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研究64例乳腺癌手术标本中nm23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结果显示:原发灶癌组织中nm23高表达的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低表达者(P<0.01);组织学高分化的乳腺癌或肿瘤最大径≤2cm者,原发灶nm23表达水平较高(均P<0.05);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乳腺癌原发灶中nm23表达水平逐渐下降(P<0.01);高表达的患者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69.4%和58.7%,明显高于低表达者(42.9%和25.0%),P<0.05和P<0.01。以上结果表明,nm23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nm23基因在临床Ⅰ期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12例原发Ⅰ期乳腺癌病例进行了nm23蛋白表达的检测,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在112例中,nm23低表达组为50例(44.64%),高表达组为62例(55.36%).(2)nm2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15年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P<0.05).(3)腋淋巴结阴性者中,nm2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15年无病生存率亦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在Ⅰ期乳腺癌中,nm23基因表达水平对评估预后的远期疗效起一定作用,并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对腋淋巴结阴性病例中的nm23基因低表达者予以重视,以进一步提高Ⅰ期乳腺癌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3.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40例乳腺癌标本nm23表达产物核苷二磷酸激酶(NDPK)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NDPK/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1)。NDPK/nm23表达与乳腺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腋窝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NDPK/nm23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别(P<0.05),提示NDPK/nm23的检测,对于指导术后进一步治疗、预后的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癌组织中nm23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表明,nm23蛋白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均无明明显相关性,而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的分期有关。且nm23蛋白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显著大于阴性驵组(P〈0.05)。提示nm23在胃癌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浸润及增殖中起重要作用,对胃吕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nm 2 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转移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41例乳腺癌患者进行nm2 3基因产物核苷三磷酸激酶 (NDPK )检测。结果 :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升高和淋巴结的转移 ,癌组织nm2 3表达下降 (P <0 0 5 ) ,差别具有显著意义。结论 :nm 2 3在乳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否发挥着重要作用 ,可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nm^23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关系,应用LSAB免疫组化染色方染,研究nm^23表达产物二磷酸核苷激酶(NDPK)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结果:NDPK/nm^23在乳腺癌中有较高表达,阳性率为64%,其中有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12.5%,无淋巴结转移阳性率为88.2%,有显性差异(P<0.01),NDPK情达与组织学分级有关,分级越高,阳性率越低,有显性差异(P<0.05);与组织学分型无显差异(P>0.05)。结论:nm^23基因在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构转移过程中发挥负性调控作用。测定乳腺癌组织中nm^23基因产物/NDPK的表达状况,有助于对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进一步了解及对患参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erbB-2和nm23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7例乳腺癌c-erbB-2及nm23基因蛋白的表达,同时检测ER和PR.结果 c-erbB-2和nm23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62.6%和70.1%.c-erbB-2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阳性率达69%;nm23在浸润性小叶癌、鳞状细胞癌及大汗腺癌阳性表达为100%.c-erbB-2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体积、ER及PR无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组织学分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369,P=0.002),TNM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21.92,P=0.001);在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18.247,P=0.000).nm23表达与患者的年龄、肿瘤体积无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NM分期Ⅰ期与Ⅲ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χ2=8.803,P=0.032);在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组间差异有显著性(χ2=9.243,P=0.026).c-erbB-2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与nm23阳性率和表达强度之间无明显关系(χ2=12.962,P=0.164).结论 c-erbB-2、nm23与ER、PR联合检测能较好地反映乳腺癌病理生物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nm23、组织蛋白酶D(Cath-D)蛋白表达在乳腺癌预后及转移中的价值.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随访3年以上的52例乳腺癌组织中nm23和Cath-D蛋白的表达.结果癌组织nm23高表达24例(46.2%),Cath-D阳性30例(57.7%).nm23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预后相关(P<0.01;P<0.05);Cath-D的表达与预后相关(P<0.05);nm23的表达与Cath-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结论 nm23与Cath-D蛋白表达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患者预后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陆军  霍霞  许建衡  邱前程  林莹  卢善明 《广西医学》2004,26(8):1092-1096
