防复”即通过膏方、针灸和适当锻炼的方法以防止疾病的再发或延缓疾病的发生。这些在皮肤病的防治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脑中风为危害人类生命的一大疾病,并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张伯礼教授在中风病的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广为认可的疗效,文章从辨证特色、病机认识、遣方用药、预防调护等方面总结了张伯礼教授治疗中风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杨兆刚教授应用"透刺法"临证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美珍 《中外医疗》2008,27(36):98-98
笔者在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师向杨兆刚教授学习期间,目睹杨教授应用"透刺法"的灵活性及多样性.兹粗择数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国家级名老中医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的经验。[方法]通过跟随张杰教授门诊,整理分析医案,查阅相关古籍和文献,从病因病机和辨治经验两方面对张杰教授治疗泄泻的学术思想及临床思路进行分析总结,并附典型验案两则加以佐证。[结果]张杰教授认为脾虚湿盛为泄泻的关键病机,脾虚以脾阳虚为要,湿有寒热之别,并独创"脾阳为本"和"肝脾建中"理论指导临床,主张脾阳为本、兼顾肾阳,亦重视肝脾建中、身心并治同时以寒热平调、中焦自衡为度,并且自拟验方建中化湿汤药用专长。所附验案一为脾肾阳虚、寒湿困中证治宜温脾暖肾、散寒化湿、涩肠止泻,方以理中丸合四神丸加味;验案二为肝脾失调、湿热中阻证,治宜调和肝脾、化湿清热,方以半夏泻心汤合痛泻要方加味,均取得显著疗效。[结论]张杰教授辨治泄泻,紧扣病机,重视"脾阳为本"和"肝脾建中"理论,并结合四诊,整体辨证论治,疗效显著,其经验值得临床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周建华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73-174
病历资料 例1:患者,女,63岁。阵发性心慌胸闷2年余,加重1周,2008年11月22日初诊。2年前曾因心慌、胸闷而在某医院诊为冠心病,心律失常,住院治疗半月。出院后,心慌胸闷经常发作,常因感冒、情绪激动及疲劳过度等因素而诱发,每次发作时便感心慌不能自主,胸闷不适,倍感痛苦。1周前,因感冒多次肌注退热,大汗后,又出现心慌、胸闷,每日数次发作,服用西药疗效不好,求余治疗。  相似文献   

19.
贾成文教授临证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成文教授从事针灸专业教学及临床工作30余载,精于理论,长于实践,博采古今之长,临证施治取穴精简,手法奇特,疗效颇佳,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我曾师从于  相似文献   

20.
黎凯教授分期辨治面瘫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概述面瘫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疾病,又称“口眼歪斜”。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1]。中医学认为,面瘫的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病因有内外因之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