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氨基酸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相关,观察NT—proBNP是否可作为ACS疾病严重程度的客观生化指标。方法入选2003年10月至2004年6月之间,在我院心内科监护室住院的ACS患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89例,年龄34—85岁;采集静脉血样的同时对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进行Braunwald分级,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Killip分级;用ELISA方法检测血浆NT-proBNP浓度;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CS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存在良好的相关性:随着Braunwald分级增高,UA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逐渐增高(三级之间及每两级之间的NT-proBNP浓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Killip分级增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也逐渐增高(三级之间以及每两级之间的NT-proBNP浓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在NYHA心功能都是Ⅰ级的时候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高于UA患者(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NT-proBNP可能会成为ACS疾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心力衰竭(HF)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和血清尿酸(UA)水平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科住院患者40例(HF组),另选同期住院的心功能分级为Ⅰ级的患者50例(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荧光法和比色法测定BNP和UA。结果两组血浆BNP和血清UA水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患者血清UA增高者与血清UA正常者BNP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BNP和血清UA对HF患者的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尿酸(U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胆红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38例,心功能Ⅲ级40例,心功能Ⅳ级18例。另外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心功能正常者62名作为对照组。所有人选者于人院第2天采空腹静脉血测定UA、hs—CRP和血清胆红素水平。结果CHF组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O.05)。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间比较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YHAIV级患者UA、hs-CRP和血胆红素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其中UA和血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血UA、hs-CRP和胆红素水平升高在CHF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检测慢性心衰患者UA、hs-CRP和血清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尿酸(UA)、胆红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1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CHF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36例,心功能Ⅲ级62例,心功能Ⅳ级12例。另外选取在本院体检的心功能正常者5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入选者于人院第2天采空腹静脉血测定UA、胆红素和hs—CRP水平。结果CHF组UA、胆红素和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CHF组内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UA和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UA、胆红素和hs—CRP与年龄无相关性(P〉O.05);UA和胆红素与心功能分级呈显著正相关(P〈O.05),hs—CRP与心功能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UA、胆红素和hs—CRP水平升高在CHF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血UA、胆红素水平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升高,hs—CRP水平变化在CHF发生、发展中可能无确定作用。检测血尿酸、胆红素水平有助于判断心衰严重程度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水平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尿酸(U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95例进行血清尿酸水平测定.根据心功能状况(按NYHA分级)将患者分成3组:心功能Ⅱ级为A组20例,心功能Ⅲ级为B组27例,心功能Ⅳ级为C组48例,并与健康对照组23例对比。结果 心力衰竭组血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心力衰竭越严重.级别越高.血清尿酸水平越高:心功能Ⅳ级与Ⅱ级,Ⅲ级与Ⅱ级和Ⅲ级与Ⅳ级相比UA浓度筹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不同病因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心衰血清尿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衰时血清尿酸水平在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尿酸浓度是反映心衰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故对心衰患者测定血清尿酸浓度对疗效的观察,和病情的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发作特点及规律。方法:选择老年男性冠心病(Ⅰ组)、冠心病合并高血压病(Ⅱ组)及冠心病同时合并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Ⅲ组)患者各66例,对其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动态心电图检出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主要为无症状心肌缺血(SMI);SMI发生率Ⅲ组〉Ⅱ组〉Ⅰ组(P〈0.05),Ⅲ组的SMI总次数与Ⅱ组、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SMI持续时间Ⅲ组与Ⅱ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的发作高峰均在上午。日间SMI发生次数明显多于夜间,夜间SMI发生比例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Ⅲ组昼夜SMI平均持续时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均可增加老年男性冠心病患者SMI的发生,尤其是夜间的发生:动态心电图是老年男性冠心病,特别是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SMI的重要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7.
