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胰腺癌组织中bcl-2、NDPK/nm23和p16蛋白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bcl-2、NDPK/nm23和p16蛋白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NDPK/nm23和p16蛋白在34例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本组34例胰腺癌组织中bcl-2、NDPK/nm23和p1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1%和50%,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淋巴结转移组bcl-2、NDPK/nm23和p16蛋白  相似文献   

2.
胆囊癌组织中p21、p53及bcl-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讨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p21,p53及bcl-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及其与胆囊癌预后的关系,以及在胆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分别测定了40例胆囊癌及8例胆囊腺瘤型息肉组织中p21,p53及bcl-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胆囊癌组织中p21,p53及bcl-2癌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52.5%,52.5%和70.0%,在胆囊腺瘤型息肉中3者分别为0%,0%和  相似文献   

3.
慢性胆囊炎和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后壁肥厚所致的腺上皮增生、异型、癌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方法对105例慢性胆囊炎壁肥厚和13例慢性胆囊炎壁肥厚型腺癌,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p53、p16、Bcl-2基因表达。结果慢性胆囊炎引起囊壁结节状增厚,腺上皮增生、异型,最后导致壁肥厚型腺癌。p53在慢性胆囊炎壁肥厚轻、中度中不表达,慢性胆囊炎壁重度肥厚和胆囊炎后壁肥厚型腺癌中阳性表达7.4%和46.2%;p16在慢性胆囊炎壁肥厚轻、中、重度和胆囊炎后壁肥厚型腺癌中阳性表达分别为82.6%,75.0%,51.9%和38.5%,Bcl-2在慢性胆囊炎壁肥厚轻、中、重度和胆囊炎后壁肥厚型腺癌中阳性表达分别为39.1%,46.9%,74.1%和46.2%。结论p53与p16、Bcl-2基因表达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p16和Bcl-2基因表达有显著的相关性;重度的慢性胆囊炎壁肥厚是重要的癌前病变。  相似文献   

4.
膀胱癌中bcl-2和p16基因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bcl-2和P16基因蛋白在膀胱癌的表达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SABC法对51例膀胱癌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粘膜行bcl-2和P16基因表达的检测。结果 bcl-2在膀胱癌的阳性表达率为80.2%,生存组和死亡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16在膀胱癌在阳生表达率为50.9%。5例正常膀胱粘膜均阳性,两者比较有显著性意义。在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总样本率中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即随病理  相似文献   

5.
Yang B  Gu F  Wang X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0):602-604
为探讨凋亡抑制基因bcl-2和凋亡促进基因bax表达产物在膀胱癌组织中的分布及意义,作者应用抗bcl-2单克隆抗体和抗bax多克隆抗体分别对34例膀胱癌和9例正常膀胱粘膜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9例正常膀胱粘膜有4例bcl-2蛋白表达阳性(44.44%),34例膀胱癌有28例bcl-2蛋白表达阳性(82.3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随肿瘤分级的增加,阳性表达增强。9例正常膀胱粘膜有8例bax蛋白表达阳性(88.89%),34例膀胱癌有18例表达阳性(52.94%),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作者认为,bcl-2和bax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膀胱癌的发生及进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bcl—2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bcl2基因蛋白在膀胱移行细胞和移行细胞肿瘤中表达程度的差异及该蛋白表达与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用抗体bcl2(N19)及流式免疫学技术对6例正常膀胱粘膜、6例炎性增生粘膜、6例乳头状瘤和45例移行细胞癌的bcl2蛋白表达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bcl2蛋白在4种组织标本中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3.3%、50.0%、83.3%、100.0%。FI值呈移行细胞癌>乳头状瘤>炎性增生粘膜>正常粘膜。肿瘤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非肿瘤组(P<0.00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bcl2蛋白的表达程度与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预后无关(P>0.05)。提示bcl2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肿瘤发生、发展中起着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血管瘤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目的 阐明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与血管瘤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篾这瘤及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bcl-2的表达。结果 bcl-2在海绵状及蔓状血管瘤中表达高于正常;毛细知管瘤中表达低于正常;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从以上结果可以认为:海绵状及蔓状血管瘤增生与bcl-2表达增高有关;而bcl-2在毛细血管瘤中表达低说明其存在自然消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抑凋亡基因bcl-2蛋白表达在乳腺癌中的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125例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的石蜡包埋组织切片中bcl-2,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及p^53基因的表达产物进行检测。结果:bcl-2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为63.3%,而在浸润性小叶癌中为88.9%,二者间菜显著性间谍;在浸润性导管癌中,bcl-2蛋白的表达与原发癌大小及肿瘤分级呈负相关,与ER,PR的表达呈正相关,与p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CD15抗原和bcl-2基因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发生和转移的关系,并探讨CD15与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波-LSAB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甲状腺癌、45例甲状腺腺瘤和20例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CD15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结果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CD15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8.0%和46.0%,均显著高于甲状腺腺瘤和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  相似文献   

