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可广泛应用于中医内科、外科、妇科、骨科、皮肤科等临床各科,涉及呼吸、循环、消化、内分泌、血液、运动等各系统。但活血化瘀法很少单用治疗疾病,常在辨证论治、治病求本的基础上,将其同补益法如益气、养阴、养血、温阳、补肾等及攻邪法如清热解毒、利湿行水、祛痰、软坚等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法临床应用非常广泛,它常用于内、外、妇、儿等诸多疾病中,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痛证、慢性顽疾杂证、感染性疾病、肿瘤等。对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率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近几年来其临床应用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糖尿病夹血瘀的微观研究及采用活血化淤法治疗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糖尿病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用现代医学方法研讨糖尿病的血液流变学的实质,及用中医的传统辨证论治的方法验证,判定中医临床疗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下面就其机理和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浅谈活血化瘀法在肺心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心病的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急性发作期虚中夹实,痰、热、瘀是其主要病机,缓解期以虚证为主,气虚血瘀是其主要病机。在肺心病的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血瘀证均作为兼证存在,所以活血化瘀法应贯穿肺心病治疗的始终。临床应辨病与分期辨证相结合,在辨证基础上合理运用活血化瘀法,常用益气活血、行气活血、消痰逐瘀、清热活血、温阳活血等法。 相似文献
5.
试论风药活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再琼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3):57-58
风药具有升、散、行、透、动等多种特性,能从不同的角度发挥发散祛邪、开郁畅气、辛温通阳、燥湿化痰、通络开窍、活血化瘀、升阳助补等多种作用。体现出病因与病机兼顾,整体与局部结合,兼备多法、协同作用的特点。风药活血化瘀应是治疗血瘀证的又一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医内科应用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10月收治的200例血瘀证候患者,将其均分为应用活血化瘀法的研究组,与应用传统西医法的常规组。对比2组患者疗效与不良反应出现率。结果常规组康复与疗效显著占比显著低于研究组,有效与无效占比明显高于研究组,研究组整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常规组整体不良反应出现率显著高于研究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瘀患者采用活血化瘀法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并且极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出现率,推荐在临床中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彩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28):4451-4453
活血化瘀法在<黄帝内经>里已有详细的论述,如<玉真要大论>云:"……先必五胜,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至和平."这就是说,治疗疾病的关键之一,就是疏其气血,使其通调畅达而至正常. 相似文献
8.
王彩清 《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28):4451-4453
活血化瘀法在《黄帝内经》里已有详细的论述,如《玉真要大论》云:“……先必五胜,疏其气血,令其调达,而至和平。”这就是说,治疗疾病的关键之一,就是疏其气血,使其通调畅达而至正常。《阴阳应象大论》亦云:“审其阴阳,……定其气血,各守其乡……,血实者宜决之。”血实者宜决之,正是揭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大法。《内经》以下的历代医家,对瘀血为患之严重性和危害性的认识不断发展和变化。至清代,王清任、唐容川对活血化瘀的应用更是独树一帜。王清任所创几首“逐瘀汤”是人所共赏的名方。目前,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中应用更是广而又广。活血化瘀这一独特治疗方法的应用,同样是在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适当和其他治法配合,灵活掌握。在和血的基础上活血化瘀。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养血和血,务使其气血畅通。非必要时,决不可持峻猛之剂,盂浪从事。现将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脏病,属中医学胸痹、心痛等病症范畴。考据文献记载及临床观察,笔者认为,冠心病的基本病机为血行不畅、心脉瘀阻;瘀血是冠心病的主要病因和主要病理产物。冠心病血瘀证主要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寒凝血瘀、阳虚血瘀、阴虚血瘀等几个不同的证型,活血化瘀法是治疗血瘀证的总则。笔者就活血化瘀法治疗冠心病试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法治疗小儿哮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小儿哮喘为儿科常见的顽固性病证,是病因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发作性的呼吸喘促、喉间哮鸣、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小儿哮喘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患儿大多 相似文献
11.
从久病成瘀推论无症之瘀及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临床观察与验证,从久病成瘀的病因病机推论“无症之瘀”的存在,提出“无症之瘀”的论点。并针对血瘀证提出活血祛瘀法的5种具体临床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及活血解毒配伍中药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血小板活化、炎症反应及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100只SD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活血组、活血解毒组、倍他乐克组,每组20只。活血组给予芎芍胶囊(0.39 g/kg),活血解毒组给予芎芍胶囊(0.39 g/kg)加黄连胶囊(0.135 g/kg),倍他乐克组给予倍他乐克片(2.25 mg/k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干预3周。末次灌胃后,利用在体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法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造模24 h后处死动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β-血小板球蛋白(β-T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2)、纤维蛋白肽A(FPA),抗凝血酶Ⅲ(AT-Ⅲ)、D-二聚体(DD)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指标,采用RT-PCR法检测大鼠心肌TNF-αmRNA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小板活化指标(β-TG、11-DH-TXB2及GMP-140)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除倍他乐克组GMP-140外,各给药组血小板生化指标均有明显降低(P〈0.01,P〈0.05),且活血解毒组β-TG、11-DH-TXB2水平优于倍他乐克组(P〈0.05),而活血解毒组11-DH-TXB2亦优于活血组(P〈0.05)。凝血状态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AMI模型组高凝状态明显,FPA、D-D水平升高(P〈0.05,P〈0.01),抗凝的ATⅢ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FPA水平明显降低(P〈0.01),活血及活血解毒组ATⅢ明显升高(P〈0.01),活血解毒组D-D明显降低(P〈0.01),且活血解毒组3项指标均优于倍他乐克组(P〈0.05)。TNF-α血清含量及心肌TNF-αmRNA表达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血清TNF-α含量及心肌组织TNF-α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组不仅TNF-α的血清含量降低(P〈0.01),同时心肌组织中TNF-α的基因表达也 相似文献
13.
