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白藜芦醇对SMMC-7721细胞增殖影响的量效与时效关系;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测定caspase-3酶活性。结果白藜芦醇(50、100、200μmol·L^-1)处理SMMC-7721细胞48h,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且诱导其凋亡;100μmol·L^-1白藜芦醇处理细胞24、48或72h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且呈时间依赖性。白藜芦醇(50、100、200μmol·L^-1)处理SMMC-7721细胞48h,呈浓度依赖性增加SMMC-7721细胞caspase-3活性。结论白藜芦醇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洲C-7721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与增强细胞内caspase-3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 研究羽扇豆醇(Lupeol)在人高转移肝癌细胞系HCCLM3中的抗增殖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CCK 8法检测不同浓度Lupeol在12-48 h对HCCLM3细胞活力的影响及相关Caspase参与Lupeol(20~100 μmol·L-1)诱导的细胞凋亡类型;运用Realtime PCR评价Lupeol对细胞内Caspase家族及Bcl 2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的影响;同时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Lupeol对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Lupeol在24~48 h能够抑制HCCLM3的细胞增殖,并呈现浓度依赖性,在24 h处理细胞的IC50为93 μmol·L-1;运用60~100 μmol·L-1的Lupeol能够使HCCLM3细胞在G2/M期细胞数增加1倍;Lupeol能够活化Caspase通路,与对照组相比Lupeol处理后细胞内Caspase 3的mRNA表达量增加50%~150%,同时100 μmol·L-1的Lupeol处理细胞后使胞内p53及Bax的mRNA表达量分别上调1倍以上,并显著降低Bcl 2及PARP的mRNA水平(P<0.05或P<0.01)。结论: Lupeol具有抑制肝癌细胞增殖能力,对肝癌预防及治疗可能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对正常大鼠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的影响。方法 分离和培养原代大鼠肝细胞,培养BEL401肝癌细胞,通过测定细胞DNA合成、细胞活性(MTT)及碱性磷酸酶活性,研究TGF-β对正常大鼠肝细胞和肝肿瘤细胞的影响方式及可能的作用途径。结果 实验发现,TGF-β可以刺激BEL7401肝癌细胞的增生,促进其DNA合成,并增强其活性STGF-β对原代培养肝细胞DNA合成无明显影响,对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实验还发现,TGF-β明显刺激BEL7401肝癌细胞中的碱性磷酸酶增高,同时抑制原代培养肝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结论TGF-β对正常细胞和肝癌细胞BEL7401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作用,这种结果可能是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
大蒜素抑制人肝癌细胞中VEGFmRNA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大蒜素对人肝癌细胞中VE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以HPRT(hypoxanthine phosphoribosyltransferase)为内标。结果:大蒜素有明显抑制人肝癌细胞VEGF mRNA表达的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其VEGFmRNA表达水平降低了约66.36%(P<0.05)。结论:大蒜素是人肝癌细胞表达VEGF基因的调节剂,能抑制人肝癌细胞VEGF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体外肝素刺激肝细胞癌(肝癌)细胞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及其促进肝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DMEM培养液培养人肝癌细胞系huh7。将其达标细胞分别采用PBS(PBS组)或50 U/mL的肝素(肝素组)处理10 s。提取细胞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Caspase-3、Caspase-9、Caspase-8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结果肝素组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Caspase-8和细胞色素C的表达均高于PBS组(P<0.01)。结论体外肝素刺激肝癌细胞系huh7后,内源性(线粒体)和外源性(死亡受体)细胞凋亡通路被激活,从而促进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枸杞多糖在肝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调控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高转移性人肝癌细胞株HCCLM3,分为对照组、枸杞多糖浓度5μmol/L,10μmol/L,15μmol/L等4组,处理6小时后,通过MTT法检测枸杞多糖对肝癌细胞株HCCLM3增殖的抑制程度,采用Westernbolt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而后用20μmol/L,处理6小时后,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枸杞多糖可抑制肝癌细胞的增值,使肝癌细胞HCCLM3的VEGF蛋白的表达下降,这种抑制作用随着枸杞多糖浓度增大而增大(P〈0.01),呈正相关关系,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时,发现当LBP浓度为20μmol/L时,VEGF蛋白的表达完全被抑制。结论:枸杞多糖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HCCLM3)的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与VEGF有很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对人肝细胞癌HepG-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探讨TGF-β1在原发性肝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TGF-β1对人肝细胞肝癌HepG-2细胞株增殖的影响,探讨其调控HepG-2细胞生长的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结果 TGF-β1对人肝细胞肝癌HepG-2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P<0.05),且不同浓度TGF-β1(1.0~100.0)μg/L产生的效果不同.结论 TGF-β1对HepG-2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短时间内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对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乙酰肝素酶(HP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肝癌细胞株SMMC-7721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细胞常规培养,实验组细胞施加VPA干预,设浓度梯度和时间梯度。