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策略.方法 选择476名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其24 h、白天、夜间平均血压和平均脉压及血压变异性.结果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均值收缩压(SBP)和血压均值舒张压(DBP)的波动曲线均呈“双峰双谷”状,血压节律呈非杓型者382例,杓型者94例.老年组和高龄组的非杓型高血压检出率分别为73.47%和91.21%,非杓型高血压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老年高血压患者的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参数在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高龄组的24 hSBP、dSBP、24 hAPP高于老年组的24 hSBP、dSBP、24 hAP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呈现非杓型高血压表现为主的异常改变,表现为以单纯收缩压增高为主、舒张压不高甚至降低、脉压增大;且随年龄增高,这些血压异常改变的特征更趋显著.24h动态血压监测可为不同血压波动类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更精细的个体化防治方案提供更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析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变化的规律和意义.方法 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杓型组(102例),非杓型组(78例),反杓型组(60例)的动态血压,并作分析.结果 240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监测显示,高血压患者杓型、非杓型、反杓型的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下降率分别为17%/14%、9.6%/7.5%,0%/1%,夜间高血压下降程度为杓型>非杓型>反杓型(P<0.01).结论 24h动态血压可确定高血压分型及严重程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同血压昼夜节律下心率变异性及心律失常的特点和差异。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血压控制良好(24h平均收缩压<130mmHg,24h平均舒张压<80mmHg)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5例,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杓型组(n=50)、非杓型组(n=61)和反杓型组(n=64)。统计血压、心律失常情况及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比较3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反杓型组、非杓型组患者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均明显高于杓型组(P<0.05)。与杓型组相比,非杓型组和反杓型组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显著下降(P<0.05),反杓型组降低较非杓型组更显著(P<0.05)。非杓型组、反杓型组心律失常总检出率显著高于杓型组(P<0.01),反杓型组短阵房速检出率高于杓型组(P<0.05),非杓型组、反杓型组患者频发室早检出率明显高于杓型组(P<0.01)。 结论血压控制良好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昼夜节律异常变化主要为夜间血压水平升高、心率变异性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高,更易出现房性心律失常。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可能增加心律失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动态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动态血压的内在联系.方法 应用美国Spacelabs90207型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50例OSAHS患者24 h动态血压,并与健康体检者157例比较.结果 OSAHS患者夜间血压较自昼血压下降不明显(P>0.05),血压呈非杓型改变者39例(78.0%),杓型改变者11例(22.0%).在OSAHS患者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例,占42.0%.在健康体检者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例,占12.7%.OSAHS患者24 h动态血压整体血压水平、白昼血压水平及夜间血压水平均较健康体检者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OSAHS患者24 h动态血压整体水平较正常为高,夜间增高更明显,昼夜节律消失.OSAHS是高血压发生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变化。方法:选择2010年7月~2011年10月正常妊娠者22例(对照组),同期住院妊高征患者61例,其中轻度子痫前期患者27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34例,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24 h尿微量蛋白和24 h尿微量清蛋白。结果:轻度和重度妊高征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孕妇(P<0.001),妊高征重度与轻度相比,24 h尿微量清蛋白增高(P<0.001);重度妊高征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和24 h微量蛋白阳性率分别为97.10%和100.00%,两项指标无明显差异,轻度组分别为81.50%和55.56%。结论:妊高征患者随病情的加重,24 h尿微量清蛋白及24 h尿微量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轻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4 h尿微量清蛋白阳性率高于24 h尿微量蛋白,监测24 h尿微量清蛋白对轻度妊娠高血压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24h动态血压(ABPM)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了70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昼夜节律消失(P<0.01).昼夜节律消失或减弱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进行ABPM监测,可作为对靶器官损伤的预报因子,可了解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在临床降压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减少血压昼夜变异幅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24h动态血压(ABPM)与心脏损害的关系.方法用动态血压监测仪,观察了70例60岁以上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24h动态血压、24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结果24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增高,脉压差增大昼夜节律消失(P<0.01).昼夜节律消失或减弱与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发生有相关性.结论进行ABPM监测,可作为对靶器官损伤的预报因子,可了解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节律变化,在临床降压治疗过程中,需注意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减少血压昼夜变异幅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非透析慢性肾衰竭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特点。