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重症药疹是指皮损广泛和伴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受累的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是重症药疹中病情最危急,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笔者回顾性分析1993年2月至2008年3月我科收治的28例TEN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TEN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3.
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联合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TEN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TEN患者均伴有黏膜糜烂,皮损(表皮已剥脱或即将剥脱)面积占体表面积的(19.40±6.51)%;糖皮质激素用量(以泼尼松为标准量):(1.5~2.0)mg/(kg·d);IVIG用量:(0.2~0.4)g/(kg·d),连续用药(6.0±1.3)d。联合用药第(3.0±1.3)天开始起效,痊愈9例,共治疗(23.60±5.49)d;基本痊愈5例,共治疗(16.70±3.14)d;死亡1例。所有患者均可耐受IVIG治疗。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IVIG治疗TEN具有协同作用,可明显提高疗效和减少死亡,减少糖皮质激素引起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滴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近年采用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滴为主治疗的10例(治疗组)与常规方法治疗的15例(对照组),分析起效时间及其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起效快,平均缓解时间1-2天,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3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χ2=6.25,P<0.05).结论: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滴治疗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起效快,疗效可靠,是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型药疹是最严重型药疹,死亡率高,我科成功的治愈2例,现报道如下。例1,男,2岁。因周身起红斑5天加重伴水疱、脱皮3天,于2004年7月14日收住我科。患儿母述:5天前服止咳冲剂后,额头、前胸出现指甲大红斑,患儿烦躁搔抓,皮疹很快遍及全身,当地诊所予地塞米松5 m 相似文献
6.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又称Lyell综合征,以快速广泛的表皮坏死及松解剥脱为突出特征,可伴严重全身症状及系统损害,甚至危及生命.该病几乎均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故目前仍无公认有效的特异性疗法.近年来,临床上越来越多地尝试大剂量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 )治疗TEN. 相似文献
7.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以迅速广泛的表皮松解剥脱为主要特征的少见而危重的药物皮肤不良反应.目前,该病尚无公认的特异性疗法.静脉免疫球蛋白(IVIG作为一种颇有前途的新疗法,虽然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尚存争议,但为临床医师提供了较开阔的思路和多样化的选择,有望降低该病病死率.本文将就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现状进行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9.
谭仲楷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78,(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简称TEN),亦名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自1956年由Lyell等首先介绍以来,有关报告相继不断,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TEN的临床表现异常显著,起病急骤,全身泛发红斑,皮肤触痛,大片表皮剥裸,或起松弛大疱,表皮分离征阳性,形如大面积烫伤。组织改变显示表皮细胞变性、坏死,表皮不同深度的离解和水疱形成,真皮炎症反应轻微。病因不是单一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感染和药物,还有病毒感染和某些全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由Lyell(1856)首先提出。实际上其当时概念并非代表独立的一种疾病,而是几种严重型水疱类疾病共用的病理诊断名词。随后Lyell等又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性和非金葡菌性的TEN在病因病理上有明显的不同。Melish等(1970)正式将金葡菌性TEN命名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TEN从那时起就专指非金葡菌性TEN,而作为独立的一种疾 相似文献
11.
12.
潘伯平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8,(1)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患者与大面积烧伤病人有相似的临床和生物学表现.高压氧治疗严重烧伤已获得成功,然而用以治疗TEN仅有个别报道,为此作者报道以高压氧治疗3例TEN的经验.高压氧治疗在单人Plexigdas压力氧舱(Vickers型CHS/3)、氧压2atm中进行.每天一次(星 相似文献
13.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4,(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李延州河南油田职工医院(邮政编码473131)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又名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我院近期抢救成功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4岁,学生。1991年3月12日下午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长效磺胺(广州兴华制药厂生产)两片。约2... 相似文献
14.
15.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因四肢、躯干及面部大疱10天,于2009年6月23日入院.10天前患者因感冒口服安乃近片(3次/d,2片/次)2天后四肢、躯干、面部出现红色斑疹,其上迅速出现蚕豆大小的水疱,水疱易破,破溃后表面渗出、糜烂、结痂.在当地卫生院以"日光性多形红斑"口服抗过敏约物治疗,疗效不显著,皮损加重,水疱迅速融合成大疱,伴发热.入院当天全身皮损增多,躯干、四肢密集甲盖至核桃大小松弛性水疱,伴发热39.8℃.既往体健,追问病史,有服用安乃近史及发病前1天接触有机磷农药史.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药疹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TEN药疹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TEN药疹患者潜伏期1~60天,平均18.7天。发热11/12例(91.7%),肝损害10/12例(83.3%),粘膜损害9/12例(75%)。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加强护理,加强营养及预防感染,11例痊愈(91.7%),1例死亡。结论:糖皮质激素治疗非常有效,强化护理、支持疗法及预防感染对降低死亡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雷观鲁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0,(4)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综合征可发生于不同的年龄,文献中报告的最年轻病例是出生48小时后的婴儿。本文报告1例足月出生后36小时新生儿。在出生前24小时以上发生羊膜破裂,生后拒食,左臀部出现大疱,4小时后疱破留下糜烂面。检查见整个臀部、会阴、外生殖器部位皮肤发红,其上有很多水疱。轻微摩擦皮肤即剥脱而呈潮湿表面。全身状况差,哭声无力,新生儿反射迟钝,体温38℃,48小时后,全部水疱融合,并且破裂,留下大片糜烂,其上覆以棕黑色痂壳。连续10天予庆大霉素(6毫克/ 相似文献
19.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 ,常由药物诱发 ,现已经证实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是其最突出的组织学表现 ,由FasL -Fas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对该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常由药物诱发,现已经证实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是其最突出的组织学表现,由FasL-Fas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对该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