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调查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患儿中诺如病毒(Norovirus,No Vs)的感染情况,收集2009年10—12月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部的319例疑似病毒性腹泻婴幼儿的粪便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Nov的衣壳蛋白基因后,将部分阳性PCR产物测序,通过Genbank的Blast比对和系统发育树分析,推断各毒株型别。结果显示,在319件标本中,Nov的PCR阳性标本60件(GⅡ型59件,GⅠ型1例),检出率为18.81%。将24件PCR阳性产物测序和分析,1株为No V GⅠ型;23株为Nov GⅡ型,且GⅡ-4/2006b有15株,GⅡ-3有2株。感染Nov的患儿多为2岁以下且无性别差异。提示Nov是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且2009年仍以GⅡ-4/2006b型毒株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2.
镇江市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镇江市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感染状况,为制定儿童病毒性腹泻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0月~2008年9月镇江城区和农村5岁以下腹泻住院儿童的粪便标本517份,进行轮状病毒(rotavirus,RV)、杯状病毒(humancali civirus,HuCV)、腺病毒(adenovirus,AdeV)及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病原检测,得到4种病原的阳性率、三间分布和RV的毒株分型情况。结果 517份合格粪便标本,总体阳性率为38.68%,城区儿童病毒性腹泻阳性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P〈0.05)。4种病原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排序:RV为21.47%、AstV为16.83%、HuCV为8.12%、AdeV为1.35%、混合感染22.5%,以RV混合其他病毒感染为主,占82.22%(37/45)。城区与农村的病原谱不一致,城区AstV和混合感染阳性率明显高于农村地区,而农村地区的RV、AdeV阳性率高于城区,HuCV阳性率两地区无明显差异。4种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的月份依次为11月、10月、12月、1月,高峰期阳性率为69.50%。13~24月龄患儿病毒性腹泻阳性率较其他年龄组高。结论镇江市城区病毒性腹泻的阳性率较农村地区高,两地区的病原谱不一致。秋冬季节是镇江市病毒性腹泻的高发季节,其病原以轮状病毒为主。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腹泻是世界各国高发疾病之一,尤其在发展中国家因肠道疾病死亡的儿童人数高于发达国家。引起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常见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也是引起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因。收集2013年在哈尔滨市儿童医院住院的5岁以下腹泻患儿发病三日内的粪便标本、人口学资料及流行病学资料,通过统计学描述及病原学检测,分析哈尔滨市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征,确定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四种肠道病毒在住院腹泻患儿中的感染状况及优势毒株,为哈尔滨市儿童病毒性腹泻的防控及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背景资料。 相似文献
4.
5.
唐山地区儿童病毒性腹泻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儿童腹泻发病现状,并对腹泻病毒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方法:随机抽取唐山地区2007年1月~2010年12月腹泻儿童1 100例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过粪便检查,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常见病原菌及好发时间。结果:1 100例儿童中,轮状病毒582例,占52.91%;诺如病毒258例,占23.45%;札如病毒89例,占8.09%;星状病毒52例,占4.73%;腺病毒119例,占10.82%。其中轮状病毒在10~12月及1月高发,诺如病毒为7~9月高发,其他病毒在各时间段均有检出。结论 :唐山地区儿童腹泻的好发年龄为5岁以下。引发腹泻的主要病毒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星状病毒、札如病毒及腺病毒也较常见。不同病毒有其流行病的高峰期,轮状病毒为秋冬季,诺如病毒为夏秋季,其余病毒无明显季节分布。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掌握医院就诊儿童急性腹泻病的病原菌 ,以便正确诊断治疗。 [方法 ]对 175 8例 15岁以下的急性腹泻儿童患者进行了常见肠道致病菌分离。 [结果 ]有 3 67例检出病原菌 ,检出率为 2 0 88%。其中志贺氏菌检出率较高( 19 5 7% ) ,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 (EPEC)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 (EIEC)检出率较低 ,分别为 0 74%和 0 5 1% ,仅检出 1株沙门氏菌。 [结论 ]本地区急性腹泻病原菌血清型别复杂、多样 ,在临床诊断治疗中 ,不可忽视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
8.
天津市婴幼儿病毒性腹泻诺如病毒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腹泻患儿中诺如病毒感染的流行情况及其基因型别。方法 2008年10-12月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部310例疑似病毒性腹泻的婴幼儿粪便标本,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粪便中诺如病毒核酸,并将部分阳性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采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 ,推断其毒株型别。结果 310份腹泻标本中,诺如病毒RT-PCR阳性37份(GII型37份,GI型0例),检出率为11.94%;23份PCR产物送往测序,经Genebank Blast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所有诺如病毒均为诺如病毒基因组Ⅱ型,其中GII-4/2006b占95.65%(22/23),GII-3占4.35%(1/23);感染诺如病毒的患儿多为1岁以下,且11月份检出率最高。结论诺如病毒是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2008年诺如病毒以GII-4/2006b型毒株流行为主。 相似文献
9.