目的 探讨nm2 3表达水平对判断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检测石腊包埋 4 2例乳腺癌组织和 4 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中nm2 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nm2 3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绝经前后、ER、术后复发、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 ;nm2 3高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显著负相关性 ,nm2 3高表达与患者远处转移有显著负相关性 ,与生存率呈正相关。全组 5年生存率为 6 4 30 %。在腋淋巴结阴性、nm2 3高表达的 15例中 ,5年生存率达86 6 7% (13/ 15例 ) ,仅 4例出现术后远处转移 ,3例出现术后复发。结论 检测nm2 3的表达可作为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李琦  李湘平  姚连生 《广东医学》2002,23(7):683-684
目的 探讨nm23基因与下咽癌组织生物学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二步法检测下咽癌组织中nm23单克隆抗体的表达。结果 36例下咽癌组织中nm2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4%。nm23蛋白表达在高、低分化肿瘤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且在发生颈淋巴结转移的肿瘤中其阳性率明显低于未发生淋巴结转移者(P<0.05)。而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 nm23基因可能具有抑制下咽癌淋巴结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nm2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7~2010年乳腺癌根治术标本105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乳腺癌中nm23、ER、PR和C-erbB-2的表达,并分析nm23与预后因子ER、PR和C-erbB-2及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nm23阳性率为45.7%,其表达与预后正性因子ER、PR呈正相关,而与预后负性因子C-erbB-2、腋窝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m23高表达是乳腺癌预后的正性相关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nm23基因在临床I期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预后、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 ,对112例原发I期乳腺癌病例进行了nm23蛋白表达的检测 ,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在112例中 ,nm23低表达组为50例 (44 64 % ) ,高表达组为62例 (55 36 % )。(2)nm2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15年无病生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组 (P<0.05)。 (3)腋淋巴结阴性者中 ,nm23基因高表达组患者的15年无病生存率亦明显高于低表达组(P<0.01)。结论 :在I期乳腺癌中 ,nm23基因表达水平对评估预后的远期疗效起一定作用 ,并提示临床工作者应对腋淋巴结阴性病例中的nm23基因低表达者予以重视 ,以进一步提高I期乳腺癌的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3.
P53、C-erbB-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预后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车艺  厉红元 《重庆医学》2003,32(1):57-59
目的:探讨p53、C-erbB-2在人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免疫组化检测59例人乳腺癌石蜡切片p53、C-erbB-2的表达,并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和肿瘤复发率对比分析。结果:p53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P<0.05)和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0.01);C-erbB-2阳性表达与腋淋巴结转移(P<0.01)和肿瘤复发呈正相关(P<0.05);两者同时阳性表达亦与肿瘤复发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p53、C-erbB-2表达与人乳腺癌预后有一定相关性,两者同时阳性表达可能提示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4.
黄海旺  李德进 《广西医学》2003,25(3):330-332
目的 :探讨nm2 3 H1蛋白产物在乳腺癌中的表达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92例乳腺癌组织中nm2 3 H1蛋白的表达 ,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ER和PR的关系。结果 :92例乳腺癌中nm2 3 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 7 6 1%。nm2 3 H1蛋白表达阳性率随病理分级增高而降低 ,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无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 (P <0 0 5 )。结论 :nm2 3 H1蛋白检测有助于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及预测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新型抑癌基因P16和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乳腺癌手术标本和25例乳腺纤维腺瘤标本(阴性对照组)中P16和nm23-H1的表达,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表达情况并应用统计学方法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P16的阳性表达率在乳腺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nm23-H1的阳性表达率在阳性组和对照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乳腺癌中,nm23-H1的阳性率在各临床分期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16和nm23-H1的阳性率在各组织学分级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nm23-H1和P16的阳性表达率在有无淋巴结转移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联合检测乳腺癌组织中P16和nm23-H1的表达状况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6.
