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B-raf基因突变率及cyclinD1、p16蛋白表达水平,探讨关键信号分子基因突变对相关细胞周期调控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免疫组化SP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10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2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中cyclinD1、p16蛋白的表达及B-raf基因的突变情况。结果甲状腺癌中cyclinD1、p16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良性(P0.05);其B-raf基因突变率为72%,良性病变组织中未检出突变(P0.05)。Raf基因突变与患者发病年龄、淋巴结转移及包膜侵犯相关(P0.05);cyclinD1蛋白阳性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及B-raf突变相关(P0.05)。p16蛋白表达仅与患者年龄相关(P0.05),而与其他指标均无关。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cyclinD1与p16蛋白的表达具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B-raf基因突变及cyclinD1、p16蛋白高表达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的重要分子事件,与肿瘤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预后评估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丝/苏氨酸特异性激酶基因V600E蛋白突变特异性抗体(即BRAF V600E)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En Vision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 V600E在315例样本中的表达(包括151例PTC)。结果 (1)BRAF V600E在PTC中阳性率为36.4%,显著高于甲状腺对照组(15.8%,P0.05)及其他病变组(6.3%,P0.05),且高于甲状腺对照组中的结节性甲状腺组(18%,P0.05)和滤泡型肿瘤组(7.1%、Fisher's精确值=0.0359),与乳腺病变组(1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RAF V600E在PTC中表达与有无甲状腺被膜外侵、有无淋巴结转移2个临床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有被膜外侵组(71.5%)显著高于无被膜外侵组(28.5%),有淋巴结转移组(90%)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8.2%),与组织学类型、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是否多发肿块无关;(3)BRAF V600E在PTC伴随桥本组阳性率(59.1%)高于PTC无伴随病变组(30.7%,P0.05),PTC伴随结节性甲状腺肿组、或滤泡型腺瘤组、或钙化组与PTC无伴随病变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BRAF V600E基因蛋白在PTC中高表达与患者的预后相关,提示BRAF V600E基因蛋白可能在PT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m23-H1、VEGF-C和CD31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诊断与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0例PTC手术切除标本中nm23-H1、VEGF-C和CD31表达情况,同时以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组织和20例正常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结果nm23-H1、VEGF-C和CD31在PT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9.1%、68.2%和64.1%,明显高于良性乳头状增生组(35%、33.3%和43.1%),其中nm23-H1在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73.5%)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组(35.7%)(P0.05);而VEGF-C和CD31在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率(90.5%和78.1%)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4.4%和51%)(P0.05)。且PTC组织中nm23-H1的表达与VEGF-C的表达呈负相关(r=-0.63,P0.05)。结论在PTC组织中,nm23-H1可能通过对G蛋白的控制来影响VEGF-C、CD31的表达及淋巴结的转移,三者联合检测为早期判断PTC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转移潜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细胞角蛋白(CK—19)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冲并乳头状增生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筛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并乳头状增生25例、乳头状癌25例及正常人25例血清中CK-19的表达。结果CK-19表达水平以甲状腺乳头状癌高,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居中,正常人低,三者差异有显著性(F=8.371,P〈0.05);CK-19表达水平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比无伴淋巴结转移者更高,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5.371,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表达率增高;CK-19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法,对6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和45例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患者石蜡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中32例存在突变;而在其他类型甲状腺疾病组中未发现突变。BRAF V600E基因突变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不同肿瘤直径组之间的比较差异以及在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肿瘤的大小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BRAF V600E基因突变与超声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7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手术病理证实为PTC患者627例,共737个结节,分为BRAF V600E(+)组和BRAF V600E(-)组,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与PTC 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的超声及临床特征。结果: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71.8%。BRAF V600E(+)组和BRAF V600E(-)组在中央区淋巴结转移、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包膜外浸润、超声最大径、病理直径及PTC结节的回声、形态、边缘、微钙化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包膜外浸润、PTC结节形态及微钙化是BRAF V600E基因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包膜外浸润、甲状腺结节形态及微钙化与PTC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相关。对PTC的超声及临床特征进行评估可为患者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抗体在甲状腺乳头状病变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典型甲状腺乳头状癌(PTC)108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35例和不典型甲状腺乳头状增生(PTH-A)17例,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表达情况。结果 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在PTC组的阳性率分别为85.2%(92/108)、75%(81/108)、66.7%(72/108);在PTH-A组的阳性率分别为29.4%(5/17)、5.9%(1/17)、11.8%(2/17);在PTH组的阳性率分别为37.1%(13/35)、22.9%(8/35)、2.9%(1/35)。CK19、galectin-3和syndecan-1在PTC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PTH(P<0.05)。在PTC的诊断中,syndecan-1的特异性最高(97.1%),CK19的敏感性最高(85.2%)。联合3种抗体中的任意2种均可以将诊断特异性提高至100%。3种抗体在PTH-A和PTH中的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CK19不能作为PTC独立的诊断指标;syndecan-1在PTC诊断中具有和galectin-3同样的价值。联合应用galectin-3和syndecan-1并结合组织学特点对甲状腺乳头状病变的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和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筛选甲状晾乳头状癌的辅助诊断指标及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DAB显色检测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15例.甲状腺乳头状癌32例(无淋巴结转移22例,有淋巴结转移10例)中34βE12、E-cadherin的表达。结果:(1)34βE12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淋巴结转移最强(100%),无淋巴结转移较低(81.8%),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更低(26.7%),3组有显著差异(P〈0.01)。(2)E-Cadherin表达以甲状腺乳头状增生最强(100%),甲状腺乳头状癌无淋巴结转移较低(36.4%),有淋巴结转移更低(10%),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3)根据两种蛋白表达阳性率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种蛋白表达强度相互之间无相关性。