《江苏预防医学》2019,(6)
目的了解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体的分布情况,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年某儿童医院因腹泻住院的5岁以下儿童粪便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诺如病毒、札如病毒、肠道腺病毒及星状病毒。结果共采集300份样本,病毒阳性检出率为49.67%,其中,轮状病毒37.00%、诺如病毒19.33%、札如病毒1.33%、肠道腺病毒1.33%、星状病毒1.33%。单病毒阳性117份,阳性率39.00%;两种病毒阳性32份,阳性率10.67%。轮状病毒在19~24月龄患儿检出率最高(68.00%),其次为13~18月龄(51.67%);诺如病毒在49~59月龄检出率最高(38.46%),其次为13~18月龄(35.00%)。轮状病毒G分型以G9型为主(77.48%),P分型以P8型为主(98.20%)。结论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是苏州市5岁以下住院儿童病毒性腹泻主要病原体。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0~18岁儿童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了解天津市城乡0~18岁儿童夏秋季腹泻发病率、腹泻相关因素以及腹泻儿童家庭治疗行为。【方法】对123个调查点全部0~18岁儿童进行回顾性调查,在调查日前28 d内曾发生腹泻的儿童进行详细问卷调查。【结果】本次调查天津市58 346名0~18岁儿童,3 168人在调查日前28 d内发生腹泻,发病率为5.4%;腹泻发病率乡镇高于城市,男童高于女童,0岁~组高于其它年龄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共有22.0%家长或儿童选择到医院就诊,53.6%应用药物治疗,83.3%的腹泻儿童经过一次处置后即告痊愈。【结论】腹泻仍然是儿童常见病之一。加强健康教育,增强对儿童腹泻正确处置,有效提高儿童腹泻的治愈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妇幼保健》2018,(21)
目的调查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病毒性病原学情况。方法以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2016年湖北地区学龄前腹泻患儿840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受检者新鲜粪便进行肠道病毒检测。结果 840份粪便样本中检出407份为阳性标本(48. 45%),其中以轮状病毒病原检出率最高为94. 10%(383/407),其次为肠道腺病毒为3. 19%(13/407),而混合感染占1. 23%(5/407);男性与女性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1~2岁组腹泻患儿的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总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2~3岁组,各组间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2~3岁组中检出率高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年龄段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冬季腹泻患儿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为秋季,各季节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季节中依次为冬季、秋季、春季及夏季,各季节轮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不同季节中的肠道腺病毒、星状病毒及杯状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城市与农村的腹泻病毒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湖北地区学龄前儿童腹泻中病毒性感染性腹泻检出率较高,以轮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其次为肠道腺病毒; 1~3岁年龄段及秋冬季病毒性病原检出率最高,临床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儿童病毒性腹泻病原体分布,为有针对性地制定儿童病毒性腹泻防治方案和疾病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监测2015年5月—2018年12月到上海市儿童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的腹泻患儿,每间隔15例监测对象选取1例采集粪便标本,检测诺如病毒(NoV)、轮状病毒(RV)、肠道腺病毒(EAdV)、札如病毒(SaV)和星状病毒(AstV)。结果共监测1 041例腹泻病患儿。病毒总检出率为26.0%。NoV总检出率最高(11.0%),其次是RV(6.7%),EAdV、SaV和AstV的总检出率分别为3.7%、3.7%和2.9%。NoV感染率在1~4岁组最高;RV感染率在各年龄组无明显差别,AstV感染率呈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相比散居儿童,幼托/学生的EAdV感染率更高。1—3月及10—12月是儿童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结论 NoV在儿童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体构成中占绝对优势;NoV、EAdV、 SaV和AstV的感染率均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NoV、RV和AstV的感染率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相似文献
13.