10.
Li H  Yu L  Yang B  Kong X  Mi P  Guo Y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7):409-411
目的 研究凋亡相关基因Fas/APO-1和bcl-2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35例肾癌组织和26例远离肾癌的正常肾组织Fas/APO-1和bcl-2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肾癌组织Fas/APO-1蛋白表达率57.14%,明显低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84.62%,P〈0.05),且表达强度也明显低下;而bcl-2蛋白表达率为80.0%,明显高于正常肾组织中的表达率(5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16和p53蛋白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胆囊癌组织中p16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p16和53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癌的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以及预后相关;p16蛋白的表达还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 p16蛋白的失表达是发生是胆囊癌发展的晚期阶段,认为p16和p53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原发性胆囊癌的分化及其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检测细胞核仁形成区酸性非组蛋白在胆囊癌诊断与监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细胞银染技术对体外激活的外周血和胆汁淋巴细胞染色 ,并对胆囊组织作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银染 ,计算外周血和胆汁中硝酸银染色酸性非组蛋白 (Ag) 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 (IS % )和组织切片中AgNOR颗粒面积。结果正常人 (2 0例 )、慢性胆囊炎 (90例 )与胆囊癌之间 (2 1例 )外周血、胆汁T细胞Ag 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和组织切片中AgNOR面积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血清、胆汁中T细胞Ag 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 (IS % )逐级降低 ,组织切片中AgNOR面积逐级升高 ,且血清、胆汁中T细胞Ag 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 (IS % )、组织中AgNOR面积三者相互间有良好的直线相关性 (P均 <0 0 1)。结论监测胆囊病变过程中患者外周血、胆汁中T细胞Ag NORs面积与核面积的比值 (IS % )和组织切片中AgNOR面积的变化 ,有助于胆囊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肝癌缺失基因(deleted in liver cancer I,DLC-1)蛋白在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8份胆囊癌及15份胆囊炎组织中DLC-1表达结果.结果 DLC-1在胆囊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黏膜,与临床分期、肿瘤分级、淋巴和远处转移均有相关性.结论 DLC-1的阳性表达可作为预测胆囊癌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并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4.
胆结石对胆囊粘膜的病理损害及其与胆囊癌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石对胆囊粘膜的病理损害及这一过程中细胞DNA和AgNOR含量的改变,以探讨各型病理改变在胆囊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165例连续切除的胆囊标本进行病理及组化研究。结果:合并结石时胆囊粘膜的单纯增生、不典型增生、胆囊癌发生率分别为75.2%、19.33%和5.4%;结石引起的化生率为38.8%;胆囊粘膜从单纯增生到轻、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胆囊癌的AgNOR颗粒及面积与DNA倍体含量逐步增高;50岁以上结石患者的化生、不典型增生、DNA及AgNOR含量均明显增加。结论:胆囊结石病例的不典型增生明显增多,推测不典型增生是胆囊癌的重要癌前病变,50岁以上的结石患者胆囊癌风险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27和CyclinE的表达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27和CyclinE的表达状况,并以同期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作为对照。结果(1)慢性胆囊炎组织中P27的高表达阳性率为100%(20/20),明显高于胆囊癌的45%(18/40),(P〈0.05)。CyclinE在胆囊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67.5%(27/40),显著高于慢性胆囊炎的15.0%(3/20),(P〈0.05)。(2)P27的表达与胆囊癌组织学分化程度、Nevin分期、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周围浸润有关(P〈0.05)。