结论:(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34βE12表达率增高,而Ecadherin表达率低。(2)Ecadherin、34βE12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3)E—cadherin有望作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细胞角蛋白19(CK19)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在甲状腺腺瘤(TA)、结节性甲状腺肿伴乳头状增生(NGWPH)和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中的表达状况,探讨三种抗体联合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EliVisionTM plus两步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lectin-3、CK19和TPO在55例PTC、40例NGWPH和40例TA中的表达状况.结果 在55例PTC中,Galectin-3、CK19和TPO阳性率分别为92.73%、96.36%、18.18%.Galectin-3、CK19在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NGWPH和TA组(P<0.01);而TPO在PTC组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NGWPH和T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PTC组中Galectin-3、CK19及TPO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NGWPH和TA组,三种抗体同时表达在PTC与甲状腺良性疾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Galectin-3、CK19和TPO联合检测更有助于PTC的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PTC)患者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 BRAF) V600E基因突变及超声特征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PTC患者34例,其中有颈部淋巴结转移11例,无颈部淋巴结转移23例;患者术前均行超声检查,记录肿瘤直径、边缘、纵横比、有无钙化等特征;取手术切除的PTC组织和癌旁组织各34份,采用DNA测序法检测BRAF V600E基因突变情况。比较有、无颈部淋巴结患者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及超声声像特征。结果 PTC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52.94%)高于癌旁组织(0)(P0.05);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超声声像示肿瘤钙化比率(81.82%)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43.48%)(P0.05),肿瘤直径[(21.36±7.54)mm]、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45.45%)、纵横比1比率(63.64%)和肿瘤边缘不光整比率(72.73%)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18.29±6.93)mm、56.52%、78.26%、69.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TC组织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较高,其与颈部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超声声像示肿瘤钙化者可能更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发生过程中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突变与细胞角蛋白19(CK19)、人骨骼内皮细胞标志物(HBME-1)分子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两步法分别检测62例甲状腺癌患者组织和6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对照)的CK19、HBME-1蛋白表达水平;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分别检测62例甲状腺癌患者和62例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BRAF基因突变状况。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CK19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100.00%,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19.35%(χ~2=16.534,P=0.001)。HBME-1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96.77%,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的6.45%(χ~2=17.854,P=0.002)。BARF T1997A在甲状腺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为59.68%,而甲状腺良性病变组织中没有出现BARF T1977A突变。甲状腺癌组患者组织中的BRAF基因突变阳性率与肿瘤直径、TNM分期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与CK19以及HBME-1阳性表达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结论蛋白标志物CK19以及HBME-1对甲状腺癌的病理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BRAF基因突变与甲状腺癌发生密切相关,有利于临床确诊甲状腺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α(ERα)和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EZH2)在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44例PTC石蜡标本,用En Vision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α与EZH2的表达。结果 (1)ERα在PTC中的阳性率为41%,在癌旁组织中阳性率为5%,差异显著(P0.05),ERα在PTC中的表达与患者性别、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累犯和肿瘤多灶性生长有关(P0.05),与年龄、肿块大小无关(P0.05);(2)EZH2在PTC中阳性率为30%,在癌旁甲状腺组织中阳性率为3%,差异显著(P0.05),EZH2在PTC中表达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甲状腺外累犯和肿瘤多灶性生长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肿块大小无关(P0.05);(3)ERα和EZH2蛋白在PTC中的阳性表达呈正相关(r=0.291,P0.05)。结论 ERα和EZH2可能共同参与了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侵袭和转移,检测ERα和EZH2,有助于预测PTC的侵袭和转移风险。抗雌激素治疗和针对EZH2的治疗可能成为PTC新的治疗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2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60例甲状腺良性病变(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30例,甲状腺腺瘤30例)和9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其中无淋巴结转移者50例,淋巴结转移者42例)组织中p27、cyclin D1的表达情况。结果:p27在甲状腺良性病变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7%、62.0%,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8.3%、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27在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45.2%,而cyclin D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27和cyclin D1的表达呈负相关(r=-0.46,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p27低表达、cyclin D1高表达,且二者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淋巴结转移相关,并对预后判断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发生于卵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TCASO)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生物学行为及分子机制。方法结合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及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并进行BRAF、RAS基因突变检测,对比研究2例卵巢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分子遗传学特点。结果 2例均无颈部甲状腺病变,肿瘤境界清楚,滤泡型结构,部分细胞具有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胞核特征。2例免疫组化均呈MC和cyclin D1(+);例1CK19(+),CD56(-);例2 CK19(-),CD56(+)。2例BRAF、RAS突变均为(-)。例2具有卵巢恶性肿瘤典型临床表现。2例随访4~15个月,未复发。结论发生于卵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与原发于甲状腺的乳头状癌可能有相似的分子生物学发生机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的BRAF突变状态研究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CLT)的临床意义。方法对400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RAF突变。结果 BRAF突变率在伴发CLT的PTC(75.9%)中明显低于不伴发CLT的PTC(83.1%)。无论是BRAF(-)还是BRAF(+)的PTC,CLT是PTC癌甲状腺外浸润(ETE)低发病率的预示因素,也是中央淋巴结转移的预示因素。结论 BRAF突变率在伴发CLT的PTC中明显低于不伴发CLT的PTC,而且无论BRAF阴性还是阳性,CLT都是PTC低侵袭性的预示因素。  相似文献   

16.