益气活血法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心肌炎为病毒侵犯心脏后所引起的心肌细胞变性、坏死和心肌间质炎症改变的一种疾病。发病关键为正气不足、邪毒侵心,其中正气虚损是发病内在因素,情志、疲劳、外感等为发病诱因。病程中期,机体正气亏虚,瘀血阻络为本病主要病机,治以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临床上,许多医家应用汤药、注射液、胶囊等治疗该病取得良效,一些医家应用温针灸、穴位贴敷等疗法治疗本病亦取得较好疗效。提倡预防为主,逐步提高人们的早期防治意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中药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远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采用开放、对照的研究方法,分析血小板拮抗剂、血小板拮抗剂+活血化瘀中药、血小板拮抗剂+阿托伐他汀、血小板拮抗剂+阿托伐他汀+活血化瘀中药4类药物组合对9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硬化斑块及远期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结果通过生存分析发现,4种药物干预组合对颈动脉狭窄率变化值及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血化瘀中药参与组较无活血化瘀中药参与组延长缺血性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时间约4个月。通过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年龄、高血压、氯吡格雷与颈动脉颅外段狭窄变化情况有关(P〈0.05);年龄、糖尿病、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活血化瘀中药与脑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是否伴有高血压是对颈动脉狭窄变化产生影响的因素,但并不影响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活血化瘀中药可以有效延长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5.
胡金萍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5):189-192
目的:观察在常规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将64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洛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片口服,疗程12个月。使用64排螺旋CT观察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率、冠状动脉钙化(CAC)积分及斑块数目的变化,并检测患者血脂水平及血瘀证记分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病情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组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率变化值相比对照组明显减小(P0.05),治疗组冠状动脉斑块数目及CAC积分均明显减少,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活血化瘀中药还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并可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从而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血瘀证计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患者血瘀证的改善情况无显著差异。结论:他汀药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稳定性冠心病可达到更好地抗动脉粥样硬化(AS)及稳定斑块的作用,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分析近5年来中医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总结活血化瘀法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机理,根据目前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和新技术的应用,提出中医药防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重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化旧生新"干预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清洁级SD成年雄性健康大鼠采用Oli-vette[5]方法建立AMI模型,造模24 h后存活大鼠随机分成5组,活血化瘀高剂量组:血塞通600 mg.kg-1灌胃;活血化瘀中剂量组:血塞通400 mg.kg-1灌胃;活血化瘀低剂量组:血塞通200 mg.kg-1灌胃,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生理盐水10 mL.kg-1,连续灌胃15 d,每天1次,直到每组处死动物前保证8只存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边沿区Bax和Bcl-2蛋白表达、蛋白caspase-3的表达和采用TUNEL染色检测梗死边沿区心肌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明显下调Bax蛋白表达(P〈0.05),上调Bcl-2蛋白表达(P〈0.05)。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相比Bax蛋白阳性表达有所升高,Bcl-2蛋白表达有所下降(P〈0.05);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比较,能明显抑制大鼠缺血后心肌细胞凋亡(P〈0.05)。模型组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边沿区蛋白caspase-3呈现过度表达,活血化瘀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能明显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生新层面之"化旧生新"作用机制可能与其通过多靶点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多途径降低细胞凋亡指数有关,从而发挥保护心肌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健脾清利益肾活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98例病人分成2组,治疗组56例,采用健脾清利益肾活血中药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30 d后评判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2.86%、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结果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功能治疗前后均无显著性改变。结论:健脾清利益肾活血法对慢性肾小球肾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益气活血化瘀为主治疗盆腔瘀血症2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为主治疗盆腔瘀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1例患者辨证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气血两虚、寒湿瘀阻4型,以益气活血化瘀方药为主内服,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痊愈8例,显效9例,好转4例。结论:本病的病机是气虚与血瘀,且互为因果。因此益气活血化瘀是治疗关键,中药内服与灌肠并用,内外合治,使药力直达病所。 相似文献
20.
习惯性便秘可分为实秘和虚秘2大类,其中虚秘是由于气血两虚不能鼓动胃肠蠕动而致"瘀",因此治疗虚秘以活血化瘀法为主,辅以益气、润肠、温阳等方法,选用补阳还五汤为主方治疗,可谓药证相符,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