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评价云克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免疫抑制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云克治疗,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在疾病活动度、枕墙距、Schober试验、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的改善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0.5%,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克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使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108例,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探讨云克治疗AS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经云克治疗后,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有好转。108例AS患者,显效57例(52.8%),有效38例(35.2%),无效13例(12.0%),总有效率为88,0%。此药在减轻疼痛、消除肿胀、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疗效显著,尤其在改善晨僵、关节功能受限和降低血沉速度等方面最为明显。提示云克作为一种新型治疗AS药物,具有使用简便、安全,疗程短,疗效满意,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消炎镇痛效果好的特点。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病人时的安全护理特点。方法护士慎重选择血管,每日合理更换穿刺部位,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发现不良反应,及时给予恰当处理,并为患者做好健康指导工作,保证每个疗程的顺利进行。结果通过我们精心的护理,患者能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疗效较好,无任何不良后果产生。结论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加上周到细致的护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云克为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途径,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带来了光明和希望。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评价沙利度胺联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近期疗效。方法 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6例,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沙利度胺+云克组)28例、对照1组(云克组)14例、对照2组(沙利度胺组)14例;疗程3个月,对比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炎性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沙利度胺联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可有效缓解病情,减轻症状,降低Bath疾病活动度指数和功能指数,联合用药组疗效明显优于单药组。结论 沙利度胺联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探讨血浆置换与云克(^99TC—MDP)联合及单用云克或单用血浆置换(PE)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Ⅰ单用云克静点治疗42例AS;治疗组Ⅱ用PE结合云克静点治疗68例AS;另设对照组,单用PE治疗33例AS。治疗前后均观察记录临床及实验室相关免疫学指标的变化。结果PE 克治疗组Ⅱ疗效高于治疗组Ⅰ和对照组。结论对于活动期AS(患者多关节肿痛明显,多合并关节积液,CRP及ESR明显增高者)采用PE 云克治疗为好;而处于非活动期或晚期AS(关节间隙变窄或融合者)单用云克治疗也有较好的疗效。PE 云克治疗AS是高效、安全的,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配合云克对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选择确诊强直性脊柱炎65例,随机分成A组25例、B组20例、C组20例。A组用舒血宁5 mL加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点,1次/d;云克15 mg加0.9%盐水250 mL中静点,1次/d。B组单用云克。C组单用舒血宁。3组均用药25 d为1疗程。观察血沉、C反应蛋白、HLA-B27、临床症状、脊柱运动度等指标。结果A组显效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B组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C组显效0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12%。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云克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对改善疼痛指数、关节功能运动指数、血沉及C-反应蛋白明显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单用云克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外部熏蒸配合正清风痛宁关节腔药物注射。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1%,治疗组为88.9%,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有明显的进步,标本兼治,副作用小,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通痹灵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目的:评价通痹灵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疗效、毒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双模拟的方法,将69例活动期AS分为通痹灵治疗组(36例)和消炎痛对照组(33例)。能痹灵组口服通痹灵IA,每次6片,每天3次;消炎痛组口服消炎痛(通痹灵ⅡA),每片含消炎痛25mg ,每次6片,每天3次。结果:①总有效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通痹灵组控显率优于消炎痛组(P<0.01)。②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晨僵时间和指地距离改善明显(P<0.01或P<0.05),扩胸度和枕墙距均无改善(P>0.05)。通痹灵组关节肿胀积分、Schober试验、整体功能、实验指标(ESR、CRP、PLT、IgG、IgA、IgM)和骶髂关节影像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消炎痛组关节肿胀积分、整体功能、实验指标和骶髂关节影像积分无改善(P>0.05)。通痹能组改善肿胀积分、晨僵时间、指地距离、整体功能和实验指标(除CRP外)优于消炎痛组(两组治疗后比较,P<0.0.01或P<0.05)。③通痹灵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通痹灵对活动期AS具有改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指标的作用,且对AS骨质损害具有保护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对157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认为AS多初发于15—24岁之间的男性青年,男女发病比例为14.7:1。有23.6%的病人有家族史。初发关节多在髋关节(33.1%)、腰椎(24.2%)及骶髂关节(21.7%);受累关节以骶髂关节及脊柱为主。对AS的诊断必须有经X线摄片证实的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并有腰背部疼痛和僵硬,脊柱活动进行性障碍,胸扩度少于2.5cm及HLA—B_(27)阳性,RF阴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采用不同结构和人源化程度的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收集接受TNF拮抗剂治疗的1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资料,了解不同生物结果TNF拮抗剂的分布,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和治疗情况。