Her-2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9年Fisher等[1] 首先报道了原发肿瘤切除对残存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动力学的影响。此后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 ,新辅助化疗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已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趋势。新辅助化疗具有降低肿瘤分期、提高可手术切除率和保乳手术率、减少耐药细胞的出现等优点 ,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体内药敏模型 ,使进一步研究一些临床及生物学指标的预后及预期意义成为可能。Her- 2是乳腺癌患者一个重要的预后及预期因子[2 ] ,近年来虽有人报道它不但在腋淋巴结阳性乳腺癌患者中有重要的预后指标作用 ,还预示着这些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乳腺癌组织的P27^Kipl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 的关系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P27^Kipl表达水平,并对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生存时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51例中,P27^Kipl高表达者18例,占35.3%,低表达者33例,占64.7%。P27^Kipl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腋淋巴结有无转移,TNM分期,组织学分级,复发和转移及c-erbB-2表达有关;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P27^Kipl高表达组术后5年生存率高于低表达组;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提示P27^Kipl表达水平是乳腺癌的独立预后指标。结论 P27^Kipl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一种有价值的肿瘤标记物和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 c- erb B- 2和 PTEN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关系。方法 :对 6 0例行根治或改良根治术的乳腺癌患者进行随访分析 ,石蜡标本行免疫组化 S- P法检测 c- erb B- 2和 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1) c- erb B- 2阳性表达主要在细胞膜 ,阳性率为 6 5 .0 % ,其中 +2 0 .0 % , 2 3.3% , 2 1.7% ;PTEN的表达主要定位于乳腺小叶腺泡上皮细胞及导管上皮细胞的胞质 , 4 3.3% ,+36 .7% ,- 2 0 .0 %。 (2 ) c- erb B- 2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正相关 (P<0 .0 5 ,P<0 .0 1) ,与 ER表达呈负相关 (P<0 .0 1)。PTEN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及淋巴结状况呈负相关 (P<0 .0 5 )。 (3)单因素分析显示 c- erb B- 2和 PTEN的表达是预后相关因素 ,c- erb B- 2表达与总生存、无瘤生存相关 (P<0 .0 5 ) ,PTEN与总生存相关 (P<0 .0 5 )。 (4 ) c- erb B- 2表达与 PTEN的表达无显著相关 (P>0 .0 5 ) ,同时存在 c- erb B- 2过表达和 PTEN失表达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更差。结论 :乳腺癌发生发展中存在多种基因变异 ,c- erb B- 2过度表达与 PTEN的失表达共同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 ,联合检测两者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有助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判断 ,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耀  李岩松  谢谦 《广东医学》1999,20(1):27-28
目的 探讨乳腺癌nm23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2例不同进展期乳腺癌手术标本中nm23的表达。结果 nm23高表达的乳腺癌区域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nm23低表达者(P〈0.05);组织学分型中非浸润乳腺癌nm2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浸润癌(P〈0.05);nm23表达与原发肿瘤的大小无显著性关系;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乳腺癌原发灶中nm23的表达水平逐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中p16与nm23基因表达以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8例乳腺癌和15例乳腺良性病例中p16与nm23基因表达的水平进行研究.结果乳腺癌中p16与nm23的表达水平与良性病变有显著差异(P<0.05).p16在腋淋巴结转移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的阳性率低于无腋淋巴结转移组和未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生存期≥5年组p16阳性率明显高于生存期<5年组(P<0.05),与生存期呈正相关,p16与临床病理类型有关(P<0.05);在腋淋巴结阴性组和未发生远处转移组中nm23高表达率高于腋淋巴结阳性组和发生远处转移组(P<0.05),与生存期呈正相关.p16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期无关(P<0.05),nm23与临床分期有关,但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16与nm23的表达间无相关性.结论 p16与nm23可能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有关.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指标,对判断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参考意义,两者协同检测更有助于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