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临床诊断学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验、基因检测、影像学特征、骨髓穿刺特征和病理学特征。 结果木村病患者白细胞计数11.65×109/L,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3.12×109/L,嗜酸性粒细胞占35.6%;红细胞沉降率32 mm/h;C反应蛋白20 mg/L;颈部淋巴结超声示左颈部可探及数个淋巴结,呈串珠样,皮质增厚,紧邻血管;胸腹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骨髓穿刺示骨髓增生活跃,以粒系和红系增生为主,巨核系无明显异常,嗜酸性细胞偏高。颈部淋巴结切除术中见颈前及外侧区多枚肿大淋巴结呈串珠样分布,部分融合成团,质韧,边界欠清,与周围组织粘连。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淋巴组织大量增生,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滤泡间小血管管壁增厚伴玻璃样变性,弥漫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免疫组化染色示:滤泡间区、滤泡散在的CD3和CD20(+)、生发中心80%Ki-67(+)、滤泡树突网CD21(+)、生发中心Bcl-2(-)。 结论木村病是一种大量淋巴组织增生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和血清IgE增高的慢性免疫性疾病。诊断需综合体格检查、实验室检验和影像学检查结果,明确诊断需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2.
木村病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韦秀宁  戴冽  郑东辉  张白玉  莫颖倩 《新医学》2009,40(11):727-729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总结分析5例木村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与结论:5例均为男性,中位年龄31岁,中位病程7年。表现为头颈部皮下肿物4例,背部皮下肿物1例,伴局部浅表淋巴结肿大4例,腮腺受累2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4例,血清IgE升高4例,尿蛋白阳性1例。肿物或淋巴结活组织检查均见淋巴组织增生,大量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5例均有淋巴滤泡形成及血管增生,有嗜酸性微脓肿形成2例。临床上对于头颈部无痛性皮下肿物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的患者,尤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及血清IgE升高者,应考虑到木村病的可能,进一步行肿物或淋巴结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木村病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木村病的临床特点、临床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方法分析房山区第一医院2009-02诊断治疗的木村病患者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木村病青、中年男性多见,一般病程较长,临床主要表现为颌下、腮腺及耳后区的慢性无痛性肿块,同时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高,占白细胞总数的28%~65%。组织病理学以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手术、放射和类固醇激素治疗有效,预后较好。结论木村病为罕见病,加强对其诊断的认识,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4.
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在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朱梅刚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22-324,i0001
鉴于许多淋巴组织良、恶性增生病变中会出现不定量的嗜酸性粒细胞(EC)浸润,查阅有关文献发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Kimura病、ALHE、NLCH良性增生病变中EC浸润成为组织学诊断要点之一,而在HL、ALCL、ATLL、AIBTL等淋巴瘤中也较多见EC浸润,EC浸润可以起到启示和引导诊断思路的作用,但不能作为诊断的要点。EC浸润可能与T细胞产生EC趋化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5.
