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影响.方法 将84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舒血宁注射液.2组均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后1、2周未ALT、TBiL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2周末ALT、TBiL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1、2周未ALT、TBiL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可通过降低ALT、TBiL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功能和黄疸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等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八宝丹胶囊.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肝功能主要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肤酶(γ-GT)及总胆汁酸(TBA)]变化情况;观察TBiL复常时间及复常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黄、肝区叩痛、舌苔黄腻及舌质紫黯改善例数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TBiL、γ-GT及TB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rBiL及TB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BiL复常时间(31.52±4.60)d,复常率80.4%;对照组TBiL复常时间(44.32±5.70)d,复常率60.7%,治疗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八宝丹胶囊可明显改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退黄效果佳,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逍遥散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5例慢性乙肝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逍遥散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2周后比较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后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及γ谷氨酰转移酶(γ-GT)变化。结果治疗组HBV-DNA转阴率55.6%,对照组HBV-DNA转阴率48.0%,2组HBV-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ALT、AST、γ-GT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前后Alb及TBiL均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4.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逍遥散加减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乙肝,可明显降低HBV-DNA病毒复制率,改善肝功能和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八宝丹胶囊治疗黄疸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将112例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6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八宝丹胶囊。2组均2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检测肝功能主要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总胆汁酸(TBA)]变化情况;观察TBiL复常时间及复常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8.6%,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尿黄、肝区叩痛、舌苔黄腻及舌质紫黯改善例数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T、AST、TBiL、γ-GT及TBA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TBiL及TBA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TBiL复常时间(31.52±4.60)d,复常率80.4%;对照组TBiL复常时间(44.32±5.70)d,复常率60.7%,治疗组复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复常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八宝丹胶囊可明显改善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退黄效果佳,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三棱莪术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慢性乙肝肝纤维化肝郁脾虚、瘀血阻络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53例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治疗组53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三棱莪术汤治疗。2组均治疗48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LN)、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治疗24、48周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转阴率,并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34%(50/53),对照组总有效率79.25%(42/5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ALB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TBiL、ALT、AST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BiL、ALT、AST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  相似文献   

6.
罗婷 《河北中医》2006,28(4):282-28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5例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应用甘利欣、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2组均30日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63.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总胆红素(TBiL)治疗后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组治疗后TBiL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性肝炎能够显著降低TBiL和ALT、AST水平,临床症状消失快,疗程短。  相似文献   

7.
杨卓杰  蒋刚  WU Fei 《河北中医》2016,(11):1672-1675
目的观察柴芍疏肝健脾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20例,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中药组20例,予柴芍疏肝健脾汤治疗;联合组20例,予柴芍疏肝健脾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3组均治疗6个月后观察疗效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率,并比较3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 L)及白蛋白(Alb)水平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5.0%,西药组总有效率70.0%,中药组总有效率80.0%,联合组疗效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疗效相当(P0.05);3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 L及Alb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AST、TBi L水平下降,Alb水平升高,且联合组治疗后ALT及AST水平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西药组与中药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 L及Alb水平相当(P0.05);联合组治疗后HBV-DNA阴转率90.0%,西药组转阴率65.0%,中药组转阴率15.0%,联合组治疗后HBV-DNA阴转率高于西药组及中药组(P0.05),西药组治疗后HBV-DNA阴转率高于中药组(P0.05)。结论柴芍疏肝健脾汤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减低ALT、AST及TBi L水平,升高Alb水平,降低HBV毒量,促进HBV-DNA转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培元解毒通络汤治疗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术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等分抽取分为2组,对照组46例予以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培元解毒通络汤,2组均治疗7天后统计疗效。比较2组治疗后发热、恶心呕吐、肝区疼痛阳性率,治疗前后Kamofsky功能状态(KPS)评分及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水平。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症状阳性率为4.35%(2/46),低于对照组的17.39%(8/46)(P<0.05)。治疗后,2组KP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肝功能指标AST、ALT、TBiL及GGT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44/46),高于对照组的78.26%(36/46)(P<0.05)。结论 培元解毒通络汤治疗原发性肝癌...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软肝化坚颗粒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将20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予益气健脾、活血化瘀复方制剂软肝化坚颗粒治疗,对照组100例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肝功能,并采用肝脏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 2组治疗后肝纤维化血清标志物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2组治疗后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白蛋白(Alb)升高(P<0.05)。2组治疗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软肝化坚颗粒具有确切的抗肝纤维化及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10.
张伟娜 《河南中医》2020,40(1):100-103
目的:观察养血柔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养血柔肝汤。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情况。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白蛋白(albumin,ALB)]和肝纤维化指标[层粘连蛋白(laminin,LN)、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Ⅳ型胶原(Ⅳ-collagen,Ⅳ-C)、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 typeⅢ,PCⅢ)]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67.50%,观察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右胁隐痛、神疲乏力、胁下痞块、面色晦暗、失眠多梦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ST、ALT、TBiL低于治疗前,ALB高于治疗前,对照组患者治疗后AST、ALT、TBiL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AST、ALT、TBiL低于对照组,ALB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N、HA、IV-C、PCⅢ检测结果均明显低于同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血柔肝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  相似文献   

11.
痛经是指妇人在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难忍,或伴有手足厥冷、面色苍白、身冷汗出等证.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治疗本病33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针药并用治疗痛风2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引起的疾病,因为嘌呤代谢的终末产物是尿酸,若尿酸生成增多或排泄减少,导致血液中尿酸浓度增加,引起高尿酸血症伴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过多的尿酸沉积可形成痛风石,并引起关节软骨的退行性病变,发展成为足母趾、跖趾关节僵肿畸形。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准不断提高,痛风的发病率逐年增多,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痛风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自觉症状,是一类有家族发病倾向的周期性发作疾病,发病率高,易于反复。临床主要表现为发作性偏侧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近年来笔者依据裘昌林主任医师的临床经验采用针刺与中药结合治疗偏头痛6l例,取得颇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贫血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单纯中药组,张针刺中药并用组各45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针药并用组临床显效率37.8%,总有效率93.4%,单用中药组显效率22.2%,总有效率68.9%,针药并用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中药组(P<0.05).结论:针刺中药并用治疗贫血,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寻找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240例颈椎病患者按就诊时间随机分为2组,即针牵组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的针刺治疗。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和77.6%,经统计学处理,针牵组疗效明显优于针刺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牵引治疗颈椎病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药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35例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冠心病心绞痛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以心前区闷痛为主。笔者采用针药并用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9例患者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性36例,女性33例;年龄最小39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61岁。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加药物组35例,其中男  相似文献   

17.
咳嗽是少儿肺部疾患中的一种常见证候,好发于春秋两季,由于少儿年龄小、体质弱,抵抗力比较低,易患外感咳嗽。笔者采用针刺火罐综合疗法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8.
针刺配合推拿治疗乳癖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癖是指妇女乳房部常见的慢性良性肿块,以乳房肿块和胀痛为主症,常见于青壮年妇女,相当于现代医学"乳腺小叶增生".在临床上笔者采用针刺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本病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6月本院78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刺穴位联合颈椎牵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穴位治疗,10 d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清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有效率为82.05%,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χ2=6.2158,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SF-MPQ评分、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鼻窦炎患者1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常规组,每组97例。常规组给予布地奈德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通窍鼻炎颗粒治疗。结果:联合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两组治疗后IL-2、IL-4、IL-5、IL-10、TNF-ɑ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联合组IL-10、TNF-ɑ优于常规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为95.88%,常规组有效率为85.57%,联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窍鼻炎颗粒联合布地奈德治疗鼻窦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