CyclinE的表达与胆囊癌组织学分化程度、Nevin分期进展、肿瘤浸润深度有关(P〈0.05)。P27和CyclinE的表达与胆囊癌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P〈0.05)。(3)P27和CyclinE表达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375,P〈0.05)。结论P27表达下降和CyclinE阳性表达导致细胞周期的调控异常,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囊癌CD44v6和bcl-2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D44v6和bcl 2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和转移状况的关系 ,以及CD44v6表达与bcl 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50例原发性胆囊癌、2 0例胆囊腺瘤和 1 0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D44v6和bcl 2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组织中CD44v6和bcl 2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2 .0 %和 60 .0 % ,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 (分别为 45 .0 %和 30 .0 % ,P<0 .0 5) ,并随着胆囊癌细胞分化程度的减低、病理分级的增高和转移而明显增高 (P<0 .0 5)。同时 ,CD44v6的表达与bcl 2表达呈正相关 (r =0 .36 ,P<0 .0 5)。结论 CD44v6和bcl 2均是胆囊癌高度恶性和预后不良的重要指标。胆囊癌CD44v6表达与bcl 2蛋白表达可能具有相互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因p53与bcl-2在喉鳞癌中的表达及它们的关系,以及它们在喉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110例喉鳞癌标本及20例正常黏膜中p53和bcl-2的表达。结果正常黏膜几乎不表达p53及bcl-2,它们在喉鳞癌标本中表达率分别为62.7%和47.3%,p53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bcl-2和病理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53和bcl-2表达呈正相关。结论p53和bcl-2关系密切,在喉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作为早期诊断的指标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8.
cyclin E和p27kip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cyclinE和 p2 7kip1蛋白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4 1例胆囊癌和 15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cyclinE及p2 7kip1蛋白的表达 ,并分析两者的表达与胆囊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cyclinE在胆囊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 6 1.0 % (2 5 / 4 1) ,显著高于慢性胆囊炎的 2 0 .0 % (3/15 ) ,P<0 .0 5 ;胆囊癌组织中p2 7kip1蛋白的表达阳性率为 5 3.7% ,低于慢性胆囊炎的 10 0 % (P<0 .0 5 )。cyclinE的表达与胆囊癌TNM分期呈正相关 (r =0 .314 ,P<0 .0 5 ) ,p2 7kip1蛋白的表达则随胆囊癌TNM分期进展、组织学分化程度的降低而逐渐下降 (P<0 .0 5 ) ,cyclinE与 p2 7kip1蛋白表达之间呈负相关 (r =- 0 .342 ,P<0 .0 5 )。结论 cyclinE蛋白高表达和 p2 7kip1蛋白表达下降导致细胞周期的调控异常 ,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9.
p7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p7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73蛋白在49例原发性胆囊癌、15例胆囊腺瘤性息肉和12例慢性胆囊炎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p7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9%(24/49),而在胆囊腺瘤性息肉和慢性胆囊炎中均无表达,具有显著差异(P<0.01)。胆囊癌组织中p7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在低分化癌中有较高表达,与高中分化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性别、年龄、淋巴结有无转移和Nevin分期无关(P>0.05)。与预后有关,p73蛋白表达阴性病人预后显著优于p73蛋白表达阳性病人,术后1年内死亡者p73阳性表达率为68%(21/31),1~3年死亡组为25%(3/12),而>3年死亡组为0,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73蛋白在原发性胆囊癌组织中呈高水平表达,p73基因可能参与了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判断原发性胆囊癌分化程度和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