木村病是一种罕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主要发生在亚洲的青年男性,尤其是中国人和日本人,这种疾病通常涉及头颈部组织学特征为血管增生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嗜酸性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HLG)。本例木村病患者发生于头颈部,主要表现为双侧面颊、腮腺、颌下腺和颈部淋巴结肿大。我们根据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包括US和MRI),讨论其诊断依据及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
Kimura病是一种良性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37年由中国金显宅首先报道,并命名为嗜酸性粒细胞增生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oid granuloma),其后日本学者木村哲二将其描述为伴有肉芽肿形成的淋巴组织增生,直到1959年Lizuka直接将此病命名为Kimura病。该病临床多表现为皮下肿块伴区域淋巴结肿大,而笔者最近遇到2例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Kimura’s病的临床特点及高频超声对该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证实的Kimura’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高频超声声像图特点,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6例Kimura’s病患者病程较长(平均11年),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5例为颈部无痛性肿块,1例为右侧大腿及右侧上臂皮下无痛性肿块。高频超声表现:①位于颈部的病灶呈边界清晰、包膜完整的单发椭圆形低回声肿块,亦可为多个肿块融合的混合回声团块,位于四肢皮下的病灶呈夹杂高回声及不规则片状低回声的混合回声肿块;②病灶附近均可见肿大淋巴结,淋巴门结构清晰或欠清晰,多无融合、囊性变、钙化等表现。结论 Kimura’s病的超声表现有一定特点,结合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定性诊断。  相似文献   

8.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临床病理及发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Iymphogranuloma,EIG)的临床病理特点,对其发病机理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利用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及特殊染色方法观察6例EIG病变组织中的CD21、CD35、IgE、IgA、IgG和肥大细胞,对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为男性,年龄13~36岁,平均25岁,病变均位于头颈部。组织学上以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大量浸润、淋巴细胞浸润及滤泡形成、纤维组织增生为基本病变。免疫组化显示病变组织中IgE明显增多,主要分布在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及生发中心外浆细胞内;肥大细胞大量增生。外周血IgE水平升高。术后随访,全部存活。结论 EIG是一种具有特殊临床病理表现的良性病变,手术治疗后虽常复发,但预后良好。其发病可能与Ⅰ型变态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颌面部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的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经验。方法 :对2010年1月—2022年6月山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26例KD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其超声特征及临床特点,并总结诊断经验。结果:本研究共入组KD患者26例,男20例,女6例(性别比3.3∶1)。患者年龄中位数为45岁6月。血常规显示所有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的百分比值均增加。超声声像图结果显示26例患者均检出病灶,淋巴瘤可能5例(19.23%),恶性病灶6例(23.08%),多形性腺瘤4例(15.38%),性质待诊建议穿刺活检11例(42.31%)。单纯淋巴结型8例(30.77%),单纯累及腮腺+周围软组织型11例(42.31%),同时累及腮腺+周围软组织+淋巴结型7例(26.92%)。对不同类型KD患者病灶的超声特征进行比较,其在边界、形态、混合回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病理学可见淋巴滤泡增生,嗜酸性粒细胞发生浸润,部分生发中心坏死或者形成嗜酸性微脓肿。结论:KD以中青年男性居多,病变多累及头颈部,KD的超声及临床表现容易误诊,应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成人肠道淋巴样息肉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4例成人肠道淋巴样息肉病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中3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分别为75、75、46及70岁。4例病例均因其他疾病切除末端回肠及回盲部时,偶然发现末端回肠多发息肉样隆起,直径0.1~0.5 cm。镜下见回肠粘膜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淋巴滤泡增生并形成息肉样小结节,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明显增大,围绕生发中心的套区境界清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部分呈滤泡样增生的淋巴细胞CD20强阳性表达,不表达Cyclin D1,生发中心细胞不表达Bcl-2。结论:成人淋巴样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上易于同部分恶性肿瘤相混淆,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及部分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成人肠道淋巴样息肉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征。 方法应用光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2例成人肠道淋巴样息肉病的组织学特点及免疫学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2例患者中1例为男性,1例为女性,年龄分别为65岁、46岁。2例病例均因其他疾病切除末端回肠及回盲部时,偶然发现末端回肠多发息肉样隆起,直径0.1 cm~0.5 cm。镜下见回肠黏膜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淋巴滤泡增生并形成息肉样小结节,淋巴滤泡的生发中心明显增大,围绕生发中心的套区境界清楚。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大部分呈滤泡样增生的淋巴细胞CD20强阳性表达,不表达Cyclin D1,生发中心细胞不表达Bcl-2。 结论成人淋巴样息肉病是一种罕见的良性病变,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临床上易于同部分恶性肿瘤相混淆,诊断依靠病理组织学及部分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木村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建林 《新医学》2010,41(7):421-423,426
木村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累及头颈部浅表淋巴结及软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属少见病。该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头颈部无痛性皮下软组织肿块,大涎腺和周围淋巴结常受累,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和血清IgE增高。组织病理学以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增生及局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点。对无症状及无损伤外观的病灶可暂时观察。目前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药物治疗和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3.