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RT-PCR半定量法测定细胞HPA及PCNA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HPA及PCNA蛋白含量。结果 VPA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表现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P<0.05);当药物浓度增加至≥2.0mmol/L时,其HPA和PCNA 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下调,且呈时间依赖性(P<0.05)。结论 VPA对肝癌SMMC-772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且能够在核酸和蛋白水平上下调HPA及PCNA的表达,从而抑制肿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蜂毒素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HMGB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s C,VEGF-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肝癌细胞HepG2体外培养,经蜂毒素处理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了解蜂毒素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blotting、qRT-PCR方法检测HMGB1、VEGF-C的表达。结果蜂毒素在体外能够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蜂毒素可抑制HMGB1的表达,且呈浓度依赖性,但对VEGF-C的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qRT-PCR结果显示,蜂毒素在mRNA水平均具有抑制HMGB1、VEGF-C表达的作用。结论蜂毒素可降低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并可能通过HMGB1、VEGF-C的表达发挥抗肝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坏血酸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再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AIM: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ascorbic acid (AA) on hepatoma. METHODS: Choosing an all-trans tretinoin (Tre) as a positive control, cell growth, and cell redifferentiation tests by cell surface charges, biochemical changes, and cell growth in soft agar were measured. RESULTS: After being treated with AA 6 mmol.L-1, the growth curve and mitotic index of human hepatoma cells decreased remarkably, the cellular growth inhibitory rate amounted to 58.9%. The indices related with cell malignancy alleviated, such as cell surface charge obviously decreased, the electrophoresis rate dropped from 1.64 microns.s-1.V-1.cm-1 to 0.93, the average value of alpha-fetoprotein (alpha-FP) content decreased from 302 micrograms.g-1(protein) to 90, and gamma-glytamyl-transpeptidase (gamma-GT) activity from 0.81 U.g-1(protein) to 0.16. The index related with cell differentiation increased, such as the average level of tyrosine-alpha-ketoglutarate transminase activity increased from 10.3 micromol.g-1(protein) to 41.2, and the colonogenic potential decreased 94.4%. CONCLUSION: AA can inhibit human hepatoma cells proliferation, induce redifferentiation, and reverse its malignant phenotypic characteristic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hTERT基因反义寡核苷酸(ASPSODN)对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的ASPSODN转染到SMMC-7721细胞株24h和48h后分别采用MTT法、TRAP-ELISA法检测SMMC-7721细胞的增殖活性及端粒酶活性。结果各浓度组的ASPSODN均能降低端粒酶活性,作用24h时,不同浓度均明显受抑,其中0.8μmol/L ASPSODN较0.2μmol/L和0.4μmol/L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但再增大浓度抑制作用并不随着增加。作用48h后,抑制作用减弱,低浓度组(0.2、0.4μmol/L)端粒酶活性恢复到正常水平,而高浓度组(0.8、1.0、1.2μmol/L)抑制作用依然明显,端粒酶活性低于60%。MTT法检测显示,不同浓度ASPSODN组对SMMC-7721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明显,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增加不明显。结论 ASPSODN靶向hTERT能特异性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明显下调端粒酶活性,hTERT可能成为肝癌治疗的一个靶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有效抑制肝癌细胞hTERT表达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并检测其对hTERT蛋白表达、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并合成针对hTERT的6条siRNA双链及一条阴性对照siRNA,以LipofectaminTM2000转染至肝癌SMMC-7721细胞。用磺基罗丹明B法(sulforhodamine B法,SRB法)测定干扰后细胞增殖的变化,RT-PCR测定hTERTmRNA的表达,筛选出有效序列。有效序列转染后,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TERT蛋白水平的变化,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以SRB和RT-PCR法筛选出的两条有效siRNA:siRNA-2和siRNA-6,能明显抑制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对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45.3%、38.2%,能高度沉默hTERT mRNA的基因,沉默率分别为80%、75%。