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郭建辉 《浙江中医杂志》2011,46(10):706-707
卫强营弱是医圣张仲景提出的太阳中风证的病机,对于卫强营弱的解释,方有执说:"上条言阳浮而阴弱,此言荣弱卫强,卫强即阳浮,荣弱即阴弱,互相发明也。"而高校教材《伤寒论讲义》中"强"字念作"qiáng",释义为"卫强,指卫气浮盛以抗邪,即阳浮。营弱,指卫外不固,营不内守,即阴弱"。[1]  相似文献   

2.
针对古今医家对太阳中风“营弱卫强”病机从正虚与邪实两方面作解的认识,本文侧重于该病机实质的研讨,认为“卫强”即“阳浮”之互词,与“营弱”相对而言,乃指风邪开泄,卫阳被伤而浮越外泄,属卫阳虚;提出“营弱卫强”的病机实质为营卫俱虚,故不能以正与邪对讲。  相似文献   

3.
问题解答     
问:如何正确理解《伤寒论》的卫强营弱? 答:“卫强营弱”原文作荣弱卫强,出自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系指以发热汗出为特点的太阳中风证的病理。卫强营弱的机理,原文12条用论脉的笔法提示过:原文为“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文中“阳浮阴弱”虽指脉象,从后句解释热自发、汗自出,可知着意于病机,即卫强营弱。  相似文献   

4.
脾胃为后天之本 ,生化之源 ,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 ,通篇都体现了以脾胃为本的思想。本文从病因病机、六经传变、治疗以及病情预后几个方面谈谈《伤寒论》中的脾胃观。1 从病因病机看胃为卫之本 ,脾为营之源。若脾胃运化失调则营卫不和 ,则不能外御风寒之邪 ,论中第 12条指出 :“太阳中风 ,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 ,热自发 ,阴弱者 ,汗自出。”文中所提“阳浮而阴弱”是以脉论理 ,由于患者肌腠疏松 ,卫气在外与邪相争 ,营阴不能内守则汗出 ,形成卫强营弱的太阳中风证。胃为躁土 ,得阴则安 ,热病发至阳明阶段 ,多从躁发 ,论中 181条 :“太阳…  相似文献   

5.
王付  金培祥 《四川中医》1999,17(12):8-9
通常认为:《伤寒论》中育太阳中风,即是指太阳中风卫强管弱证;言桂枝汤,即是指其为太阳中风卫强营弱证而特设。纵览细审仲景论太阳中风者,并非尽论太阳中民卫强营弱证;言桂技汤者,并非专为太阳中风卫强营弱证而用。于此试将太阳中风含义与桂技汤主治的不等关系浅析于次。1辨太阳中风,其含义有三1.1言太阳中风者,论太阳中风卫强营弱证亦即外感风寒表虚证者也。如第2条:“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级者,名为中风。”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白发,阴弱者,开自出,啬啬恶寒,渐渐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相似文献   

6.
桂枝汤出自《伤寒论》,主要用于治疗卫强营弱,太阳中风表虚证。方中桂枝、生姜、甘草辛甘化阳治疗卫强,芍药、甘草、大枣酸甘化阴治疗营阴不足证。桂枝汤既能外治伤寒,又能内治杂病,不单为太阳中风表虚证而设。所以清代柯韵白赞誉桂枝汤为“外证得之解肌调和营卫,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笔者临床用桂枝汤治疗多种病证效果满意,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7.
桂枝汤证分析 1.卫强营弱的太阳中风证。卫强营弱指因阳气或阳邪郁于肌表,内迫营阴,营阴不守,症见时发热而自汗。  相似文献   

8.
陆敏 《河南中医》2007,27(12):4-5
《伤寒论》一书中论及汗的条文有100余条,内容较广,涉及病变部位、病情轻重、病之始末及预后转归等,体现了辨证论治及整体观念之精髓。1辨在表之汗汗乃津液通过阳气的蒸腾气化,从玄府排出的液体。《素问·阴阳别论》有“阳加于阴谓之汗”之说,“阳”是指体内的阳气,“阴”是指体内的阴液,《伤寒论》中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浮缓)”(2)的论述。此汗出者乃风邪偏盛,卫强营弱,腠理疏松,营卫不调,营阴失于内守所致,属太阳中风表虚证。若伴“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14)为表虚兼经输不利,既有汗出、恶风,又有项背强急不利,为桂枝加葛根…  相似文献   

9.
"卫强营弱"既是营卫不和的具体表现之一,又为太阳病中风证的病机,本文通过对《伤寒论》中营卫的概念及关系、主方作用及服药后护理的分析,明确其涵义为卫气与邪交争之势盛,营阴不守,自泄成汗而减弱。  相似文献   

10.
答:桂枝汤症的病机为“营卫不和”,也称“卫强营弱”。卫强指外感风寒之邪客于肌表,卫气浮盛于外,与邪抗争而言。由  相似文献   

11.
吴仕俊 《光明中医》2011,26(3):430-431
头痛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仲景在《伤寒论》中对头痛病因、病机、症状、治疗、方药作了详细阐述,归纳整理如下。1太阳中风表虚头痛证《伤寒论》日:“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心,桂枝汤主之。”指出病在太阳。因腠理不固,风寒外束,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致营卫失调,  相似文献   

