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120例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65例和对照组55例,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分法分级。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训练。结果康复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利于吞咽能力康复。  相似文献   

2.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评价标准,康复组进行系统吞咽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康复护理治疗组疗效评价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的发生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急性脑卒中患者72例,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康复组)和神经科常规治疗组(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评价标准,康复组进行系统吞咽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康复护理治疗组疗效评价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越早越好,全面评估患者的吞咽功能,分析吞咽障碍的原因,确定吞咽障碍的发生环节,制定针对性的康复护理计划能有效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愈率为73.33%,对照组治愈率为34.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顾俭花 《齐鲁护理杂志》2006,12(21):2106-2107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老年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对照组)和早期康复护理组(康复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组根据病情行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患者吞咽功能治愈率和显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康复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治疗前、后分别评定其吞咽功能障碍程度,从而明确综合康复治疗对患者吞咽功能的影响。结论早期介入康复干预对于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黄凯敏  范淑玉  陈玉兰 《护理研究》2012,26(27):2525-2526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配合舌三针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病人56例,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28例,康复组采用康复护理方法配合舌三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康复组病人吞咽功能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进行系统的康复护理干预配合舌三针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及生活能力,对脑卒中病人的最终预后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王静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1):1173-1175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后摄食-吞咽障碍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5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分为康复护理干预组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各29例,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康复干预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干预组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是功能恢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60例和对照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康复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定。结果:康复组治愈率为73.33%,对照组治愈率为34.88%,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进行吞咽功能康复训练,有助于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和重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58,自引:1,他引:58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方法 :对 1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护理治疗组 9例(简称康复组 )和神经科常规护理治疗组 9例 (简称对照组 ) ,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和才藤氏提出的吞咽障碍 7级评价法为观察标准 ,康复治疗组进行系统康复护理训练治疗。结果 :早期康复护理治疗组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平均得分和才藤氏吞咽障碍分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 ,使患者恢复了经口吞咽进食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8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康复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两组均采用藤岛一郎吞咽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康复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进行及时合理的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可有效改善吞咽障碍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7级评价法及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在入院第一餐前和治疗四周后进行测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实施以吞咽饮食训练为中心的康复护理。结果康复治疗组分级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的构建及其临床效果。 方法 将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1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6例和康复组62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吞咽功能训练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康复组则按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进行干预。2组患者均于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干预后)进行吞咽障碍程度评价、影像学检查和患者满意度检测。 结果 干预后,康复组患者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误吸、肺部感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和表3;且康复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标准化康复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其吞咽功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4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22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按常规进行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加用早期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干预2周后,对比2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变化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重症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74例重症颅外伤后伴有吞咽困难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常规护理及留置胃管护理,康复组除上述的护理,还进行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改善、并发症减少、死亡率下降.结论 早期积极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重症脑外伤患者的吞咽障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介入康复训练及护理对脑卒中后患者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0例脑卒中后并发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和康复护理;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早期介入吞咽功能训练.结果:经过2周训练后,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程度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并发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实施康复训练及护理对可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加快吞咽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亦强  徐洛丹  余兢兢 《新医学》2005,36(6):329-330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康复治疗的方法及其疗效.方法:存在吞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60例, 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康复组每日加行吞咽功能康复治疗,两组治疗前后采用洼田俊夫饮水试验进行功能评定,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3周后康复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好, 康复组显效率87%,对照组显效率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患者经吞咽功能康复治疗后能明显提高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颅脑外伤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效果.方法 将42例颅脑外伤后伴有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按神经外科的常规治疗护理及留置胃管护理,康复组除上述治疗护理外,还进行早期吞咽功能康复训练.结果 康复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及摄食情况明显改善,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早期积极的吞咽功能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颅脑外伤患者吞咽障碍的吞咽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将46例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2例和康复组24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与护理和鼻饲插管,康复组除常规治疗与护理及鼻饲插管外,采用洼田氏饮水试验进行评价及吞咽功能、摄食功能的康复训练.结果:两组4周后进行吞咽功能评价,康复组有效率95.8%,对照组有效率69.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的患者接受吞咽功能和摄食训练治疗能明显改善吞咽障碍,可减少并发症,并减轻护士及家属的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