方法:将我院接诊的慢性肾衰竭并发高血压非透析患者75例作为对象,均实施24h动态监测血压,根据血压变化曲线将他们分为杓型高血压组(n=40)与非杓型高血压组(n=35),比较两组患者日间、夜间血压及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杓型高血压组患者在日间收缩压、舒张压、动脉压上与非杓型高血压组比较有一定差异,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夜间夜间前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有自身的特点,其中杓型高血压呈现昼高夜低节律特点,而非杓型高血压则呈现昼低夜高现象,掌握这种规律变化,实现24h平稳降压,对于改善预后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高血压患者治疗后血压昼夜节律与影响因素.方法:将本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以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100例患者分为杓型血压组25例及非杓型血压组7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靶器官损害情况及降压药服用情况,并将影响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杓型血压组的吸烟、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指标明显低于非杓型血压组,24h-SBP BPV及24h-DBP BPV明显高于非杓型血压组,P<0.05.杓型血压组的脑血管病、高血压性肾病及糖尿病机率明显低于非杓型血压组,ACEI及ARB类药物服用机率明显高于非杓型血压组,P<0.05.吸烟及糖尿病是造成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表现为非杓型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服用ARB类药物属于保持杓型血压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主要以非杓型血压类型居多,会呈现夜间血压水平升高、24h血压变异系数降低以及靶器官受损严重的特点,糖尿病及吸烟属于造成非杓型血压的主要影响因素,而服用ARB类药物属于保持杓型血压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节律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关系。方法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将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非杓型血压组(50例)和杓型血压组(50例),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这两组患者的IMT,用Cockcroft-Gault公式计算eGFR。结果(1)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组IMT显著高于杓型血压组(P<0.05)。(2)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组eGFR显著低于杓型血压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不仅可导致动脉结构发生损害,还可导致肾功能损害,因此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不仅需要将血压降到目标值,而且还应恢复正常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认知功能与24h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变化特点。方法选择270例老年T2DM患者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100例为对照组。对两组行24h动态血压监测,根据夜间血压下降率(ΔMBP)分为杓型(△MBP10%~20%,n=95)、非杓型(△MBP0%~<10%,n=86)、超杓型(△MBP>20%,n=47)和反杓型(△MBP<0%,n=42);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表(MMSE)对所有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调查,比较各组间MMSE得分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患者MMSE得分[(24.34±2.51)分]低于对照组[(28.88±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中非杓型[(24.77±2.53)分]、超杓型[(23.34±2.41)分]和反杓型[(23.03±2.26)分]患者的MMSE得分均低于杓型[(26.03±2.68)分]患者,超杓型和反杓型又低于非杓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超杓型和反杓型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糖尿病患者MMSE得分与24hSBP(r=-0.73)、24hDBP(r=-0.60)、...  相似文献   

12.
动态血压监测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广兰  何平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9):2644-2645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4h血压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动态血压仪监测6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24 h的血压变化。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5例,轻度子痫前期23例,重度子痫前期22例。结果: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血压变化呈日节律性,中午和夜间血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下午时段(16∶00~20∶00)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上升,重度子痫前期组尤为明显,与轻度子痫前期组和妊娠期高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胎儿脐动脉血流S/D比值的高低与夜间的收缩压(P<0.001)和白天的舒张压(P<0.05)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夜间的舒张压与24 h尿蛋白定量之间有直线相关关系(P<0.001)。结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患者血压变化呈日节律性,血压的变化和胎儿的宫内情况及尿蛋白定量密切相关。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判断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病情程度,指导临床医生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疗效及24h血压昼夜变化、血压变异性的影响。方法将168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单纯收缩压增高(SH)和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增高(DH)两组,治疗药物分为长效和短效,在治疗开始和治疗2个月后做24h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对两组患者的24h动态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进行总结,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H组患者与SH组比较,24h血压波动曲线的昼夜节律变化、靶器官损害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压负荷、血压变异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组应用长、短效药物治疗,血压控制均不理想;SH组患者经过长效药物治疗,夜间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均比短效药物治疗组低(P〈0.05),24h血压变化曲线大部分可以恢复昼夜节律,血压负荷明显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少见。结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有助于了解老年高血压患者24h血压波动曲线的变化规律,对指导患者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J Radó  E Pató 《Orvosi hetilap》1992,133(52):3299-3303
