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11例(新乡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外科453100)杨建军,暴银素,周文科我院自1989年S月~1992年5月,共收治11例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患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病人男7例,女4例,年龄6个月~5岁。二、临床表现有昏...  相似文献   

2.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塞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外伤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报道甚少,我院自1991年9月~1995年5月,共收治21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男14例,女7例,年龄10月~7岁。摔伤16例,坠落伤5例,枕部着力15例。均无昏迷及颅内压增高,仅2例有头皮血肿。21例均在伤后3天内出现偏瘫,肌力0~2级,感觉正常。13例颅骨平片均无颅骨骨折;头颅CT仅有单侧基底节区单个卵园形低密度影,无中线结构移位及脑室受压,梗塞  相似文献   

3.
小儿外伤后腔隙性脑梗死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外伤后腔隙性脑梗死患儿23例。结果全部23例均住院保守治疗,其中21例(91.3%)痊愈出院,另2例(8.8%)出院时遗有轻残。17例患儿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2例轻残者已痊愈。结论外伤后腔隙性脑梗死是以单侧躯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综合征,本病多见于轻度颅脑外伤的患儿,CT扫描及其定期复查能够显著提高本病的确诊率,绝大多数患儿的远期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伤后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3年12月收治的外伤后腔隙性脑梗死患儿23例。结果全部23例均住院保守治疗,其中21例(91.3%)痊愈出院,另2例(8.8%)出院时遗有轻残。17例患儿随访6~12个月,临床症状均完全消失,2例轻残者已痊愈。结论外伤后腔隙性脑梗死是以单侧躯体运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系统损害的综合征,本病多见于轻度颅脑外伤的患儿,CT扫描及其定期复查能够显著提高本病的确诊率,绝大多数患儿的远期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小儿外伤性脑梗塞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82例小儿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及影像资料。结果所有患儿均由较轻的颅脑外伤致一侧或两侧肢体偏瘫;CT示左、右或双侧基底节区梗塞;经治疗后多数患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非手术治疗小儿外伤性脑梗塞效果满意;基底节区钙化也是腔隙性梗塞的致病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的临床诊断和远期预后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前对儿童外伤性脑梗塞的远期预后无明确的分析报道,为此我们随访了6年来采用内科保守治疗的29例患儿,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颅脑外伤主要引起颅内血肿、脑挫裂伤及弥漫性脑损伤,而单纯发生于基底节区的缺血性脑梗塞是近几年才被临床所认识的一种少见病。我院自1993年2月至1998年10月共诊治该病12例。均为小儿,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本组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1岁~5岁。均有头部外伤史,其中跌倒摔伤6例,  相似文献   

8.
尼莫通治疗儿童脑梗塞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用尼莫通治疗儿童脑梗塞 3 0例 ,取得了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对象 均为 1996年 4月~ 2 0 0 2年 4月住院患儿 ,均符合 1988年全国第 3届脑血管病会议脑梗塞诊断标准[1] 。其影像学检查符合吴恩惠诊断标准[2 ] 。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3 0例 ,对照组 3 1例。治疗组男 17例 ,女 13例 ,对照组男 16例 ,女 15例。年龄前者平均 6.9± 5 .1岁 ,后者 7.2± 4.8岁。感染性病因前者、后者各 16例。非感染性病因前者 14例 ,后者 15例。就诊时间前者平均 5 .1± 1.8d ,后者4.5± 1.7d。右侧偏瘫前者 18例 ,后者 17例 ,左侧前者 …  相似文献   

9.
小儿脑梗塞34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 1993~ 2 0 0 0年收治小儿脑梗塞 3 4例 ,半数以上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 ,为引起广大儿科工作者重视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3 4例中男 15例 ,女 19例 ,年龄 2个月~ 13岁。均有偏瘫 ,其中左侧偏瘫 19例 ,右侧偏瘫 15例 ,伴一侧肢体抽搐 7例 ,出现精神症状 2例 ,伴失语或语言不清 8例 ,中枢性面瘫 2 1例 ,意识障碍 9例 ,发热 16例 ,呕吐 12例。偏瘫前发热或上呼吸道感染 12例 ,肺炎 1例 ,有明显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3例。均做血、尿、粪常规、胸片、血沉、PPD试验和头颅CT等检查 ,3 1例脑脊液检查 ,诊断为非特…  相似文献   