黄振宁  陶霖 《内科》2009,4(3):358-360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血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血糖变化以及与肝功能的关系。方法我们对86例肝硬化患者和29例正常人进行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释放试验,测定胰高血糖素,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糖在各个时间点均高于正常值,餐后1h、2h、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失代偿组胰岛素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功能分级与糖耐量及胰岛素释放结果比较:3组空腹胰岛素水平均增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餐后各时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均增高,胰岛素高峰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胰高血糖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病人不论是在空腹或在餐后都有高胰岛素水平。胰高血糖素亦较正常对照组增高。随着Child—pugh分级的增高,糖耐量降低逐渐加重,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水平亦更加突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钠肽(BNP)及Tel指数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8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按照其入院时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21例选自本院体检中心的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出rrei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重量指数(LVMI),并检测血BNP。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加重rrei指数与血BNP水平逐渐增加,Tei指数均值在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0.40±0.12、0.49±0.09、0.58±0.18和0.69±0.07;BNP均值在心功能I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42.19±17.51、297.45±21.92、703.12±15.76和912.75±37.16(pg/m1),组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除BNP指标在心功能Ⅰ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余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ei指数对照组0.31±0.08,BNP对照组(33.12±3.15)pg/ml](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心功能障碍程度的加重,血BNP水平升高,并且和Tei指数、LV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563,0.368,P〈0.05);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372,P〈0.05)。结论在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中,血BNP水平与Tei指数、心功能以及左室构型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血BNP水平与Tei指数能综合反映心脏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孙洪 《实用老年医学》2010,24(3):235-237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NP)及肌钙蛋白I(cTNI)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和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心脏病患者126例,根据纽约心功能分级,分为4组(心功能Ⅰ级、Ⅱ级、Ⅲ级、Ⅳ级组),分别检测血浆BNP、cTNI及心肌酶,进行组间比较,同时与健康老年组进行对比. 结果 ①除健康组与心功能Ⅰ级组血浆BNP水平无明显差异外,心功能Ⅳ级组BNP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Ⅰ级组和健康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②各组之间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无明显差异.③除健康组与心功能Ⅰ级组血浆cTNI水平无明显差异外,心功能Ⅳ级组cTNI水平>心功能Ⅲ级组>心功能Ⅱ级组>心功能Ⅰ级组和健康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结论 血浆BNP水平及cTNI水平均随心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增高,两者均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诊断过程中,如能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结果 ,同时参考血浆BNP及cTNI水平,无疑会大大增加对慢性心力衰竭诊断的及时性及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冠脉综合征患者181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135例(UAP组),急性心肌梗死46例(AMI组),另选同期住院稳定型心绞痛患者58例(SAP组)和门诊体检健康人50例(健康对照组),UAP患者又按Braunwald分为Ⅰ级36例,Ⅱ级41例,Ⅲ级患者58例,观察4组研究对象hs—CRP水平度UAPⅠ、Ⅱ、Ⅲ级患者的hs—CRP水平。结果4组研究对象hs—CRP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两两比较各组间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UAP组Ⅰ、Ⅱ、Ⅲ级患者hs—CRP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且Ⅰ级与Ⅲ级,Ⅱ级与Ⅲ级间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其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提示hs—CRP水平可作为ACS危险分层和预后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的相关性。方法:83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使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其血清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及LVEDd,分析患者NT-proBNP水平与不同心功能分级及上述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不同NYHA心功能分级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pg/ml)差异有显著性[Ⅰ级:162.5(128.0,633.0),Ⅱ级:1202.5(587.0,2350.0),Ⅲ级:3374.0(2169.0,4442.0),Ⅳ:10403.5(7241.0,17697.0),P0.05~0.01],其水平与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r=0.797,P0.0001);(2)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438,P0.0001);(3)NT-proBNP与LVEDd呈正相关(r=0.437,P0.0001)。结论:NT-proBNP测定是临床诊断心力衰竭的有效辅助方法之一,总体上可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2.
血清尿酸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血清尿酸浓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比较扩张型心肌病(DCM,96例)不同心功能和其他状态下的尿酸浓度。结果:DCM心功能Ⅱ、Ⅲ、Ⅳ级患者的尿酸分别为(303±34)mmol/L,(403±95)mmol/L和(595±190)mmol/L,各级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与心衰控制前比较,心衰控制后尿酸浓度明显降低[(609±218)mmol/L比(414±147)mmol/L,P〈0.01];左室内径≥65mm者尿酸浓度明显高于〈65mm者[(572±183)mmol/L比(425±112)mmol/L,P〈0.01];人院时服与未服利尿剂者尿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BUN〉7.5mmol/L与≤7.5mmol/L者尿酸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尿酸浓度升高,升高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有关,而独立于服用利尿剂及肾功能不全;血清尿酸浓度是反映心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erbB-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20例正常肺组织仅2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NSCLC组阳性表达率为6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鳞癌和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63.6%,无显著差异(P〉0.05)。