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51岁,发热7d,全身红斑丘疹伴痒3d。主要表现为泛发全身的红斑、丘疹、瘀点、瘀斑,伴发热、嗜酸性粒细胞升高、内脏受累,给予激素、免疫球蛋白冲击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痊愈。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60岁。全身红斑丘疹伴剧痒6月,视力下降2周。头面及躯干部见大片浸润性红斑和斑块,周边界清,似体股癣状,球结膜充血;RPR1:64(+),TPPA(+)。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小血管浆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苄星青霉素治疗有效,随访3个月,血清RPR1:16(+),视力恢复。诊断:二期梅毒。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65岁。全身反复出现红斑和丘疹,伴瘙痒5年,加重2周。伴心、肝和肺多器官功能损害。骨髓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多甙及对症支持治疗半月后,症状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4.
报告1例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男,77岁.全身红斑、斑块伴反复发热2年余,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外周血和骨髓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改变符合嗜酸性粒细胞改变.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给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及支持对症等治疗17天后出院.现随访中.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78岁。全身出现丘疹,伴瘙痒2年余,出现红斑,伴脱屑半年余,既往体健。外周血和骨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组织病理改变符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和支持对症治疗20d,痊愈。  相似文献   

6.
例1男,26岁,面部红色丘疹伴痒痛20余天。例2男,19岁,面颈部反复红色丘疹、脓疱伴痒1年,加重1周。例3男,65岁,面部、躯干及双上肢红色丘疹、脓疱伴痒反复20年。3例均诊断为经典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该病多发于面部,可见漩涡状或匍行性斑块,点缀有毛囊性丘疹和脓疱,皮损向四周扩散而中心消退。皮损组织病理示:毛囊、皮脂腺内及周围大量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的浸润。表皮内可见嗜酸性微脓疡,真皮浅中层及毛囊附属器较密集嗜酸细胞、部分中性粒细胞浸润。3例均给予口服吲哚美辛及外用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停药后随诊6个月均未复发。  相似文献   

7.
例1男,24岁。躯干红斑2周,全身红斑、鳞屑伴发热1周,1个月前因治疗"癫痫"口服中药。例2女,35岁。全身红斑、脱屑伴发热20d。1个月前开始口服卡马西平。2例患者均诊断为伴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系统症状的药物反应(drug reaction with eosinophilia and systemic symptoms,DRESS),早期联合甲泼尼龙和IVIG(5g/d)成功治愈。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62岁,双下肢红斑、丘疹伴痒2个月,加重伴全身泛发1个月。躯干及四肢弥漫性红斑、丘疹,上覆少量鳞屑,伴双侧颊黏膜的破溃。发疹前8个月右侧"乳腺恶性肿瘤切除术"后行紫杉醇化疗半年余。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不全,毛囊角栓,棘层肥厚,基底细胞液化,可见坏死角质形成细胞,真皮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少数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IgG(-),IgA(-),C_3(-)。诊断:扁平苔藓样药疹。  相似文献   

9.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ypereosinophilic Syndrome),病因及临床表现多样,易漏诊和/或误诊,皮肤科相对少见,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患者男,13岁.因全身皮肤红斑、丘疹、水疱、结节1月伴剧痒、咳嗽,血象高3年余,于2009年9月21日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10.
以红皮病为主要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报告1例以红皮病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男,78岁。全身红斑、丘疹反复30年,泛发红皮8个月。全身皮肤弥漫潮红,粗糙,部分呈苔藓样改变,可见散在圆顶丘疹,色素沉着,细白脱屑,头皮为甚。外周血EOS明显升高超过半年,并随皮疹反复而增多,未发现其他器官损害,结合皮肤组织病理及骨髓象检查,诊断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皮炎。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29岁,反复全身红斑丘疹伴瘙痒2个月余,加重3天。抗组胺治疗无效,肌注复方倍他米松后临床症状得到缓解。皮损组织活检提示真皮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并见到特征性"火焰征"。诊断嗜酸性蜂窝织炎后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12.
报告1例并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男,57岁。颈部淋巴结增大3年,反复水肿性红斑、丘疹、结节伴瘙痒半年。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结合皮损组织病理、骨髓活检和颈部淋巴结组织病理,诊断为并发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的套细胞淋巴瘤。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7岁。全身反复出现红斑、斑丘疹、水疱,伴剧痒1年半。病理检查示表皮下水疱。真皮内中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示IgA呈线状沉积于基底膜带。皮疹特点和组织病理类似疱疹样皮炎,后根据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给予环磷酰胺、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33岁,全身红斑、丘疹,脱屑伴瘙痒反复20余年,关节痛、畸形10余年,间断性发热2年。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升高显著,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大于1.5×109/L超过6个月。皮肤组织病理:真皮浅、中层血管周围及胶原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真皮胶原增粗及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诊断:播散性嗜酸性细胞胶原病。  相似文献   

15.
报道1例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患者男,53岁。面部反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5年,加重3个月。皮肤组织病理检查:外毛根鞘细胞间水肿,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毛囊内见脓疱,内含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真皮内毛囊及血管周围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给予雷公藤多苷、米诺环素等治疗后,皮损基本消退。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35岁,全身皮肤红斑、丘疹、肥厚伴瘙痒7年,加重6个月。外周血、骨髓涂片及活检、流式细胞术检测均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皮损组织病理改变符合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淋巴结活检:淋巴结不典型增生,伴较多浆细胞及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IgE 7 100 IU/mL; HBsAg(+)、抗HBsAg(-)、HBeAg(+)、抗HBeAg(-)、抗HBcAg(+);乙肝病毒DNA定量:2. 04E+002。诊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慢性乙型肝炎。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抗乙肝病毒药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嗜酸性粒细胞性脓疱性毛囊炎(EPF)在国内较少报告。本文报告1例EPF。患者男,32岁,右眉弓上方红斑伴瘙痒3个月,病理切片显示: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侵入毛囊外毛根鞘部,形成脓肿。真皮上部也有较多嗜酸性粒细胞,为较典型的经典型EPF。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67岁,躯干、四肢多发环形红斑、水疱伴痒1个月。既往左髋关节结核病史1年。皮肤科检查全身多发环形红斑,边缘隆起,红斑边缘出现绿豆大小紧张水疱,疱液澄清,部分水疱融合成环形或线状大疱,尼氏征阴性,部分糜烂、结痂,剧烈瘙痒。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轻度角化过度,棘层肥厚,棘细胞间水肿,偶见网状变性小水疱形成,真皮较多嗜酸性粒细胞移入表皮内,浅层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直接免疫荧光:表皮棘细胞间IgG(+),IgA(-),C3(+)。结合临床表现和组织病理改变,诊断为疱疹样天疱疮。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71岁。全身出现红斑、丘疹伴瘙痒2个月。患者2个月前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等药物,服药5天后躯干、四肢近端出现红斑及丘疹,逐渐泛发全身,瘙痒剧烈,既往2年前曾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片"出现类似皮疹,经治疗痊愈。左下肢红斑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基底层细胞液化变性,真皮带状致密炎症浸润,主要为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诊断:扁平苔藓样药疹。给予抗过敏、抗炎、止痒等治疗后好转。  相似文献   

20.
报告2例成人Kaposi水痘样疹,患者男,60岁,周身红斑附屑10余年,加重2个月伴面部躯干丘疱疹;患者男,78岁,周身红斑丘疹伴痒8余年,加重1个月伴面部躯干四肢丘疱疹。均诊断:Kaposi水痘样疹,予抗病毒治疗好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