《职业与健康》2015,(3)
目的分析苏州部分腹泻患儿的病原体检测结果,总结其病原构成及分布情况。方法共采集2013年6—11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腹泻患儿的粪便样本209份,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艰难梭菌、分离培养其他常规病原菌,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轮状病毒,PCR方法检测杯状病毒、星状病毒、腺病毒。结果 209例患儿中共127例(60.8%)检出病原体,其中30例(23.6%)存在合并感染。病毒感染中轮状病毒(64/118,54.2%)居于首位,其次为杯状病毒中的诺如病毒(39/118,33.1%)。细菌感染中艰难梭菌(32/44,72.7%)比例最高。合并感染以轮状病毒合并杯状病毒及轮状病毒合并艰难梭菌(8/30,26.7%)居多。病原体在性别间分布无差异,年龄分布集中于6月龄以上患儿。结论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是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艰难梭菌及沙门菌,且不同病原体的合并感染率较高,其中6月龄以上婴幼儿应是重点监测人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目标人群中病毒病原谱及其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病毒性腹泻的防控、用药和疫苗的研发及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集2014-2017年上海市某儿科医院<5岁腹泻住院患儿的粪便标本,并收集患儿的人口学、临床和流行病学信息。采用ELISA、荧光PCR以及巢式PCR方法对轮状病毒、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进行核酸检测和分子分型。结果 共采集粪便标本1 018份(男性患儿671份,女性患儿347份),病毒阳性检出率高达40.57%,每年秋、冬季节达到检出高峰,检出率较高为杯状病毒(24.75%)和A组轮状病毒(13.95%)。在0~6月龄的婴幼儿中病毒检出率最低(32.20%)。约有65%的病毒感染患儿曾使用抗生素治疗,且抗生素的入院前使用率在病毒感染和病毒阴性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9P[8]基因型为轮状病毒的主导流行株,且轮状病毒在<5岁各年龄组中普遍易感。结论 上海市<5岁腹泻住院患儿中杯状病毒的阳性检出率高于轮状病毒,提示需要密切关注婴幼儿腹泻的病原谱及病毒型别的变迁,在治疗中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并加强疫苗研发用于疾病防控。 相似文献
15.
16.
17.
肖侠明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81,(7)
急性胃肠炎综合征是一组潜伏期短的自限性疾病,以腹泻、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症状为其特征。发病率很高,仅次于呼吸道疾患,常在家庭内传播,也可暴发流行。1975年亚非拉共有5亿小儿患腹泻,死亡达500~1800万人。病因:细菌(如肠炎杆菌、痢疾杆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等)占20~30%。病毒50%占非 相似文献
18.
《预防医学论坛》1995,(1)
1320感染性腹泻的研究进展/魏承毓(北京医科大学)//上海预防医学/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一1994.6(5).一l~3 感染性腹泻是指由细菌、病毒、肠道寄生虫等生物性致病因子引起的一组肠道传染病.流行广泛.是当今全球性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发展中国家5岁以下儿童每年发生腹泻约7.5~10亿人次.死亡约500万。这问题即使在发达国家也未完全解决.至于我国的情况,由于卫生基础薄弱,此病始终是人群发病率最高,流行面最广的一组疾病。据首都儿科研究所等单位1986~1988年在国内7个示范县及北京市的资料.5岁以下者每年发生腹泻17亿人次。从全球情况看,以志贺…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对天津市南开区社区居民1年内因病住院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当前病床卫生服务需求现况,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获取研究样本人群,利用自制问卷对社区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 被调查人群月累积住院率为42.67‰; 18岁以下人群累计住院率为9.44‰,低于成年人群的45.04‰ (P=0.000).在总调查人群住院病因中,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和白内障.结论 社区居民月累计住院率水平较高,随着人口老龄化发展,慢性病已成为影响社区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居民住院多数倾向于选择大医院,因此,大医院服务压力较大,应注重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加强卫生资源需求引导,提高医疗服务系统整体效率. 相似文献
20.
农村婴幼儿病毒性腹泻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预防控制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流行提供病原学和流行病学依据。方法以河北省卢龙县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因腹泻住院治疗的患儿为监测对象,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腹泻病患儿进行检测调查。结果1236份粪便样本轮状病毒阳性率为46%;398份轮状病毒阴性样本中杯状病毒阳性率为31.6%;2种病毒腹泻感染率以12月龄的患儿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39.3%和27.4%,其中轮状病毒9月龄患儿感染率为26.1%.6月龄为14.4%;而杯状病毒6,9,3月龄患儿感染率分别为25.6%,17.9%和16.2%。轮状病毒和杯状病毒感染发病月份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当年12月至次年2月,分别占全年病例的86%和65%。轮状病毒毒株鉴定结果:G3型(45%)最常见,其次为G1型(35%),Q型(8%),G4型(3%),G9型(0.6%),混合感染(1%),未分型(8%);杯状病毒经DNA测序均属于诺瓦克病毒(NLV)GⅡ遗传组。流行株为NLVGⅡ-4,GⅡ-7和GⅡ-3。结论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病原主要是轮状病毒,其次是杯状病毒。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