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加味冰硼散漱口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炎性介质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77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化学疗法,观察组患者给予加味冰硼散漱口液进行治疗,并比较治两组患者放疗到出现急性黏膜炎的时间以及耐受剂量,不同时期患者外周血以及唾液中的炎症细胞因子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从放疗治疗开始到出现急性黏膜炎的时间以及放疗的耐受剂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放疗之前,观察组患者唾液以及外周血液中的炎症因子IFN-γ、TNF-α、IL-6的值差异不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中与放疗后,观察组患者唾液以及外周血液中的炎症因子IFN-γ、TNF-α、IL-6均显著低于对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6.97%显著高于对照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9.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加味冰硼散漱口液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进行治疗,其治疗效果较好,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唾液以及外周血中的炎症因子水平,利于疾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含漱液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所致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影响。方法:选取经病理确诊并接受放疗的患者82例随机分为预防组(放疗+中药含漱液)与对照组(放疗+生理盐水、利多卡因地塞米松混合溶含漱),两组均按常规分割方法放疗(2.0Gy/次/日,5次/周),总剂量(68~72Gy/7周),均于放疗开始即按上述要求进行含漱治疗,直至放疗结束。结果:放射剂量达到20Gy时,预防组1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对照组2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放疗结束时,对照组以发生3级口腔黏膜炎为主,预防组以发生2级口腔黏膜炎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顺利完成放疗且无延迟发生的例数预防组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自拟中药含漱液可有效控制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毒性分级,缓解急性放射性疼痛,有利于放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3.
王记南 《新中医》2020,52(15):48-50
目的:观察养阴清肺汤防治鼻咽癌放疗后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2例鼻咽癌放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2组均采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养阴清肺汤。比较2组放疗结束时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严重程度以及平均出现时间,并检测比较2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观察组Ⅱ度以上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且平均出现口腔黏膜炎时间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2组血清CRP、TGF-β1及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后,2组血清CRP、TGF-β1及TNF-α水平较放疗前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在放疗期间同步接受养阴清肺汤治疗,能够有效延缓急性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出现,并降低病变严重程度,提高放疗耐受程度。  相似文献   

4.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9,(4):191-196
目的:观察金蚕颗粒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金蚕颗粒4. 17、8. 33、16. 67 g/kg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采用单次18 Gy X射线照射口腔建立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模型。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连续10 d。测定给药后大鼠舌部黏膜炎症状评分,采用HE染色检查舌黏膜组织形态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舌黏膜IL-6、HIF-1α、COX-2表达水平。结果:金蚕颗粒可剂量依赖性地减轻造模导致的舌黏膜炎症状评分,改善舌黏膜病理结构改变,抑制黏膜组织IL-6、HIF-1α、COX-2表达增加。结论:金蚕颗粒能够改善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症状,具有深入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六神丸对放射性肺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对其血清中IL-1β、IL-6、TNF-α和TGF-β1进行检测,探究六神丸对放射性肺炎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激素组、六神丸组,采用直线加速器对除正常组外的3组大鼠进行全胸单次照射,剂量为16 Gy。照射24 h后各组进行给药。照射后第4周,处死动物。取全肺称重计算肺系数;进行HE染色。采用Luminex法检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照射后大鼠肺系数显著升高(P 0. 05),使用激素或六神丸干预后,大鼠肺系数较模型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P 0. 01)。HE结果显示激素组、六神组大鼠肺组织出现充血、水肿、渗出等炎性病理学改变均较模型组有改善,炎细胞浸润也不同程度减轻。六神丸可显著下调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炎性反应因子的表达(P 0. 05,P 0. 01)。结论:放射性肺炎大鼠血清中炎性因子明显增加的增加,六神丸可有效减轻放射性肺炎大鼠局部肺损伤的程度,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清中TNF-α及IL-1β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百令胶囊对放射性肺损伤大鼠血浆IL-6、TNF-α、TGF-β1含量的影响,探讨百令胶囊防治放射性肺损伤效果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141只6周龄SD大鼠(清洁级,雄性)随机分对照组(n=21)、模型组(n=30)、百令预防组(n=30)、百令治疗组(n=30)、地塞米松治疗组(n=30),各组大鼠均给予X射线全胸单次照射(20Gy),正常对照组除外。