在NSCLC中,c-erbB-2在病理分级Ⅰ+Ⅱ级和Ⅲ级的阳性率分别为57.6%和68.8%;在TNM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66.7%,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7%和4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阳性表达与NSCLC的发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高表达者提示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已进入晚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组织多普勒(TDI)综合射血等容期指数[Tei,(二尖瓣关闭~开放时间-主动脉射血时间/主动脉射血时间)]评价尿毒症心肌损害程度的价值。方法:85例尿毒症患者根据二维超声心动图(2D)心肌回声强度等指标分为心肌损害逐渐加重之Ⅰ、Ⅱ、Ⅲ组(n=30,32,23),分别进行2D各项参数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短轴缩短率(FS)、心搏指数(SI)测定,并利用脉冲多普勒(PWD)测定二尖瓣血流频谱E峰、A峰、E/A比值,同时利用TDI技术检测二尖瓣瓣环运动频谱,获取TDI-Tei,并与30例正常人(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不同组间各项指标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Ⅱ、Ⅲ组的LVEF[(65.30±7.42)%∶(54.01±10.63)%、(47.35±10.67)%],FS[(32.86±6.31)%∶(26.78±6.03)%、(23.29±6.08)%]显著下降(P0.01),SI[(41.75±8.61)ml/m2∶(50.73±10.86)ml/m2、(52.09±9.53)ml/m2]显著升高(P0.01),Ⅰ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尿毒症3组TDI-Tei均显著升高,且Ⅰ、Ⅱ、Ⅲ组的水平依次显著升高[(0.36±0.13)、(0.57±0.29)、(0.74±0.36)、(0.87±0.26)]P0.01。结论:TDI-Tei是较传统超声心动图指标更为敏感的,评价尿毒症心功能损害程度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与普萘洛尔联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Ⅰ)组,普萘洛尔加常规治疗(Ⅱ)组,复方丹参滴丸加常规治疗(Ⅲ)组及普萘洛尔与复方丹参滴丸联用加常规治疗(Ⅳ)组,每组25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4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门静脉内径(Dpv),脾静脉内径(Dsv),门静脉血流速度(Spv),脾静脉血流速度(Ssv),并计算门静脉血流量(Qpv),脾静脉血流量(Qsv)。随访1年,动态观察血压、心率、肝肾功能及EVB复发情况。[结果]用药后,Ⅱ、Ⅲ、Ⅳ组Dpv、Dsv均较Ⅰ组减小(P〈0.01,〈0.05),DsvⅣ组与Ⅱ、Ⅲ组比较均减小更明显(P〈0.05)。Dpv,DsvⅡ、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Ⅱ、Ⅲ、Ⅳ组Qpv、Qsv显著降低(P〈O.05,〈0.01)。Ⅳ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普萘洛尔联用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预防EVB效果优于复方丹参滴丸或普萘洛尔。复方丹参滴丸与普萘洛尔组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PTEN蛋白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PTE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生物学和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NSCLC组织中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20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PTEN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PTEN蛋白在NSCLC中的总阳性表达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蛋白表达随NSCLC临床分期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在NSCLC高中分化组高于低分化组,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无淋巴结转移组PTEN蛋白阳性表达率有淋巴结转移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EN和nm23-H1蛋白表达与NSCLC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分型、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均无关(P〉0.05)。结论PTEN蛋白表达与NSCLC的组织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NSCLC中PTEN蛋白低表达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检测PTEN蛋白可在一定程度上评估NSCLC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发生房室传导阻滞(AVB)的临床特点。方法采用非创伤性心电监测法监测122例心肌梗死患者AVB的发生率及其对药物治疗反应、演变过程和最终预后。结果 122例AMI患者中20例发生AVB(16.4%)。17例发生于下/后心肌梗死者,3例发生于前壁/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者。按AVB发生的不同时期分为早发组(发病8 h内,n=8)和晚发组(发病8 h后,n=12),晚发组并发症显著高于早发组(25﹪vs 83.3﹪,P<0.05);早发组对阿托品或山莨菪碱治疗反应较好(P<0.05);早发组Ⅲ度AVB 7例、Ⅱ度AVB 1例,持续时间短。晚发组Ⅰ度AVB 5例、Ⅱ度AVB 6例、Ⅲ度AVB 1例,持续时间长;早发组住院期间死亡1例、晚发组死亡5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MI病人中下/后壁心肌梗死易并发AVB;8 h之内发生的AVB以Ⅲ度AVB为主,早期发生的AVB患者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血尿酸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尿酸(UA)的浓度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67例NYHAⅡ一Ⅳ级老年CHF患者(心衰组)及29例正常老年人(正常对照组),测定血清UA、hs-CR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衰组患者血清hs-CPR[(8.78±4.35)mg/L∶(1.27±0.48)mg/L]、UA[(451±83)μmol/L∶(289±25)μmol/]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均0.01)。且随着NYHY心功能级别增高,血UA水平逐渐升高,其组间差异性显著(P0.01),二者呈正相关(r=0.39;P0.01)。血清hs-CPR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r=0.187,P=0.079)。血UA水平与血清hs-CRP无显著相关(r=0.389,P=0.065)。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水平与心衰分级有很好的相关性,它结合NYHA分级方法及左室射血分数能更好地反映心衰患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运动治疗对改善慢性心衰患者心肌损伤的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一步夹心法检测18名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以及76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心功能Ⅱ级24例、Ⅲ级29例、Ⅳ级23例)治疗(三组分别给予常规治疗或运动治疗)前、后的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心肌肌钙蛋白(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并作比较。结果:(1)各组心衰患者的CK—MB、cTnl、H—FABP测值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心衰程度加重,H-FABP、cTnI水平亦随之上升,在各组之间的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而CK—MB仅在NYHAⅡ级与Ⅳ级患者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2)常规治疗组与常规治疗+运动治疗组间的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均可使各参数水平下降,但常规治疗+运动治疗组这种改变更明显(P〈0.05)。结论:(1)慢性心力衰竭时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且随着病情的动态变化心肌损伤程度亦随之改变;(2)运动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肌损伤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