结果分别选用3种不同结构和人源化程度的TNF拮抗剂进行治疗,其中50例患者使用英夫利昔单抗(人鼠嵌合单抗,静脉给药),50例患者使用阿达木单抗(全人源化单抗,皮下注射),80例患者使用依那西普(进口和国产,均为皮下注射)。3种TNF拈抗剂治疗过程中均有不良反应发生,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国产)、依那两普(进口)和阿达木单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4%、13%、4%、6%;全人源化TNF拮抗剂总体安全性优于人鼠嵌合的TNF拮抗剂。结论相较于全人源化TNF拮抗剂,人鼠嵌合抗体更易诱发不良反应,可能与其免疫原性有关,在使用中必须严格观察和处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T引导下骶髂关节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患者366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骶髂关节注药组2,20例)作为观察组:采用CT引导下骶髂关节注射得宝松+维生素B12,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B组(单独口服药物组,126例)作为对照组:口服SASP+美洛昔康;C组(肌肉注射组2,0例):肌肉注射得宝松一次,并口服SASP。结果 A组较B组起效快,较B、C组疗效维持时间长。C组较B组起效快,但较A组维持时间短。结论 CT引导下骶髂关节注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Bath 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disease activity index,BASDAI) 和改良的BASDAI 即mini-BASDAI 在评价无外周关节受累的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 的病情活动度时的价值.方法 根据是否有外周关节受累,将患者分为P+ 组(有外周关节受累) 和P- 组(无外周关节受累).采用BASDAI 对患者的疾病活动度进行评价,然后再省略BASDAI 中的第3、4 个问题计算出mini-BASDAI.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64 例AS 患者.有P+ 组的患者其各项炎症指标(BASDAI、mini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functionalindex,BASFI)、Bath 强直性脊柱炎计量指数(ba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metrology index,BASMI)、血沉、C- 反应蛋白) 均显著高于P- 组患者.两组mini-BASDAI 值均高于BASDAI,但两者与其他疾病活动度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并无差异,如医生总体评价与BSADAI 的相关系数为0.703,与mini-BASDAI 的相关系数为0.696,其余指标间的相关性也基本相同.结论 在评价无外周关节受累的AS 患者病情活动度时,mini-BASDAI 并不优于BASDAI ;BASDAI 仍然是最有效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5.
To discus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regnancy and ankylosing spondylitis,and the management of pregnancy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Methods Twelve cases of pregnancy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in Pek...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研究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X线检查诊断方法,X线分级、分期的表现及在诊断中的重要性,方法:对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X摄片分级,分期,结合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HLA-B2检查诊断。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90%患者HLA-B2阳性,60%血沉增快,骶髂关节和髋关节片以2级改变为主,腰椎病变以早、中期X线病变者较多。结论:强直性脊柱炎以青壮年男性为多见,HLA-B2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强制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预后的影响,以进一步加强此病的护理,掌握更多护理技巧.方法 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住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脊柱二科的58例AS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体位护理、功能康复护理、服药护理及饮食护理,观察其预后.结果 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58例患者腰背痛、关节痛减轻,疼痛评分由入院的8~10分下降到2~5分,晨僵时间由治疗前的(75.0±20.1)min下降到(43.7±19.3)min,治疗后晨僵时间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指地距为(18.2±8.3)cm,C反应蛋白(CRP)为(15.3±4.1)mg/L,较入院时的(30.1±11.3)min、(26.7±7.3)mg/L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 精心的护理能有效地提高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系统的护理和康复训练,可减少关节畸形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病残率. 相似文献
18.
幼年与成年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分析了59例幼年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JAS)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并与49例成年发病的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进行比较,发现JAS与AS最显著的差异的在于前者以特征性的腰骶部疼痛与发僵起飞再会得明显少于AS组(P〈0.01);JAS组全部出现外周关节受累,而AS组可有部分患者不出现;JAS组肌腱端病人AS多见。本文还简要讨论了JAS的诊断、治疗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3).试验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依那西普(25 mg,2次/周,上臂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NSAIDs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复查,分析腰痛发生率、腰部晨僵时间、Bath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与入组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腰部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0.05),BASDAI和BASFI评分显著改善(P<0.05),ESR和CRP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n=43)。试验组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和依那西普(25 mg,2次/周,上臂皮下注射)治疗;对照组予以NSAIDs和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复查,分析腰痛发生率、腰部晨僵时间、Bath 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Bath 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 与入组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或P<0.01),腰部晨僵时间明显缩短(P<0.05),BASDAI和BASFI评分显著改善(P<0.05),ESR和CRP明显降低(P<0.05)。治疗3个月后,试验组各项临床指标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那西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短期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