常晓燕  陈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2):119-121,i016
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Kimura病有许多共同特点,都是多发于头面部的疾病,局部切除易复发,病理表现为血管瘤样并伴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在文献报道中经常被认为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名称。Rosai等1979年发表文章认为,两病有完全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应分别对待,从而第一次将两病明确分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aseleman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运用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法,观察5例Caseleman病的特点,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透明血管型表现为淋巴滤泡弥漫增生,滤泡周围呈同心圆排列的淋巴细胞形成“葱皮样”外观,有的可见毛细血管穿入滤泡,形成“棒棒糖”状结构;浆细胞型特点为滤泡间浆细胞弥漫增生,滤泡中心可见无定型的嗜酸性物质沉积。结论:Castleman病是一种形态学独特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需与反应性滤泡性增生、淋巴瘤等相鉴别,并注意是否发生淋巴瘤等恶性转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例腹股沟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伴肺部浸润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例因双侧腹股沟无痛性肿块入院,外周血嗜酸粒细胞0.384,嗜酸粒细胞计数3100×106/L。胸部CT平扫示两肺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斑片状高密度影。右侧腹股沟肿块活检病理报告示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术后行局部放疗及口服类固醇激素治疗,腹股沟和肺部病变明显消退,外周血嗜酸粒细胞基本恢复正常。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对颌面部和腹股沟肿块伴外周嗜酸粒细胞增多者应高度警惕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确诊需行活检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确诊后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放疗、糖皮质激素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颈部木村病以及Castleman病的超声和病理学特征。 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青岛市市立医院超声科经术后病理证实为颈部木村病和颈部Castleman病的患者,分别为5例和9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超声以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与总结。 结果颈部木村病及Castleman病的超声图像均多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晰的均匀性低回声结节,但Castleman病结节内部多可见点线状高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示木村病多为较丰富的树枝样血流,Castleman病多为较丰富的周围型血流。木村病及Castleman病的病理图像均为淋巴组织显著增生,木村病另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而Castleman病可见大量淋巴滤泡。 结论颈部木村病及Castleman病在超声以及病理上有一定特异性,根据超声和病理学特征可对两者作出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 Lymphnatic Granuloma,ELG)是一种少见的疾病。主要累及淋巴结和皮下组织,在淋巴组织和淋巴滤泡增生的同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好发于头颈部及四肢,有时合并肾损伤。现将我院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8.
杨堤  常晓燕  姜虹  肖雨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2):94-96,i010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9例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进行临床及病理分析。结果所有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都有消化道症状,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其中黏膜病变8例,分布在胃、小肠和结肠;肌层病变1例。8例黏膜性病变患者对类固醇治疗有效。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以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消化道为特征的少见疾病。  相似文献   

19.
Kimura病1例     
患者男性,24岁.发现右颞部肿块3年,渐进性增大.病变部位从无疼痛感,有间歇性痒感.实验室检查:白细胞4.8×109/L,嗜酸性粒细胞0.36×109/L,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稍有增高(7.5%).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物位于皮下,界限不清. 病理检查巨检:灰白、灰红色碎组织一堆,大小2.7cm×1.5 cm ×0.8 cm,切面灰白、灰红色,质稍韧.镜检:病变呈多结节状,弥漫淋巴细胞浸润伴淋巴滤泡形成(图1),淋巴滤泡中可见嗜酸性物质沉着,嗜酸性粒细胞弥漫浸润(图2),未见嗜酸性微脓肿形成,结节间区间质纤维化(图3).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辅助诊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患者的临床特点、超声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后的超声随访。结果:9例均表现为无痛性肿块,超声对肿块的检出率为100%。肿块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为低或混合回声,均可见血流信号。超声拟诊:淋巴结肿大5例、腮腺肿块3例、腮腺混合瘤1例。实验室检查显示6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升高,7例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术后随访5例复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嗜酸性淋巴肉芽肿的肿块检出率高,在疗效评估及随访中起重要作用,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但要作出准确诊断仍需结合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