10.
自CT、MRI问世以来脑外伤所致的脑梗塞逐渐被人们所共识,我科近年来共收治小儿外伤性脑梗塞19例,占我院同期收治的14岁以下小儿脑外伤的12%,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19例中男10例,女9例,年龄6个月至9岁,3岁以下13例。二、病因:跌伤14例,车祸4例,颈部扎伤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以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外伤性小肠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症状、辅助检查、手术方式及诊治结果。结果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腹痛及腹膜炎体征,10例腹腔穿刺中,阳性8例(80%);10例腹部立位片检查中,5例见膈下游离气体(50%);17例B超检查中,10例有显著腹腔积液(58.8%);12例CT检查中,9例有异常(75%),均经手术治愈出院,其中3例出院后1月余出现粘连性肠梗阻,予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1例因乙状结肠造瘘术后再次入院行造瘘口回纳术,术后痊愈出院。结论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多有腹痛、腹膜炎等临床特点,结合辅助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儿童Kasabuch—Merritt综合征(Kasabuch—Merritt svndrome,K—M综合征)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K—M综合征患儿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7月至2008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14例K—M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患儿血小板最低值为3~29×10^9/L。均先采取保守治疗,疗效欠佳,而转手术切除瘤体。结果瘤体完整切除8例,部分切除6例。手术后1周,9例血小板计数〉100×10^9/L,3例为70~100×10^9/L,1例为58×10^9/L。1例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对13例存活患儿随访6个月至5年,患儿血小板均恢复并保持正常。5例肿块部分残留者肿块逐渐消退。结论对瘤体巨大、药物治疗难以维持血小板正常的K—M综合征患儿,如病变部位及全身状况允许,应尽早手术治疗,完整或部分切除瘤体,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儿童后颅窝肿瘤的诊治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手术切除及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儿童(15岁以下)后颅窝肿瘤30例,术前头颅CT及MRI确定肿瘤位置分别采用咬骨窗开颅(21例)和骨瓣开颅(9例)显微镜下切除肿瘤。结果全切除肿瘤20例,近全切除肿瘤10例。无手术死亡。术后病理证实:星形细胞瘤9例,髓母细胞瘤14例,室管膜瘤4例,恶性室管膜瘤3例。结论MRI能清楚地显示肿瘤的大小、部位、范围和界限,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显微镜下暴露肿瘤最直视的部位分离肿瘤,可安全地全切除或近全切除肿瘤。  相似文献   

14.
小儿脑梗死病因众多,有脑血管畸形、自身免疫性脑血管炎、感染、外伤及血液的高凝状态等.小儿颅脑发育不成熟,是外伤性脑梗死的高危人群.小儿外伤性脑梗死的早期诊断依赖动态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时行头颅CT、MRI检查,尤其是MRI的弥散加权像对判断脑梗死的急性期更为敏感.小儿外伤性脑梗死部位以基底节区多见,梗死病灶多较小.小...  相似文献   

15.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诊治52例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7年1月收治的52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2例均经B超、CT、MRCP等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为胆总管囊肿切除、肝门空肠Roux-Y型吻合术。全组无死亡病例,无重大并发症,预后良好。结论B超是诊断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胆总管囊肿切除、肝门空肠Roux-Y型吻合术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儿童囊性肾瘤和囊性部分分化型肾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合理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例儿童囊性肾瘤、6例囊性部分分化型肾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结果、治疗和预后。结果13例患儿中,男8例,女5例,年龄4个月至4岁,平均1岁7个月。左侧6例,右侧5例,双侧2例。腹部包块9例,B超偶然发现4例,术前均行B超和增强CT检查。5例7侧行肿瘤剜除术,8例行瘤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至7年,未见肿瘤复发,保留肾脏的5例中,7侧残肾功能良好。结论囊性。肾瘤和囊性部分分化型肾母细胞瘤患儿术前无法鉴别,手术完整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肿瘤位于肾脏一极或双侧者可行保留肾脏的肿瘤剜除术。囊性肾瘤为良性病变,术后无需化疗,囊性部分分化型。肾母细胞瘤为低度恶性或潜在恶性,Ⅰ期者可单纯手术治疗,Ⅱ期以上需行手术+化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小儿便血的临床诊断及合理治疗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年1月—2001年10月收治的便血患儿129例。结果 129例患儿治愈120例,死亡8例,转儿内科治疗1例。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结论 小儿便血是临床常见疾病,在诊治过程中应有效应用先进的诊疗仪器,减少误诊,准确掌握手术指征,以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小儿隐睾合并扭转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3年12月我们收治的14例小儿隐睾合并睾丸扭转病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左侧9例,右侧5例;左侧9例中,2例为双侧隐睾;右侧5例中,1例术中及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隐睾合并睾丸成熟畸胎瘤。14例均为单侧隐睾扭转。患儿年龄4岁至11岁5个月,平均3.1岁。结果14例患儿中,11例行扭转坏死睾丸切除术,3例行扭转睾丸复位+下降固定术,患儿均同期行健侧睾丸固定术或健侧睾丸下降固定术。术后经2个月至5年随访,11例睾丸切除患儿健侧睾丸发育良好,血清睾酮水平正常;3例睾丸下降固定术患儿中,2例睾丸发育良好,1例合并睾丸畸胎瘤患儿经保睾手术后患侧睾丸发育较小,无肿瘤复发。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是提高隐睾并扭转患儿睾丸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儿童功能性便秘的常见类型,发病人数呈日渐增多趋势。充分认识STC的危害性、了解其病理生理和发病机制是开展个体化治疗的基础。临床工作中要做好小儿ST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根据患儿的不同病因选择最佳治疗方案。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利用腹腔镜手术治疗保守治疗无效的难治性STC已成为多数外科医生的首选。本文结合作者对小儿STC的临床诊治经验,就STC的规范化诊治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介绍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详述2例假性软骨发育不全的临床表现、X线所见,其中1例在小腿近端进行截骨,通过Ilizarov技术矫正膝内翻的同时进行肢体延长。结果 双膝内翻矫正满意,肢体延长达7cm,骨的愈合速度正常。结论 Ilizarov技术是矫正假性软骨发育不全膝内翻及肢体延长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