Twenty-four-hour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 was performed during the day at every 30 min and during the night at every 60 min in 38 persons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The subjects were divided into four groups: Group 1. healthy subjects (11); Group 2. essential hypertensive patients (7) before and during enalapril treatment; Group 3.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10) treated with different antihypertensive drugs and Group 4. renal patients treated as in Group 3. Normal circadian rhythm was found in the healthy subjects and in the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hypertension, but no rhythm could be demonstrated in the renal patients. The high blood pressure decreased in response to enalapril in 7 patients without any decrease in the circadian rhythm. It was concluded that antihypertensive therapy does not abolish the circadian rhythm if there is any--and does not restore if it is lacking. The chances of the diagnostic use of circadian blood pressure rhythm are not impaired by the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及血压节律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将明确诊断高血压的患者65例行颈动脉超声、动态血压监测检查,询问病史,体检,将上述检查参数、血脂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65例中颈动脉粥样硬化者23例(35.4%),正常者42例(64.6%);颈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粥样硬化组24h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值(60.1%±16.2%/51.8%±14.2%)、夜间收缩压/舒张压负荷值(72.7%±13.4%/56.5%±12.1%)、血压节律异常者(43.5%)显著高于颈动脉正常组(24h48.2%±12.6%/40.3%±16.7%、夜间45.9%±12.8%/35.2%±11.1%、节律异常31.0%),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负荷值显著增加及血压节律异常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增多;高血压伴血压节律异常者应常规进行颈动脉检查。  相似文献   

16.
杜丽珍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516-517,523
[目的]了解24h血压监测在心肌梗死患者病情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某院收住的48例心肌梗死患者。对照分析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期24h动态血压及不同程度心肌梗死者血压昼夜节律情况。[结果]心肌梗死患者不同时期24h动态血压对照显示,差异性显著。不同程度心肌梗死者血压昼夜节律情况对照显示,血压昼夜节律正常者和减弱者构成比无差异性;消失者构成比差异性显著。[结论]心肌梗死时患者会出现血压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且其减弱或消失的变化与心肌梗死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可利用24h血压监测来辅助诊断心肌梗死情况。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率变异减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高血压2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率变异(HRV)减低之间的关系。方法:按WH标准选择高血压病患者70例,同期分别作动态血压监测及动态心电图HRV分析。结果:血压昼夜节律消失组(A组)较血压昼夜节律正常级(B组)夜间收缩压(SBP)、夜间舒张压(DBP)、24h平均SBP、24h平均DBP分别增高15mmg(P〈0.01)、6mmHg(P〈0.01)、8mmHg(P〈0.01)、6mmHg(P  相似文献   

18.
高廷孝  赵青  王霞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8):1154-1155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动态血压监测变化。方法:选取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350例孕妇,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跟踪观察其妊娠期血压变化。结果:69例为高血压疾病组A组,281例为对照B组,A组与B组比较,A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血压及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率等指标明显高于B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心电图异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较B组突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妊娠期,利用动态血压监测24 h平均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可很好地监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TC、BMI和血压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了48例妊高征患者、52例正常妊娠者和40例健康自愿者血清瘦素浓度,同时检测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体重指数(BMl)和血压等指标,分析妊高征患者和正常妊娠孕妇血清瘦素浓度的变化及其与TG、BMI和血压的关系。结果:妊高征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P<0.01);正常妊娠组血清瘦素明显高于非妊娠组(P<0.01)。随着妊娠孕周的增加,血清瘦素水平逐渐升高。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与BMI、TG和血压呈直线正相关P均<0.05,而与TC、HDL-C和LDL-C无关。结论:孕妇血清瘦素明显增高,尤以妊高征患者更明显,血清瘦素浓度分别与BMI、TG和血压呈直线相关。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24小时血压变化状况,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采用MOBIL-O-Graph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4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EH组)和38例原发性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DM组)患者24小时血压,比较24hSBP、24hDBP、dSBP、dDBP、nSBP、nDBP、血压负荷值、血压昼夜节律。结果:24hSBP、24hDBP、dSBP、dDBP、白天血压负荷值无差异(P〉0.05),nSBP、nDBP、夜间血压负荷及血压昼夜节律存在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血压升高,夜间负荷值升高,血压昼夜节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