二者还能明显下调hTERT蛋白表达(P<0.05),明显增加凋亡,凋亡率分别为20.23%、17.94%。结论 siRNA-2和siRNA-6能特异性沉默肝癌SMMC-7721细胞hTERT基因表达,抑制增殖,降低hTERT蛋白水平,诱导凋亡,为肝癌基因治疗提供了有力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抗坏血酸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再分化的作用(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抗坏血酸(AA)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再分化的作用。方法:维甲酸(Tre)为阳性对照,测定细胞增殖、细胞表面电荷、生化变化和软琼脂细胞生长等指标。结果:用AA6mmol·L~(-1)处理后,肝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指数显著下降,增殖抑制率达58.9%。与恶化有关的指标显著减轻,如细胞表面电荷明显降低,电泳率从1.64降到0.93μm·s~(-1)·V~(-1)·cm~(-1),甲胎蛋白(α-FP)由302μg·g~(-1)(protein)降为90,γ-谷氨酰转氨酶(γ-GT)活性由0.81U·g~(-1)(protein)降到0.16。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TAT)活性由10.3μmol·g~(-1)(protein)升高为41.2,细胞克隆形成力降低94.4%。结论:AA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并逆转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新型金属铜络合物(N-Cu)在体外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不同浓度的N-Cu(0.3~24μmol.L-1)作用于体外培养的SMMC-7721细胞,应用MTT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细胞周期及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Bcl-2、Bax、Caspase-3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N-Cu可明显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呈明显的量效与时效关系。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G0/G1期的细胞比率上升,G2/M和S期细胞比率下降,并促进凋亡率增加。N-Cu可上调细胞中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及蛋白的表达,且均呈剂量依赖性。结论一定浓度的N-Cu可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上调Bax、Caspase-3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降低Bcl-2/Bax比值,可能是其诱导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HBx对HepG2.2.15细胞中hTERT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1)将pSIHBV/X质粒转染HepG2.2.15细胞,RT-PCR法评估沉默效率。(2)MTT法检测转染24h、48h、72h后细胞增殖情况。(3)Real-timePCR和Westernblot检测hTERT表达情况。结果测序结果显示pSIHBV/X质粒构建正确;RT-PCR检测HBVX基因的沉默效率为53.6%;MT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24h、48h、72h后H印G2.2.15细胞的增殖受抑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al-time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转染pSIHBV/X质粒后HepG2.2.15细胞中hTERT基因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表达分别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NA沉默HBx基因可抑制HepG2.2.15细胞中癌症标志基因hTERT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17.
抗坏血酸与DL—α—生育酚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再分化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抗坏血酸(AA)和DL-α-生育酚(αT)联合处理对人肝癌细胞增殖与再分化的作用。方法:维甲酸(RA)为阳性对照。用细胞表面电荷、生化变化和软琼脂细胞生长等指标测定细胞分化和增殖。结果:用AA 4 mmol·L~(-1)和αT 1 mmol·L~(-1)联合处理后,肝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指数显著下降,增殖抑制率达61.3%。与恶化有关的指标显著减轻,如细胞表面电荷明显降低,电泳率从1.63 μm·s~(-1)·V~(-1)·cm~(-1)降低到0.89,甲胎蛋白由300μg·g~(-1)(protein)降到80,γ-谷氨酰转肽酶活性由0.81 U·g~(-1)(protein)降到0.201。与分化相关的酪氨酸-α-酮戊二酸转氨酶活性显著上升,由10.6μmol·g~(-1)(protein)升高到45,细胞克隆形成力降低96.6%。结论:AA和αT合用能够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诱导分化,并逆转恶性表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丙戊酸(VPA)联合顺铂(DDP)对人肝癌细胞HepG2、BEC7404、SMMC7721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三组浓度的VPA与DDP单药及联合作用于人肝癌细胞HepG2、BEC7404、SMMC7721,24、48、72 h后,观察细胞数量和形态的变化。用MTT法分析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IR),计算联合用药对细胞增殖抑制率q值,考察联合使用是否为协同作用。结果 72 h后,各用药组细胞数目减少十分明显,其中VPA+DDP组较单独用药组减少更为显著,其细胞形态发生较大改变。采用MTT比色法显示,对照组细胞生长率明显高于各实验组,联合用药组对细胞增殖IR更为显著,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各组对细胞增殖IR明显增加。根据q值结果,在VPA较高浓度(≥100μg/mL)时,联合用药组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结论 VPA能增强DDP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且在VPA较高浓度时,两药具有协同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姜黄素在体外对多种常见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别用0、1、2、5、10、20、50、100μmol·L^-1姜黄素处理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肺癌细胞(A549)、人肝癌细胞(HepG-2)24、48、72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并计算72 h时的半数抑制浓度(50%concentration of inhibition,IC50)。结果姜黄素在体外对上述4种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结论姜黄素具有抑制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