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9 毫秒
1.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mFOLFOX6方案化疗的减毒增效及增强免疫力的作用。方法将64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患者在mFOLFOX6方案化疗的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力情况以及毒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减少、红细胞减少、胃肠不适、肝功能损害的严重比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0.05),CD8+细胞百分比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05);观察组患者CD3+、CD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0.05),CD8+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0.05)。结论参苓白术散可明显提高结直肠癌患者术后mFOLFOX6方案化疗的临床疗效,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化疗所引起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参术益中汤对低位直肠癌术后化疗安全性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9月180例低位直肠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常规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术益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免疫功能以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实体瘤治疗有效率94.44%高于对照组85.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期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胃肠道不适、脱发、恶心呕吐毒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术益中汤有利于改善低位直肠癌术后化疗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免疫功能,降低毒副反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全部46例病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予以奥沙利铂、亚叶酸钙、氟尿嘧啶进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证候积分、外周血CD_4~+、CD_8~+和CD_4~+/CD_8~+。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6.96%,20/23)明显高于对照组(60.87%,14/23)(P 0.05)。对照组便秘证候积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其他证候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便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证候积分治疗后明显优于治疗前(P 0.05),其他证候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便秘、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的证候积分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观察组CD_4~+、CD_8~+和CD_4~+/CD_8~+各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证候,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提高肌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方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93例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仅给予放射治疗和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益气健脾方治疗,疗程7~8周。观察生活质量评分、CD_4~+、CD_8~+、CD_4~+/CD_8~+变化和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CD_3~+、CD_4~+、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CD_3~+、CD_8~+、CD_4~+/CD_8~+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出现造血系统、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宫颈癌行同步放化疗患者辅以中药益气健脾方治疗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滋阴解毒方对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毒副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80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2组患者均采取新辅助化疗(FOL FOX4方案)并应用艾迪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服用自拟健脾滋阴解毒方。观察2组患者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变化,进行治疗前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KPS)评定。结果:观察组观察组Ⅰ、Ⅱ级胃肠道反应、血小板下降发生率、白细胞下降、血红蛋白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化疗后CD_3~+、CD_4~+、CD_4~+/CD_8~+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3~+、CD_4~+、CD_4~+/CD_8~+均高于对照组(P0.05)。KPS评分显示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健脾滋阴解毒方能够有效预防结直肠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的毒副反应,提高免疫功能,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黄芪注射液治疗子宫内膜肿瘤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125(CA125)、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12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保守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62例。两组患者均行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再予以黄芪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完成既定化疗方案和疗程。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前、化疗后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HE4、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变化,两组患者完成化疗后采用新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对临床疗效判定。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毒副反应情况。结果:完成一个疗程后,对照组患者血清CA125、HE_4、CD_3~+、CD_4~+、CD_4~+/CD_8~+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A125、HE4较治疗前下降显著,CD_3~+、CD_4~+、CD_4~+/CD_8~+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者CD_8~+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完成疗程后,RE-CIST疗效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PD率明显低于对照组、CR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毒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辅助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治疗,可有效促进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化疗毒副反应、提升化疗治疗效果,对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的疗效及对肿瘤标记物、免疫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82例晚期结肠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0),对照组给予奥沙利铂+5-氟尿嘧啶+亚叶酸钙进行联合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扶正消积汤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变化,并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57.14%)显著高于对照组(32.50%)(P0.05);治疗后2组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而对照组CD_4~+、CD_8~+及CD_4~+/CD_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药物毒副反应发生率(28.57%)显著低于对照组(57.50%)(P0.05)。结论扶正消积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有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肿瘤标记物CEA、CA199水平,提高免疫力,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陕西中医》2017,(6):699-700
目的:探讨加味升降散联合百令胶囊在肺癌化疗相关性并发症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肺癌化疗后发生毒副反应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百令胶囊治疗,观察组给予加味升降散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恶心呕吐、腹泻等重度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发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纳呆、自汗盗汗、咳嗽气喘等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CD_3~+、CD_4~+、CD_8~+、CD_4~+/CD_8~+、NK细胞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KPS评分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升降散联合百令胶囊对肺癌化疗后相关并发症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化疗毒副反应,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7,(10):1403-1404
目的:探讨扶正抗癌汤配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抽选96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以奥沙利铂+替吉奥胶囊化疗,观察组在化疗基础上配以扶正抗癌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定(QOL)、中医症状积分、细胞免疫功能变化,对比两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客观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QOL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个、2个周期后CD_3~+、CD_4~+、CD_4~+/CD_8~+等细胞免疫学指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2个周期时各指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化疗后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抗癌汤联合化疗可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功能,降低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疗效,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化毒祛邪汤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5例,观察组48例。2组患者均采用CHO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化疗的基础上给予化毒祛邪汤治疗,2组均28天为1个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观察比较治疗前后2组患者T细胞的亚群(CD_3~+、CD_4~+、CD_8~+、CD_4~+/CD_8~+)的比例,及外周血细胞分析: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细胞Hb的变化;比较治疗后2组卡式评分(KPS评分)、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CD_3~+、CD_4~+及CD_4~+/CD_8~+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并且对照组患者CD_3~+、CD_4~+及CD_4~+/CD_8~+的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常规指标WBC、PLT及H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KSP评分变化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 0. 05);观察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化毒祛邪汤联合化疗对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