12.
1.解肌和营适用于太阳中风,卫气失固,营不内守,营卫不和之发热。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技杨主之。”方中,桂枝辛温,能直通阳气,祛风散寒,驱邪于外;芍药酸苦微寒,收敛明液,和营于内,佐桂校以增强解肌祛尺之力;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助芍药以和营,有安内捷外之功。诸药合用,使卫气得固,营不外泄,营卫和调,则发热可除。2.发汗解表运用于风寒之邪束于肌表,卫阳闭遏,营明郁滞之发热。第35条:“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着,麻黄汤主之。’访中,麻黄辛温发开,开股理,…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卫强"的本质是"卫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桂枝汤证的病机是“卫强营弱”。何谓“卫强”?其本质又是什么呢 ?历来《方剂学》有两种释解 :1解释为 :“是腠理不固卫气外泄 ,营阴不得内守”及“本方证属表虚 ,腠理不固 ,且卫强营弱。”2理解为 :“即卫中邪气强 ,营中阴气弱。”这些说法均不足以令人信服。因为卫气司开合 ,“卫气和……腠理致密矣”,则可防御外邪入侵 ,若只强调风能开泄而自汗 ,但“卫强”何以腠理不固 ,卫气外泄 ?笔者认为“卫强”的本质是“卫弱”。理由如下 :1此“强”是“僵”的通假字。《黄帝素问宣明论方》用地黄饮子治“舌强不能言”,足证“强”通“僵”。据此 ,…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由此可知,桂枝汤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虚证,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方中以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辅以白芍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合营卫,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滋脾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合营卫,故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  相似文献   

15.
营卫失和是《伤寒论》中太阳中风证的病理概括,包括①卫强营弱:卫阳浮盛于肌表,营阴失守而汗自出(原文第12、96条)。②卫弱营强:卫气虚弱,汗液自行溢出(原文第53条)。其症均有自汗出,发热或不发热。但临床上原发本证并不多见,而过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氢化可的松等)致自汗出者甚多。医者临证对感冒发热患者(尤其小儿),为图一时之效,常给予或过量给予激素类药  相似文献   

16.
《伤寒论》汗出证治十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调和营卫法 适用于太阳中风、营卫失和之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之证(第2条)。本证之汗出为“营弱卫强”,治宜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本方不仅适用于太阳中风证之汗出,举凡杂病之自汗出,属于此卫气不和也(第53条),皆可应用。2 化气行水法 适用于太阳病汗不如法、表邪入里、膀胱气化失调、蓄水于内之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汗出等(第71、73条)。本证之汗出既见于表邪未解,亦见未兼表者,以其水蓄内停、三焦气化失司、反渍肌腠而为汗出,其理如《灵枢·本脏篇》曰“三焦膀胱者,腠理毫毛其应”,此之谓也。治宜五苓散化气行水。  相似文献   

17.
张仲景用麻黄汤治疗太阳伤寒证。本文探讨了"寒伤营"说的形成与演变过程,分析了麻黄汤证证候,对比了太阳中风与伤寒营卫二气变化,发现寒伤卫分,卫气郁闭,不得泄越,机体处于失开状态,营卫俱强形成麻黄汤证,与营气关系不大。相比较,太阳中风"营弱卫强"反而与营气有关。治疗上,通过辛温发汗、发郁散热,解除卫气郁闭、营卫俱强的状态,防止邪气化热或者发生传经病变。正确认识麻黄汤证的病机内涵,对仲景学说的传承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有问必答     
河南省商邱市33630部队1分队田更新问《伤寒论》第12条原文“阳浮而阴弱”与95条原文“卫强营弱”二者有何异同,当如何理解?答:①“阳浮而阴弱”与“卫强营弱”在字句上虽然提法不一,但在意义上则同.卫属阳,卫分受邪,机体阳气浮盛于表,则卫强。卫强即所谓阳浮;营属阴,卫气不固,营阴外泄,则阴弱。阴弱即所谓营弱。②以上两句原文,主要是说明中风证发热、汗出的病机。阳浮(卫强)是由卫气失职,不能固外,风寒邪气,侵袭肌表,邪既入侵,机体正气(阳气)充盈于表与邪抗争,  相似文献   

19.
桂枝汤证病机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鹏举 《中医研究》2005,18(2):9-10
本文对桂枝汤证的病机,提出了新解.认为"营弱卫强"的"强"字应当读作Jiang,训为"不和、不柔、不顺",引申为失常;并认为"营弱卫强"用的是互文的修辞手法,应理解为"营卫之气处于一种以虚弱为主导的失常状态",而桂枝汤证的病机应当概括为"营弱卫强,感受邪风",即"营卫之气虚弱且功能失常,虚邪贼风因之伤人".  相似文献   

20.
樊雅丽  周天梅  袁荣金 《新中医》2020,52(20):202-203
正文;营卫运行与睡眠的关系,在《黄帝内经》中已有明确阐述。《灵枢·口问》曰:“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灵枢·邪客论》曰:“卫气者,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陷,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灵枢·营卫生会》曰:“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所以,从营卫失和致不寐,营卫运行失常是导致失眠的关键病机,可以从卫强和营弱两个角度论治,卫强是卫气津血在表位过度凝滞,津血绝对充斥,需发散解表,治宜麻黄类方开表;营弱是在里位的津血不足,营血亏虚,不能与卫气正常交合,需调补营血,治宜桂枝类方补虚,营卫调和,卫与营交合,即“阳入于阴”,则可目瞑,现举3 则医案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