每组大鼠分别于第2、4、6周不同时间点随机处死,心脏采血约5mL,置肝素抗凝管中,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中TNF-α、IL-6、TGF-β1含量。结果:相较于模型组,地塞米松组、百令预防组、治疗组大鼠第2、4、6周血浆中IL-6、TNF-α、TGF-β1含量显著下降(P0.01或P0.05);百令预防组大鼠第2、4、6周血浆中IL-6、TNF-α、TGF-β1含量低于地塞米松组和百令治疗组(P0.01),百令治疗组大鼠第2、4、6周血浆中IL-6、TNF-α、TGF-β1含量低于地塞米松治疗组(P0.01)。结论:百令胶囊可抑制或减轻放射性肺泡炎性反应、肺纤维化进程,可能通过降低血浆中IL-6、TNF-α、TGF-β1等细胞因子的含量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猪胆青黛冰硼散联合重组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 G-CSF)对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微循环、唾液和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72例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2组均采取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rh G-CSF含漱,观察组给予猪胆青黛冰硼散联合rh G-CSF含漱。观察2组治疗前后口腔微循环及唾液和血清中TNF-α、IFN-γ、IL-2、IL-4、IL-6、IL-10水平变化情况,统计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口腔黏膜炎分度在2级及以下占比明显提高(P均0. 05),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唾液中TNF-α、IFN-γ、IL-6和IL-10水平和观察组IL-2和IL-4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均0. 05)。治疗后2组血清IL-4和IL-10水平及观察组血清TNF-α、IFN-γ、IL-2、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 05),且观察组TNF-α、IFN-γ、IL-2和IL-10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猪胆青黛冰硼散联合rh G-CSF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效果良好,能改善口腔微循环,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唾液和血液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七叶通脉胶囊是否能通过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的脑组织损伤。方法预防给药七叶通脉胶囊7 d后,制备缺血2 h,再灌注22 h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观察动物缺血再灌注后的行为状态变化、脑组织的缺血面积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血清中的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变化。结果经过预防给药,高剂量组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面积明显减少(P 0.05,P 0.01);病理组织学结果可见,高剂量给药组脑组织结构的变化较模型组明显减轻;高剂量给药组能明显减少血清中TNF-α、IL-1β含量(P 0.05)。结论七叶通脉胶囊能够明显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引起的脑组织损伤,减轻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释放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与放射性皮炎发生发展及预后的相关性,并以此探讨复方溃疡油防治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符合入组条件、接受头颈胸部位放射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溃疡油组)和对照组(西医治疗组),观察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患者外周血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1,IL-8,IL-10的变化,探寻溃疡油防治放射性皮炎的作用机制。结果:复方溃疡油能显著地延缓患者放射性皮炎发生时间,降低患者放射性皮炎级别,加速放射性皮炎的愈合(P0.05)。在30 GY时,两组EGF水平较放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60 Gy时,两组EGF水平均较30 Gy时有所回升,试验组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30 Gy时两组的IL-6,TNF-α,IL-1,IL-8水平均在放疗后显著上升(P0.01),60 Gy时两组的IL-6,TNF-α,IL-1,IL-8水平有所下降;30 Gy时试验组IL-6,TNF-α,IL-1,IL-8上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60 Gy时下降水平又高于对照组。30 Gy时两组IL-10均较放疗前明显下降,而60Gy时IL-10均上升,试验组下降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60 Gy时试验组IL-1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溃疡油可能通过早期抑制促炎因子IL-6,TNF-α,IL-1,IL-8的产生和释放,同时降低抑炎因子IL-10的下降速度,后期促进EGF的产生,从而达到延缓皮肤炎发生,并提高皮肤炎痊愈速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观察腰痹通胶囊(YBT)对该模型的药效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利用硅胶片模拟腰椎间盘突出,压迫大鼠L5神经根,建立大鼠腰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药组(腰痛宁胶囊0.16 g·kg-1)和YBT治疗3个剂量(0.17,0.34,0.68 g·kg-1)组,另设正常组,给药30 d后,检测大鼠左后肢压痛痛阈、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神经根病理变化。结果:成功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模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后肢压痛痛阈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升高(P0.01)、神经根有明显病变;YBT 0.34,0.68 g·kg-1剂量组可以显著提高模型大鼠左后肢压痛痛阈、降低血清3种炎性因子含量(P0.05,P0.01)、改善神经根病变。结论:腰痹通胶囊可以改善腰椎间盘突出动物模型的症状及神经根病变,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