张卫东  毛锐 《中国临床研究》2012,25(9):843-845,828
目的研究甲状腺乳头状癌中Snail蛋白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和20例甲状腺瘤组织中Snail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nail蛋白的阳性率(71.9%)显著高于甲状腺瘤组织(25.0%)(P<0.01),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E-cadherin蛋白的阳性率(17.2%)显著低于甲状腺瘤组织(85.0%)(P<0.01);Snail及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TNM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均<0.05);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Snail蛋白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负相关(r=-0.71,P<0.05);Snail蛋白阳性表达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者(P均<0.05),E-cadherin蛋白阴性表达者术后1、3、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阳性性表达者(P均<0.05)。结论 Snail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和预后相关,Snail蛋白表达增强和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鼠类肉瘤滤过性毒素菌致癌同源体B1(BRAF)基因V600E(BRAF~(V600E))突变检测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82例PT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2组患者术前穿刺活检组织中的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情况、病灶数、甲状腺外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等临床病理特征。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有57例和4例患者的活检组织中检出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分别为69.51%和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中,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患者PTMC比率、出现N3淋巴结转移比率、TMNⅡ~Ⅳ期比率显著高于BRAF~(V600E)基因突变阴性患者(P 0.05)。术前穿刺活检组织BRAF~(V600E)基因突变检测在PTC与良性结节的鉴别诊断、PTMC诊断及PTC临床分期诊断中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3、0.797、0.7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TC组织具有较高的BRAF~(V600E)基因突变阳性率,术前通过穿刺活检对病灶组织中BRAF~(V600E)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在PTC的鉴别诊断、临床分期诊断、病理诊断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用于PTC的辅助诊断和病情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间皮瘤抗原-1(HBME-1)、分化抗原簇56(CD56)、细胞角蛋白19(CK19)、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蛋白在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选取收治的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患者100例,将穿刺活检证实为甲状腺良性乳头状增生的59例患者归为良性组,将穿刺活检证实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41例患者归为恶性组,比较HBME-1、CD56、CK19、galectin-3蛋白在两组中的表达。结果 恶性组HBME-1、CK19、galectin-3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组,CD56阳性表达率低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ME-1、CD56、CK19、galectin-3蛋白可以客观鉴别TI-RADS 4a类甲状腺结节中的良恶性病变,为早期甲状腺乳头状癌筛查提供客观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基因改变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通过二代测序技术对442例PTC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结果 (1)442例PTC患者中,423例患者检出基因突变,其中BRAF(385例)、RET(24例)、KRAS(5例)、NTRK3(3例)、NTRK1(3例);(2)BRAF基因突变仅与肿瘤最大径相关(P=0.006);(3)V600E突变丰度与性别、肿瘤最大径、肿瘤单/双侧、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亚型(P均<0.05)相关;(4)V600E不同突变丰度与肿瘤最大径、癌灶分布、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亚型(P均<0.05)相关。结论 应用NGS技术可以明确PTC各驱动基因变异的独特特征,此外BRAF基因V600E突变与多项高危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Nrf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检测6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中Nrf2的表达。结果 Nrf2总阳性率91.8%,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97.4%(38/39),有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81.8%(18/22)(P0.01);未侵犯包膜组阳性率100%(24/24),侵犯包膜组阳性率86.5%(32/37)(P0.01);提示Nrf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及包膜侵犯呈负相关关系。结果还显示,在Nrf2阳性的病例中,未侵犯包膜与侵犯包膜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16.7%(4/24)及43.8%(14/32)(P0.05),提示尽管Nrf2阳性,侵犯包膜组明显比未侵犯包膜组淋巴结转移机会大;在侵犯包膜的病例中,Nrf2阴性及Nrf2阳性病例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是80%(4/5)及43.8%(14/32)(P0.05),提示侵犯包膜即使Nrf2阴性时,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仍很大。结论 Nrf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Nrf2阳性率降低能抑制肿瘤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